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惜秦皇汉武 -- 上庄步校
“但是无论何时何地, 诚实不应被谴责.”
这种只有自己为所欲为,不允许别人提出异议的要求是蛮横无理的,在任何地方都不会
得到满足的,而一旦不能得到满足你就可以满心欢喜的指出这就是别人的不对的,环境的不对。
你这样的“无论何时何地”的要求显然既不是为了治标也不是为了治本,
只是给别人找个不是满足自己到的优越感的要求。
”社会的人治程度越高, 直接批评式的谏言的存在意义越大;
社会的法治程度越高, 直接批评式的谏言的存在意义越小. “
这样子的论断没有任何事实依据,是你自己的想象。
间接批评同样可以达到你的所谓“治本”的目的,我并不认为比直接批评的效果差。
况且我也不认为直接批评就要一定指名道姓,那是小孩子的做法。成年人不需要这个样子。
更进一步的讲你的所谓治本是及其肤浅的,不过是一种官员的反省而已,
这显然是敷衍塞责。如果你真的希望去“治本”的话,那显然不是通过
直接批评也好间接批评也好这样子轻松愉快的方式来达到这么厚重的目的。
那么或者是你太幼稚的,或者是你太阴险的,因为手段和目的这样明显
的反差你是真看不到还是装作看不到呢?
一个人要做事需要主观的努力,但是也要考虑到客观的可操作性。
你如果非要这样用你的主观愿望来掩盖你对客观的忽视,甚至要求别人“无论何时何地”的
满足你的要求,那我只能认为你不是为了解决问题,而是借着问题来吃人血馒头。
革命无罪,造反有理
以前看到-(活着)里面的忠字舞一段,很是吃惊。原来忠字舞是喊的这个口号啊。呵呵。
“谏”和“表”从体裁上来说,有相同之处,都属于书信体,但范围较大。它的意思是规劝君主、尊长或朋友,使之改正错误或过失,一般用于下对上。但常见的文言文中,却以臣下对皇帝规劝、建议较多,而规劝尊长和朋友的较少,这大概是由于常见的选文以“正史”为主的缘故。魏征的《谏太宗十思疏》,李斯的《谏逐客书》,《左传》故事《宫之奇谏假道》,都是对皇帝的劝勉和建议。
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 曾国藩
没有信仰,礼崩乐坏,世风日下,人心不古----历史上普遍存在的。尤其是春秋战国时代,据说民国那时也是。
现在看到很多人,太不认真了.越年轻的越不认真,就想赚快钱.
我们跟印度跟埃及不同的是。如果那个时候tg没扭转这一切,那中国就不存在了。那个时候侵略中国的不是英国而是日本。我们是有亡族灭种危险的。
问题是他是跳着删的啊
他要顺着删你可以这么狡辩。
不是糊弄,是体贴
糊弄那是糊弄中国人的
在河里天天学习
糊弄中国人就是体贴外国人,反之亦然,好哉。
我爸他们单位,解放后新建的研究所,
调来的所有的进程干部都换了老婆。。。
还有其他的有用信息么?哪个研究所?哪几个回城干部?你叫得上名字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