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文摘】丛林法则是后人塞给达尔文的私货 -- 肖山
达尔文只说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外链出处。弱肉强食、赢者通吃的丛林法则,其实是社会达尔文主义外链出处。从达尔文主义到社会达尔文主义,正所谓:真理往前一小步就是谬误。
打个比方。狼强,羊弱。但都在“物竞”中获得了“天择”。都是生存的适者。如果狼真的把羊“通吃”了,狼也就灭绝了。这个简单的道理从易经、老庄到马列都讲过。
丛林法则是谁的私货呢?似乎是一百年前的德国和美国。
所谓“社会达尔文主义”实际上是斯宾塞主义,它在达尔文进化论诞生之前就出现了。甚至在达尔文的进化理论中,也没有“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中的“竞”字。把达尔文的理论理解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是当年严复将达尔文进化论与斯宾塞主义强扭在一起的结果。
当一个人人之初、性本善时,听到了“进化”、科学的“达尔文主义”这些好词时,顺便塞个社会达尔文主义,潜移默化的蒙了绝大多数人。再想告诉大家不是这么回事,就难了。
这是俺过年前的采访记录,在这儿晒一下。被采访者的水平和能力应该可以给理解达尔文提供足够的参考。
达尔文主义和“社会达尔文主义”
柯遵科:北京大学哲学系科技哲学博士,英国科学史研究学者
问:达尔文进化论的核心和实质是什么?
答:“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就是达尔文主义的核心。有人说,达尔文得出这个结论,来源于他环游世界时对各种生物事实的观察和思考。然而,任何一种科学发现都无法脱离科学家所处的时代背景。达尔文得出自然选择理论,关键是受了马尔萨斯人口论的影响。该理论认为,人类人口的增长远远超过生活资料的增长,战争/疾病/自然灾害等因素是对人口的积极抑制。这种明显和自然选择理论同构的论断构成了达尔文主义的基础。虽然达尔文自己说马尔萨斯的观点对他的影响很小,是一个偶然。但是,从他完整保存下来的各种读书笔记和资料,我们现在知道绝非如此。达尔文得出进化论这个结论,明显借鉴于人口论。
问:进化论对社会科学产生的影响表现在何方?
答:进化论可以说是进步的,也可以说是反动的。在达尔文时代,进化论打破了以往宗教中关于“上帝创造物种,特别是人类”这一说法。对于曾经笃信宗教的达尔文来说,他做出这个结论是个很痛苦的过程。进化论对人们打碎宗教枷锁,发扬自由精神起过积极的作用,这个进步是不必否定的。
进化论所提倡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也充分阐释了资本主义社会剥削的残酷本性。“适者生存”这句话实际上是英国哲学家斯宾塞说的,达尔文认为他对自己思想总结的很准确。斯宾塞把它引入到自己的哲学中,证明资本主义社会自由竞争的合法性,这就是“社会达尔文主义”的来历。该思想曾被运用到20世纪的各种社会运动当中,后来还成为纳粹种族主义的思想来源之一,造成了二战对犹太人的大屠杀。
不过,从另一方面来说,进化论中包含的斗争思想,也为各种进步的社会思潮所借鉴。马克思认为,进化论所讲的生存斗争,为自己的阶级斗争理论提供了科学支持,将促使工人阶级与资本家奋起抗争,改变残酷的社会现状。从这个意义上讲,进化论为工人阶级运动提供了充分的理论依据。
问:既然进化论对社会科学产生了如此重要的影响,那么现在人们怎样看待达尔文的思想?
答:进入20世纪之后,人们对达尔文的认识经历了一系列的变化。20世纪初,综合进化论成为生物学界的主导学说,达尔文的自然选择理论被认为是真理。达尔文主义在自然科学界被广泛宣传。上世纪70年代之前,人们常常将达尔文看作一个“历史伟人”和“里程碑式的科学家”。70年代之后,通过充分发掘史料和引入社会学视角,人们将自然选择理论与当时的社会背景联系起来,不再将它视为一种单纯的脱离社会现实的“天才发现”。人们得出结论:英国当时的社会文化经济背景是促成进化论的重要因素。20世纪80年代之后,随着研究角度的不断变化,对达尔文及其理论的研究也越做越细,对他的思想和行为的理解也变得更加深入丰富。
问:可不可以认为,达尔文的进化论思想受到当时流行的各种思潮制约?
答:每种思想和观念都不会脱离当时的社会语境。现在人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达尔文所处的社会环境对他的影响。达尔文的家庭在他父辈的手上变得极其富有,于是就安排他信仰当时英国国教——这能使他在社会主流当中获得相应的政治和社会地位。当达尔文发现进化论挑战了英国国教的“上帝创造人”的思想时,达尔文本人对是否公布进化论非常犹豫和反复。他曾说提出进化论就像在进行一场“谋杀”。当时,它不仅挑战流行的科学观点,也挑战宗教的社会控制。这肯定会给他的生活带来麻烦。达尔文的妻子是忠实的宗教信徒,在进化论的问题上,她承受了巨大的信仰压力。但是达尔文最终设法克服了这一切。在相信科学还是维护宗教的问题上,达尔文经历过痛苦的挣扎。只有到了今天,人们在研究他留下的丰富的资料和笔记时,才发现达尔文经常伪装自己。他的许多不一致的言论行为,要放到当时的语境之下才能够理解。
del
适者生存,弱肉强食在哪里都是错不了的。强者通吃,可以看成:强者想在什么时候吃,就在什么时候吃,吃多少随意,但是对不起,吃得太多了消化不良乃至撑死都有可能。另外,承认适者生存,弱肉强食,就要承受自己被吃,事实上这一点西方列强做得很好,尤其是比较实际的英国。
网上看到一个介绍,称"由于分子遗传学的进展,表明遗传信息只能从基因向蛋白质方向传递,而反向传递是不存在的。因此获得性状遗传说已被否定。"
这个是不是最新的定论?
“物竞”是指通过过量繁殖的创新过程以产生多样性,“天择”则是找到适合当前环境的创新并将它固定下来。天择是生命与社会进化的现实,落后的思想与组织形式,自然会被淘汰,不是需要任何组织或个人努力加以推行的。所以纳粹以国家机器为动力加速选择的进程,快速消灭多样性,谈不上有什么道德的正当性,而是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极端有害的。
相反,从人类整体的角度,真正的达尔文主义者需要关心的是在不牺牲人类总体竞争力的前提下,如何努力保持最大程度的多样性。
当前的问题同样是:美国主导的全球化系统正在大规模的消灭社会与文化的多样性,其他小规模的独立体系可能无法抵挡,但作为中华文化这一仅次于西方文化存在的大系统也不能为文明的多样性做些贡献的话,那还能指望谁呢?
当然,保持中华体系的多样性必须在不损害自身竞争力的前提下,所以抱残守缺决不是选择之一。像西方伪善者保护藏文化那样希望中国人永远后在博物馆中供猎奇着参观不是维护文化多样性的正确态度。
这个发现的意义在于:进化是一个开放的体系,没有人能够根据现实需要设计出最佳方案来,而是让各种方案自行比较,分出优劣,再在较优方案基础上进一步优化。
无论"获得性状遗传"是否存在,都与人的主观设计无关,都是客观规律,无论哪种结论,进化都不可能不是"开放"的.
就是说生物个体可以向特定方向努力,以遗传特定的性状。这可以算是“设计”的开端。反之,个体能做的就是活下去生孩子证明自己存在的价值,而不能参与设定未来。
打个比方,如果获得性可以遗传,萎缩男们应该努力塑身,争取生个帅哥。反之则只有打肿脸充胖子,证明自己虽然长得歪瓜裂枣,但天生我才必有用,存在的就是最好的。
我再试试多举点儿有说服力的例子:
适者生存从达尔文开始大家都同意。但弱肉强食、强者通吃的丛林法则,只在丛林里适用,在更广阔的生态环境里,反例到处都是。在近几千年的人类社会里,凡是想“想在什么时候吃,就在什么时候吃,吃多少随意”的“强者”,绝大多数没等到通吃的一天就被贪婪、单边主义等等覆灭了。偶尔通吃的也很快都盛极而衰了。能长久的当“适者”的,多是较人性的社会。这也是中国的天人合一的文化总是被统治者采纳,当了几千年“适者”的历史所证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