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现代工业体系建立的代价和毛泽东的经济 -- 风冰雪花飘

共:💬71 🌺124 🌵1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家园 话语权不在工农兵手中

曾几何时,那些积极向上的作品不见了,那些反映工农兵为了新中国的奋斗献上的故事消失了,到处是才子佳人,帝王将相,往事的确不为烟。

但是我们父辈的努力牺牲却是他们我们永远为之自豪的

家园 说出了我的心里话

没经验送花了,顶一下

家园 花,赞同

毛泽东发动文化大革命的目的,是要防止中国走某种他反对的发展道路(官僚化制度化的国家管理制度和资本主义经济);可是他做的一切,绝大多数的客观后果,确实让这样的发展道路在他身后以空前的速度和规模展开。

家园 仁兄幽默

仁兄幽默

家园 那我说是陈二蛋、赵二斗的鲜血和眼泪,兄台认识这二位么?

这里举“国歌作者、国家主席”的例子,不过是名人效应罢了。您要说没有“农民的鲜血和眼泪”,恐怕也并非是实事求是。比如严重的剪刀差、无偿徭役(治理沂河、沭河、淮河时候)、农村公社化运动。前两项我承认是必要代价,但已经分归农民私有的土地(见《土地法大纲》),是否有必要通过农村公社化完全收归公有(您也可以说这个是“自愿”的,但土地现在确实是公有)?就算有必要,毛泽东也完全可以善待自己的“子民”,不想把公有的土地还给农民,那也不要把政治运动深入田间地头,妨碍生产(当然您也可以说这个是必要的)。兄台提出的问题有自己的思考,这很好,至少比那些只懂骂人却将不出道理的“左愤”强了很多。顺便问一下,兄台如何定义“精英”?还有下次不要拿章女士来恶心我,我跟你又没有仇。

家园 说农民就老老实实举农民的例子

如果你真的有“陈二蛋、赵二斗”的血泪史,不妨把故事详详细细写出来,我不认为名人故事会比平常百姓真实的生活更有说服力。

土地公有制的建立,我想最关键的问题是耕者有其田地实现,国家保留了土地转让的权利,这样避免了长期以来存在的土地兼并最终导致大量农民失去耕地的循环--现在又有人在打土地的主意了。对于农民来说,同样还是种田,不过是不准买卖土地而已。这个买卖的权利实践中真的有那么重要么?

政治运动云云,在我看来,离“血泪”太远,如果你说是地主的血泪我同意你,但如果是普通农民过分的政治运动带来的是骚扰而非血泪。

家园 这个先不论,以后我发帖再谈。兄台如何定义“精英”?
家园 农村可不是公有~

而是地方自治实体所有~

家园 解释的很清楚, 花笨笨一个
是的
家园 大运河

del

家园 民主自由都成了贬义词了,何况精英?
家园 因为JY不与焦国标此类人划清界限

这是关键.民主自由的代表是谁:柴玲,王丹,焦国标,吴宏达,李大师,等等.羞与此类为伍啊.象老王那样真心为中国考虑的有骨气的民主自由派太少了.

家园 那也和只有犁相去甚远
家园 什么成功的工业化是没有经过资本原始积累阶段的
家园 是的,老邱这里只是一个形象的说法,不是太严谨。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