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历史的假设:若二战中德军不首先进攻苏联 -- 天火
上来可以占到优势,但战争打多久他们没办法决定,取决于对手的意志。1941年的苏军还是比较弱的,但谁都知道苏的一战不可避免,苏联方面也在备战,如果因为对英作战导致对苏作战推迟到42,43年,那么德军获胜的把握要比41年小很多。那么41年先下手为强,趁他病要他命,也是合理的,反正陆军也是闲着。美国迟早都是要参战的,把英国打急了,美国可能会明目张胆的被换上场,后面还有一个毫发无损的苏联,这个形势更加的糟糕。所以趁着西线压力不大,趁早尽快解决苏联,然后与英美决战,想法是不错的,可惜了,苏联也不是那么好解决的
苏联军事演习当时的主要内容就是如何进攻,进攻的对象自然不言而喻,
对德国人来说,与其等待苏联准备好了打过来,不如自己先打过去
和库尔斯克不同,这时的德国没有良好的防御工事体系来大量消耗苏联的有生力量,苏联潮水般的坦克飞机抢先动手可不是闹着玩的
不过即使在进攻中没有在莫斯科和高加索油田间分兵,同时拿下了这两个目标,苏联也不可能迅速崩溃,
在短时间占领的广阔地域又无法完全迅速平定下来以战养战,希特勒帝国的最终覆灭还是迟早的事
放手一搏总比坐以待毙强
彻底占有那里的油田,没有石油德国的装甲部队就是一群纸老虎。
为此苏联特别加强了乌克兰方面的军事力量,而在白俄罗斯方面苏联则利用原有的波兰防线尽量采取守势,巴巴罗莎行动开始之后,德军在中线进展很快,但是在南线因为撞上了兵强马壮的西南方面军,一直到基辅战役之前都无法打开局面。
夹在中间,如果跟法国换换位置,应该好过很多吧?
當時蘇聯是預備在七月進攻德國。所以雖然大量蘇軍在東線,但所有軍隊都是採取進攻部署。這形成在六月德軍的突然進攻,蘇軍措手不及,而致大敗。
至於德蘇之間發生戰爭,早在斯太林所料之內。斯太林的算盤是待德國與西方各國打個筋疲力盡,蘇軍作為「漁人」可鷸蚌兼收,那是將共產主義帶進西歐最省力的方法。由於有這算計,蘇聯才於1939年與德國議和。據現時流傳的斯太林於1939年向政治局解釋德蘇和約的講話,斯太林說:
The question of war and peace has entered a critical phase for us. Its solution depends entirely on the position which will be taken by the Soviet Union. We are absolutely convinced that if we conclude a mutual assistance pact with France and Great Britain, Germany will back off from Poland and seek a modus vivendi with the Western Powers. War would be avoided, but further events could prove dangerous for the USSR.
On the other hand, if we accept Germany's proposal, that you know, and conclude a non-aggression pact with her, she will certainly invade Poland, and the intervention of France and England is then unavoidable. Western Europe would be subjected to serious upheavals and disorder. In this case we will have a great opportunity to stay out of the conflict, and we could plan the opportune time for us to enter the war.
The experience of the last 20 years has shown that in peacetime the Communist movement is never strong enough for the Bolshevik Party to seize power. The dictatorship of such a Party will only become possible as the result of a major war.
Our choice is clear. We must accept the German proposal and, with a refusal, politely send the Anglo-French mission home.
雖然對這講話的真確性尚有爭議。我認為切合對時的局勢,這個講話的真確性甚高。
苏军首先进攻的话,很难说能有多大的威力,因为我们所知道的苏军的威力,都是在损失几百万军队后,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才换取的统帅和将领能力上的提高。另外,如果苏军进攻,其战争意志能有多强很成问题。
但是如果德军一定要先发制人,那无疑越早越好。因为就硬件实力而言,苏军增长极快。
德军可以不首先进攻,但是德国领导从其内部而言有其不得不进攻的原因。因此他们要先攻。在这个前提下,他们的最大错误在于没有更大程度地动员自己的工业。
巴巴罗萨发动推迟也不止因为巴尔干一次,还有泥泞、分兵等等,都谈就不免过多纠缠细节
中文名为二战秘密档案
http://sunofheavenfire.spaces.live.com/blog/cns!86D87C62F5C7C47F!741.entry
个人以为这种有献媚倾向的书可靠性值得商榷
就像现在,我和你哪怕费很大口舌也无法确定哪些因素是决定性的而不只是关键性的,不如不谈
所以只从战略角度作分析
没找到的原因,从技术上而言普遍的说法是受制于两点。第一点是没有李四光类似的学说,不认为能找到;第二点是当时满铁的钻探技术只有七八百米,而标志着大庆油田被发现的第一口油井是钻探到一千米以上才出油的。
很难对德国造成不可恢复的打击,最多打入半个东欧就会力尽而衰,然后溃退。这个是跟据苏军战斗特点来判断的。苏军对坦克和机械化军队的使用方式都是吃了大亏从德国学的,其实也没学到精髓。很难想象在此之前的苏军会灵活主动地使用装甲部队加空军突击而不是靠步兵大炮。二战中期苏军反攻好几次都被劣势德军的韧性防守加机动反击搞得损兵折将。
德国就可以利用内线优势。大规模地包抄并消灭东欧境内的苏军先头部队。一旦苏军侵入的几个集团军被吃掉,德军至少能把战线推到白俄罗斯,乌克兰境内,完全控制波兰和罗马尼亚。只要不主动入侵苏联,苏军很难再鼓起士气再度入侵东欧,必竟东欧不是苏联的属地。
先前陈朴还是谁在战场或者战争史研究上登的文章,给出的数字是德国合成燃料占到了总产量的一半,和从罗马尼亚进口数量相当
刚才放狗搜了一下,搜到这一篇
The Role of Synthetic Fuel In World War II Germany
里面给出的数字是1943年德国合成燃料生产达到峰值,当年生产三千六百万桶。这个数字达到德国军队和经济用量的一半。
德国的煤变油就是太贵,产量还是能保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