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从这次雪灾看我国的战争准备 -- 忘情

共:💬144 🌺215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0
下页 末页
家园 挖沟的话还必须搞直流输电,交流的线路损失太大

可是直流输电又是一大笔钱。

家园 说的是电塔,不是常识

北方这种情况或许有,我不知道.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如果北方出现这种雨雪混合后降温的情况,不会比南方好.

家园 北方电塔上不积雪?不积冰?

融雪时呢,也不结冰?那为什么这回东北空运来五百电力抢修专家那么有经验呢?

家园 连续平地直线线路就不太容易倒,因为没有不平衡力矩,

但是南方线路几乎全在山上,转向也多,每什么好办法。除非整个电网体系重建!

总体来说,目前的基础建设,应付常态很不错,还有的看起来也挺花俏,但实实在在的备份和应急能力,无论硬件和软件,比欧美发达国家(更不用说比日本了)差了不是一点点的。

家园 倒杆的输电线的电压等级是多少?

220k 还是500k?

如果还是同杆并架的双回线,可能影响大些。

家园 向行家问一个问题

我对塔的事也挺疑惑的.美国东部每年的雪可大多了,湿度也大,为什么没这个问题?是不是设计强度不够?还是他们有什么高招?

家园 只有距离超过一定长度后直流输电的效益才显著
家园 【花】老兄的文章写得真好,可惜当官的只会顾自己!
家园 哈哈哈,这个可就问倒我了~~~不知道~~

我不是做电力的,涉及电力技术上的就少了,呵呵

其实我和做电力共性的方面,也就剩下铁塔,电杆和线缆了,因为有时候要和电力方面打交道啊,大家要资源共享的。

线缆上的牵引力,实在不可小觑,尤其我看到照片上,钢绞线和电缆上面都结了那么厚的冰凌,我都很诧异为什么这个线缆会不断,这说明使用材料的时候,还是对强度留了很大的余量的。

不过事情也不好说,如果线缆强度不是那么的大,那么其实问题会简化,因为线缆断了,那就不会拉倒铁塔了啊!!!而维修铁塔比重新接线,那可难度大多了,呵呵

家园 这个我就不清楚啦,呵呵

我这个就不懂了,呵呵

我只是挖沟的民工啦~~~

所以我只知道挖沟埋管道,那是太花钱了~~~

家园 太惭愧了~~~我不是专家啊~~~~

我也不是专业电力的,我只是对电杆,线缆和铁塔稍微知道一点啊,呵呵,通信上遇到这种情况,很简单,要么入地,要么多重保护。

不过我国东北,有些时候和美国东部差不多吧?东北的情况好些,是因为,雪虽然大,但是温度够低,所以不会化,所以就不会形成恐怖的冰凌了,那样压力就小很多了。其实这次遭灾湖南贵州那么严重,罪魁祸首是一开始的冻雨,形成了最初的冰层,而温度又不是特别低,后面的雪就一层层的都变成冰了。

美东的情况实在不了解,但是我知道现有的线路技术条件下,想抵抗如同今年湖南和贵州这样的结冰的情况,真的太难了!!想象所需要线缆的强度就知道了,那代价太大!

家园 国外有很多地方线路是走地下的,美东不太清楚。
家园 呵呵,您说说直流交流的事儿?

通信线路入地很简单,不过楼下的老驴说,电力入地,好像还有直流交流的事情?交流不能入地?

这个我真的不懂,呵呵,为啥子呢?因为大地的电阻和电感么?

家园 这个,还真不清楚。

这是很多年以前看电视看到的,当时讲的是法国和美国的电网。至于当时是谁的线路入地,已经不记得了。另外原来上过一门课叫电力输送和控制(我一学通信的,真没看出来这门课的重要性...),也讲到地下输送,怎么操作的,不记得了。

家园 这塔倒了什么后果,影响范围多大?

大家讲的挺热闹,咱还不知道到底什么后果呢。

谁给个链接?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0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