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周末股市观察】抛开牛熊,看影响股市的因素会如何发展 -- 陈经
那么能不能设想一下极端情况,因为目前显然中央政策还是以紧缩解决通胀。
政委认为该决策有问题,那么中央什么时候才会认识到该政策是有问题的,什么时候才会被迫转向。转向的标志征兆会是什么。比如我们应该观察通胀数字和外贸顺差以及银行利息,准备金的关系吗?他们的比值达到多少时候能证明政府无法忽略该决策的错误,达到多少时候能迫使政府改变政策。
或者,因为这些数字无法连续得到,其他能反映这个政策的事件将会是什么呢?公务员加薪?农民工加薪?
第一,帖子里说个了,紧缩不太紧。
第二,从这里以及别的一些地方看到的一些信息,这个信贷紧缩的方向性毕竟明确。
从宏观上看,紧缩政策的持续有效性是值得商榷的,调整是必然的。从效果上来看,这个紧缩政策不会真正导致严重的流动性紧缩,体现在资本市场上,就是钱不会明显变少。
转向的标志当然是放松信贷。
配合的动作有大加工资,大幅上调最低工资、退休金。
等再有几个月,贸易顺差继续居高不下,就会看到了。
我想了想
政委前段时间说的有道理
但是
怎么变成钱了
要多作莫大资金的思路
~
把散乎灵活机动的优点发挥出来。
对银行的窗口指导不大可能对固定资产投资产生重大的、持续性的影响。(怎么理解不大可能?如何才算重大的影响?其他影响会不会产生?)
至少在2008年上半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很可能维持目前的水平, (至少……很可能,这话说得一点底气都没有)即年度同比增长达25%,而全年水平应会达22%至23%。这一增长的动力在于极具吸引力的投资回报率和充足的新项目资金来源。制造业的净资产收益率从2002年的9.6%持续上升到2007年18%左右。虽然自2004年以来中国已经加息八次,但净资产收益率(这个数据哪里来的?起始时间?去年年初过热,利润的数据很高,下半年开始紧缩,利润急聚下降。因为紧缩的时间短,年平均仍然可能很高。很可能形势已经逆转了,数据上反映不出来。)和一年期基准贷款利率之间的差额仍在过去4年间从4.2%扩大到11.5%。这表明,本轮经济周期仍能为企业部门提供最具吸引力的投资回报,在启动新项目方面企业仍然相当积极。(有利润率就积极?这个是必要条件,不是充分必要条件。何况决定投资关键的是未来的利润率的预期,或者是眼下的即期利润率,而不是前期长期的平均利润率)
支撑投资增长的另一主因是整个经济体系中并不缺少资金。首先,在实际操作中,目前的窗口指导的效力比1998年之前实施的指令性的“贷款限额”制度较弱。窗口指导对于银行放贷的影响最多是局部和暂时性的(底气不足)。随着越来越多的银行成为上市公司,其扩大业务的动机非常强烈,仅靠窗口指导无法持续有效地影响贷款增长。(央行对商业银行贷款的控制比这里说的严格得多。如果央行继续紧缩的话,商业银行根本贷不出去。)
更重要的是,即便2007年底的贷款增长能从10月份的17.7%放缓至 16%,其减少的贷款数量也仅为固定资产投资的1至2个百分点。这是由于过去几年,银行贷款在固定资产投资中起的作用已越来越小。2003年到2007年间,按官方统计,由银行贷款提供资金的固定资产投资[/COLOR[COLOR=blue]](流动资金呢?)比例已从21%大幅下降至15%。相反,自筹资金(主要是企业利润)已在整个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中占到近 61%,远高于2003年的54%。考虑到2007年前八个月企业利润年度同比增长了37%,(经济过热,通货膨胀的贡献有多少?民营小企业在统计中吗?)而且股市融资额已经翻番(用于生产、投资了吗?),可动用的自筹资金和资本市场融资(没上市的怎么办?)能基本抵消贷款增长放缓的影响。
这一段,许多地方经不起推敲,底气也不足。这次紧缩,将是一次对中小企业大规模的扼杀的过程,或者按照资本论是资本汇聚,垄断形成的过程。
产业升级升级以后干什么?赚更多的外汇啊。
哪个政府哪个人会嫌钱多呢?虚伪!
还偏有些人认为钱多不是好事,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