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事件】【原创】 同西安事变有关的几个人物的小故事 -- 阿康
钱硬是不让大尉,少校过关,被养尊处优的大爷们不及格要补考,钱直骂笨。如果不是父母之令,那蒋小姐可真是慧眼识珠了。
这样的人材,只是教书做学问,似乎可惜了些。
只是老蒋不信,戴和张关系好,戴也没有深究。
对于杨虎城,老蒋非常痛恨,这也与戴笠有关。戴笠替张开脱,几次报告,杨是真正的肇事者,张不主张杀蒋,杨几次要加害老蒋,是张派自己的卫队保护。
不清楚杨当时有没有杀蒋之心,如果有,老蒋12年以后才杀了他,也不算太心狠。如果没有,戴笠为了减轻张的责任,害惨了杨虎城
西安事变在事先对蒋怎么处理并没有预定的完整方案,
而事情发生以后, 变化的过程是怎样的, 蒋自己和参与谈判的二宋是最清楚不过的了, 戴笠对这个过程知道的并不多.
90年代中共才公布的一封 12/17日这天的一封电报, 是周恩来到达西安, 立即与张学良面谈, 会谈后周恩来在发给中共中央的第一封电报, 称, " 张已经同意, 如内战不可避免, 则在中央军围攻西安前, 对蒋行最后手段 ", 注意这里的用词语, '张同意', 表示是中共主动提出, 张同意, '行最后手段'一般即理解为杀蒋. 该电报发表在 1997 年出版的<<中国共产党关于西安事变档案史料选编>>中.
这说明, 无论中共, 张, 杨都有在双方无法达成妥协, 不得已时杀蒋的准备, 后来则是形势变化, 双方妥协的结果, 是南京, 中共, 苏联, 张杨, 二宋各方作用下合力的结果, 这个过程, 蒋自己是最清楚不过的了, 只是, 最后放蒋, 尤其是在仅有蒋口头许诺, 没有签字即在25日离开, 则确实是张力排众议的结果, 杨一直不赞成, 但最后时刻在周的劝说下勉强同意, 所有这些, 身临其事的蒋即使不是全部知道, 但知道的也比戴笠多得多.
至于军统掌握了很多张和东北军通共的情报, 但由于蒋本人和戴笠对张的信任, 没有深究, 这里有一篇很详细的文章.
【近代人物】蒋介石为何刀下留张_一句不愿剿匪让蒋心惊肉跳
顺便提几件相关的事情。
一个是军统的王新衡,这位老兄挨了一枪还被撤职,实际上非常冤枉,因为他当时还没有就任呢!问题是当时军统在西安负责人是江雄飞,已经预先发出了警报,而中枢不相信,关他不是更冤枉?后来王新衡放出来,见到戴笠就问:“我不明白为什么关我。”戴笠本来有愧,是要调王新衡作香港区区长美差一回的,看他态度强硬,马上就动了火,喝道:“不明白么?不明白再关!”
于是王新衡就一直到关“明白”了,才到香港区赴任。
另一个是关于蒋百里,蒋百里先生是我最为钦佩的中国将领,因此,多说几句。
弱国才有上将,想巴顿那样靠着坦克打仗毕竟有大工业的底子撑着呢。靠麻花儿手榴弹和捷克轻机枪,没有受过教育的士兵,辅导一个积贫积弱的国家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在战略上整个二战无出其右,这就是蒋百里先生。对付日本,百里将军有三条厉害的原则,无一不中。
第一,中大日小,不怕鲸吞,但惧蚕食。变局部抗战为全面抗战。
第二,改变日军攻势方向,迫使其从北向南的平原突击改为从东向西的沿江攻击,在中国地理第二棱线的湖南拖垮日军。
第三,持久战,用空间换时间。。。
蒋先生排场之大,才华之高,风华绝代,真正所谓天下英雄。我怎么知道百里上将的?兄弟家出身中科院,有一次看钱学森的报告,里面提到蒋百里将军给他做相对论的启蒙,我当时就晕了,将军启蒙相对论?后来才知道真的是这样的。
现在还有两所院校把蒋百里将军的作品当作正式教材。哪两个?国防大学,当然了,另一个呢?中央美院。神不神?《欧洲文艺复兴美术史》! 这才是儒将阿。将军出门的时候,随从副官要个英俊些的,谁去呢?这个少尉叫蒋纬国。
蒋百里将军制定的中国对日作战计划,尽管后来形势千变万化,却最终一一实现,日军作战如同依照百里将军的计划行事,比如他设计的中日相持/决战在湖南,这就不是张良所能及了。
日寇头目冈村曾经总结在太平洋战争中失利于盟军的三个战术:越岛进攻,战略轰炸,潜艇封锁;815后他被拘留在南京总结日军在中国不能取胜的原因,当时邱维达将军给他看蒋百里将军的《国防论》,主题正是前面说到的三条,蚕食鲸吞,南北化东西,持久战(个人看法:我们长期宣传持久战是毛泽东同志的创始,实际上毛并非神仙,他是政治家而不是军事家,他是没有受过军事训练,也没有军事理论基础的,包括游击战十六字诀都归功毛主席,那是宣传需要,没有办法。同样,《论持久战》不过是将百里将军的军事理论用通俗的语言解释给老百姓听罢了,看看两个人的著作年代,就很清楚,百里先生的国防著作毛不看才不可思议,他可是国民政府对日作战计划的最主要设计者...算了,就算是两个人异曲同工,也得一个英雄所见略同吧)冈村看后十分惊讶,而邱维达告诉他,蒋百里将军生前对抗战还有一大原则:“胜也罢,败也罢,就是不要和他讲和。”,至此,冈村宁次拜服这位老学长的确道高一筹。
百里先生在保定军官学校的自杀是手枪藏在大氅里,在讲台上作的。他对学生要求严格,但是爱兵如子。唯北洋政府段祺瑞对保定军校不加支持,且对百里先生颇有疑忌,诸事掣肘,故此办学日益艰难,到了无米下炊的地步。
这是因为蒋百里对军校教育的目的很明确,就是建立一支现代化的国防军,这和北洋政府当时内战的要求是相抵触的,军校学生和老行伍军人的矛盾也日益突出,而北洋政府的目的是养一支效忠私家的军队,对军队现代化颇为反感。另外,袁世凯曾支持蒋百里搞模范团,削弱了段祺瑞,徐树铮的权利,二人也是挟嫌报复。
蒋百里性格刚烈,典型的军人作风,故此山穷水尽之际召集全体学生开会,说明:我要求诸君的诸君已经做到,而我应该做到的却没有做到,按照我给大家的教育,校长也应该承担责任。我没有想到中国做事这么难等等。副官察觉有异,急持其手,而将军已经饮弹矣,只因此一干扰未中要害。
此事在社会上引起很大反响,使北洋政府不得不表面上对保定军校继续进行维持。而将军入院后,照顾将军的日本女护士佐藤小姐因此热恋将军,改名左梅,遂成伉俪。
有一说认为将军在1938年急逝,为左梅夫人所害,盖因将军素来身体很好,而为中国抗战之战略中枢,左梅夫人虽伉俪情深,然曰:你爱你的国家,我也爱我的国家。遂鸩杀百里将军。此一说询之当时之人,皆不信,大抵为误传也。
收不住笔了,跑题也。。。
张还有用。
45年抗战结束后,共产党抢先进东北,国民党接收很不顺利,蒋曾有意让张去接收东北的,只是张意识到回去还得打内战,自己放弃了
张自己回忆的时候都说, 蒋没给他这个机会, 换了熊去, 大事遂不可收拾。
比如蒋去世前十天,在广西碰到冯玉祥,谈的是道路问题,蒋提醒现在应该多派人修路,原因是当时的路面不好,轮胎磨损重,而轮胎需要进口,如果日军封锁了海口就进不来,反过来说,修路就是用人力,这个中国有的是。
为了省轮胎修路,这理论听起来古怪,后来证明太正确了,抗战中有“一滴汽油一滴血,一只轮胎一条命”的说法。
蒋从日本留学回来后,复去德国留学,因为军事方面的杰出造诣,见习期间就担任德国国防军营长,是兴登堡唯一单独接见过的外国留学生,对蒋大为赞赏,介绍他给《战略论》作者伯麦恩将军,伯麦恩称:“拿破仑曾经说过东方会出一个军事天才,现在我知道这就是应在您的身上。”
热河抗战失败后,将军著有《国防论》,在举国颓唐中,开篇便饱含深情的写道:“千言万语化作一句话 -- 中国是有办法的!”
可以补充一些,比如蒋百里实际和徐志摩是莫逆之交,徐的前妻张幼仪好像就是蒋介绍的。以后蒋百里在南京坐牢,徐志摩就不断去看,如同对自己兄长一般。
蒋还是出色的外交家。。。
不过如果张退让多一点,我印象中说蒋要张写个什么保证书之类的,凭着蒋对张的信任(即使张关了蒋,蒋还是信任张的)以及张的绿叶汉子的性格,在没有更合适人选的情况下,我觉得蒋还是会让张去的
可惜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