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备战经济学兼为毛泽东时代辩护(一) -- 达雅
呵呵,与“开班学员”看的重点---“执政党”不同,我看的重点是中国共产党的“目标与定位”。
我能肯定的一点是:阶级依然还存在。重点是政权在谁的手里并为谁服务?
那可不是个别人被饿死,而是数以百万计的人
我看你整篇文章这个那个,唯独没有提到教育规律。
其实我觉得你不应该叫什么什么经济学。而应该叫备战改造计划。
作为一门学科,是客观的,遵循事物内在规律。不是我要把这个社会变成怎么样,而是我要认清这个社会内在规律是如何。
就如任何一门你学过的理工学科一样,先有依据再有结论,没有依据的理论只能叫猜想。
就如牛顿三大定律一样,牛顿通过实验和推理发现了这一客观规律,而不是牛顿命令世界必须按照自己意志运行。牛顿提出理论前后,世界,社会,每一个物质,都没有变化。
可惜我没有看到这一点。正如你说的,要说服人,就得“拿数据来”。希望你也认识到这一点,首先你要拿出论据,证明比如“这是可替代资源”,证明“兼顾了当前和长远,局部和全局”,然后再来谈论点。
例如,我觉得现在学校发展的现实就是否定了你所谓的“兼顾了当前和长远,局部和全局”,“调整具有超前性”。各个大学都在往综合性大学发展,培养复合型人才,苏联式的专科教育模式已经被淘汰了。
目前的几次专业院校并入综合性大学的案例,等于否定了以前拆分学校的做法。你说的超前性,目前看来不知道是超在什么前面。
感觉你所提的这几点都很难,你能讲透一点就很不容易了。
这实际上也是你们的一个内在逻辑矛盾,过去的做法和目前的做法是矛盾的,除非教育规律在1976年发生了转折,不然你必须自圆其说。
从我的角度看,本科生,上了工作岗位就成了技术骨干的可能性已经小了很多。更多情况下是本科所学内容与实际相脱节,更多时候需要重新在实际工作中学习。而这恰恰是教育缺乏计划的表现。
另外,到目前为止纯文科,包括一些纯理科专业的学生依旧不受就业市场见待。盲目扩大这些高等教育部分根本就是在浪费国家资源,浪费广大学生的青春。
仅《毛主席语录》一种,据有关部门统计,解放军总政治部的版本从1964年到1976年,全国共出版汉文版4种,少数民族文字(8种文字)版8种,盲文版1种,外文版(37种文字)和汉英对照共38种,总印数105549.8万册。据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统计,截至1967年10月,世界各国以65种文字翻译出版毛泽东著作853种,其中有20个国家的20种文字翻译出版《毛主席语录》,共有35种版本。
更有研究者推算,仅“文革”几年之内,《毛语录》国内外用50多种文字出版了500多种版本,总印数为50余亿册(不包括各派红卫兵组织、各级革命委员会印制的非正式出版物),被称为“二十世纪世界上最流行的书”。
国外一些组织统计认为《毛语录》是全球历史上印量仅次于《圣经》的出版物。
作用和影响
写在墙上的毛主席语录现在仍然依稀可辨
“红宝书”都配有红色塑料封皮(另有布面、绸面、皮面等)作装帧;开本多为64开本。其他常见的开本还有32开(据称最大的开本为4开,与《参考消息》一样大)、100开、128开(最小的开本为512开,只有火柴盒那么大)。其形制小巧的功能是使它可以放进衣兜,便于携带,可随时取出来“联系实际”进行学习、应用。
同时,它也被当作毛泽东思想的象征符号,握在右手举过头顶频频挥动,以示欢呼或声讨性呼喊的辅助物。这一呼喊口号时的规范仪式起源于林彪在毛泽东接见红卫兵时,最早挥舞红色语录本(“万岁不离口,语录不离手”后来成了对他的概括和讽刺)。
《毛主席语录》在一些特定场合往往被作为礼物,例如会议公费购买赠送或私人祝贺新婚夫妇等。据说,有部分人家里书本存积,成为一种负担。一般人不敢随意处置,因为哪怕是无意中污损了,都可能成为相当大的罪名,受到严厉惩处;所以有时手握红宝书又成了极大的心理负担。
国外的报道和著述习惯称“红宝书”为“小红书”(Little Red Book),既反映了没有崇拜心理的色彩,亦不无讽刺意味。文革后中国人也部分接受了这种称呼。
现在,作为一种对以前时光的怀念,也常常有人收集《毛主席语录》。在北京、上海以及各大城市和旅游景点,《毛主席语录》还在印发和销售。当然,其纪念价值不能与“文革”时期出版的《毛主席语录》相比。
现在大办综合性大学是大学扩招的结果,而大学扩招是前总理ZRJ的短期行为,目的在于:
1)逼老百姓从口袋里拿钱出来;
2)缓解国企工人下岗的压力。
当然了,不能大张旗鼓地说:“我就是要逼你们拿钱出来”,于是就说要“通才培养”。结果就是,让孩子们多读几年书,然后博士当90硕士用,硕士当本科用,本科没处用。
所谓"备战经济"掩饰不了毛不会搞经济的真相.
也许用"不想"这个词,代替"不会"更确切.
据黄克诚回忆录,毛在进北京前,问黄掌国后主要任务是什么,黄说经济,毛说阶级斗争.
以这样的心态搞经济,不过是为阶级斗争服务,当然要消灭民族工商业,当然不搞民生经济,就连备战经济都谈不上.
大学扩招唯一的好处大概是青年人多开开眼界吧,尤其是偏远地区的学生。
带来过多的好处。扩招的名额往往会被高校所在地吸纳。而坐拥大多数高校资源的绝不会是什么偏远地区。
而且,在具体情形中可能区分什么文化教育与职业教育吗?谁上大学最后不想找份好点的工作。哪一个大学招生时不是以工作好找为名的?
想想一个人,来自某偏远地区,上完大学,把父母的血汗钱都花的差不多了,最后得到了一个工作不好找,因为受的是“文化教育”的结果。你说这还有天理没有?摆明了是制造一大堆,游手好闲,高不成低不就,没有任何职业技能,没事在社会上晃荡的无业青年。
开眼界?我打零工都比上大学开眼界,也是上大学,上的那是高尔基的大学。
当时的小的不到五分钱,最小的(比现在的五毛钱硬币稍微大点)可能一分钱都要不了。就是现在,那么大的像章也要不了一毛钱(与硬币比转估算)
当时的像章绝大部分与现在的一块钱硬币差不多大,铝质的。
而且像章不是铸造的,绝大部分是冲压的,成本很低,少部分有其他材质如陶瓷的,成本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