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中国人吃西餐 -- 燕人

共:💬457 🌺1764 🌵63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1
下页 末页
家园 看看这个

http://baike.baidu.com/link?url=vgQOhCX1eM03-iHUjkJ8ZdL8d3VpOdrD1BmwXzNkIwIlHM-qzteECuust3-tgwre

家园 我向百度和谷歌大仙问了马王堆竹简菜谱

没有找到说法说马王堆菜谱里有“煎炒烹炸、醋溜红烧,山珍海味”

古代人无论烹饪方式和口味都和现代有很大不同。梦溪笔谈说“大底南人嗜咸,北人嗜甘。鱼蟹加糖蜜,盖便于北俗也。“ 现在中国人没几个吃海鲜加糖蜜的吧,呵呵。唐朝长安的居民也没有排斥外来的胡食。

我们中国的饮食文化源远流长是不错,但是没有必要贬低其他地方的饮食。八大菜系其实真正成型也就在清朝。

饮食文化永远是在变化的,就算是中餐,也是在不断变化改良中。兼容并包,心态开放一些,能享受到更多的乐趣。

家园 从马王堆出土的竹简看汉代湖南人的烹调手法已经有10几种了

我们今天的烹调技术实际上都是当年玩剩下的 。呵呵。

家园 你没有正面回答我的疑问啊,呵呵。

我们今天的烹调技术实际上都是当年猿人老祖宗玩剩下的。

一个字:火。呵呵。

家园 我同学在美国的导师是壳牌的高级技术顾问了,所以进壳牌有人

推荐,不过我同学个人也比较牛,才能就进了壳牌,不过据他说,去壳牌也就是这几年才起薪10w刀,以前师兄都是6,7w刀起薪的。

家园 羹、炙、煎、熬、蒸、濯、脍、脯、腊、炮、醢、苴

没有

盐、酱、豉、曲、糖、蜜、韭、梅、桂皮、花椒、茱萸

没有酱油

炒菜是划时代的发明,事实上,西方的炒菜到现在都不怎么发达。这可以看做中华民族对世界饮食的独特贡献。

而配合炒菜出现的酱油(而不是粘糊糊的酱)更是极大的方便了调味。

至少从您给出的链接,看不出汉朝已经发明了炒菜

家园 汉朝就已经有了酱油,至于到底什么叫“炒”也是仁者见仁

其做法是用水浸泡豆豉,然后将滗出的豉汁用以调色、调味。这个效果与今天的酱油大至相同。至于炒菜,有人说没有铁锅哪来炒菜(总不能用铜鼎炒菜吧?)?实际上中国早在春秋时期就炼出了铁、掌握了铁的使用,而恰恰长沙又是出土铁器最多的地方。这样看来,铁镬的产生也是自然而然的事。既然已经有铁镬了,那现在意义上的所谓“炒”,不也是顺理成章了吗?总之作为炎黄子孙,抚今追昔,我们一定要怀着最大的敬意去看待古人。一句话:就日常生活而言,2000多年前的老祖宗绝不会比我们差。想想:3000多年前的商朝老祖宗就已经吃上冰淇淋了,这是怎样的聪明智慧!每当我走在国内大大小小的博物馆,凝视着穿越几千年的各种精美的器物,我想到最多的是一句话是:应该汗颜的不是我们的老祖宗,而是我们这些并不杰出的后人。

家园 提示一下,百度百科可以编辑的,赶紧去把炒加进去

秦汉两代时期

秦汉两代,湖南的饮食文化逐步形成了一个从用料、烹调方法到风味风格都比较完整的体系,其使用原料之丰盛,烹调方法之多彩,风味之鲜美,都是比较突出的。1972 年从湖南长沙市马王堆的软侯妻辛追墓出土随葬遗策中可以看出,在2000多年前的西汉时,湖南的精肴美馔已近百种。仅肉羹一项就有5大类24种。用纯肉烧的叫太羹,是羹中最好的,有9种,均为浓汤;用清炖方法煮的清汤叫白羹,有牛白羹、鹿肉芋白羹、鲜鳜藕鲍白羹等7种;加芹菜烧的肉羹叫中羹,有狗巾羹、雁巾羹、鲫藕中羹3种;用蒿烧的肉羹叫逢羹,有牛逢羹、羊逢羹、豕逢羹;用苦菜烧的肉羹叫苦羹,有狗苦羹和牛苦羹两种。另外还有72种食物。如“鱼肤”是从生鱼腹上割取的肉;“牛脍”、“鹿脍”等是把生肉切成细丝制成的食物;“熬兔”、“熬阴鹑”是干煎兔或鹌鹑等。

西汉时期

从出土的西汉遗策中可以看出,汉代湖南饮食生活中的烹调方法比战国时代已有进一步的发展,发展到羹、炙、煎、熬、蒸、濯、脍、脯、腊、炮、醢、苴等多种。烹调用的调料就有盐、酱、豉、曲、糖、蜜、韭、梅、桂皮、花椒、茱萸等。由于湖南物产丰富,素有“鱼米之乡”的美称,所以自唐、宋以来,尤其在明、清之际湖南饮食文化的发展更趋完善,逐步形成了全国八大菜系中一支具有鲜明特色的湘菜系。

你给我找出炒字来

通宝推:青岛大虾,
家园 哈哈,这就是自称崇敬古人者的嘴脸

炒是中餐特有的烹调方法之一,运用之广泛,花样之繁多是其他饮食文化里所没有.这么国粹的东西到您嘴里仁者见仁了,什么乱七八糟的做菜方法您说算炒它就是炒了?还有什么是仁者见仁,儒家学说?汉语?古董?都可以说它是它就是?

还铁多就自然而然做铁锅炒菜了,您当您祖宗跟您一个德行整天想着吃啊?

家园 子曰:食、色,性也

他老人家“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甚至“割不正不食”,如此讲究,有人骂他没有?没有啊!哈哈哈!!

家园 编啥啊!你以为没“炒”字古人就不会炒菜了

说白了煎就是炒的一种(煎炒煎炒嘛!)。就像茴香豆的茴字,虽然有四种写法,实际上是一回事。呵呵。

家园 老兄还要多学习

看了您在西西河的几个帖子。您的拳拳报国之心完全可以理解。但是空洞无物的表述只能起到相反的作用。

家园 我不吃狗粮,真正的自干五一个,您呢?

至于我的表述到底空洞不空洞,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你只能代表自己,不能代表别人。

家园 您是认真的人,赞一个。
家园 小兄弟,咱们夸老祖宗也要夸的认真点儿,不然。。。就是黑啦

1. “一大本湘菜菜谱。煎炒烹炸、醋溜红烧,山珍海味应有尽有。

好吃的菜通常有两个条件:7分好食材,3分好烹饪。

马王堆时代,一个地方诸侯丞相,没有办法做到”山珍海味应有尽有”,不是不想,人力物力的局限罢了。否则开元盛世下的“一骑红尘妃子笑”也不会成为侈靡国力被人指摘的案例。即便现代物流和养殖业如此发达,在内陆地区,山珍海味也算正经大餐了。

小时候看过一篇关于马王堆的考古报告。提到了陪葬中有丰富的食物,印象中江湖水鲜居多,特别是女主对螺贝类的嗜好。

2. ”煎炒烹炸、醋溜红烧“

煎炒炸,通常靠油的高温来实现,而且是大量的油。

虽然黄豆是中国古老的农作物,但在古代,黄豆不是烹饪油料的来源,动物脂肪才是主力军。随着生产技术的发展,植物油渐渐开始广泛食用,这个时候大约在魏晋时代,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有记载。

当然,没有植物油也可以炒煎炸。用动物油做的”“炮豚”,就是动物油来炸猪肉,是礼记里的八珍之一,皇室也偶尔为之的昂贵食物。想来咱们在路边就能随便吃吃的炸里脊,过去周天子也得数着指头伸长脖子眼巴巴地流哈喇子。

醋溜红烧,也是一个理。

最早的酱油是从腌肉过程中获取的鲜美酱汁,类似于蚝油鱼露。后来我们勤劳智慧的祖先发现植物蛋白质,特别是大豆经过炮制,也能酿造出同等美味但更经济的在汁液。这是我们中国人为世界美食所做的一大贡献。

酱油应该是宋元时代真正成为烹饪佐料的。南宋的《山家清供》最早出现其身影与用法。

我们老祖宗早早就注意到烧烤类对健康不利。古时烹饪以水加热为主。我们吃蒸馒头,蒸包子,而不是烘烤的面包。从根本上免却了后代子孙受谷物烘焙过程中致癌物质的侵害。味道还不比面包差。这样的缜密细致又有创新能力的老祖宗,不服不行啊!

3.“那个时候欧洲人还爬在树上吃树叶呢,哪来的什么西餐!”

大家都知道法国葡萄酒好。不过我喝过最好的葡萄酒是希腊的,一个不知名的小酒庄的酒。

古希腊之所以有灿烂的文明,源于强大的贸易经济。葡萄酒就是主要的产品之一。

另外,有河友说西餐是肥胖和疾病的一大来源。其实西菜中有名的意大利菜和法国菜,当地人的心血管疾病,癌症并不比别处更高。

确切的说,是现代食品工业化对人类健康的侵蚀。

和西餐关系真心不大。

灿烂的文明,虽然发源地各有不同。但是人类智慧的祖先,都在不同的地方,依靠自然环境,共同为我们创造了丰富的物质和精神遗产。

了不起的人,想法都一样。我们不必厚此薄彼,好好享受当下,感恩先人的努力,也好好为后世留下值得骄傲的财富。

通宝推:缆绳,衣笠山麓,榜样,菜菜丛,曾自洲,太伤脑君,为什么不可以,煮酒正熟,唐家山,伪叔叔,年青是福,醉寺,天涯睡客,牛栏山二锅头,南京老萝卜,GPRS,tt086071,小囡,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