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寻找一位无名的校长 -- 萨苏

共:💬35 🌺113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家园 【原创】寻找一位无名的校长

因为和朋友一起整理老照片,今天是没有得着功夫写文章的。然而,有两张照片引起了我的兴趣,倒是希望有知情的朋友,帮忙寻找照片上的这位校长。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凌家小学的校长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凌家小学的大门

这两张照片都是外国记者在民国时期,将近1930年的时候拍摄的,地点应该靠近钱塘(因为其前后的照片均为钱塘江上风景)。

照片上的这位校长眉宇间凝着文质,似乎是个有学问的人,却又带一份率真和憨厚。把学校叫做“乡下人的学府”,另一边的对联会是什么呢?可以看得到的是 – “小孩子的XX”,XX会是什么?乐园还是书房?还是课堂?

这幅对联可以看出先生的朴素与能为,这笔字又显示着这位校长的才华。

我推测这所小学很可能是这位校长自己建起来的,所以才有这样质朴的感情,而这位校长很象在大地方见过大世面的,所以,一所小小的学堂,也可以叫做“学府”。可以看到先生的雄心壮志呢。

这凌家小学显然是在个小地方。

现在,也有一些大学生毕业后不留在大城市,主动下乡去支教,去希望小学,照片中的这位校长,莫非就是他们的前辈?

今天的大学生到农村任教可提薪,而在这位凌家小学校校长的时代,这种好处显然是没有的,我知道那个时代很多知识分子提出“教育救国”的口号,这位校长莫非就是按照这个理念来到这个小学校的?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想起了丰子恺先生的这幅漫画

没能找到凌家小学,只是查到镇江有个凌家湾小学。世事桑田,恐怕当年的这所小学,今天已经找不到了吧。然而,当地的父老,或许还记得一位在那里建了座“乡下人的学府”的校长吧。

辛亥之后,群雄蜂起,中原逐鹿,以天下为刍狗。却也有人默默地去做一个文化人该做的事情,虽然它似乎没有在历史上留下名字。

没有名字,却在这张照片上给我们留下了一份感动。

这位先生是谁?他的对联究竟是什么?若是有知情的朋友告诉一声,也不枉了先生那句“乡下人的学府”。

[完]

关键词(Tags): #凌家小学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lao 萨 good vision

照片上的这位校长眉宇间凝着文质,似乎是个有学问的人

家园 DEL

楼下王树查到的才是正解!

DEL
家园 应该是这个:杭州市萧山区衙前农村小学校

外链出处

小孩子的乐园,乡下人的学府”这是衙前农村小学校1921年创建时,贴在校门口的一幅对联。我校是一所有着光荣革命传统的农村小学。众多的革命人士如宣中华、唐公宪、徐白民、杨之华等都在这里从事过教育活动,是衙前农民运动的发源地之一。目前,校园内仍完好地保存着衙前农村小学校旧址(学校旧址现为浙江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浙江省德育教育基地)。多年来,我们秉承学校的办学初衷,充分利用全国农民运动发源地这一德育资源,进行丰富多彩的少先队活动,提升校园文化建设。
衙前农村小学校创办于1921年9月26日,是中国共产党人创办的第 一所革命小学,是党领导的全国最早的革命农民运动——衙前农民运动的指挥中心。
衙前农村小学校更是秉承“乡下人的学府,小孩子的乐园”的理念,赋这一世界当中一个小小的学校以勃勃生机,广泛开展以“衙前农村革命纪念馆”为基地的德育实践体验活动。

家园 老萨的眼睛太毒了

一看就看出这个学校不平凡。

“小孩子的乐园,乡下人的学府”这是衙前农村小学校1921年创建时,贴在校门口的一幅对联。我校是一所有着光荣革命传统的农村小学。众多的革命人士如宣中华、唐公宪、徐白民、杨之华等都在这里从事过教育活动,是衙前农民运动的发源地之一。
不知不觉已来到老校舍的庭院,我抬头望去,只见班驳的墙上一副楹联赫然跃于眼前,上联:“小孩子的乐园”,下联:“乡下人的学府”,横批:“世界上一个小小的学校”
农村小学旧址:为沈定一祖宅“光禄第”的一部分,位于东岳庙的运河对岸官河路 32号,西临成虎桥百米。现存建筑坐北朝南,为清未木构二层楼建筑,面宽四间,建筑面积315平方米。1921年,沈定一出资在自己的寓所创办农村小学,先后邀请革命知识分子俞秀松、刘大白、宣中华、徐白民、杨之华等讲学。9月26日,农村小学正式开学,免费招收贫苦农民子女66名入学,还在夜晚、农闲、雨天开办成人班,是中共早期宣传马列主义,培训农民运动骨干,酝酿农民运动的场所。楼上最西间曾为杨之华居室,楼下为“龙泉阅书报社”和教室。
1928年,沈定一被暗杀后,改名为定一小学,省政府拨给1300亩荒沙地和500元公债作为办校基金。抗日战争暴发后停办,建国后又重新开办学校,2000年恢复“衙前农村小学”名称。农村小学为保护范围为教室四周墙基,以距墙基20米范围为建设控制地带。成虎桥以桥四周5米为保护范围,20米范围内为建设控制地带。

1.宣中华(1898—1927.4)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1921年夏秋间,宣中华由中共党员沈定一介绍,到萧山衙前农村小学任教。以农村小学为阵地,从事革命活动。与其他进步青年教师经常深入绍兴、萧山等农村,帮助贫苦农民学习文化,宣传革命道理,引导农民组织起来与反动政府、地主豪绅作斗争。9月,与沈定一等组织发动了以萧山衙前为中心的萧绍农民运动。在短短的一二个月时间内,萧绍平原有82个村的农民组织了农民协会,开展了声势浩大的抗租减租斗争。
1927年4月17日,牺牲于龙华。
时间上可以排除,照片也不像。

2.唐公宪(1898—1938)

16年3月,任《杭州国民日报》文凭编辑等职。同年4月12 日,“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唐公宪等人被捕。26年国共第二次合作,具保获释。27年1月任国民党遂昌县党部秘书,7月任遂昌简师校长,12月病故。著有《中国历史纲要》。
1927年被捕,1937年才被释放,时间上对不上。

3.徐白民(1895—1963)

1921年2月,徐白民在一师附小任教。8月,应沈定一之邀到萧山衙前,协助创办农村小学,开展农民运动。1922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曾任团杭州地委委员。11月,出任《责任》萧山周刊主编。期间,发表了大量总结衙前农民运动失败经验教训,阐明开展农民运动的必要性文章,启发人民革命觉悟,动员继续开展斗争。
1923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5月,受中共上海地主兼区执行委员会委员长徐梅坤派遣,以绍兴县立女子师范教师为掩护,开展党的工作,参与了中共绍兴地方组织的创建工作。8月,受组织委派到上海工作,曾任中共上海地方兼区执行委员会委员、中央发行机关“上海书店”经理等职。“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时,在杭州被捕。1932年10月出狱,与党组织失去联系。以后在浙江各地教书。
时间也不大对得上。

4.杨之华,从照片直接排除。

5.沈定一(1883—1928.8)

1921年4月,回萧山从事开展农民运动,创办衙前农村小学,邀宣中华等任教,并把学校作为阵地,宣传革命思想,引导青年学生走工、农相结合的道路。9 月,发动了以萧山衙前为中心的萧绍农民运动,成立了全国第一个有纲领、有章程的农运组织—衙前农民协会,开展抗租减租斗争。
1928年8月,因内部派系倾轧,在衙前被暗杀。
时间也对不上。

这几个线索都断了。但是google的时候发现一个叫韩毓南的老人写有一本《衙前农村小学校》,可能在里面能找到答案。

家园 猜测写这幅对联的人就是沈定一

一是这所学校是他一手创建,用的是自家的房子。

衙前农村小学是沈定一先生筹建,开创于1921年,校址为其私宅光禄第大院内右边的一大片住宅。目前旧址辟为衙前镇中心小学 ,已保护的小学旧址为二层半四合院式建筑。

二是沈定一本人字写得很好。这幅画上的题跋

无端命笔夺天工,香味缘生尺帧中,一样莲花随手指,人间眼界哀难空。庭蓉吾兄属题,石涛和尚手墨,玄庐沈定一,七年六月十九日。
就出自他之手。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据时人回忆,沈定一躯干修伟,双目有神,不仅学问广博,而且声音洪亮,能言善辩,演讲极富说服力和煽动性,青年人多为之倾倒。除此之外,此人还写的一手好字,当年杭州大王巷王顺(润)兴饭庄,曾悬有他一副擘窠大字的对联:"肚饥饭碗小,鱼美酒肠宽"。

历史的变迁总是让人嘘唏不已:外链出处

外链出处

家园 佩服佩服,当年的乡村教育

听老爹老妈讲过解放前的乡村教育——很难很负责

家园 意外迅速的答案

感谢王树兄,原来如此阿!

题字的应该是沈定一,和他其他书法作品的笔锋颇为相似。至于照片上是谁,因为日本照片上原来的标注为凌家小学校长,所以,我想您认为照片上为沈定一的推断是比较可信的。然而,看沈定一先生照片,又不大象。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沈定一

而且,沈出生于1883年,1928年遇刺已经是四十五岁的人了,这张照片上的人似更为年轻。沈定一创建凌家小学,但他是否就是校长呢?若校长另有其人,照片上是谁也就比较好确定了。

不过,我觉得这已经不重要,重要的是两张照片背后蕴藏的风起云涌已经被我们探查到了。与我而言,实在是个意料不到的事情。

原书是记录中国风情的照片集,出版于1930年,而其中已经有上海飘扬青天白日旗的照片,故此我推断其为1927-1930年之间拍摄的。这符合沈定一先生的情况。只是沈先生后来的死和他墓地的遭遇实在令人唏嘘了。

家园 顺便问一下,这里面提到的杨之华

是否就是瞿秋白的夫人杨之华?

家园 正是

杨之华第一任丈夫便是沈定一的儿子沈剑龙。他们都是萧山人。

1921年1月26日,杨之华与衙前镇沈剑龙举行文明结婚。杨之华在衙前农村小学任教,并参与衙前农民运动。1921年11月5日,生下女儿晓光,后来杨之华将女儿的名字改为独伊。1922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3年考入上海大学社会系,结识后来的丈夫、該校社會系主任瞿秋白。1924年,她和沈剑龙解除婚约,同年11月7日,与瞿秋白结婚,沈剑龙也亲临祝贺。

瞿秋白的夫人杨之华,原是沈定一的大儿子沈剑龙的妻子。这对夫妻当年一起在上海大学上学,此时,曾在衙前镇小学任过教员的瞿秋白正担任上海大学社会系主任,其学识、口才、风度,引起杨之华的倾慕。
瞿、杨接触后,互生情愫,而这三人又都是五四后的新派人物,于是便在1924年11月同一天的《民国日报》上刊出三则启事:一是沈剑龙与杨之华声明仳离;二是瞿秋白与杨之华正式结婚;三是作为后夫与前夫的瞿、沈二人共同具名,结为好友,说"我们仍是亲爱同志"。这桩好合好散的现代婚姻,在当时真是惊世骇俗,舆论哗然,在今天看来,亦可称为美谈,据说这公开刊载于报端的三则启事,即是出自于他们的长辈沈定一之手。

家园 又找到了两张沈定一的照片

#1.点看全图

和孙中山在一起

#2.点看全图

感觉脸比较瘦,跟照片中人不大相同。校长应该如老萨的猜测,另有其人。

家园 想了一想,还是把昨天晚上查到的再贴一遍吧

杭州市西湖区转塘镇凌家桥,曾经存在过凌家桥小学。

1929年杭县立上四乡村图书馆创办,地点在杭县凌家桥区立小学。1933年统计,藏书295册,年经费120元。

馆 名 地 址 馆 长 经 费 藏 书 成立日期

杭县区立上四乡图 杭县凌家桥 许卓 120 295 19年2月

另外在杭州市志中提及成人教育的时候,也提到过

民国18年(1929年)凌家桥、周家浦和良户村先后办了民众学校。翌年,成立民众识字运动宣传委员会分会(全市五个分会之一)。茅家埠设识字学校1所,入学农民65人,教员由小学教师兼任。

因为28年衙前小学创始人沈定一先生已经过世,所以“凌家小学”门口的对联应该不会是他亲笔书写的;所以要么是拍照片的人弄错了小学的名字,要么门口的对联是他人所摹,并非沈先生亲笔。——我觉得弄错了名字的可能性会比较大。

另外,今天找到了衙前农村小学校现在的照片。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家园 非常感谢

现在我怀疑那副对联来自于沈定一先生,但门前站的不是他,而地点显然是正确的。

家园 谢谢

故园你太强了,我也想找几张衙前农村小学现在的照片,用Google搜了很久都没有搜到。

刚才又试着用百度搜了一下,只能搜到你贴出的第二张,是1966届的学生时隔40年后首次相聚衙前农村小学。这么难得的聚会,如果有可能,一定会选择在正门前那副对联和匾额前面合影,然而却没有,想来当年的房子以及那幅对联已经不存在了。

现在所说的旧址,外链出处看起来是在老地方盖了新房子。

家园 沈定一的题跋和吴昌硕,李瑞清(清道人)这些牛人一起

在层次上已经很接近顶峰了。。。他的字是颜体(又受到何绍基的影响),字写得的确很不错。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