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网站停站换新具体说明
- 按以上说明时间,延期一周至网站时间26-27左右。具体实施前两天会在此提前通知具体实施时间
主题:就达雅兄的备战经济说几句,兼及改革三十年(窘给大家道歉) -- 葡萄
这里,不好意思的说我食言了,不过既然有的话一个一个的回觉得麻烦,在这里把相关的话头归拢下攒一块说几句。这里能事先说明的是,我这里举的事例,有来自公开资料的,有来自身边亲友转述的,还有的自然是不上台面的小道,具体哪里是哪里我也不一一道来。如果您看到这里纯当我的话是忽悠人,您就把这个当反面教材批好了。如果,谁就里面说的事情商榷一、二,我也尽量回复。不过,毕竟个人时间精力有限,而所涉话题又是个甚大的工程,所以不能做到一一回复,这里就先说声抱歉了。
达雅兄一篇备战经济,引起很多河友参与其中。个中因由都可以归结在一个话题上:对毛泽东的评价上。这个评价,主要是指毛泽东在建国三十年的功过是非上。再简单的说一句就是,毛懂不懂经济。
不管怎么样,也不管争什么,达雅兄文章的标题写的很透彻,建国三十年的经济建设实际就是备战经济。而邓选中提到改革开放的前提也说的很明白,在未来20年里爆发世界大战的可能会越来越低。我们的改革,实际就是从以国防建设为中心向以国民经济建设为中心转移作为开端的。所以,不管讨论建国前三十年还是改革这三十年。脱离各自的时代背景,各自的中国内外问题以及当时不同的政策下的经济基础,找的证据再说,论证再充分。恐怕说到最后都是说话的人在为自己的观点找论据。(这里面很难把我自己排除在外)不过,在眼下中国转型的当口,争一争也无妨。这话题,就从说说毛泽东懂不懂经济,或者怎么叫懂经济说起吧。
(待续:意思是后续不定时,能不能结束未定诸如此类)
正文部分:
建国三十年中的毛泽东
http://www.ccthere.com/article/1971847
危机,毛泽东,文革、改革还有一个八卦
http://www.ccthere.com/article/1975643
一些后面的话的涉及
http://www.ccthere.com/article/1985819
危机分析的间奏部分
http://www.ccthere.com/article/2012076
危机分析的间奏部分(2)
http://www.ccthere.com/article/2020394+
【资料】中央台的记录片:见证·影像志
http://www.ccthere.com/article/2026082
旧文部分:
旧文充数之一:看参将兄的贴想说的话:写在经济比较进行时
http://www.cchere.com/article/695149
旧文充数之二:从建国三十年与改革说颜色革命
http://www.cchere.com/article/717455
旧文充数之三:回到基础,不是回到过去是为了回到未来
http://www.cchere.com/article/1460044
旧文充数之四:即使没有文革,中国经济也不会提前进入第二世界
http://www.cchere.com/article/1147331
旧文充数之五:毛泽东和白求恩的手术
http://www.cchere.com/article/1598944
旧文充数之六:抗战、台海、科索沃兼及满清
http://www.cchere.com/article/1456588
旧文充数之七:讲中国问题,先要知道下边要做的是什么
http://www.ccthere.com/article/461400
旧文充数之八:关于毛泽东时代,关于大多数中国人的尊严
http://www.ccthere.com/article/462835
旧文充数之九:从大炼钢铁说起
http://www.ccthere.com/article/464823
旧文充数之十:1931年前后日本经济简述,兼评9.18事件
http://www.ccthere.com/article/490314
旧文充数之十一:国朝旁通(太监文)
http://www.ccthere.com/article/464823
旧文充数之十二:从日本经济复苏比较中国经济发展
http://www.ccthere.com/article/713266
旧文充数之十三:苏联在新中国建国初期援助估值
http://www.ccthere.com/article/1270835
旧文充数之十四:通涨旁说
http://www.ccthere.com/article/1453060
旧文充数之十五:看利益说话一些想写又不想写的话
http://www.ccthere.com/article/505309
旧文充数之十六:当丰饶之角不能吹响的时候(各国经济发展之弊)
http://www.ccthere.com/article/757158
旧文充数之十七:以经济学观点试析两岸文革差异兼小议
http://www.ccthere.com/article/1271540
旧文充数之十八:芦沟桥--八字桥并不遥远:魂祭7.7
http://www.ccthere.com/article/1272433
旧文充数之十九:浅说几句明治维新
http://www.ccthere.com/article/1963939
本帖一共被 1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看参将兄的贴想说的话:写在经济比较进行时
http://www.cchere.com/article/695149
我写的比较经济先从几个国家的经济历史开始,具体说就是中国印度与巴西.有可能的话在完整这个篇章后,就是和俄罗斯和欧洲和日本的比较.最后就是美国,希望我可以做到.但是这些都需要从历史延续的角度出发,外国如此,中国不能例外.在我看来,不从时代与环境的变迁出发,既不能看明白自身的问题,更不能对我们关于明天的讨论有所帮助.共和国经济史最不好写的一个就是毛时代一个就是江与朱主政时代.所以几次停笔,不断的与朋友和网友讨论,呵呵已经开始出现诤友了.
现在的时代是全球化的时代,全球化首先是社会化.无论个人英雄式的财富传奇有多绚丽,如果不跟上企业社会化就不可能长久保持竞争力,这个不论中外都如此, 仅仅我们改革开放多少财富英雄成了浪花里的白沫,这些我们不能仅仅感慨或者叹息.在我看来在这个飞速前进的时代,一个企业家的犹豫或者迟疑都将为企业带来巨大的困境何况是骄傲自满故步自封.比尔盖茨做的很好,在中国象陈天桥这样有清醒认识的企业家越来越多是好事情,更是中国的希望.不管怎么看中国企业家尤其是民营企业家的沉浮,不能仅仅从制度法律等等客观环境的局限去看.要看就看时代的背景,象唐万新和顾雏君这样利用法律漏洞通过海盗式的财富聚集方式获得成功的即使得手也不长久,没有及时转型首先是他们自己的问题而不是社会.美国在80年代以来放松金融管制后,尽管出现了许多问题,但是发现问题后处理是极其严厉的,即使庞然大物如安然也没有侥幸过关.中国如此,美国如此,世界皆然.
对于美国,我看来美国的成功模式不可复制.这里有天时地利人和.不管你是否期许美国的模式,你都必须看清楚一个问题:地理.美国周围一直没有一个威胁性的敌人出现,对于美国古巴连蚊子都算不上.而中国上述百年乃至千年,不断的外患-诱发内患-内患再导致外患,如此周而复始.美国如果以美国的模式在中国大陆生存,建国很难过百年.但是美国可以成为世界性的霸权并获得人类有历史以来一个国家所可以获得的优势是前无古人的,不清醒认识到这一点,无论怎么评价美国都是有值得我们学习与效仿的地方.不然,中国永远只能望美国项背.
就目前而言,全球化确切的说是以美圆化为标志的美国全球化,给中国带来了最深刻的危机,其危机程度不亚于当年清朝与刚进入蒸汽时代西方文明的碰撞.我这里的比较不是拿清朝的保守与自大比喻今日的中国,是说经济更准确的说是文明的成长方式在今天已经有了本质的变化,这个变化就是网络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革命. 面对这个危机的不仅仅有中国,还有曾经的霸权俄罗斯,老迈的霸权欧洲和正在老迈的霸权日本.就象清朝时期以农业经济为基础的经济社会组织遇到新兴的以蒸汽机为动力的经济社会组织基础一样,今天的传统型工业社会还在整个人类社会经济结构发挥重要作用甚至是主导作用.但是我们谁还记得,1820年中国还有着世界GDP33%的骄人记录(这个也只有今日美国可以超越).80年代,日本为购买整个美国而欢呼,日本自信的对美国说不.而今天,美国不仅又把日本远远的甩在美国后面.(2005年美国GDP为日本3倍而1980年为日本2倍)而我们看见的是美国传统工业的不断衰落,是美国的高赤字是美国的高债务.今天的美国究竟怎么了不重要,重要的是中国在这个历史性的转型期间何去何从!
中国的崛起,无论从什么角度都是人类历史的一个重要部分.其意义不亚于美国在19世纪末期的崛起.我这样说不仅仅是出于对自己祖国母亲的溢美,更重要的是我们作为一个大国以和平的方式做到今天这样的经济成就是绝无仅有的.不要忘记,就算美国崛起也是经过内战与对外军事征服做到的.但是要怎么清醒认识到我们自己的成就呢?为什么今天还有人对中国的未来持怀疑,不自信甚至是鄙视与嗤之以鼻的态度呢?在我看来,那不是个人价值问题,关键还是在对经济成长方式方法的认同问题.
中国的成就固然与政府的不断努力,与人民的勤劳智慧与辽阔的国土及绝对数量可资利用的丰富人力物力资源有着密切关系.但是有着同等条件的世界各国各民族在当今强手如云的国际舞台不能说比比皆是,也可说是大有人在,就第三世界国家能和中国比肩的巴西和印度在软硬条件上比中国不让几分甚至多有胜出,在内外环境也有中国所不能及所应该学习与思考的地方.但是就是这样一个在世界眼睛里和国人内心中,问题重重矛盾重重甚至是困难重重的国家,在今天在此时此刻居然可以在世界政治经济舞台上获得如此瞩目的地位与成就,那么我们面对过去无论发生过什么应该怎么正视自己呢?这里我想的是,抛开成见与个人感情去发现.
象中国这样的大国,想要崛起不论其自身是否具有攻击性,起崛起不仅仅是改变了地缘政治的结构.其崛起的本身就是对世界原有政治经济格局乃至各种经济资源及利益的分配产生重大影响甚至带来动荡.我们的崛起带来的是今天来自世界充满疑惑焦虑甚至是惊恐的视角?德国和日本的后崛起的历史可以为此做小小注脚.力.毛时代的领导人,刚从一个百年来不断救亡图存的中国废墟上建立一个新中国,首先面对的是国家生存危机.所以,中国在独立之出就必须为自己的生存付出更多的努力.一方面对于这一时期的失误与教训我们不能漠然视之,另一方面对于已经出在和平与安定发展环境中我们用今时今日的观点去套当时的环境我看温和点说是强人所难,不客气的说就是刻舟求剑缘木求鱼.这里我说说30年代中的两件历史小事情经济大事情:1931年1.28凇沪抗战的时候日本就有目的有计划的完全摧毁了中国在闸北繁华一时鼎盛一时的商业区与工业区,至此中国当时黄金十年的经济积累基本毁于一旦,直到现在闸北区都在上海经济里处于中下游的位置.这里多提句江浙的产茶区,当时的中国还垄断了世界60%-80%的茶叶消费.其中很大部分来自江浙,而茶园喜缄,把土地改造为茶叶圆是经过近千年的时间积淀.而日本一占领就着手把茶圆改造成了农田.到抗战结束,茶圆剩下不到战前1/6.自此中国垄断上千年的海外茶叶贸易就此拱手让于撮尔小国斯里兰卡,想来不禁为之扼腕.由此我们可以看看,独立自主平等发展的基础是建立在独立捍卫国家领土完整主权完整之上的.没有建国的前30年,就没有改革大发展的后25年.建国前三十年,在经济基础建设上固然取得了辉煌成绩,但是在简单国防优先一切为此让路的时代这样的辉煌是局部的,而且对发展的可持续有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从血与火走出来的共和国领导人在当时的选择不多,我们在获得改革大发展的今天首先要认识到当年改革的前提是:国际局势趋于缓解,中国20年不会打仗的基础之上的.这个前提不是我们需要别人就施舍的,我们建国前三十年艰苦奋斗的结果,没有任何侥幸.
晚年文革中的毛泽东能果断抓住短暂的历史机遇接过了来自美国的橄榄枝,紧接着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与中美恢复帮交,都为后面改革开放提供了可靠的基础和有利的大环境.对此,我在比较经济之:中国巴西印度一文的70年代中国篇里是这样看的:1972年,当大洋彼端的手伸过来的时候我想那不仅仅是为了冲淡来自《反导条约》沮丧。我不怀疑中美不论经过什么波折,总有一天会恢复正常往来,但是如果1972年中美彼此擦肩而过我们再次握手也许就是1982年了。而 1982年的美国在调整之后还能不能给予我们近乎浪漫的热情拥抱我不知道,但是我可以肯定,如果我们错过了1972年那次机遇那几句开头邓公的话在 1982年就说的未必如是了。而联合国呢?不管是我们无私援助造就的亚非拉朋友,还是来自美国阵营的选票,在美国恢复行动力于影响力之后的80年代,我们还能再一次被抬进联合国再一次坐在五常的位置上么。想想今天日本为联合国常任之位所满天散布的金元吧!不管是中国的运气还是伟人的远见我无从肯定?但是就在1972年那么短暂的历史瞬间我们就抓住了,机遇总是给有准备的人给有准备的民族,给有准备的国家。
邓公时代我们走向世界的时候,我们面对着是世界科学技术大发展与经济腾飞的时代,打开国门的时候我想举国上下的心态不能仅仅用震惊与复杂来形容的.(还记得我自己小学时候,父亲出差带回来的德国乒乓球让同学羡慕不已,而现在的红双喜已经获得垄断地位了,想起来真的感慨万千)我们的国家资金不足,经验不足, 技术不足甚至连国民对当代世界各国的认识都远远不足.面对当时前无古人的变局,邓公用沙场百战磨砺出的勇气,用政坛起伏积聚的智慧,用敢于面对历史面对未来的事实求是态度开始了改革.改革面临的困难,不亚于建国前三十年为国家安全与独立自主付出的努力与勇气.而这时最大的障碍不是来自外部力量,而是中国人的内心.打开国门之后我们脆弱的自信心被震撼了,不自信乃至自卑心理由此蔓延,至今这些不自信与自卑仍然对我们今天的讨论有着长久的影响.从邓时代好不容易杀出的血路,在80年代末的政治风波以及苏联的解体,中国人再次被彻底的震撼.怎么走,当时的中国人很迷茫.
邓公这个时候再一次力排众议坚持改革,随后在江和朱的时代可继承邓公的基本发展路线,利用美国与世界列强的政治经济大调整的时间间隙不断发展壮大国力.谓守成,也能说再创.无论今天关于改革的大讨论有什么样的结果,谁都不能否认江与朱执掌中国的时代中国的国力有了质的飞跃与提升.
但是,时间走到今天时代再变.9.11是美国吹响全球时代号角的揭幕,第二次海湾战争或者伊拉克战争更说明了自联合国成立以来的和平发展环境的基础已经发生本质变化.我在<再见巴比伦,别了尼尼微>中就说过:一个时代也许将永远结束了,这是一个可以在田园乡村享受牧歌;可以在花前月下低诉衷肠;可以在断壁残垣前怀古赋诗的时代.这是否是人类最后一个黄金时代,我不得而知,我只是明白这几十年不会再有安逸与悠闲了.
美国<国家地理杂志>的一个记录片,片中的结束语是这么说的:人类正在进入这么一个时代,要么毁灭,要么进化为神.事实已经证明,美国人不仅仅认为他们是上帝的代言人了,他们正在把自己"变成"神.美国这样的自信,不仅仅来自美圆与华尔街的霸权,更是因为美国在以信息技术革命为急先锋的新技术革命时代完成了从上至下的社会经济结构组织革命与社会组织方式方法的改革.面对美国咄咄逼人的全球攻势,无论是欧洲日本俄罗斯都有着清晰的认识.但是因为种种原因,可以在现在迅速因应美国作出同样变革与调整的却是中国.中国今天必须变了.
自90年代以来人类文明所创造的财富总和已经超过了以往人类文明财富创造总和的全部,造就如此成就的不仅仅是新技术革命还有目前以美国为首所倡导的全球化,也许还有更多.这个是今天中国综合国力大发展的时代背景.脱离这个背景我们讨论我们自身的发展并因此沾沾自喜不仅不可取而且十分有害.这个时代背景使只有对此迅速做出从国家到组织到民族的迅速转变的才有可能在新时代胜出,中国和美国恰是这个时代应运而生的新生儿.相形之下,曾经不可一世的日本,今天暮气沉沉的欧洲能不能尽快在今后适应这个时代我不清楚.但是,就象当年农业时代清朝与刚进入蒸汽时代西方文明之间的碰撞.这样的变革,都对社会已有的结构与各种利益关系产生极深远的变化与影响.怎么处理好这些变化与影响,怎么在美国咄咄逼人的全球攻势面前处理好这些变化与影响,怎么在全球化与新技术革命到来时候调整自身的同时处理好这些变化与影响,是我们今天所有关于国家过去今天与将来地讨论的实质或者说本质.
2005年美国主权大讨论中,与会的美国学者提出了主权弱化甚至是主权无用的观点.但是同时美国学者强调的是美国的主权不可退让.这样的讨论不仅为我们今天时代的背景做出了很合适的注脚,而且在获得25年和平发展之后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尽管在今天独立自主与和平发展有着与毛时代与邓时代与江和朱执政的时代有着不一样的内涵与主题,但是就如我在<中国巴西经济小议兼及印度>开头说的:美国为了自己的利益,哪怕是魔鬼也愿意热烈的拥吻.,皮挪切特和撒达姆就是范例.美国为了自己的利益,就算曾经在美国眼睛里如天使般无暇,美圆一样要坚决打倒在地,诺列加和撒达姆会为你我证明.无关制度,无关友谊,只有永恒的利益.
今天是昨天的延续,今天是未来的阶梯.无论历史也好民族也好国家也好,你该变的时候就要变.西方历史的变迁就是一个:该贩毒贩奴的时候贩毒贩奴,该做强盗的时候做强盗,该做商人的时候做商人做商人,该传经布道的时候传经布道的历史,美国也不例外,所以尽管中国的崛起有着怎么样的崎岖与坎坷,你都应该看见我们没有通过贩毒贩奴崛起没有通过烧杀抢掠崛起,今后更不会.对中国的和平崛起,我们应该自信.
曾经的成就属于曾经,无论我们有过什么,这些都已经成为记忆.记忆是为了让我们避免犯同样的错误,是为了让经验与教训凝结成谁都夺走不了的独特财富.而怎么运用这个由历史经验与教训凝结成的财富,为已经到来的时代变革做准备做应对,才是我们所有关于中国讨论的起点,不是么?
风来了.
旧文充数之二:从建国三十年与改革说颜色革命
http://www.cchere.com/article/717455
有人看建国前三十年的问题,把经济问题和其他问题分开了看,这很显然是一相情愿的.更有人愿意拿1979年后中国发展证明前三十年的国家完全走错了,这从善良愿望的角度看是本末倒置,不客气的说这样看问题是混淆了问题的因果与是非.
作为中国这样一个国家,无论是否自愿与否,都必须走一条独立自主的发展道路,尤其是一条能维护国家安全与领土主权完整的独立自主道路.自鸦片战争以来的屈辱历史,以及一次次被战争特别是外来侵略战争所打断的经济复兴运动都证明了,不能保护国家安全的任何发展都是纸上谈兵,是没有出路的.这个就是我看中国问题与历史问题的基本观点与看相关问题的出发点.
有人一相情愿的认为,如果没有毛时代的政治运动更准确的说是毛泽东的政治运动建国前三十年将取得更大的成就.其原因一就是认为干预了国家发展尤其是经济与科学技术的发展,二就是拿1979年后的中国大发展来看建国前三十年的成就,更本末倒置的认为如果1949就那么做中国将如何如何.那么我就把有关问题说个清楚,说个明白.
我们先来说外部因素,这里有国际政治的大环境,也有国际经济的大环境两方面影响.
对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中国经济如何发展,毛泽东早在1944年在同美军观察组成员谢韦思的多次谈话中,曾经设想中美两国经济合作。他认为:在中国,工业化只能通过自由企业和在外国资本帮助之下才能做到;中国可以为美国提供“投资场所”和重工业产品的“出口市场”,并以工业原料和农产品作为美国投资和贸易的 “补偿”。这里我们可以清楚的看见,当时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领导集体对于建国后中国经济怎么发展起码是有全面的考虑的.但是战后国内外形势的发展使得中国共产党于1949年确立了向苏联“一边倒”的外交方针,相应形成了从苏联引进资金和技术的经济建设方针。
但是中国的自身地缘因素与发展需要都说明,象中国这样一个大国要想完全靠一个国家或者团体来发展,这个任何国家既不愿意也做不到.所以无论中国和苏联在蜜月期怎么合作无间,只要是中国有独立自主的发展愿望,两国之间的利益现实就注定中苏分道只在早晚.苏联和南斯拉夫在50年代的冲突就可以作为佐证了.而在赫鲁晓夫下台后,以勃列日涅夫为代表的苏共中央就说的极清楚:我们对中国的外交政策不会有和赫鲁晓夫时期哪怕有微小的差异.中国就是在这个背景下开始搞2弹一星,搞三线.确切的说当时的中国第一迫切要解决的问题是国家生存.在要经济还是要国防的问题面前,当时的中国能选择么?从血与火的历史中走出来的共和国领袖别无选择,从百多年屈辱历史与惨痛教训中走来的中国人别无选择.不管我们是否情愿,正是来自东西方的封锁让中国在特殊的环境发展出了一套完整的工业体系.
从建国前三十年尤其是前20年的国际政治环境看,中国想要获得1979年那样的发展的国际政治大环境不存在或者必要条件不成立.这个问题不仅仅来自当时的中国国家实力和国际地位,而且也来自当时的美国与苏联的双重封锁与威胁.中国当时在全世界范围的输出革命,在今天看来是充满革命浪漫主义精神的冒险,但是在今天那些第三世界国家成为我们机电产品最大的出口所在地,成为我们最大的初级产品来源基地的时候.谁会想到,这些根在哪里.
从国际经济大环境来说,在战后首先实现经济复兴的是西欧与日本这样的发达国家。后起工业化国家,尤其是在1979年后对中国经济腾飞起了重要发展作用的亚洲四小龙,真正的经济腾飞来自上世纪70年代后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的经济全面转型一经济升级替代。而在这个背景下,亚洲四小龙以及后来的东南亚小虎们才一步步从发达国家的产业转移中获得自己的机遇的。上世纪70年代之前,象1979年那样奠定中国经济腾飞的那些外部经济尤其是来自香港澳门和台湾的投资因素还只是在雏形。而且,在发达国家在遭遇石油危机打击前,产业向海外转移的速度与意愿都没有象经济大转型的时候那么迫切。从建国前三十年尤其是前20年的国际经济环境尤其是来自中国周遍的经济条件来说,无论从吸引投资的角度还是技术转移和产业再分工的角度,造就1979那样的发展的大环境不存在或者必要条件不成立.
(正文中这个任何国家既不“原因”也做不到...应为愿意,经 雨后江天 兄指正已经修改,谢谢您)
旧文充数之三:回到基础,不是回到过去是为了回到未来
http://www.cchere.com/article/1460044
资料:这里我先给点民国自然灾害罹难人数资料:
民国1925年后旱灾的记载旱灾:
1925年;地区:四川省;死亡人数115万(载于申报1925年6月25日)
1928-1930;地区:河北\山东\陕西\河南\山西\甘肃\绥远\察哈尔\热河;死亡人数过千万(载于李文海著<中国近代十大自然灾害>,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69页)
1942年;地区:河南;死亡人数3000000(载于<河南文史资料>第13辑,1985年三月第50页)
1943年;地区:广东;死亡人数500000(载于[德]王安娜著:<中国-我的第二故乡>,三联书店1980年版,第412页)
`
以上资料基本选1925年后,死亡人数50万以上记载,并不代表其他旱灾死亡人数情况.
民国1925年后,水灾死亡人数15万以上相关记载
1930年;地区:河南新蔡;死亡人数150000(载于<大自然探索>1984年第四期,第160页)
1931年;地区:江淮流域皖\鄂\湘\苏\浙\赣\豫\鲁8省;死亡人数42.24万人(载于<近代中国十大灾荒>,第230页)
1938-1947;花园口决口;地区:皖\苏\豫;死亡人数89.33万(载于韩启桐\南钟万著:<黄泛区的损害与善后救济>,行政院善后救济总暑编撰委员会1948年印行,第33页)
另外还有其他各种自然灾害的记载,死亡过百万的一次,过10万的两次次,过20万的三次,过30万的一次,此外还有罹难人数过万人的自然灾害60多次.
刚发了点关于1959年到1961年的今天被称为三年自然灾害或者三年困难时期的资料,胡一刀兄与冻雨兄还有大黄兄很快就回了贴并表达了各自的观点,清晰而且有代表性,更重要的是有理性。对你们的观点,本来想一一回复,但是一些想法是我本来想用这个帖子引出来的,但是延伸开又会有大半内容脱开原来那个楼的话题所以就这里开个帖子说,莫怪。
这里先说点自己的想法,看到论坛里很多政治,言之皆理,各自有各自的立场,为心中的那一份坚持你我他都会去力争。这本来没有什么,但是我想无论我们在争什么,我都需要回到基础,一个我们大家都认同的起码的基础,不然用我老家话说:永远都是鸡同鸭讲,没道理可言的。这里要罗嗦的是,当年做斑竹的时候看到论坛出现这样的情况任之就是党争而后相互攻讦不堪直到论坛倒掉,要么坚决弹压不同意见结果往往导致聚集起人气的那一粉真诚到最后为手段为目的而荡然无粗存。这种事情经历多了,难免心寒,如果西西河这样的结果我想以后我也不会上论坛,不管在这里一些事情结果怎么样,我想说点我能说的话吧,就从这里开始。接下来就回到正题吧。
还是和回煮酒兄的那样,我先说说我们的基本思路,然后就你们的话一一作答。自己的思维习惯,受自己的修的几个学科影响很大,其中最主要的影响就是凡事做判断也好思考问题也罢离不开证据、数字分析与逻辑判断,就和标题中一部分一样,我把这些叫回到基础。有句法谚说的不错,大致意思是真相永远是不可能被知道的,重要的是如何表达你想要说的真相。我学的一个专业的基本技能之一就是告诉如何大家我想要大家相信的那部分事实,只是如果这些用到论坛或者说人人都和律师一样在论坛上说故事,那么我们来论坛又有什么意义。所以,我想说的回到基础就是,不管事实本身因为时间与空间还有各种物理原理上的因素是不可能被完全重演并清晰的展现在我们的面前。但是,就同一事实不管我们各自最周持什么观点,做什么判断,我想起码一些事实的基础我们是可以达成共同的认识的。而我修习的其他几门专业,都无可避免的要涉及数字管理与逻辑分析,这样能用数字化表述的事实基础对做出尽可能正确的分析有时候对一个问题的判断于评价会有决定性的意义。同样,用同一个标准或者计算口径探求同一个问题对于在同一事实面前做更精准的分析对于我想说明的问题我认为是有价值与有意义的。因为我相信,能更接近事实的准确分析,只可能建立在更准确的数字基础上的正确的逻辑判断之上。否则,人和人之间的争论纠缠下去,不管初衷是什么其结果都会象戈尔迪斯之节那样,纠缠到最后谁都不知道开始的话题了。看的人别笑,经常和人在讨论里争到最后往往发现和我争吵的面红耳赤的人,我们的观点是一致的而引起我们激烈争吵的不过是我们就同一话题有不同的理解,鸡同鸭吵了。
回到那三年,我什么我想讲点数字,是因为在和河友的争论里我发现我们在各自的坚持里都少了点让我们信服的东西,而这些往往只能用数字才能清晰的说明问题。再进一步说数字,各人有各自的取样标准。我给的连接里的夸张的不算什么只有更夸张的,其他的网络一搜索五花八门的什么都有,打住这样一掰又是鸡同鸭吵了。还是回到基础,当时到底死亡多少,从这里开始,让数字归于数字,让数字的延伸归于数字的延伸。这里我举个法学里常见的问题,未出生的婴儿是不是生命,在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标准,在这里我倾向采用我们国家的法律标准:婴儿未脱离母体就不算生命。(这里不讨论头先出来还是脚先出来的问题,打住不展开法学探究,抱歉)从这里,我把非正常死亡理解为在饥荒中的那些罹难人数,并据此展开后面的思考。(我这里只说明我的思路,其他人的观点我这里不多表述,我想多数人都会自己做独立的判断的,从回到基础开始)并用同样的标准,看民国中自然灾害的罹难人数。
这里,我这样对比。那三年,发生了灾难死了很多人,中国人。有人负责,有人归咎于毛公,有人归根在执政党,还有人归咎在各种原因上,但是就这个灾难毛公的责任执政党的责任是推脱不掉的。而且土共以及至今仍然支持土共现政权的大小人等,包括现在的本人都不会否认的。只是,我们回到民国年,在 1928-1930年长江以北当时的北方8省大旱罹难人数过千万,问蒋先生的责任么?不能啊,蒋忙着剿灭自己无法控制的军阀,那地方蒋先生管不到的,就和 9.18一样。问当时的大小军阀们呢?也不能,那年头你方唱罢我登场,我自顾不暇,难民你们要怨就怨天灾吧,咱没责任。得,没人负责。干净,都干净的很。那么,假使这个都没责任的异时空来到了1959-1961那三年,不管最后罹难人数多少,那我们是不是可以说只有天灾没有人祸。我想公道都在每个人的心里。
说当时的中国,我们恰好有个邻居可以对比:印度。印度在稳定国内局势后,和我们一样成功的实现了他们第一个五年计划。他们和我们一样昏了头,在第二个五年计划里大干快上工业项目尤其是重型工业项目。结果,历史一样惩罚了当时大跃进的印度人,只不过他们在农业问题爆发的时候大的自然灾害问题没有爆发,不过即使如此印度人终究还是在解决了孟加拉问题后遇到了大的自然灾害,如果不是当时美国以及世界各国大力援助(仅仅小麦美国就在那几年援助了总共5000万吨)我想有悲剧的不仅仅是我们中国人了。我这里不想替什么粉末一翻,我想如果我们对比我们建国三十年后开始的改革时代,多少次投资冲动与狂热让我们做了多少拍脑袋上有多大胆上多大产的事情,甚至在1984-1988年我们遭遇连续的持续旱灾,甚至在前几年我们遭遇厄尔尼诺部分产粮区域遭遇绝收的时候,灾难没有如期而至。答案其实我们都知道,按经典教科书的回答是,国力提高了,制度完善了,科学技术水平提高了,还有国家抗灾的能力大大的加强了。回到实际的地方,让我们在大灾之年渡过大灾之年仍然保证丰收的是满足一直以来持续不断增长的人口以及这些人口不断提高的基本生活需要的各种农产品是:让印度人完成绿色革命的墨西哥短杆小麦,是袁隆平院士的超级水稻种子,是工业化大生产源源不断提供的农药与化肥,是数十年如一日大力兴建的各种水利设施与农业基础设施,是不断完善的公路铁路航运航空基础设施,是在学科各领域不断保持旺盛创造力的科学家和技术人员,是在各个企业各个部门辛勤工作的所有人,更有那些农民还有被成为农民工的一个共和国最有价值群体之一的群体………
话头再回到更早的开始吧。我想不管什么春秋笔法,皮里阳秋,就人口\人均寿命\婴儿死亡率等基本数字比较的话,民国三十八年如何,建国三十年如何,相关数字我想没有谁能掩盖的住.不管造成这些结果的原因是什么,想想今天的执政当局的一些政策,我有这样几个结论:
1.不管发生什么,都不允许有内乱,有煽动国内暴力者不管出于什么目的坚决弹压.
2.不管在什么时候,都不能容许外部势力干涉中国内政乃至分裂中国,尤其对武装分裂份子坚决镇压.
3.不管出现什么波折甚至挑衅,都不能打断中国自己发展的步伐与节奏,主权在我既生存由我.
http://www.ccthere.com/article/1460163
为什么?满清之糜烂,到覆灭之时我们还占了世界GDP总量的11%是当时日本的一倍.到民国三十八年,跌落到世界0.7%的份额.无他,内忧外患\党同伐异\生死荣辱权操列强之手而已.有的利可以让,有的物件可以交换,但是有事到临头了半点退缩不得的.
不内乱是为了长治久安的搞建设,特别是要实现现代化、工业化所必须的各种基础设施建设。不允许外部势力干涉是为了更好的服务中国人自己的利益而不是少数人利益,说句很多人不爱听的,贪官即使再贪只要这个肉还在国内,那还是我们自己的,如果谁拐带了出去,那就是敌我矛盾,更不要说做尽吃里爬外的事情的一群人了,这个是国之蠹。最后说要掌握自己的节奏,并且最终保证1、2两点的实现,终究要靠自己的双手,要靠自己双手挣回来的家当。而且,我们的实力增长要比对手快,比竞争者快,千变万化唯快不败。
http://www.ccthere.com/article/1460163
只是这个快,如果脱离了自己的根基,难免要吃苦头要闯祸的。1959-1961那三年,就是热混了头闯的祸。是遭遇天灾的人祸。至于几分天灾几分人祸,看当时的国力做评价,看灾害的影响做评价,回到数字,才可能回到基础,那时候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的基础。
我们首先看,共产党建国三十年和改革这近三十年,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现在从大向着强前进的道路上最依仗的是什么。从本质看,前不久胡总的讲话里说的最实在: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是的,集中力量办大事这个优势就是土共这些年有所成的基础。不过,这里我再问一句:土共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基础又是在哪里呢?
这里还是先插一句,最近一直都被西方赞誉有加认为可以媲美甚至终将超过中国的印度的崛起最大瓶颈在哪里?我想稍微关心印度话题的都会说基础设施建设。可是,在2005年的计划里印度只做了不到500公里的公路规划,甚至这个规划还没有按期完成。另外,我们从印度那些星罗棋布豆腐干一样的模仿中国开发区里我们可以期待看的到印度会在这些追赶中有中国式的速度么?我们这里不想比较投资优劣,不想比较工作效率,更不想比较什么人种差距。这里我只要说一个数字,你们就可以知道我想说明的问题是什么了。到2003年,控制在印度联邦与邦政府手里公共土地为753万英亩,不到印度总面积的2%。对比我们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的速度,对比印度总是进一退二的基础设施建设速度我们难道还不明白这其中的关键差距么?
是的,土地对土地的所有权的控制,是掌握发展节奏与速度的根本。土地国有,是土共能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基础。而土共终究也是靠土改起家推翻了国民政府赢得了夺取政权的胜利。只是,土共在完成夺取政权的后只是完成里被称做历史使命的第一步。要使中国自新自强自立,那么实现工业、工业、教育、和国防的现代化是唯一的出路。而实现工业化大生产则是走向四个现代化的毕由之路。在以土改为基础的各种新国家政权组织架构初步完成后,又碰上了成功实现了第一个五年计划。和当年印度人一样的是,中国人的头脑发热了。我们回看大跃进的历史,在大跃进、反跃进、和反反跃进的反复里我们看的出当时的中国人上到领导集体下下黎民百姓都在快一点再快一点可以不可以再快一点的推动下最终走向了一场灾难。的确,毛公有他不可推卸的责任。但是,如果毛公如果想把国家开向完全另一个不同的方向,实用的中国人终究还是会背过身去的,中国人太实际。大跃进的心理探究,可以从中国人渴望迅速摆脱国家孱弱饱受凌辱的命运中寻找,可以从中国人今天对财富的追逐的那种种不和逻辑的狂热里去寻找,可以从中国人至今对成功不可思议的崇拜中去思考。(后面打住,不讨论哲学问题,抱歉)想想中国大牛市的时候,我们多少人何尝不想这个股市快一点再快一点可以不可以再快一点呢?假设,我们的领导集体和我们一样对我们的经济发展和金融资本市场的发展抱有一样的快一点再快一点可以不可以再快一点的心态,当次按风潮爆发的时候中国人何以自处。所幸,二十多年前的日本大牛市还有十多年前疯狂的东南亚和拉美的大牛市都已经给我们假设了一种可能的曾经。是的,我们今天做什么,无他只是因为我们知道这样做或者那样做可能会发生什么遇到什么的时候如何绕着走,仅此而已。而那三年,我们不仅不知道那样做可能会发生什么遇到什么,甚至在那时候我们我们连在那样做可能会发生什么遇到什么的时候怎么踩刹车都不知道。即使我们有的事情看的对,看的准,逻辑、假设、推倒或者模型得出的什么结果都对,我们都没有十足把握保证明天我们的看的对,看的准,逻辑、假设、推倒或者模型得出的什么结果变成了事实一步步推进的时候,我们的确不知道什么时候灾难回来敲我们的门。不然集合美国最聪明数学家、物理学家和华尔街最出色交易员的那些华尔街的豪门,不会在次按中纷纷输的脸贴地。那三年,最后为什么没有踩住刹车,这个为什么才是我想知道的。几分天灾几分人祸?那对我们的今天和我们的明天一样重要,起码对我来说尤其如此。
话说到这里,我罗罗嗦嗦的话的意思也该说清楚了。归根结底土共那三年里遭的灾闯的祸是大跃进时代种的因果。而大跃进的能量适当是土共所谓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基础所在,而这个基础的源泉来自于土改之后国家对于土地的支配地位所获得的绝对权力。建国三十年,尤其是改革这近三十年,那么多坎坎坷坷,多少次翻手为云覆手为雨般的变化中,唯一不变的始终是土共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不变,控制集中力量办大事的这个优势的源泉土地所有权始终牢牢控制在土共的手里依旧没有变。所以,我可以相信在未来可以预期的时间里,土共在中国大陆的优势地位将不会受到太多实质性挑战,起码在中国出现内乱之前、在中国开始可以被外部势力任意干涉之前、在中国丧失把握自己发展节奏的能力之前不会。还有就是,今天的土共慢慢的在管理这个国家的历史中在快一点再快一点可以不可以再快一点的时候,开始学会怎么踩刹车了。只是这个学习的过程,往往是伴随一次又一次的震荡甚至是灾难。
回想,当年大跃进后,中国开始了彻底的严格统治型的计划经济模式。这一开始就是近20年。如今改革到现在,中国再次开始转型。吹响号角的不仅是《新劳动合同法》和《新企业所得税法》的波澜,更有即将在今年实施的《反垄断法》的匆匆脚步。更让我们关注的就是,传闻里将要砍掉1/4部委的大部制的改革。这也许只是又一个开始,是历史的一放是收,一收一放,又一放是收,轮回或者螺旋上升。
有不少河友都说,往事不要再提了。是的,历史就是历史。不管什么样的数字,对死去的人既成的事实以及对今天的影响,我们不能改变什么。只是曾记得唐太宗曾言: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对于今天的中国来说,对于明天的我们来说或者说对于明天的我来说是重要的。就和我的知识告诉我,思考什么的时候,回到基础、用数字做标尺,然后用逻辑分析得出对自己有用的对自己未来推导什么问题有用的判断是有益的,起码是一种有益的训练吧,那毕竟是我上网的初衷之一了。其他的,让罗马的归于罗马,让恺撒的归于恺撒,而人民的终究归于人民,大体如此了。
后记
这些话,本来是想放正文的,只是最终还是觉得不合适就放这里了. 这里不过是想扯几句,胡兄所说的下一盘棋的什么.其实对我而言,参与国家社会竞争参与国际政治新秩序的分配不仅是中国还是这个世界还想发挥点什么影响力的玩家都必须参与的,那不随任何人或者任何利益团体的意志为改变.比如投掷色子,如果扔一个我可以有80%把握扔出我想要的数字,甚至更高的概率都可以.但是,如果扔2个色子我最多有50%的把握做到,但是如果是三个色子我连5%的信心都要算一下再扔几把才有把握.同样,在这个世界的完家都会面对这样一个问题:我们手中的筹码\棋子或者色子都是一个个鲜活的有生命力的独立的甚至叛逆的个体.玩家在今天这个开放与多元的时代,在新游戏形成之时,在新游戏规则确立之前,为保持自己的优势同时又要在快速的变化里不被淘汰需要的不单单是棋手.或者说,假设理想的状态下土共对自己手上的棋子完全操控自如,而他的对手恰恰不具备这样或那样的条件,换做是你为土共的对手你将如何参加比赛?如果是我,只要我手上有一枚色子,只要土共准备扔我就举起手,一但土共准备扔的时候我让土共相信我会同时在同一个碗里扔出我的色子就足够了,更何况有的玩家想一碗一碗的色子朝里面倒那.我的想法基本就是这样了.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恭喜:你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谢谢:作者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旧文充数之四:即使没有文革,中国经济也不会提前进入第二世界
http://www.ccthere.com/article/1969713
有人认为,没有文革中国可以进入第二世界,这个在经济学观点来看欠考虑.发达国家的经济分工第一波次是制造业转移至日本,然后是日本向四小龙转移,再然后日本和四小龙向东南亚转移.而中国改革开放初期的资本积累,恰好是在上世纪60与70年代的完成积累与腾飞的.即使大陆在60与70年代不搞文革,想象后来80年代那样吸引外国资本尤其是以华人为主要力量的资本家来大陆投资,即使那些华人有这个心也没有这个力量.也就是说,80年代改革后来自华人世界占中国吸收外资额一度达70%以上的华人资本在80年代前还只是小树苗.另一方面,中国走向全面改革是在邓公南巡之后,邓公南巡前后是个转折点,这个转折点是在经济发展到一定规模后在基于中国经济发展问题与矛盾的基本分析后做出的国策调整.之前中国的经济是适度利用外资,均衡国内国外企业发展,外汇储备保持适度规模.之后,经济以出口导向为中心,经济成绩以获得多少外汇为考核,于是就出现了我们很多人今天不满的各种情况.
实际,那在当时是一种无奈与必须.因为,在按照当时的经济模式发展,10年之中无论是各种矿石资源还是各种能源需求,国内资源供应都已经难以维持(更不要说这样规模的资源开发所带来的环境恶化问题).而当时,中国的外汇储备又不足以供应中国10年规划的发展需要(当时有一本非常红的书<山坳上的中国>有兴趣的人可以去翻翻,说的就是这些问题.中国经济崩溃论,也就是那时候在国内和国外悄然开始流行的),所以中国需要提早应对,以获得外汇储备为经济核心任务是中国当时的选择,也是造就今天经济格局的选择.
最后再回到点政治,中国经济迎接全面国际化全球分工合作还有一个大前提:冷战结束.没有冷战的结束,就没有如今如日中升的资本全球化扩张,也就没有中国迎接全面经济改革的基本格局.简单的说,冷战一日不结束,中美仅仅是军事同盟,中国已经要在北方与苏联庞大的军事力量相抗衡,而这样的抗衡结果对经济的发展不仅仅是负担一个词可以解释的.
实际不管有没有文革,中国和美国都不会在70年代之前就和解.冷战也不会在90年代之前就结束.同样,即使抛开政治制度法律制度以及意识形态的矛盾在80 年代之前华人资本积累完成之前他们不会在大陆进行广泛的投资与经济合作(实际那是在90年代才真正开始).同样,现在这样的全球资本再分工,没有冷战结束这个大前提条件,可以判断那是不会形成在今天的中国有这样深度与广度的程度的.(多提一句印度,冷战不结束今天的印度依旧是苏联坚实的盟友,也不会有西方基金投资下蓬勃活跃的印度股票与地产市场以及印度的高速经济发展)
最后,参照今天中国经济的发展,我们对于能源与资源的的需求已经达到煤炭开始纯进口(2007年开始),石油进口破记录(2007年中国石油进口近亿吨),各种矿物资源大量从海外补偿(铁矿石铜矿石以及各种有色金属矿石中国进口量都居世界第一),这些都是站在发达国家全球分工这个价值食物链上的.且不说,在完成产业专业与分工之前,中国是否可以独立形成这样的规模经济.但是必须要确认,仅仅依靠中国的经济资源和当时中国军事力量的海外投送能力,在中美建交之前,在冷战结束之前,中国很难维持如此庞大的规模资源进口与补给,更不要说是在西方国家控制的前殖民地国家或者说在冷战争霸下战火纷飞的国家获得庞大的资源与能源供应需求了.(今天中国在安哥拉获得的石油供应已经超过俄罗斯对中国的石油供应,2006年安哥拉石油占中国石油进口总量的20%).因此,文革对中国经济影响无论怎么负面,中国都不会在1980年甚至1990年时候使自己的经济进入第二世界.甚至在中国有了庞大外汇储备获得充足进口需求之前的任何时候,中国都不会真正进入在西方霸权主导下世界经济的第二世界.
旧文充数之五:毛泽东和白求恩的手术
http://www.cchere.com/article/1598944
2003春节后,朋友自武汉探亲回来,讲起在某医科大学所遇一事。朋友到表弟的宿舍玩,与留校的大学生。聊天就不免聊到所学专业,其中的一个人对白求恩的医术表示了怀疑。理由是白求恩死于手术后的破伤风感染,在那位学生的手术经验里在无菌环境里工作是不可想象的而且一天做几个手术也不至于割破手指,最后是加拿大那么好的环境如果不是混不下去了是没有理由到中国来的。如果不是这样,他表示无法理解。
我不想对白求恩大夫的医术发表什么意见,我无法从有限的资料里找到对白求恩大夫医术的评价,我肯定没有那位将来的专业人士对此问题更有发言权,我只是知道白求恩在盘尼西林还没有发明的时候为自己治愈了肺结核(虽然方法有些恐怖)。
我开始明白,为何有人把在上个世纪80年代以后出生的年轻人称为怀疑的一代。和他们的差异曾经困扰过我,也为从来不关心历史的表弟担心过。(他只知道毛泽东,不知道蒋介石)。而现在我渐渐明白这里的原因了。
中国先有百家争鸣,而后告大一同至今已历时2000多年了。中华民族这样的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的超稳定结构是全世界都没有的,勉强可以相比较只有犹太民族,但也只是经济、文化上的在政治上根本就没有可比性。
由此延伸,来探讨一下诸子。儒、墨、道、法、兵,当时称为显学。儒宣忠恕,墨讲兼爱,道法自然,法崇实力,兵重诡道。其余可谓杂家。儒之至孔丘,孔丘以后儒分有八;墨之至墨翟,墨分有三;道之至老、庄、列,之后多为隐者不为人所知;法之初即不尚虚谈,各有不同,其间管、鞅、申、邓亦各展其长,至韩非而几大成始可言家;兵之至孙武,孙武之后名家辈出。但是,儒、墨、道、法、兵,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儒之术容易虚伪,墨之术陷于平均主义,道之术多为空谈,法之术难免极端,兵之术过于霸道。所以先秦诸子或儒、或墨、或道、或法、或兵、或杂家能为大家者,必先兼诸子之言于一身,而后各行其百家。至汉武帝纳董仲舒,独尊儒术,罢黜百家的时候儒、墨、道、法、兵早已相互渗透互为关联。从此形成了所谓儒法相间,霸王道杂之的中国历代统治思想,只是后来由于历史和政治、制度上的原因外来的释家逐渐替代了道家。再而后的百家,各有所长。杨朱的重商主义,吕氏春秋重在养生,公孙龙可以讲是逻辑的滥觞。
中国历史上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的超稳定结构,是得益于如上所言形成的网状结构。乱世须行重典,再用黄老养生,再宣抚德政,并以坚实的经济基础加强兵备择时扩张。法家重视上下令行如一,可以视之为经;儒家重视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可以称之为纬;其于间杂补益,各有其用。
中国近代以来遭遇空前的挫折,但并没有失败就是得益于这样的网状结构。中国面对的这次挑战是非常严峻的,原因之一就是中国不但是在政治上遭到挫折,而且还在经济文化上也遭到从未有过的。这已经使许多人对中国、对中国人、对中国的文化失去了信心。
中国与西方有着许多本质不同,比如封建的解释。中国的封建王朝一直都是用分封建制,中央集权的行政结构。而西方的封建一词feudalism,原意为寡头或者采邑。欧洲列强传统政治结构是源自古希腊城邦的相对独立的行政管理体制。罗马帝国如此,法兰克王朝如此,拿破仑帝国如此,大英帝国更是如此,只有波旁王朝时期的太阳王统治时期是一个小小的例外。而俄罗斯是个异数,直到与康熙同时代的彼得大帝俄罗斯才真正意义上的走到历史舞台,只是一个特例而已。并且西方世界也一直把俄罗斯看作东方国家,而不是西方。至于法律,更有一点复杂了。是law(习惯法),还是lex(罗马法)。两种不同的解释,分别不仅造就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法律体系,而且也体现西方海洋国家和大陆国家的差别。这里也是现在欧美在伊拉克问题上产生严重分歧的深层原因之一。我中国传统法家的观点有着与现代法律这个西方舶来品有着本质差异,就是来源于此。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宾,莫非王臣。中国最致命的还是中国的封建制度,虽然封建制度在历史上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是君王一人的家国天下,非为天下人之天下。人趋利避害是本性也是本能,所以大多数帝王在异己之利和天下人之利间可以做出什么样的选择就不难明白中国威吓有那么多的荒淫帝王了。还有国家的发展和管理者的能力是分不开的,当最高统治者不能胜任或下属的才能超过管理者本身时就只有选择杀人或者被杀。所以皇帝大多信任的只有太监,所以有生生世世莫入帝王家的哀叹,所以有风波亭千古奇冤。最指明致命的还在于皇帝尤其是守业皇帝,从一出世就处于社会的顶峰,难以有动力做出有利于社会进步的任何改革。所谓儒家寻章索句的迂腐,与其讲是儒家的本性不如讲是中国封建制度下的唯一保持其独尊地位的现实选择。因为中国封建制度本身,就有一个看不见的天花板,无论谁处于儒家这个位置都没有办法独立选择的。
无论儒家还是法家,都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依附于中国封建制度下长期处于独尊地位的儒教必须要打倒,这和反对前中国电信的垄断地位没有什么两样。但是2000多年积累的保守与顽固不是那么容易消除的(看看现在铁路系统的分拆难度就可以推论),这也是毛泽东提出多看一点法家的初衷。无论儒家也好,法家也好,诸子百家也好都是中国文化不可或缺的部分。儒家强调的对自身的修养用现代语言叫加强自身素质,儒家讲究礼节与现代社会文明礼貌是相一致的,儒家推崇忠诚这是任何时代都不会被抛弃的思想,儒家尊重敬老爱幼这也是维护古今社会稳定的基础。六艺在现在看来是最早的德智体全面发展,有教无类更是诸子中对普及大众教育唯一身体力行的(而且这也是儒家兴盛的主要根源之一)。儒家谋略中的战德,按照美国人的观点就是和平演变。儒教对中国传统的最大影响就是把教育上升到了几乎宗教崇拜的地步,这除了犹太人和接受儒家文化的国家以外是绝无仅有的。简单的讲哪一个先进文明哪一个落后腐朽,都是不科学与不客观的。孔子知周礼不可为而为之,后世之儒有行周礼者几人,每一代儒家学说都是随时代变而随之改变的,王莽也只是个特例罢了。汉贾谊议战德而后渐平匈奴,随唐开科举重策论欲扫天下英才,两宋理学崇尚格物致知,有明一代知行合一影响深远。
中国儒家文化传到韩国,与佛教结合产生了身土不二的民族理念。中国的朱子理学传到了德川幕府,不但使日本第一次重视修撰自己的历史,(《古事记》等重要日本历史著作就在那个时代修撰的)而且尊崇王阳明知行合一学说的林罗山、林鹅峰父子及林罗山的门徒山鹿素行更是奠定了日本武士道的理论基础。尤其是山鹿素行,他的《武家记事》和《中朝实录》已经成为武士道的经典。至于借鉴了中国科举制度的英国创建了现代文官制度沿用至今。法国的伏尔泰不仅推崇中国的儒家精神而且自封为孔子门生,他的著作直接影响了提倡“自由、平等、博爱”的法国大革命,尤其是他的《风俗论》里把当时中国的制度称为最好的制度。(这当然有他的局限性,不能夸大)对于大量中国文化经典的翻译(尤其是《论语》和老子),对锻造德国的狂飙突进运动也有着深远影响。
中国腐朽的是自秦始皇以来2000多年基本不变的制度,如同阿拉伯文明一样。曾经诞生辉煌文明的制度,随着创造力在官僚系统中的消失,在面对西方年轻富有活力和从新焕发生命力的基督教文明面前显得如此无力。中国和阿拉伯文明不一样在于,由于中国没有政教合一的传统,所以不必遭受如何把现代化与宗教相结合的痛苦。中国文化中的网状结构不但有效可以抵御外来文化的冲击(我想每一个受传统中国文化影响的人或多或少,都自觉与不自觉的承担了这一个角色),而且更能够充分吸收外来文化中的有益成分。不是自欺欺人,大凡哲学上的外来学说大都可以在中国的典籍里找到相对应的内容。
前面讲过,中国的统治一向乱世行重典,再黄老养生,再宣抚德政,并以坚实的经济基础加强兵备择时扩张。毛泽东的时代属于乱世行重典,邓小平的时代就是无为的阶段,而现在需要的是用一个可以为大多数人谋权利的时期。中国文化从来都是现实主义的,不但法家如此,儒家更是如此。独尊儒术的汉代尚有王霸之术杂之,和况其下。中国文化长期造就的网状结构,不但使中国能够屡次历劫从生,而且每一次冲击都为中华大地诸如新鲜的血脉使之逾加强盛。这就是中国所独有的文化,是中国几千来保持不断扩张的基础。西方的挑战为中国带来了不仅仅是一次又一次的革命,而且去掉了制约中国发展的那个看不见的天花板,同样的事情同样的方法用中国文化结构的思维处理结果往往是最好的。中国从来也没有形成什么政教一体的体系,所以中国从来没有过于陷入教条的繁文缛节中。今天对于中国种种问题的担忧,本质上是对中华民族未来的担忧。由此而产生不同观点,由此产生的矛盾与混乱也是不可避免的一个过程。建立中国文化在现代化进程下的核心价值观及其评判,是中华民族的必由之路。完成这个阶段,奠定了坚实国力与文化基础的中华民族,他的新一轮扩张高潮就呼之欲出了。这也是其它以宗教为底蕴文明所不能比拟的,伊斯兰文明一样,基督教文明也一样,这也是我始终相信中国世界的理由。
我可以肯定的是,毛泽东比我更加确信这一点。毛泽东自己讲过,他一生只做了两件大事:建立新中国和发动了文化大革命。现在看来毛泽所东反对的,官僚阶级、官僚资本集团、专业利益集团等都已经出现并正在侵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肌体。可是建立在偏见和狂热之上的革命,最终导致的伤害与自我伤害也是无可否认的事实,也无须讳言。现在的目标应该是怎样才可以使我们国家各个阶层有一个形成共识的文化核心。光发展经济而没有核心的价值评判,最终会象寓言中向不同方向拉拖车的结果一样。日本的现状就是一个在完成赶超后,迷失前进方向后引起混乱的典型例子。所以我完全可以理解,那位学生的怀疑。不破不立,破而后立,是毛泽东的一贯主张。孔家店被打倒了,但是却没有新的核心立起来。所以怀疑,对一切的怀疑便普遍存在。不但政府与公民之间,而且人与人之间连起基本信任都会有所保留。因为,没有人知道这个时代起码的是非是什么。
应该注意,现代社会制度最大的优势不仅在于为有才华的人提供极大上升空间,而且由于重视权利与义务的平衡,这在实际中也降低了权利交接的社会成本。同时更因该注意到,中国文化里那种几乎可以在任何人类社会生存的网状结构与理性的态度。这是中国可一保持大一统格局,而罗马帝国不可以,阿拉伯帝国不可以,其他历史上任何帝国都不可以的重要原因。我不知道什么时候中国会再有一个毛泽东,但是我知道中国不能再这样混乱下去。把希望寄托于某一个人的身上是可悲的,也是毛泽东所不希望看到的。虽然今天的中国谁也无法与毛泽东相比,但是毛泽东可以从中国文化里汲取营养却是这里每一个人都可以做到的。从破而未立,再破而后立;这应该是每一个热爱中华的子民,不可推卸的责任。从了解我们自己的文化开始,从了解白求恩为什么到中国来做手术开始。
旧文充数之六:抗战、台海、科索沃兼及满清
http://www.cchere.com/article/1456588
最近中国身边的大小事情不断,尤其是从科索沃独立联系起了台海,因这些由头重新联系上一些许久不见的老朋友,其中一个是极喜民国历史的,曾经买下了大陆这里公开的民国档案的全套资料。他对我说过句话,至今记忆犹新:历史不在书本上,在档案里。
记得当时,他给我举的例子是7.7事变前到7.7事变爆发一年中宋部和中央军的调度命令。其中引起我们当时讨论的两条命令是这样的。一条是7.7事变前不到一年,民国政府告知宋部日本有挑衅的之可能同时派中央军准备进入宋的防区。结果宋部调主力南下以拒之。另一条是7.7事变爆发当时,宋部令监视中央军的主力不可北上。这个就是我眼中真实的历史。或者说,是民国年军阀之间的关系的真实写照。
酒兄也承认,9.18之祸之余抗战全局意味着什么。其下,抗战之难全民救亡之艰巨说中华民族从鬼门关上走了一遭不为过。从这一点进一步说,蒋介石带领着中国政府走过了这一劫数,当的起这个雄奇。只是这里我要问几个为什么?
第一是,为什么有军阀混战之乱?
第二是,9.18之局是蒋介石和张学良自身能左右的么?
第三,为什么,有黄金十年美誉的民国时代到全面抗战之时抵御日寇所赖制造子弹之铜需仰赖进口,而当时在关内地区日本人可以垄断中国钢铁生产份额达80%之巨大。(这个数字有不同出入,但是到从1931年到1937年日本在关内钢铁业投资占民国同期钢铁业[不计算关内]总投资80%确是事实。)再联系抗战八年敌后钢铁产量总量不过八万吨规模,尚不及民国初年武汉铁厂产量的1/3。扪心自问,除了煌煌20个德械师的装备,民国究竟为必来的战争做了什么准备,而对比日本的战争准备,我们在1931年和日本的军事实力的差距是加大了还是减下了。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果,原因在哪里?
第四,民国年尤其是南京政府执掌政权之年,集结中国精英之众即使是现在人才济济的共和国政府都是远不能相提并论的。甚至是数遍世界古今历史,在一个政府里有那么多世界第一流大学出来的博士群体组成官僚阵营都是不多见甚至是没有旁例的。可是就是这样一个政府,这样一个官僚集团在抗战胜利之后在不到4年的光阴就丢失了政权,为什么?
第五,数遍世界古今历史,夺取政权的执政集团有今天中国执政党团体流过那么多血走过那么的坎坷甚至几次陷入毁灭边缘最后能获得夺取政权的先例即使有也是屈指可数。是什么力量与什么让中国人民最终选择了毛泽东和他的所在的政治团体作为中国的执政党。为什么使毛泽东和他的战友们最终成功夺取政权的力量,一个可以集结世界政治精粹的团队一个对于他的对手获得压倒性优势的政权却没争取到?
这里我要说的是我的基本思路:中国自鸦片战争以来,要摆脱被奴役被侵略被压迫的命运,究竟要走什么样的路才是出路。而这里基本之路的区别,对于当年滚滚红尘中的一代英豪们又意味着什么样的选择.这才是我评价那个时代的开始,是我判断那个时代人物的基本标准.
多少次打开历史长卷,多少次我问自己,在民国之初为什么各路军阀不能携手共和?在抗战结束之初,国共为什么不能为中华民族的利益坐下来以和为贵?究竟是什么力量使中国的复兴之路走的如此坎坷波折。看着史卷,看着当年生死搏杀的敌对阵营不禁曾想,如果他们能共事一个中国,今天的中华又如何,每到此总是要掩卷长思,不能自已。
说到抗战局势之危,我说段密闻。文字是载自顾维均先生的回忆录,先生一生不认同中共不认同共和国,但是这不代表先生之操守。在那段记载中,顾先生曾说,在抗战初期苏联曾经有过这样一个基本政策:既首先全力支持中国抵御日本,如果中国不能抵抗日本那么苏联就应坚决出兵新疆与内蒙一线以长城为界与日本分割中国。尽管历史没有假设,当回想中国正面战场种种不堪,尤其是我们看到抗战后期已成强弩之末的日军在他们所谓大陆交通线之战国军之种种,终究是导致了雅尔塔分裂外蒙之祸。有热血者能不拍案狂呼:还我唐乌努梁海,还我江东六十四屯。又长想,假使苏联的预案当做了真,今日你我何以相处或在两说。所幸历史没有假设,所以苏联的预案于今只能是一种假设。
说这段古,不是说谁是谁非,是说我眼睛里的游戏规则,这个世界舞台的游戏规则。也许你鄙视,你唾弃,你憎恨,但是我眼中的这个世界的游戏规则就是丛林法则。丛林法则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很多人熟悉的弱肉强食,另一部分却是很多人忽视的适者生存。弱肉强食,适者生存。在我眼睛里是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缺一不可。比如,非洲大陆动物世界的王者无可争议的是狮子。但是如果仅仅只有弱肉强食的规则,那么非洲大陆的动物世界的今天就应该是先吃完草食动物,在吃完中小型肉食动物最后只剩下最强的那只狮子活生生被饿死,这个就是只存在弱肉强食法则下最符合逻辑的结局。但是,不需要任何逻辑,常识就可以告诉我们,这个逻辑的结果是荒诞的。自然界有其自身的平衡法则,哪个平衡弱肉强食法则的逻辑就是适者生存。简单的讲,我打不过可以跑可以上树可以下水。至于,那个强的跑的不够快,上不了树又下不了水,那么适者生存的法则就要规范他了。(后面打住,喜欢这个话题的去看看动物与自然或者探索频道,比我专业)
我在讨论经济与政治的时候很喜欢思考拿破仑的一句话:狮子可以范狐狸的错误,而狐狸绝不能范狮子的错误。我对这个话的最简单的理解就是,你对比你的对手或者在博弈中一方自己对对手的判断是出于狐狸的角度还是狮子的立场。有时候对这样角色定位的基本判断,决定一个人的成败,决定一个企业的存废,乃至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生死。
最近看科索沃独立,有些感慨。这个感慨就是经典的大国政治时代又回来了。一个属于俾斯麦的时代,一个更适合塔列朗和梅特涅们活跃的时代回来了。无论联合国中大国们信誓担保的约文,还是不惜出卖自己国家元首的求全,科索沃终究还是独立了,并且基于科索沃阿族独立的堂皇理由之于科索沃塞族对于大国而言就是荒谬的与不符合逻辑的。总而言之,我没有说你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就是你的造化,你个该干啥老老实实听老大招呼。不然就和在伊拉克自治的谁,用完了我就会放狗咬你。如此鲜活,鲜活的诠释着抗战那个时代活生生的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关系。
在今天的时代,台海那边口呼着他们站在世界潮流的潮头,站在在世界文明的大势上,你不从我我何必与你瓜葛。诚然他们有他们的逻辑,而大陆这里的逻辑就是,搞定美日,到时候你谈不谈由不得你。直接点说,在台湾看来的是中美台和中日台三角,在大陆看就是中美日三角甚至仅仅是中美国双打。如此逻辑思维下,海峡双方的谈无非是争自己所谓的时间表,符合自己利益最大的时间表而已。这里提到台海,说的是在现在政治舞台上相互为对手之间的各自定位与逻辑,和前面说的中国的路有点关系,和前面掩卷所思考的也有点关系,暂且按下容后道来。
这一段,说了古又道了今,这里才挑开了心里想说的话题:中国在昨天、在今天在明天基本定位应如何进而选什么样的基本国策并用什么样的手段去实现。酒兄曾经说到蒋之余民国时代的种种手段。这里我到想起一朋友上周彻夜长谈的一句妙谈:某年某苏联领导人:谁要对中国使用核武器视同对苏联使用核武器。又某年,某美国领导人:谁要对中国使用核武器视同对美国使用核武器。啥叫翻手为云,啥叫覆手为雨。看中国近代历史,看中国现代历史,看中国当代历史。国政离不开欺诈,真诚的欺诈,为的无非是利益。那么什么是中国的利益,什么符合中国的利益?什么走什么样的路才能做到符合中国的利益?一万个人有一万个答复,我有我的。
前面开篇说了点抗战的旧事,也问了几个问题。这里我边展开自己的观点,边结合上面的话说下去。
在7.7事变当日,大敌当前之下。宋部防中央军甚于防日,这里既可以说明蒋之手腕,也可以说明,作为军阀在生死厉害关头的利益选择。我们的教科书尽管烂,但是一句封建军阀却是说的很形象。一个军阀就是一个家天下,蒋和他的嫡系尽管是他们中的最强者,但是也不过是他们中最强的那个家天下,而且着家天下还要加上一个封建的。无论蒋也好,张也好,在9.18事变的当日,他们依旧摆脱不了他们家天下的本位思想,无论他们个人才智、品行和操守如何,跳不出这个范畴,封建的家天下。况且,蒋的这个家天下的前面还需要加一个买办的。
买办在今天算是一个中性词,买办的利益在于在强者与强者之间周旋,利用他们之间的利益和矛盾获取他们的最大利益,一方或依附其中一方,两者相持多吃定两家。买办的基本利益诉求模式不外呼:造不如租,租不如买。无他,资本周转最快尔。的确是一种可行的生存之道。只是之余中国又如何呢?
曾经和朋友们一次又一次说各国的崛起,尤其是最近热议的中国和印度的崛起比较。我做这样一个结论,象中国和印度这样人口过十亿的大国,一切生活所需首先要依靠自给甚至只能依靠自给。不为了什么其他,我们是大国,是人口大国,我们日常所需,对之外援只能求助一时,不可能求之一世。引用当年欧盟主席在讨论俄罗斯加入欧盟申请时候的的比喻老说就是:池子里就那么点水,来了只大象你说怎么分。中国不能自给,所谓自立就无从说起。
那么中国要自给要自立,从洋务运动开始,到戊戌变法,到民国五族共和,到五四运动,无不寻求中国的变革道路,求新求变。要中国这样的大国,走向现代化的道路,要做到自给自立,仅仅靠买卖倒腾而不事基本物质生产在我看来是不可能满足多数人需要。要搞工业化,就要从基础做起,办一个企业特别是工业企业需要道路铁路公路,自来水和煤气以及通邮和通电,这个还是基础。接下来是原料来源,原料加工,还有机器来源,机器另部件日常维护来源,人力资源来源,人力资源培训师资来源等等等等。且慢,最要紧的还没有说,这个就是资本的投入。以上所说的投入,一般在今天称为基础设施建设。不仅需要大量的资本投入,而且这样的投入不但金额巨大而且投资回报周期长,远比不上买办一买一卖来得回报大周转快。更不要说,如果控制住一国之金融,就更是日进万金的巨利,轻松且不费时不费力。如果仅仅从经济学观点,尤其是现代经济学通行观点上看蒋政府之黄金十年的确可圈可点。并且,民国年的法币改革第一次在中国货币历史上统一了币值,堪称上乘手笔。这里插一段小故事,说蒋对于金融的重视程度:当年游历,遇到一老克勒。时上海股市和黄金市场刚开放不久,老克勒对土共嗤之以鼻,说当年老蒋让戴笠的军统渗透各大外国银行截取经济情报来获取在股票债券市里的暴利的。说了,那么多。无非是说,买办出于自身利益的最大考虑,是不会做出多少认真投资实业的考虑的。买办如此,买办阶级如此,买办的军阀亦如此。所以,到了全面抗战的那天爆发,国民政府除了买还有接受的军备援助,其军备的自给能力不仅仅是一句:每日子弹所需之铜亦仰赖进口可以蔽之的。不夸张的说,1937那一年中国的军备自给能力尚弱于请末民初。无他,统治集团基本利益取舍所致。
如果易时空间处之全球经济自由化一体化的今天,蒋和他那群执政精英之经济治国哩念或有用武之地。但是,历史不能假设。当时的中国,首要任务就是救亡图存。无论国共双方的精英都不会把当时的中国看作一个强者,一个食物链条上的猎食者,而是把中国看做一个或者只能定位在一个世界舞台竞争中的弱者。看不清楚当年中国的这个弱,没有资格讨论中国近代历史。可是作为一个弱者,我们应该的怎么在适应中求存,这是个问题。也是最后决定国共在中国命运的大问题。
在前面文德几个问题里我最后两个问题问的是:为什么精英云集的国军最终失去了中国大陆,而土的掉渣的土共赢得了夺取政权的胜利。为什么,和家天下的军阀们一样的一门心思抢钱、抢粮、抢地盘的“家天下”的土共赢了。我的着眼在土地上,土共看家起家的手段叫土改。我这里说的土改,不仅仅是说给农民分配土地。而是说,土共的土改不仅争取了当时中国人口最广大人群农民的支持,更为土共建国后大建设服务于规模工业化生产的社会体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土共的手段暴力直接,但是有效。为什么自蒋介石以降大小家天下的军阀们做不到,无他:封建的。
封建的家天下的军阀们的统治依托的是主要来自地主阶级子弟的军官团体组成的军队。尽管他们中不乏能超越自身阶级利益局限的先行者,但是作为一个整体的利益阶级,要他们自我切割搞土改是不可能的。从历史上看,各个能最后被称为列强的那些国家都或长或短的经过土改的阵痛。即使那个历史上最年轻的列强在明治维新的起步也有赖于地税反正等有利于开展资本主义工商活动的基本政策的成功实施后,才谈的上我们今天谈论明治维新殖产兴业、富国强兵、文明开化这三大基本政策的推行。简单的说,建立在工业社会化大生产之上的经济体系在本质上与建立在封建农业社会经济体系上是天然对立彼此矛盾的,两者非此既彼。我曾经,问过自己。既然历史上有过尽量减少社会转型阵痛,减少社会各个阶级矛盾与冲突的同时实现国家富强和崛起的例子(比如保留相当封建特征的明治维新和施泰因改革)。那么,在民国时代的中国能不能做到。到现在,我的回答是:做不到。当时的中国,迫切需要的就是救亡图存,摆脱国家与社会的生存困境。谁能给中国人解决这个问题,谁就能获得多数中国人的支持,不管谁用什么手段用什么方式多数中国人都将支持。土共们能做的,封建的家天下的军阀们非不为也实不能也,即使他们能历史没有给他们磨合的时间,或者说中国没有等的时间。所以,堪称精英群落的执政集团终究还是败了。带着你们比我们更会杀人的不屑,带着无尽的怨恨去了台湾。他们的确是带着反思去了台湾,于是就有了后来的土地赎买,有了2.28一路走到今天的台海。
满清之败,在于其本质不可能为其封建皇权为历史为国家民族做丝毫让步。所以武昌首义,未几全国已成燎原之势,推倒满清的是袁世凯、是孙中山是黄兴们,是历史选择的他们。同样,中国自强之路,无论在昨天今天还是明天都必须依托于并且只能依托于独立自主的自强之路。中国的独立自主的自强之路维系在进入工业文明社会掌握现代科学不断掌握现代科技并独立自主经营建立在这些基础之上的工业化社会上。对于一个长期落后于世界,蒙昧于现代并缺乏现代化工业各项基础的国家来说,既急需要一个可以建立工业化大生产所必须土地所有制度,又需要一个能长期给予服务于独立自主的工业基础设施建设长期稳定投资的高积累体制。而对于建立工业化社会生产所必须的土地所有制度,特别是在短期里做到,封建的军阀们做不到。而要建设一个能服务于独立自主的长期稳定对工业基础设施投资的高积累体制显然又是不符合买办们的利益的。
我很同意河友物格修齐的观点,这就是看那个时代看那个时代的风云人物,看的是时势,看的那些人和他们代表的组织集团或者利益是不是能让中国摆脱救亡图存的窘迫,走向独立自主、走向富强。中国强盛之路怎么走其实粗学历史或者偶涉政经的人都能明白,那是政治、经济、军事、法律、科学技术以及文化等国家各个方面的合力。对于一个人力物力资源有限的国家,在选择立国之本上的不同,对于一国在国家基本国策上对于国家各个方面的侧重取舍不同那么相关的资源分配的先后次序和谁获利的轻重自然不一样。这里多了,那里自然就少了。所以,蒋介石在选择抗战准备的时候很自然的就选了符合他最大利益的买军火,而不是造军工。所以,在9.18爆发的时候,蒋介石就选择了仰赖国际调停,之后日本越是步步进逼越是求助于大国调停,大国、列强才是蒋和他代表的统治集团的根本。所以,才有了宋子文让人回味的话:美国的盘尼西林多的买不完,中国为什么还要造。而作为从一无所有起,基本也是靠国产国际援助,一度把苏联视为依仗的中国共产党领导团队在血泊里明白一个道理:只有靠自己双手血汗抓住的才是自己的。所以,在长征中中共终于选择了毛泽东。于是土共即使跑到了陕北一隅,一样搞出了南泥湾。是的,南泥湾的土,就是土共的土,那种对依赖自己双手的顽固和一定要把把自己的脚跟扎在属于自己大地之上的那种毫不退让。无他,不过土共在那时和大多数在中国这片土地的大多数人一样,除了这片属于中国人的土地,土共别无去处,多数中国人别无去处。
换句话说就是,一个由封建地主阶级组成的军官团体和买办集团代表为主要成员官僚集团,即使他们的个人甚至他们中一群能充分的认识到中国之路的方向在哪里和中国需要走向这个方向的迫切性,他们也是不能和自身代表的那整个利益集团的利益取舍相抗衡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如同曾经和人反复讨论过的那样:在现代社会个人的能力与其服务的社会组织相比哪个更重要,我更强调一点的是:无论一个人品行操守如何,只要其服务的团体或者利益不符合国家民族的发展方向,其能力越大,其多这个国家民族的破坏力就越大,而这个国家走向繁荣的时间就越晚。中国要自强自立,要做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大国不是由某个中国人的意志甚至某个中国利益集团的意志决定的,中国太大大到我们即使愿意投靠谁谁也养不起的那种大,是中国自身的地理位置、地缘政治地位和综合国力决定了中国人要解决中国人自己的大小问题都只能依靠自己的那种大。更直接点说,就是蒋介石那样的大大小小家天下们只要存在一天,中国就不可能真正自强自立于这个这个列强林立的世界之中。而要做一个大国,首先你必须是一个强国,而不是一个列强随便拉上几杆子枪到中国边境摆上几门炮几架飞机甚至是几艘军舰就割地赔款屈膝投降的强国,而不是一个不放一枪就可以放弃本国1/10领土的强国,一个真真正正国民不必担心列强随时可以闯进来任意打之\抢之\烧之\杀之然后扬长大笑而去的强国,一个中国人可以从容的长治久安\喜居乐业的强国。河友物格齐休修说的实在:不是中国选择了GCD,是GCD选择了中国。至于台海,换之彼时一心仰赖国联调停的民国政府及其大大小小的精英们当时的滋味,如今我能从塞族总理面对科索沃的种种宣誓里可以感受一、二:坚决不承认,承诺不使用武力,而大国们依旧是反复磋商了,然后杯盏交错敬礼有之,似曾相识。
还记得当年法国资本家们推出拿破仑做皇帝的时候说过点心里话:喂饱一个显然比喂饱一群划算的多。都是家天下,都是建立在封建的不能随时代自我更新的家天下,如果军阀们当的起这个千古雄奇,那我们去反满清做什么。
(完毕)
本帖一共被 2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旧文充数之七:讲中国问题,先要知道下边要做的是什么
http://www.ccthere.com/article/461400
整理自己的文字无意中看见了这个,想发就发了,去年中国经济界与海外华人经济学人开过个研讨会议大致结论是:以目前中国的发展速度与对资源的需求,最迟到2009年国际原材料的价格必将上涨到全世界抵制中国的地步,就以这个作为酒酒的新瓶吧
(中国怎么了,这并不重要.不要着急,饭是一口一口吃的,路是一步一步走出来的,世界也不是一天就可以改变的.只要明白该如何去做,就可以了.这也是我发<讲中国问题,先要知道下边是什么 >此文的原因,关键是:讲中国问题,先要知道下边是什么 ,爱自己的国家先要从自己身边做起,从做好身边的事,善待身边的人做起........)
如果要象美国人一样生活,维持这个世界可持续发展的资源只够,20亿人使用.日本天皇欲人1963年说过:日本选择战争并没有错,这样反而加快了日本的脚步完成了工业化进程...如不想破坏现有资源而解决贫困问题除非核聚变技术得到应用(按照现在进度,起码要到2048年才可以完成商业化实验)黄河已经断流,长江即将断流,过去几十年破坏的环境资源难道领导人都不懂吗?发达国家没有通过消耗自己资源完成现代化的,没有一个.
中国解决粮食问题是建立在物种单一化,土地退化,水资源枯竭的基础之上的。工业资本的积累是建立在农民赤裸裸的剥夺之上的,明白什么叫“白条”。当我在西南看到有农民拆房来对付提留费,宁可要饭也不愿意叫流转费。你会明白什么叫绝望。早在1992年中国入关申请时就看过报告:城市直接失业将达到2000 万,农村为2亿。你做过人口调查吗?我作为志愿人员调查我们上海的一个居民小区,原本预计为十万人的小区只查到一半就已经有20万人了。最后上边不让调查了,报十万人了事。
http://www.ccthere.com/article/461400
中国这十几年的发展首先得益于强势美圆政策,这是中国可以获得巨额贸易顺差来弥补实际已经破产的金融体系。不要忘了,中国目前剥离部分不良资产后的坏帐率仍为40%(官方数字)而日本还不到30%。一旦美国结束强势政策(这就在眼前了),中国人民币升值的顺差从和而来。不要忘了,越南和菲律宾的人工已经比中国沿海便宜。没有美国的支持,人民币可以保持币值多久。
发展经济,关键在于获取资源。而石油是现代工业的血液,农业用的化肥,工业用的能源与原材料,服务业的基础都与石油密切相关。石油是越来越多还是越来越少?中国到2010年将有40%的石油以来进口,到2025年是90%。
http://www.ccthere.com/article/461400
美国人不会给中国韬光养晦的机会,如果你有机会看看美国最近几篇由英国和美国国家安全咨询委员会所写的关于中国春秋战国战略思想的研究,关于中国未来的展望.把头埋进沙土的鸵鸟最后会变成烤架上的美味.
去年曾经看过美国<国家地理杂志>的一个记录片,片中的结束语是这么说的:人类正在进入这么一个时代,要么毁灭,要么进化为神.事实已经证明,美国人不仅仅认为他们是上帝的代言人了,他们正在把自己"变成"神.
http://www.ccthere.com/article/461400
而某些人只知道躲在计算机边高谈,什么失业\什么饥饿.你见过吗?说广西,你去过边境吗?你去过那把房子扒了后去要饭的农村吗?我去过,我还看见被扒光了树皮的树为的是获取每吨0.1克的珍贵药材,而那些树100年才长10公分.象你这样的人根本不懂得面临绝望的人会有什么感受.你只知道默认现实,却不知道从何解决问题.
扩张等于战争吗?什么是战争.动用枪炮才叫战争吗?如果是这样,就是无知.中国需要发展,中国更需要可持续发展,现在的技术手段和国内资源无法保证65% 以上的人过上20000/年收入(按照目前币值\物价计算).鲁迅的老话说的不错:中国多的是会发议论,而不知道如何解决问题的不平者.
http://www.ccthere.com/article/461400
上网多了,知道愤青很多。无论有什么观点也好,必须清楚自己在讲什么。遇到自己不能讲明白的常常是:王左顾而又言他...
叫嚷着对中国进行核外科手术的美国国务卿杜勒斯讲过一句让人深思的话:有全世界都实行美国的制度时,美国才能真正实行自己的制度。二战至今,美国无时无刻不在推销他的“价值”,从全球一体化到每年一度的人权报告。民族和文明生存较量并没有随着冷战的结束而告一段落,而是随着经济与文化交流的无疆界化越来越白刃化。早在小布什的就职演说中就毫不掩饰的宣称,“美国正处于有史以来最佳状态”,“美国要寻求与自身实力相称的全球地位”。“9.11”虽然给了小布什当头一棒,但美国新世纪的基本战略态势与目标并无原则上改变。中国虽然有良好的愿望,但是一个独立自主的地区性力量试图获得该地区主导地位的任何努力本身就是对美国建立单级霸权的挑战,没有了顾忌的美国会全力遏制甚至扼杀此一力量的生存空间。我们无法回避现实,更不能把自己的美好愿望看成是美国的愿望。中国需要维系自己的文化和价值,如果美国不改变世界霸主的梦想,那么两个国家和民族迟早将发生碰撞。
http://www.ccthere.com/article/461400
那么我们做好准备了吗?习惯于美国“第一”的人还是“天朝大国”之梦的人呢。先辈创造的业绩已经属于历史,沉醉在过去辉煌的民族不会有对未来的期待。 1000年前是年轻的阿拉伯民族热血沸腾的时代,2000年前恺撒引导罗马进入帝国时代。在中国,恰恰是没有显赫身世的秦国王族在商鞅变法后历经七代终于统一了华夏,而令人回味的是这时在西方新崛起的马其顿国王腓力一世(亚历山大大帝之父)也开始了统一希腊的战争,年青的罗马共和国也打下统一意大利的坚实基础―订立拉丁同盟。古往今来的许多例子证明了,成功不会属于抱残守缺的人。美国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的年轻,百年前呼唤“少年中国”的声音犹在耳边回荡。今天年轻中国的作为大国屹立在世界之巅,中国要大、要强、要富。现在的中国已经是大国,中国也正在成为强国,中国还会变为富裕的国家。所谓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中国做好明天的准备了吗。
忘记自己名字的人不会怀有希望,同样忘记自身根本的民族迟早会消失在时的潮流里。日本人自豪的说他们有松下、索尼和盛田绍夫,美国人在20世纪里的几乎所有科技领域都做出了骄人的业绩,欧洲一体化的脚步咄咄逼人,俄罗斯、印度的改革已箭在铉上。前有艰难险阻又有狼群在后,中国人凭借什么延续世界“五大国” 的地位,仅仅满足与过去和今天是不够的。百年来经过一代代先辈的努力,现在中国终于可以来到一个前所未有的大赛场与高手竞技、过招。这需要中国人持之以恒的努力,从身边的事做起,从身边的人做起。如果你还想中国为自豪,那么请先用自己的名字发出属于自己的光。在你提出问题与口号的时候,先想一想下边要做的是什么。
旧文充数之八:关于毛泽东时代,关于大多数中国人的尊严
http://www.ccthere.com/article/462835
读大学的时候,我很尊重一位学长人品学习俱优,我叫他大哥的(现在还那么叫).在他家里,供着毛泽东的像.我当时很奇怪,问了大哥为什么.大哥很认真的说,我们家世代是船头佬.
什么是船头佬,我很迷惑,大哥和我熟悉也不避讳,就说就是解放前的船民.后来我查了查,解放前广东的船民,终生不能拥有地产,甚至死后也不能上岸,尸体会被安置在破船上随江水飘,这样的船在当时叫鬼船.现在还有人说见到鬼船很晦气之类的话.
在解放前的社会,对于多数人而言不会有平等,这样的不平等就是到现在还有深深的烙印.就拿我奶奶来说,她家以前的佣人,虽然后来给奶奶帮忙介绍嫁了人,但是下人就是下人一日下人终身下人.所以90年代,那人从香港回来,回来的时候见奶奶头也不敢抬的.
那是个等级森严的社会,有的东西普通人极难逾越,有人所说的社会的不平等没尊严谁能和印度的贱民比.在旧中国,有贱民的存在,在不少人眼睛里这些根本不是人.比如我奶奶眼睛里的前用人,无论再有钱,奴才始终是奴才.这些普通中国人的尊严就是毛泽东给的,是大多数中国人的尊严.
中国古代有四民,四民之外皆为贱民,比如我们上海人以前看不起的苏北人就多从事当时被称为贱业的行业,这些行业有理发 签脚 搬运 运输 店小二 妓院茶壶 厨师 屠宰 皮革 丧葬 等等.就是四民,也有等级这个我想就不需要我一一说明了吧.
中国自古以来出身的重要往往远远超过对人自身的要求,但是即使在此时此刻,人的出身的重要都不能与解放前那时代比较,起码今天的小学不会因为你的出身而拒绝你入学.而当时贱民的子弟实际连读书识字的权利也会被剥夺.实际在1949年的时候中国识字率才有26%.而读书则是当时贫苦阶层在整个社会最后的上升阶梯.
而当时社会能读书上学的阶层又怎么样,能享受医疗救住与社会救助的人又是什么样的呢.我想洋泾浜我想龙须沟是一个时代的城市居民的写照.农村社会呢,新中国革命起到关键作用的土地革命说明了问题的核心.
少数民族中在解放前有不少是处于奴隶社会,奴隶有人的尊严么,不说西藏的百万农奴大解放,请问彝族原本的意思就是奴隶这些谁又清楚.
无论是奴隶也好贱民也好,这些都随一个时代的结束而结束,我们新中国的民族解放,不仅仅是对对屈辱时代的民族解放,更是几千来一个肆意奴役人压迫人的时代的解放.我们还不能说我们做的很好,你可以用种种实际的事例来证明的你的观点.但是,我们站在今天的角度说这些,不仅仅是要不再重复昨天的错误.更重要的是,认真的评价历史,认真的审视自己的未来,不如此谁能保证贱民的时代重新到来.
旧文充数之九:从大炼钢铁说起
http://www.ccthere.com/article/464823
我们上海大众合资曾经差点因为限期达不到国产化率而下马,后来因为在车门上实现了国产化率才保全了项目.但是2年后,第一批桑车一律出现了车门合不拢问题,我正好当时座过这批桑车(出租),不留神自己差点从车门里载出去,没出事情纯粹因为自己土(一只手拉着护手没撒).后来了解到,上海大众因为不了解问题出在哪里,首先全部采用德国进口钢材不果,然后完全使用德国流水线也不成,询问大众,大众死活不愿意讲.后来不知道从哪里打听到曾经为德国车厂专门生产车门的一家公司要出售,中国人赶忙去商量.人家答复很简单,技术转让没门,但是把厂子买了另说大众一咬牙,买! 随后车门问题就解决了,知道问题在哪里么,冲压车门成型的时候别一下子就收回,在一个位置要停留几秒.怎么着不相信,那么简单的道理,我们用了两套进口设备买了一个废物工厂才解决,你别不信,类似的故事多了,有兴趣我们国内的我就能说好几个.
下面说的事情知道的人就多了,美国家家必须种草皮,知道为什么,因为水土保持法,那么为什么要立水土保持法,肇事者就是黑风暴,下面我给你摘点资料(我自己刚也吓一跳):美国东海岸被尘土大雾笼罩着。在纽约,尘云好像巨大的黑锅反扣在上空,看不见半丝阳光;尘粒无孔不钻,人们泪流不止,咳嗽声此起被伏。靠近尘源的大潮区芝加哥市,一天积聚尘土1200万吨,全城室内外盖着厚厚的尘土。乌云消散,大地膘舱,小鸟从枝头摔下来昏死,野兔四处逃窜,“尘土肺炎” 患者显著增加。这是世界史上一次最可怕的尘暴。源头在美国中西部草原,风暴以每小时96―160公里的速度自西向东推进,将大平原上3.5亿吨肥沃表土刮走,扬起弥天乌云,越过美国2/3的陆地,最后消失在大西洋几百公里宽的海面上。风暴敲响了美国中西部大草原的丧钟,毁田670万公顷,当年仅冬小麦就减收56亿公斤,一群群牛羊在无草的牧场上死亡,破产的农民向西海岸加利福尼亚州逃亡。.....
美国中西部半干旱草原,纵横10个州,土地肥沃,绿苗千里,但因周期性干早,风速特大,从生态观点来看宜牧不宜农,印第安人时代便是一个丰美的大牧场.19世纪比较丰沛的降雨,造成冒险家和土地投机商的幻觉,政府居然也被迷惑,决定大举在此垦荒,1830年开始向西部定居的每户移民提供160英亩 (合64.7公顷)的土地,鼓励他们耕作。第一次世界大战破坏了欧洲农业,国际小麦价格暴涨,诱使牧民废牧为农,拖拉机切断草根,土壤袒露在大风之下。 30年代初厄运降临,继两年干旱之后,引发了1934年5月的黑风暴。1935年美国政府成立土壤保护局,开始动员农民退农还牧,修筑梯田,实行带状播种,逐步恢复大草原的生态。
在工业化的时代,钢铁曾经是整个国家实力与现代化的象征与基础,钢铁在工业化时代曾经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最近大陆的钢铁狂热和进口铁矿石风波,也间接左证了当时我们对钢铁的需求是多么的强烈.无可质疑的是,全民大炼钢铁那场运动的灾难性后果,我这里不会为此辩驳,那么我给你2个数据,就开始说明我的观点吧:49年中国钢铁生产总量是钢25万吨(铁57万吨)另含特种钢2000吨,而我们在1979年经济严峻时刻,钢铁生产总量是2497万吨.
从我说的故事与美国黑风暴的例子来看,人类无论从宏观上还是微观上,经济发展都遇到过不同的问题,有的问题是人为的,有的则是因为对事物发展的规律和自然发展的规律不同认识造成的.90年代世界各国提出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就是建立在各自工业化进程中真实遭遇的问题,在这些真实的经验教训中总结并提出的.简单的说,我们今天的认识恰好是建立在对过去经验教训的总结身上.如果把我们置身在当时的环境,我们在没有当代先进技术知识与经验的条件下我们谁能做的更好.我举的49年和79年的钢铁数字,恰恰说明了我们吸取了大练钢铁的经验与教训,才能取得这样的进步与发展,你以为呢.
我想说的意思归纳为:无论经验与教训,都是我们成长中宝贵的财富.最后我再说个故事,大家来想想.1战爆发前夕,沙俄急需大量高倍望远镜,无奈俄罗斯国产的镜头总有气泡怎么也不合格.无奈之下,求助盟友,可是无论英国和法国政府都不愿意出售,但是俄罗斯人终于绞尽脑汁,花了机器高昂的代价从法国人手里买回了使镜头气泡合格的秘诀,知道是什么么,就一个单词:搅拌
1931年前后日本经济简述,兼评9.18事件
http://www.ccthere.com/article/490314
我先来简单描述下1931年前日本的经济状况以及相关的
首先1928年日本工业产值才超过了农业,这个信息可以真实反映日本的经济结构与综合国力的一面.信息来自东亚经济发展史;
第二自经济大萧条爆发蔓延全球,日本1929-1931期间出口下降了76.5%,进口下降了71.7%,主要工业开工率只有50%,生产大幅度下降,工业总产值下降了32.9%,煤炭下降了36.7%,生铁下降了30.5%,钢下降了47.2%,船舶下降了88.2%.到1931年,日本失业与半失业工人达到了400万,而1931年日本罢工达到了破历史记录的2415次.同样农业产值也下降了40%,虽然1930年日本粮食大丰收但是米价却下降了一半.到1931年底,由于国际金融市场出于对日本金融危机的考虑大量抛售日圆,导致日本国家黄金储备只剩下4.7亿美圆,日本被迫脱离金本位.(以上资料来自;世界危机400年;)http://www.ccthere.com/article/490314
第三日本的危机对策从1931年开始,日本政府开始了以;重要产业统治法;为首的一系列经济统治法令,强行在各个部门中组织托拉斯和卡特尔,并有日本政府向财阀企业发出巨额定单,并对接受定单的企业提供巨额补助补贴与优惠价格,同时政府还扶植了一批以军事工业为母体的新财阀,日产就是其中之一.尽管这样, 到1937年日本重工产业上才升到了工业产值的57.8%,而同期日本纤维工业只增长了25%,食品工业只增长了4%.
第四日本1937年前军需膨胀政策http://www.ccthere.com/article/490314
通过;重要产业统治法;为首的一系列经济统治法令与各种经济措施的整合,到1937年日本八大财阀与5个新财阀控制了日本公司总资本的27.2%,并且完全控制了各个经济部门.在1931-1937年之间的六年里,日本主要以刺激军工生产为主的财政扩张政策使6年中日本政府总财政指出增加了50%,从 1931年的14.76亿日圆增加到了1936年的22.82亿元.而同期日本军费从1931年的4.54亿美圆到1936年已经膨胀为10.78亿.到 1936年,日本GDP为146亿日圆,日本为应付战争需求的国债已经超过了100亿日圆.而6年中日本向日本军事经济投入达到70亿之巨,其中25%用于开建造国营军事工业工厂,75%用于向私人资本进行军事投资.同时1936年军费开支已经直接占日本政府开支的近50%,日本经济至此彻底走向了战争化.
在评论之前,我想说的是,我是以在9.18事件之后70多年积累的知识经验与资料来评论.我评论的是事件的后果,而事件当事人在当时的角度是不可能获得与我同样的信息的,所以,这里关于当事人的话题另做讨论,下面就是我自己的看法与观点.
http://www.ccthere.com/article/490314
第一日本是在世界经济危机中第一个走出经济危机的,时间是在1932年到1933年之间.当时日本主动贬值货币35%,严重冲击了当时已经陷入危机的世界市场,在当时日本的出口被一时称为黄祸出口.而1931-1937同时期,日本在当时东北占领区,掠夺性的经济政策与倾销政策,不仅仅为日本经济提供了可靠的与必要的物质保证与销售市场,更重要的是日本在军事冒险中看见了机遇.
第二萨苏兄曾经提到日俄战争后到1931年前,日本战争扩张进程有一个断层.在我看来这个主要还是因为,在日俄战争中不仅由于战败国的沙俄政府一分赔款不付一寸领土不让,最重要的是作为战胜者的日本取得的是皮洛士的胜利.日本接受无奈的日俄战争结果首先是因为,自己的国家实力已经无法承受下去了.在日俄战争后,日本知直到1910年经济才开始逐渐复苏,所以之后的一段时间内日本的对外扩张尤其是军事对外扩张一直是持谨慎态度的.
http://www.ccthere.com/article/490314
第三在这里我先说一个9.18事件当晚关东军本部的一个细节,这个细节就是事件发生的第一时间,兵营大门敞开,枪械上架.从这个细节中我们可以看出,日本军方冒险主义与患得患失的心态是同时并存的.从我上面列举的经济数据说明,日本在1931年当时,无论是从国家财政上,对外支付能力上还是,国家生产能力与资源供应上都不足以应付类似1937后的战争.这个也是从1.28凇沪抗战中看出日本战争能力与战争意志的局限性.
结论1931年的日本一次军事冒险,奠定了1937年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的基础,东北不仅仅作为日本冒险的踏脚石他对日本的意义不仅仅是对军事上的,这个还为日本进一步的军事冒险提供了必要的成功经验与物质基础.可以这样说,是在9.18事件后,日本真正下了以侵略战争来解决日本国内问题与危机的决心,而且如此低的代价获得了如此丰厚的回报,怎么不能极大的刺激日本统治阶层的欲望与野心呢.
http://www.ccthere.com/article/490314
也许有人从工业化的程度来判断中国和日本在当时不在一个层面上来看问题,但是无论持什么观点,都应该承认以日本在1931年的经济实力国际支付能力不要说支持一次全面战争的消耗,连支持一次局部战争的消耗都是极其有限的,这个已经可以从1.28凇沪抗战来证明.还有人说,为了抵抗日本,国民政府要做长足的准备才可以.很遗憾的是,从现有的资料来看,日本的战争准备工作远远超过了我们当时国民政府的战争准备.简单的说,从1931到1937中日之间的实力差距是在加大而不是缩小,这期间其中东北为日本实力的成长起了关键性的作用,所以日本人习惯说东北是日本的生命线.
尽管我们都知道历史不能假设,但是我这里试图假设下,在9.18那天,东北军以成建制的反击,哪怕是局部以类似1.28凇沪抗战烈度开始反击,那么结局会如何呢很显然,我不能因此判断,日本在东北遭遇有效的成建制的抵抗后是否依然会全面走向战争经济,但是从当时日本的准备程度国内实际情况与必要支付能力上看,无论我们最终是否在抵抗中战胜日本关东军.日本在没有完全控制的东北的情况,无论如何是不可能在1937年做好全面侵略的准备的.甚至在理想的情况出现下,日本经济不但不可能在1932-1933年走出经济危机,很显然,一旦战争陷入僵持,但是脆弱的日本经济的危机将更加严重.那么在此前提下的 1937年的未来呢很显然,中日全面战争也许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如果不是我们当年轻易丢失东北,那个爆发点无论如何都不是在1937年7月7日的那天.
很清楚地回答了许多问题,以后河里许多争论都可以把这篇直接拿出来“一篇以蔽之”,呵呵。
其它几篇慢慢再看看。
葡萄兄也许是该把自己的文章分分类,整理整理了,方便别人检索阅读。兄弟我区区几篇豆腐干文章都给它们列好关键字视作珍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