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旁证萨苏的关于1992年中国科学院一个研究员的工资100 -- 燕庐敕

共:💬177 🌺181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2
下页 末页
家园 被强迫粗茶淡饭。

哎。

家园 九十年代初,中央政府好象是没钱,还有过一个“轻装前进“的说法。

好象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亏损企业被政府甩掉了,公费医疗被政府改掉了,教育投产被政府集中了,下岗工人开始自谋生路了,科研队伍全部市场化了。好象那时还有个说法,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资本主义国家政府都是这么干的。又此还引出了后来比较有名的“跟国际接轨”的说法。

今天回过头来看,当年政府甩掉包袱轻装前进的措施还是很坚决很容易做到的。那时的人民还是很能理解政府的,也是很能相信政府的,知道政府是一心一意为了国家好,更是觉得,政府就应该把那些对国家没有贡献的人和事牺牲掉,国家的大利益永远应该大于个人的小利益。

如今政府有钱了,但有钱以后该干点什么?又有人说了,还是要坚持发展经济,赚更多的钱。只要国家有了钱,有了更多的钱,国家政府就可以在世界政治舞台上有了地位,国家政府领导人说出的话就可以更响亮,中国人民也就可以沾点光,把腰板挺起来,因为实力才是硬道理,因为只有国强才能民富。

只是,有些觉悟低的老百姓,他们的目光越来越短,就认识自己碗里的肉是不是又多了几块,就知道发了财的国企自己也有份,于是就开始怀念大字报的年代。“俺们不怕穷,俺们就是要有一份,因为这个国家终究还是俺们的”。他们说话的腔调怎么跟美国黑人一个样?

或许,国家本来就是穷人的。

家园 我这次结婚

在西四的那个米兰春天婚纱摄影,一共八千多。

一组结婚照拍下来,全部积蓄干进去,2680元,在西单一个台湾影楼拍的。

至于90年代初的工资,我父亲90年回国,进国家的博士后流动站,一个月所有收入好像是两百多。虽然看起来微薄,也确实艰苦,有些明里暗里的福利我倒是觉得相当不错。例如房子,还有赵括和括弟高考时可以在北京按照北京考生对待的优惠政策。我91年入学,学费220元。至于这个,

春节的黄瓜最变态,要八元钱一根。

大概是86年在兰州,春节时韭黄就买到过9毛钱一斤。而且是摆摊的商贩互相都串通好的,一个价,谁也不降价。不过这个我倒是觉得没什么特别的,春节吃几天大白菜也没什么了不起的吧。等它降回来不就行了。

给我的印象北京的物价从91年到95年疯涨了一阵子,95年也算个泡沫崩溃,北京以前“开一个商城火一家”的局面不复存在,出现了第一个倒闭的。物价也开始下跌,至少一直到我出国的97年农产品价格直线下跌。96年毕业我在国内研究所工作了一年,全部收入400多。我家附近农贸市场里鸭梨最便宜的2元5斤,约70厘米长的草鱼4条10元,我都不敢买(买了就不知道吃到猴年马月了)。鸡蛋价格一斤两元多,95年最高峰的时候好像超过了4元?97年出国前我在国内作生意的朋友告诉我长安街附近的写字楼和广告牌的价格仅相当于95年的一半。1999年初我父母从日本回国工作的时候都感叹,那时候的农产品价格比他们印象中的95年还便宜。2007年夏天我回国的时候听说猪肉涨价大家怨声载道,回去后一问非常惊讶,猪肉价格从一斤7,8元上涨到12-14元。1997年我出国的时候猪肉一斤7-8元是北京的标准价位,10年里都没涨过也该涨涨了。

经济这个东西我说不清楚,经济物价有所起伏,时不时地会让大家感受到艰难这个当然不假。但是我自己的感觉,思考一下背后的原因和看看整体的趋势也许会更加有益些。

家园 95年以后的5年

农民的日子非常难过,我老家那个地方是鱼米之乡,那几年农村的亲戚吃糠咽菜的都有。

家园 我怎么记得我大学毕业以前(94)

父母单位分奖金都上万的分,中秋过年发福利都发过对虾五梁液。

难得我记错了,对虾我可是记得

家园 大跃进也不是坏事啊

照我看,还是积极的因素多。

首先是吃科研这碗饭的人多了,不用担心学术失传。哪怕学生笨,不能学全,也比失传强。

其次呢,大家一哄而上,把好啃的肥肉都吃完了,接下来就只好啃骨头了,也是能啃下一些东西来的嘛。

大跃进只是代价比较大,不是坏事,不能求全责备。要学习陈经老大,唱好而不是唱衰。

家园 不奇怪,侬父母是权利机关的...海关啥的早这么分了....

俺在上海的药物研究院里,那时候一个月才一千不到(全部了, 93-95). 有的组自己捞外快可以到两三千,但是个例.

家园 90年代初国企日子还不错

不过能有上万年终奖金的也不多。啥行业呀?

我记得很小的时候,70年代末,大对虾一个铁锨才一毛钱,真怀念呀。。。。

家园 事业单位

跟渤海石油之类的有关系

我94出国的时候,我姐送我三千还是5千块钱,她毕业工作也没两年啊,医院。那是她存的零花钱,存的嫁妆钱估计不会给我难道我也记错了?

咱们小时候的大对虾就别提了

家园 那肯定是好地方呀!

95年我一个师兄到海关实习,呆了一个月,莫名其妙的收入就有四五千,坚定了他去海关工作的决心。

家园 2007年夏天回老家

堂兄开驾校,旁边空着些地种菜为驾校的食堂做点贡献。还有些空地不便种植农作物,问他为什么没养点猪鸡等,他说算过账一头猪养一年,不过赚50元,不值得。我弟妹家里是农民也养猪,来北京看望我父母的时候就说他们那里注水等等。我父母哭笑不得,心说我们吃的注水肉原来就是这么出来的。但是说实话一头猪要是一年只能赚50元钱,这“刁民”可还真断绝不了。

现在想想看95年确实是个转折点。外公(1985年退休)在原来的五机部工作,军工系统,95年前因为不景气退休金该涨都没涨,医药费也无法按时报销,时不时地当然有些牢骚。而他的两个儿子,我的两个舅舅做生意,那时候赚钱“大大地”。95年春节家宴上两个舅舅争着付账的一幕现在还有印象。到了96年以后明显两个舅舅的生意艰难,96年还是97年的春节家宴上两个人就不那么痛快了。而相反我外公的各项福利都各跟上来了,退休金按照规定上涨,医药费100%报销,因为是离休老干部住任何医院都可以住最好的病房等等。现在他们的子女(我的舅舅姨妈)都在用他们的名义报销医药费。至于90年前后那一段,正好我和我弟弟高考,为了保证营养我父亲每周给我们俩炖一只鸡,吃得我和我弟弟打嗝都快成打鸣了。他当时对那几次涨物价也时不时要发牢骚的,可也承认生活还是比以前好了:“以前哪能指望一周一只鸡的日子。”

家园 俺90年研究生毕业,在国营公司的工资是78元,当时留校

当了讲师的师兄大约是90多元,上一百的都是教授副教授(副教授最低好像是110多,教授最低是120多)。

除了工资之外,每月还有二三十块的各种补贴。

当时的物价,这个工资吃饭穿衣还是行的,别的就谈不上了。如果单位没住房,就惨了。

高校里开始比较有钱基本上是97-2000年左右的事情。

家园 老牌资产阶级就是不一样!不过呢,对虾五粮液问题不大,奖金

上万可能有些问题。那时候现金管理相当严格,单位就算很有钱,要发这么多钱财务上是有风险的。注意国内的现金和国外不一样,放在单位账上的钱不是现金,要变成手摸得着的人民币才是现金。好单位一般是猛烈修豪华住宅(以当时的标准而言)来分配给职工,发放大量高价商品,还大量发放当地著名商城的代金券(在那个商城里和普通钱一样用)。

家园 我刚工作的第一年

第一个月,领导就让我和同事出差,去上海出了整整一个月,回来拿工资的时候,连基本工资加上出差补助差不多快3000了,第一次拿到那么多钱,乐坏了,呵呵,那一年是92年,当时在深圳。当时的工作单位是家中外合资企业。

家园 俺师傅,在研究单位工作,曾对俺说过

自改革开放以来,国内有一个基本点一直没变:奖金和提成总是收入的大头,而工资总是只够用来维持家庭日常吃喝开销。90年代,奖金和提成主要用来搞储蓄买大件。进入新世纪以后,奖金和提成主要用来买房买车,以及带全家到各地转转。因此,没有奖金和提成,就只能有个温饱,没有生活质量。

个人收入中的奖金和提成,主要来自课题经费。因此,在单位,有课题的人就有了实力,自然可以做主子,对单位里的事就有了发言权和决策权。没有课题的人属于没有实力的"笨人",自然只能说说风凉话,干点“苦力”活,维持温饱状态。

课题来源,一直没什么变化,始终坚持“人缘为本”。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