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为什么外贸出口能挣钱,内销就不能挣钱呢? -- 侠客梦

共:💬50 🌺76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家园 钱是什么?

我觉得啊,钱的本质是“劳动”--用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表示。这是我学了马哲以后对钱的理解。这意味着什么呢,这意味着我们买东西,表面是付了钱,实际上是为卖东西的人在打工。本质是“以劳动换劳动”。打个简单的比方,秦琼去住店,水土不服病了,盘缠花光了,武器和防具都卖光花光了,如果遇不到单雄信,店主也不想承担损失,在不考虑秦琼逃跑的情况下(毕竟是法治社会了),让他继续在店里养病,病好之后在店里打工还债就成了皆大欢喜的解决方案。

回到外汇储备的问题上来。我们的工厂,不论是不是血汗工厂,既然有销售额,就一定有利润。(插一小段资料啊。据说温州有一家生产牙签的企业,在生产牙签。100根牙签一包,一包买1分7厘钱,这1分7厘里有1厘3是利润,利润率只有7.65%。但他们每个月要出口2-3个集装箱。够血汗吧)再少的利润也是利润,利润就是别人的劳动,同样用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表示,以货币的形式存在。外汇其实就是外国人的劳动量化后的表达符号,由于外汇不能在本国流通,国家收到了外汇以后必须按照当时的汇率付给本国企业本国货币。企业才算是把赚来的钱装到了腰包里。而国家必须拿着这些外汇跑去找到老外让他们给我们老老实实的干活才行。也就是必须用外汇换来外国人的产品或专利。如果国家死攥着这些外汇不花出去,就等于是我们的企业白给外国人干了活,而国家也没有按照经济增长进行必要的货币投放,而是制造了通货膨胀。

家园 从我从事的行业,看外销工厂做内销的局限性。

以服装行业为例,模糊的记得公司采购部的同事,提过有些做外单的工厂,依据国家政策,是不能做内单的。这个我回头考证下回复你。

前几年一些大的外销工厂是有点“不屑”做内销的小订单的。现在,形势转差了,这些外销的工厂即使主观上愿意,马上转内销也是需要时间的。

以前做外单,工厂只要做好生产这部分的工作就好了。大的外国服装公司,新款设计都是总部几十个人的团队来完成的。工厂很多时候是拿着国外公司样衣,样鞋,照样子开机器做就可以了。

完成生产任务以后,货品在全球的物流,广告,公关,品牌推广,零售店铺的设计,零售管理,这些环节,根本不需要工厂来操心。

也就是说,标价60美元的衬衫,工厂的出厂价可能的确是4-6美元。其他那些增值环节的产生的利润,不是它的核心竞争力,它短期内也无法赚到。

现在工厂转回头做国内市场,他们是没有能力在短期内开发设计出新产品的。工厂即使拿着以前外单的样板,做出一些山寨产品,也无法马上建立批发/零售渠道。自销的能力与外销的订单不是一个数量级的。

你也许会问,可以去争取国内的服装品牌的订单啊?

话是不错,但是国内现有的大牌子,早有固定的供应商了。前几年你不给内销的单子好脸色,现在再争取客户,了解客户的技术要求,建立双方的信任关系,也是要时间的。

国内需求萎靡,大家常说产能过剩,那么多工厂抢单子,抢来的单子还不能像外单一样量巨大,付款巨及时,现在人工成本又增加了,所以大家的日子真的都不好过啊。

家园 试答,不一定全对啊

中国的储蓄率世界第一,而美国反之。 为什么呢。因为我们的法制不健全,我们的法制健全的那部分也是“执行难”。由此造成老百姓的危机感世界第一。在中国,钱是可以用来买命的。我清楚的记得我四叔患急性脑瘤,在宣武医院(脑外科较牛)手术室用头撞床。而医生和护士处于临战状态,主刀大夫举着已经消过毒双手不断跑到手术室外急切的询问家属--“钱到了没有!!!”幸好4万块钱及时赶到,手术迅速展开。4小时候医生宣布手术获得了成功,命是暂时保住了。1周后由于由于经济问题我们无力继续治病只能选择拔掉氧气管。这就是一个普通中国农民的归宿。由于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健全,大家不敢花钱,所以储蓄率高。消费水平低。

由于教育体制的问题,我们培养出来的人大部分高分低能缺乏想象力和创造力。(而那些高分不低能,有想象力有创造力的优秀人才都出国了,就像大多数河里人一样)由于我们缺乏想象力和创造力,我们就很难生产出高技术附加值的产品,也很难发明什么管理方法或各种提高效率的工具。最后大家就开始拼渠道,拼价格,拼成本,拼光了产品研发经费。恶性循环周而复始。最后开始拼信用。所以我们的企业的应收账款居高不下,三角债就出来了。

由于我们的政治体制改革力度不够,所以腐败横生,从官场到商场,研究问题和讨论问题都是在饭店进行的,后来转移到澡堂子(北京洗浴中心的豪华程度可以说世界第一,个个门脸修的都跟人民大会堂似的。)各个旅游景点或会议中心里开得工作会只是把大家叫到一起宣布一下决定而已。房价之所以不降,实在是将不下来啊。哪个开发商要是敢公布真实的建房成本,估计是要以叛国罪论处的。如果说以前的腐败离老百姓很远,那么现在的可就很近了。看看国内各地的村委会选举吧。候选双方都是极尽所能、倾家荡产也要当选这村公仆的位子,他们可真是爱民爱的不惜血本啊。

所有这些都是内耗,都是经济社会运行的成本,最后都要由普通老百姓埋单。哪里还会有购买力啊。

前面有人说1美元的裤子在国内卖200块人民币。我相信。但那不是在超市的货架上,而是商场,品牌专卖店。为什么呢?效率。一家大型超市2-3万种商品只有200个左右的雇员。一个品牌专卖店6-8个人,却只卖20几种商品。商场的柜台更可怕,2个售货员倒班只卖1种商品。事实上每个售货员每天都卖不出几件商品,他们一天里大部分的时间在搞卫生和闲谈或者玩PSP。而一个工厂里的工人,1天却可以生产出上百条裤子。请注意,我说的工厂,不是作坊(暂且20人以上算工厂吧)。这是多大的产量。那些售货员每天也要生活,不把1美元的裤子卖到200人民币是活不下去的。

家园 哪里有啊哪里有》

我赶快去买

为啥我见到的都是几十上百美元的衬衫?

家园 渠道很重要

什么是渠道呢,我觉得渠道就是产品投放能力。渠道的效率和成本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产品的竞争力。哈马斯有炸药。但是他们投放炸药的的渠道少(只有火箭弹和人弹)效率低(火箭弹只能一发一发的打,还得打一枪换一个地方;人弹就不说了,这种发射器的生产周期大于15年。)以军则不同,导弹炮弹,航弹甚至核弹大大地有,品种全效率高,所以他们根本看不上“人弹”这种投射方式。

而我们的企业呢,要想把产品投射到最终用户手里,要设立大区总代,省级总代,市县乡代理一直到各个商场超市的售货员。这个过程和TG投射马列主义的方式是一样的,但他们都没有TG的实力。反观那些具有垄断地位的大企业如石油石化移动联通则没有这些级别的代理,他们下属的分支机构多是平行关系。效率高不高先放一边不谈,至少是不怎么加价啊。

上次去买一套床上用品,经过1.5个小时的PK价格已经砍到低了,售货员不再降价了,而且已经开始赶我们走了。我就走了,走之前留下了一句活话:“咱们能聊这么久是个缘分,我去别处转转,要是和你的价格一样,我就回来买你的。”第二天我又去了,告诉那个卖货的小姐说XXX买的比你便宜200,由于昨天聊的投机,所以我回来了,你要是能以这个价格给我,我就跟你这买。想不到那小姐对着XXX的方向发表了一通愤慨后,说要上告公司。然后爽快的同意再给我便宜200块。乐得我心里开了花。这说明国内企业所建立的渠道内部也是竞争激烈的,12月持续低迷的车市突然回暖也在某种程度上说明了这个问题(4S店为了凑任务拿返点,年底会赔钱卖车)。还有一种渠道模式就是像安利戴尔红孩子这样的公司,放弃代销,搞直销,营销成本是降下来了,广告成本却上来了。这其中的平衡对于缺乏数据的我来说,实在是琢磨不透。

反正渠道很重要,重要到新西兰的那个什么然公司为了谋得三鹿的营销渠道不惜把三聚氰胺的事捅出来,把三鹿搞死。当然,TG不傻,这等肥水岂能流到外国。这次我看三元是肯定能收购三鹿的了。

扯回到那些外销工厂生产的外贸产品。他们在激烈的竞争中已经把价格压倒最低了,这个价格是不包括渠道成本的。如果想转内销,想迅速建立国内销售渠道几乎是不可能的。即使建立起来了,成本也上去了,竞争力也没了,一样会死于那些一直做内销的企业手里。

怎么才能皆大欢喜呢?除了获取海外殖民地,开拓并培育新兴市场之外,就剩下祈祷美国赶快走出经济危机,继续来盘剥我们吧。

家园 先转一段陈经老大的文字

现在全球金融危机一来,我估计出口受影响的程度排序如下:

外资主导的加工贸易

资主导的加工贸易

内资主导的一般贸易

这个排序,基本上也是这些产业中原材料进口比例的排序。而进口原料当然是要用外汇的。有些外资主导的加工贸易,在国内除了水电和劳动力,基本没有其它需求。

家园 这个是批发价。。。

真挂超市卖至少X5吧,x10是很正常的。

你如果去地摊买,20元的衬衫也是有等。。

家园 【原创】这个问题问得太好了

我个人认为天朝所有的“经济学家”加在一起都回答不了这个问题。甚至能观察到这个现象和问出这个问题就可以够得上经济学家的资格了

天朝的企业有个世界独有的现象,就是一大批企业只做外贸生意。这个一大批的意思是一个县、市、地区可能有数以千计的企业基本不做任何内贸业务。不知道历史上工业革命时的英国是不是有这种情况,或者日本是不是有过这种情况,但是放眼当今世界,可能只有中国才有。

这个现象有微观经济和宏观经济上的原因。一方面,从微观经济的角度来说,这是个市场的问题。我们常说中国有13亿人口的大市场。有没有比13亿人口还大的市场呢?有。那就是50亿人口的市场,也就是外贸市场。

天朝的产品跨海越洋、无远弗届,从世界经济的首都纽约一直到最贫穷的非洲部落,都可以见到中国货的影子。中国以外的市场总人口超过所谓的内需市场,而外销市场人口的平均收入和购买力更是内需市场不可比拟的。比如中国商品的传统目标市场----美国,欧洲,中东,拉丁美洲,其人均收入均大大超过中国。因此,外贸市场的容量要远远大于内需市场。

从宏观经济的角度来说,天朝制度落后造成的交易成本往往大于外销市场。这里“制度”并不仅仅指政治制度,主要指管理经济活动的水平和能力。可以说,现在到了生产关系严重制约生产力的发展这一阶段了。

比如,信用制度是一国经济管理水平的标志。一家企业如果做内销,首先遭遇的就是信用风险。从一个小小的经销商到国美这样的巨无霸,除非强势的厂家要求现款提货,不然的话货款被拖欠和赖帐简直是司空见惯。外贸生意中被赖帐也不是没有,但是我个人的观察来看,外贸货款的安全性要远大于内销。

至于其他社会交易成本的事情就不准备展开讨论了。比如,如果开一家工厂,是做内销的更容易被工商税务查呢还是做外销的更容易被查呢?等等。

家园 送花,我也算是个“民经”哈

天朝制度落后造成的交易成本往往大于外销市场

难怪老温要四处泪眼婆沙了,要求流淌道德的血。不过我还是不明白外贸不转内销是因为没有利润呢?还是因为没有暴利?

家园 外贸厂也不是不想做内销

以前对三资厂的内销是有限制的,现在也没人管了。内资的外贸厂更加自由。来的都是客,作为厂家来说谁的生意都是生意,本来是不分内外的。内销的价格往往比外贸单高,看上去很美,但是订单量小,付款总是有问题。厂家同算下来,内销单的利润还是比外贸小。

做制造业的很少有暴利的,都是赚点蝇头小利,无论内销外销都是这样。除了垄断行业和吃国家饭的行业,有没有内销的暴利行业呢?有。如医药品,保健品(比如OMP牛奶),也是管理国家水平低下的表现。

家园 不单出口有退税,做内销的要活下来还得想着法子出口,奇怪吧

因为,出口有退税;进口有办法不交税,进来后现金交易,假定利润10%的话,全是自己口袋里的。在国内老老实实的做国内生意的,不单要交17%的增值税,还要交利润25%的营业税,分红交20%所得税,还有劳保,欠薪保障金,你说最后还剩下多少?

家园 一针见血!

这是资本主义的病根子。

家园 能说就说几句,不能说就悄悄的,

没人会把你当哑巴卖了。说些什么倒三不做两的话?

家园 那就干脆关门算了,走进死胡同了嘛 !

企业没有因为卖给国内而多赚钱,却需要发更高的工资,它如何平收支?

福特能想到“让自己的工人买的起汽车”,为什么我们就不能认真考虑一下这个思路?

交换的根本在于有剩余产品,工人的劳动报酬只够吃饭穿衣的话,交换行为就被抑制,你资本家捧着你的产品自己享用吧。

家园 做出口就不要交吗?

还要交利润25%的营业税,分红交20%所得税,还有劳保,欠薪保障金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