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乱侃直销战役 (一) --- 不理那两千万傻冒 -- 煮酒正熟
这两年我和我女人在香蕉共和国RFM如下:
R- << 一个月
F- >>10, 12个月内
M- >>2,000 24个月内
怎么也是first quartile内了吧,为什么什么胖都没有!!!!
就像阿姨说的一样,就是运通的特别多.
不知P的模型是如何获得的,大概不会是来自回归分析,因为没有P的原始数据。
另外就RFM来说,R和F对各商家是重要的,就是培养和维持自己的消费群,所谓商家A的两千万傻冒,在商家B和C那里就是宝贝啦。这里是个零和游戏。对整个商界来说,M才是最重要的吧。一点学习心得。
LV, Chanel从来都不参加这种开卡折扣。
我倒是有张Saks的卡,免费邮寄东西,买东西可以存points换gift card......对了,这个卡的member如果去买/lease Mercedes,送$1000 Saks gift card
目标有点差错阿。直觉上,coupon应该寄给那些最能够受coupon影响的顾客,而不是最有可能购物的顾客才对。而这两者虽说有一定的正比关系,不过并不一定等价吧。比如说老酒个酒鬼两天来我这里买一次酒,不过我寄了coupon以后,他还是两天来一次;而那谁谁本来每周来一次,我寄了coupon他馋了就三天来一次了。虽然老酒对我价值大,不过他太忠实了,coupon寄给别人更有效果阿。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这个问题够讨论一整天的了。兄弟不妨就拿这个问题开一个主题贴,看看大家都有怎样的思考和回复。弄不好老马丁那家伙也会冒泡儿
这个问题困扰了俺一年多,后来才慢慢有所感悟...
这个问题主要考逻辑思维 --- 如果对零售业的特点稍有了解的话,可以把逻辑思维发挥到极至。不过即使发挥到极至,这个问题仍未必能有一个让所有人信服的标准答案。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不该拿这种 price elasticity 极小的商品举例..
跑哈蹄 --- 俺这俩城市都没有 Saks. 靠近NY那边有个 Premium Outlet 倒是有,就是远了点儿
Norstrom 比 Macy's 档次高一大块。可惜男士服饰鞋类选择面太窄。以俺有限的阅历,男士服饰,东京、巴黎,和香港(香港没去过) 最好。美国完全不是一个档次的,但价格巴黎和东京只是微高于美国大众名牌。俺在国内能买到的东西都比美国好一块...
那个RFM模型应该是likelihood function. 左边是 log 的,但经过 transformation 转变成线性模型
原始数据就是POS data, 最重要的包括:
consumer_id
purchase date (or transaction date)
purchase amount
transaction_id
...
后面俺会提出很多实际工作中的问题,大部分都是没有标准答案的, open for discussion. 希望润树兄感兴趣 :-)
我和我女人? 哈哈,兄弟勇气可嘉,勇气可嘉...
不拿拿从前有一小部分给俺们做过 --- 是另一部门,俺不负责。后来就不在俺们这里做啦,而是转到一个比俺们更大的公司 (但不如俺们水平高) 里去做啦。不拿拿确实比较乱。不过俺有个办法 --- 兄弟可以打电话 或去店里购物的时候,主动要求办一个 Private Label Credit Card. 然后再跟他们确认一下他们邮寄哭胖的规律。
美国这类公司,只要你主动打电话或面谈,他们都会认真记录下来并进行必要的操作。跟您说件事您可能都不相信 --- BBW有两个客户打电话抱怨 说他们一直是BBW的忠实顾客,但可气的是从来没有收到过任何哭胖。BBW很重视,要求俺们任何一个战役必须确保这两个混蛋收到哭胖。为此俺们专门写了个小程序,程序的名字也逗,叫 whiner (哭喊者),每次都必须花十几分钟专门 跑这个小程序,TNND...
網路行銷的方式在服飾類非耐用品的市場比例是否越來越提高?
coupon 用email 的方式寄出,消費者可以直接自行印下帶入商家。
或者輸入coupon代號,直接網上購物。
若是沒有顧客email account 的資料,現在各公司也都有專門網站,coupon可供消費者列印。
之所以這麼問,是覺得買服飾類非耐用品的顧客,一般已有鐘意的品牌。
不用商家特別促銷,顧客會自行留意折扣。 網路行銷的方式剛好適合這類顧客。
賣方可以省下郵寄coupon的成本。
買方也可以主動找到自己最能接受的價位。
我自己是這樣的,衣服先在店裡看好,再等網上的coupon或折扣。
郵寄的coupon不太留。 留下來也總在過期後才想到。
VIP類似會員的方式,我也比較喜歡。 (一些商家提供一次購買超過xxx,即可成為終身會員)
以後不用coupon,只要是會員,所有商品,一律享有折扣。
安有几张私卡,最近其中一家发文来说,自己办了银行了,要把他们的发的私卡,改成大师傅卡,可以到处去教馆。想想老九的概念,这是不是就算是私卡改公卡了尼?当然大师傅也要戴他们家的小红帽,对照讲义一看,是方便他们继续算RFM?是公私兼顾鸟。
安接着就又想啊,这都神马年月聊,怎么说公私合营就公私合营了尼?
俺根本赶不上你们的思路...
小囝说的这个“公卡”/ “大湿妇卡” (应该是MasterCard 吧),在业内叫 Cobrand Card. 它是私卡 (PLCC) 的一个替代品,但表误会俺 --- 这两种卡都会一直存在下去,只是这两种卡所针对的销费群具有不同的特点。
俺没有经手过 Cobrand Card 战役,太细节的东西不清楚,但大致情况是:如果商家发现您经常消费他们的产品,但却主要以普通信用卡付款 而不是他们的私卡来付款,他们会推测,您用信用卡付款得到的好处 比您用私卡付款得到的好处要大。也就是说他们的私卡对您价值不大。私卡的目的是留住好顾客。既然您总是不用私卡,他们担心您会背叛 (attrite) (这种事小囝可谓轻车熟路也~~)。因此,他们把您从 PLCC Customer 转成 Cobrand Card Customer,希望能借此继续留住您 (小声说一句:小囝人品很恶,大家谁也表留他)。
Cobrand Card 通常是某个零售商与 MasterCard or Visa 合作推出的,您可以用这个卡去任何场所消费,这方面与普通 MasterCard or Visa Card 没有任何区别。这个卡比普通信用卡吸引人的方面是,这个卡除了那个零售商之外,还有几个 generic retailer. 所谓 generic retailer, 指的是绝大部分人都不可避免要打交道的商家,比如 gas station, grocery store, etc. 这个卡的好处是,如果您在那个零售商或这个卡包括的那几个 generic retailers 进行消费,这家零售商会给您计点。您积累到一定的点数,可以获得额外折扣 (incremental discount) --- 当然是在这家零售商及那几个 listed general retailers 进行消费时。所谓额外折扣,指的是那家零售商平时寄给您的哭胖您一个也不会少,这个折扣是额外叠加上去的。另外您的信用卡公司 (比如您的大湿妇) 给您的一应好处,您依然亨亨地受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