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医疗改革真的很失败吗? -- 沫水若水

共:💬86 🌺57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家园 在政府主导的福利医疗体制下面,你说的问题还是难解决不了

很简单,假设某人得了绝症,如果政府不愿意替他掏钱,他到了免费医院,医生随便打发他几个止疼片,然后告诉他,你得的是绝症,我们治不了,你去北京大医院看看吧。

上面这段话虽然是我瞎编的,但肯定不是胡说八到。

党没有给全国人民提供足够的免费医疗的能力,其实他们想不想,我也不清楚。

随便问下老兄,你交多少个人所得税?这个世界上的福利医疗都是老百姓交的税啊,羊毛出在羊身上。

家园 老说是福利是福利

这个福利的钱谁出?政府不出钱,怎么搞福利啊?

现在摆明的问题是政府不愿意出钱,加上政府主导的医疗体系太腐败了,如果不是市场化,今天的情况不知道会不会更糟糕。

家园 所以才说完全失败

就算真的和改革前一样,那花那么多钱和没改一样,不是完全失败是什么?呵呵!

家园 我交的税的确不够多,穷啊!

因为有很多著名的经济学家说,如果我这样的人交税多了,哦,也就是收入高了,资本家就会被吓跑,中国的比较优势啊什么的就没了!

不过我倒是认为目前中国的医改和税收没法挂钩,真要挂钩,就会扯到就业机会平等之类的话题,搞不好还得讨论免煮食油这样的问题。

可以举个时事例子,大家思考一下:养路费取消,中央说要考虑几十万收费人员的就业安排问题,注意!这是实际安排,不是如当年下岗再就业的工人进行技能培训。可如今失业的几十万(或许几百万)的农民工呢?

医疗的改革应该由谁主导我不知道,公务员交不交税我都不知道,但我知道,拿着纳税人钱的人享受着比纳税人多得多的福利,这是事实。这种公平如果不能多少实现一点,改了什么都白改。

顺便提下医疗的浪费。生了病,都愿意吃管用的药——好药,这也是人之常情啊!非专业的人想当然地认为贵就好、进口就好,也不稀奇。但是药三分毒,很少有人会为了占便宜而去多吃药,尽管是好药。所以浪费医疗资源的,不是真正有病的人,也不是低端人群,而是在医疗保障体系中保障最高的那部分人和在浪费中得到巨大利益的人。

不知阁下以为然否?

家园 不完全是丢包袱

98年开始的教育医疗住房三大改革,目的就是丢包袱!

别的我不说,只说房改,不完全是丢包袱。一方面确实国家、企业都无力负担,一方面房改也确实是不搞不行了。

90年代初上海住房问题紧张到什么程度了,我看过一个消息,说当时团市委做过一个调查,当时在外滩约会的情侣中,有相当部分动作不正常。

家园 把医院卖了,医生有创收任务,这改革改成公司了

同样是生孩子,经过改革的医院收费一万四,没改革的医院三千,这改革的成果跑哪去了?

家园 这个问题可以分二部分来看

一是以医疗保险制度取代原来的公费医疗制度,使得覆盖的人群增大了,费用使用时的浪费比全公费时减少了。应该说是比较成功的。

另一方面,医疗作为一个服务业,市场化的程度仍然很低,民营资本进入困难。使得医疗资源一直处在稀缺状态,形成不了竞争,造成许多腐败。从这方面说是失败的。

家园 花,这话比较赞成
家园 我觉得新方案可能会比较合理

虎头河友分两个角度分析医改的成功与否,我觉得是很对路的。我们现在面临的主要就是公平和效率两个问题。可以参看去年某一期的《南方周末》的报道。

家园 我是把医疗改革看作一个开端

从这个开端开始,提高覆盖率,保证医疗基金安全才成为明确的任务。

顺便问一下,你有医疗保险吗?为什么说不能生病?

家园 世界上有哪个国家的医疗系统解决了以下问题?

世界上有哪个国家的医疗系统,不管公立、私营、或是公私并存,基本解决了以下对立的问题:

一、社会资源/公共财政投入vs个人负担

虽然是免费医疗但是否交税是否过高、医疗系统占公共财政支出比重过大?

或是低税负,造成公共财政对医疗投入不够,医疗费用过高,带来大比例的个人因无法负担医疗费用/医疗保险的支出而与适当的医疗服务无缘

二、预防vs治疗

既保证了预防方面的支出(基本全是政府公共财政支出),又有足够的公共财力支持/补贴治疗方面的支出?

预防方面的支出:考虑到预防需要广覆盖,绝对支出并不少(当然比大面积发病后的治疗费用和社会因此受到的损失要低很多),但是预防最好的结果是不发病,不发病也就得不到公众的关注,体现不出政绩,这不是一个正反馈:(

三、药品、疫苗、器械和仪器方面,鼓励创新vs利润vs.价格

既保护知识产权(也就是鼓励创新),给予新药高利润定价权;又能鼓励那些常用低成本老药品/疫苗的生产,以及那些由于价格管制、政府采购、公共利益等原因不可能高价出售的新药物/疫苗的研发和生产。

现在国内常用药(药效其实不差,普遍医疗服务主要还是靠它们)是药品目录、集中招标采购和价格管制,定价很低,利润也很薄,厂家没有积极性生产。合资药厂的新药可以自由定价,厂家有积极性生产,医院也有积极性向病人开大处方。 此外,在中国的药审体制下,还造成一个怪现象,就是多年来一类新药一个手的指头就数得过来,而小打小闹如增一个无关紧要的成分;改剂型的所谓“新药”由于门槛低,多如牛毛,却能提高价格出售,而实际疗效根本没有变化

另一个简单例子就是,药厂会很关注糖尿病、肥胖症的新药物--因为市场足够大,而不会关注疟疾药-因为往往是政府采购,价格会很低;而且在有支付能力的人群(或是发达国家)中得这种病的很少。有一个sub-topic,相对与多发病、常见病、。那些罕见疾病相对的药物,由于使用人群少(其实考虑到人口基数,绝对值也不少,有成百上千),因为研发和药审的成本太高,药厂往往是不屑投入精力研发和生产的。对此,美FDA倒是有一个快速通道:

参见:我国罕用药的研发滞后 相关政策亟待完善

http://www.ibioo.com/medicine/clinical/2007/1085.html

四、提供低水平的普遍服务vs对高收入人群的差别服务(也包括差别收费)

这个问题可以从别的方面阐述,包括同时最大限度地保证公平,避免医疗资源向城市的集中,避免小病也要去大医院,造成大医院人满为患而社区医院/乡镇卫生所门可罗雀的现象;

低水平的普遍服务要覆盖全体人口,无论收入和支付能力如何,也无论其所在是城市或农村,同时低水平不是没水平。毛时期的城市医疗系统应该算低水平的普遍服务,但毛时期的农村赤脚医生算吗?可不止一次从知青的回忆文章中听到赤脚医生的水平。注意,即使是低水平的普遍服务,也意味着要吸引数量足够、符合标准的医疗人员去农村和欠发达地区,这个市场化或是私营医疗系统是不会关注的,因为资本(包括人力资本自己-就是医生)的逐利性,人家是要撇奶油(premium)的,而农村设点,规模不经济不说,病人也承担不起较高的资料费用。结论:考虑到中国农村的人口数量和收入现状,要在农村提供最低限度的的普遍医疗服务,也需要中央政府(注意,大多数地方政府无财力兜这个底)兜底,投入巨大。我估计,现有广为宣传推广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体系,不久的将来,中央政府需要投入多得多的资源。

家园 关于资本稀缺问题

资本进入的动因就在于牟利(排除慈善性质的资金) ,如果降低医疗行业的进入壁垒,那么进入的资源主要是为了高端客户群服务的。

家园 把高端交给市场,政府集中财力来做好中低端不是一个很好

的选择么?

家园 是不错的选择

教育医疗住房,其实都可以用这个思路解决的。

市场不封顶,政府要保底。

家园 我有,

不能生病不是说就看不起病,而是医保太可怜了,全年费用,只够看1次感冒的,呵呵。一旦病了,还要扣工资。老人家也不是没医保,也是太少了。得了大病要办大病统筹,我岳父去年轻微中风就花了5000块,只报了不到1半(有相当多的检查费、理疗费是不可以报的)。小病的报销比例更小,老人家要是体质不好,一年打个3、5次的静脉注射,那花销也要命,退休金的一小半都得进去,还吃不吃饭了?而且目前报销办法并不统一,我说不了很具体,反正很糊涂。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