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梦回中国(2) -- 万里风中虎
修红旗渠属于“建筑”,又动用了海量劳动力,那按照虎定义,就属于“劳动力密集型重工业”。那么,和修红旗渠同一性质的,毛泽东时代大修农田水利,也都是“劳动力密集型重工业”。那岂不是说,毛泽东时代其实是在“大搞劳动力密集型重工业”?这个结论很奇怪啊,问题出在哪儿?
另外,战争状态下搞“大而全小而全”比“每个厂子生产一种零件最后总装”要合算得多。前者炸掉一个厂,其他厂继续生产;后者炸掉一个厂,总装就无法完成了。
而且被赶出狮群的那些就不是雄性了?
他们主要的眼光还是放在内地,所以没有搭上快车道.
我觉得用人力去完成机器可以做的事情,那种机械性的工作,是浪费。短期是可以的,但绝对不应是发展方向。用发挥人力提高技术水平这是没问题的。那种重复性的,体力活,不应该是人去做的,既是对人力资源的浪费,又是不人道的。还不如养牛去干。"人有人的用处"
真正的问题是生产力的提到,使得个人生存(吃喝)这一基本要求很容易实现,而人对其它附加要求(住房、基础教育)的需求具有极大伸缩性。结果就是很多人选择不工作(在欧美表现为吃福利的人,在中国表现为城市人遗弃低等工作如出租司机、环卫工人。吃房租等)。
由此,可以解释另外一个问题:就是现在社会、从事物理生产、生活资料的人口比重在下降(农业、工业)。而从事非物理生产、生活资料的人口比重在上升(餐饮、娱乐、金融等)。 而整个经济中,服务业的比重也在上升。
所以真正的问题是:
生产力的提升扩大了人不工作而生存的可能性。
“以人为本”,追求单位劳动力产出最大化,那就要搞机械化自动化;如果“以资为本”,追求单位资本收益最大化,那么就可以把自动化生产线拆了用海量劳动力来替代。
按照人教版初中政治教材,轻重工业的区别在于是否是"机器制造机器",是则为重工业,否则为轻工业.
如纺织业,是机器制造布匹,为轻工业
又如机床生产,是机器制造机器,为重工业.
虎兄说的伐木,好像应该归属于广义农业...
我真是人品好啊,送了10来朵花,居然:
恭喜:你意外获得【通宝】五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在某些行业通过努力可以做到劳动力成本比机器成本便宜,但是这具备全面性吗?值得怀疑.毕竟自工业革命以来的主流是机器成本比人力成本更便宜.
现代医学的发展使得人类的生存几率大大提高,人口的增长远非农业社会可比.所以,事实是,效用带来更多的生产和工作机会不能抵消人口的几何上涨.
只是这么做的后果就是工业化社会无节制膨胀,最后在一系列争夺资源的战争中落幕。在没有新的生存空间和相对无限的资源前,必须控制人口增长。说到这一点,或许以后会有共产主义社会,但是肯定不是最终形态,而是一个过程。
对于政治家来说,翻脸的理由还不好找嘛?欲加之罪何患无辞。至于部队士气那是政治宣传的问题。
就拿对越自卫反击战而言,我军士气高涨,难道越军拿了我们的援助就士气低迷了吗?事实上,越军的战斗意志一样很顽强。
你说的是某些轻工业吧。
作为整体的重工业,肯定不可能解决就业问题。技术再怎么偏向,也不能用手工业代替重工业。
解决就业问题要加上轻工业、服务业等等。文革前是产业结构问题,不是技术偏向问题。当时即使技术上偏向多用一点人,也解决不了就业问题。如果只发展重工业,相应的就会有各种问题出现。
不信你找一个,我们大家看看?
成功的宣传,必须建立在别人听得进去的基础上,也就是说,摆事实讲道理。没有道理,宣传机器是开不动的。事实上,79年打越南,部队政工部门的一个重要工作,就是向部队论证出境作战的正义性。
至于说越南的士气高,人家是保卫祖国,也正义得很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