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我的团长我的团》之我见 -- 松阿察

共:💬49 🌺165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家园 【原创】《我的团长我的团》之我见

河里已经有不少讨论《团》剧的帖子了。本文本来是对观望者童子的跟帖。后来觉得观点有点意思,加上自己的主题贴少。就贴出来请大家指点指点。

感觉兰晓龙就是一文学青年,你得脑袋转几个弯才明白他在说什么。

《团》剧正和套用一个诠释——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你要说是在反映哪个历史场面,那肯定是假的;但你要说它是在反映那个时代中国人的精神,那它是真的。

《团长》这个片子,其实并不单单是为了描写军旅生活;它其实是编剧对于我们民族缺点的思考(“面对鬼子一成不变的卑鄙无耻,中国人就是不长进”,“就想着安逸”)。《团长》里反映的很多问题,其实今天依然存在,并没有完全改掉。今天的中国人中间也不乏像炮灰们那样,浑浑噩噩、只知道生存,放弃了理想和尊严的人;不乏像虞啸卿那样,空有热血,但在现实面前最后不得不低头的人;不乏唐副师长那样精于个人算计,说话冠冕堂皇,视他人生命为晋升阶梯的人。那些炮灰们每个人的性格都不同,却都是国家精神沉沦过程中的典型,很多人可以在他们身上找到影子。只不过是我们现在的国力比那时候高了,所以这些缺点显得不那么明显了。《团》剧借用的时代是“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民心、士气、国运都衰落到了极点,这样反映出来的缺点就更加明显。借小书虫子的口问观众:我们历史上那种精神到哪里去了。也是多次体现出需要把“失去的魂”找回来。(所以龙文章家的职业被安排成招魂师,并多次提到“魂”这个东西。)

我很喜欢“总是逃避”的烦了、“无能却激昂”的阿译、“实际而粗野”的迷龙这些角色,虽然在现实中,我并不喜欢这几种性格的人;相反,我不太喜欢剧中的兽医,不是说这个演员演得不好,而是说他在这堆炮灰里是个异数,他还关心别人的生命,但他没法给别人希望。在现实中与那些炮灰相比,我倒是喜欢和这种无能的好人在一起。对龙文章,只能说他是个妖孽,现实中我没遇到过这种人;通过他的台词,能看出来安排这个角色的确是要表达什么意思,但我没太看懂。挺不喜欢小书虫子这个人,但是这个话由他来问是对的。他的特点是“纯”,只有理想,不懂得现实,不肯跟现实妥协,是照亮这个灰暗国家的一根划着的火柴;这是他跟虞啸卿的区别。正因为如此,编剧安排他在第一次正经的战斗中就被打死了,暗喻他做法并不完全合理,因而是脆弱的,但他的死至少引起了烦了的思考,哪怕这种思考只是那么一瞬间。

在这个背景下,把民族、国家的缺点彻底暴露出来,从而引发思考。似乎《团》里并没有完全给出这个问题的答案。剧中TG的游击队是灰暗中的一个亮点,但似乎做为答案还不够完整、充分。从最后的敢死队式进攻前,烦了说的“看到死人了”,他们跟他说“打过来,不要死”,然后烦了说“他们都还干净了”,好像反映的是人不但要追求活着,还要有尊严、有责任感地活者。从这个角度来说,我觉得《团》的主题是——人应当怎样活着。引申开来,我们的国家和民族应当怎样活着。但并没有清晰地给出怎样才能有尊严、有责任感地活着(或者直接了当地说我们国家的出路在哪里)。我想作者也没想出答案,但借用死啦死啦和小书虫子的争论说,“即使没有答案,但还得做事”。死啦死啦就是一个做事的人。

《团》剧里有些细节注意的很好,比如董刀的法国头盔,比如炮灰们光着身子上飞机,说明作者读了不少关于那个时代国军的书;有些细节就有bug,说明作者并不熟悉一些军队的细节,而且也不是想以拍纪录片的态度来反映那段历史(或者说作者“长于事而短于物”)。

总结来说,《团长》就是一部借着“抗战”这张皮来促使大家思考人、社会、民族、国家精神的片子。(其实《士兵突击》何尝不是这样呢?)

关键词(Tags): #我的团长我的团(landlord)
家园 沙发
沙发
家园 实在太快了。合着您是24小时在线,专抢新帖沙发的。
家园 说得很好

我很同意。不用我来说了。

家园 看来不冒泡是不行了

恭喜:你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家园 这些日子砸花太多,把经验给砸没了

把积分看成了经验

家园 这个原著作者的风格,我不喜欢。

这个原著作者的风格,我不喜欢。写的太啰嗦,里面的人全是话痨,说起来没完没了。

剧情拖沓,节奏缓慢,语言生硬,真不愧和《士兵突击》一样一样儿滴。。。。。

家园 唉!沾光啊!

恭喜:你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谢谢:作者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家园 花.瞄过几眼<团>,感觉乱

看松兄的这帖子反倒有感觉.松兄是借<团>发挥自己的东西呀.

在现实中与那些炮灰相比,我倒是喜欢和这种无能的好人在一起。

家园 这不就是松兄说的好人么
家园 兰晓龙是写话剧出身的

在《士兵突击》相对固定的环境了也还好,到了《团长》里一幕一幕的长篇对话,简直……

家园 麻木和逐步觉醒

片子的前10集中,炮灰们是麻木的,不知道做为军人应该去保护什么,如何保护。而仅仅知道逃,可是每人知道要往哪里逃,怎么逃。龙文章的出现给了大家希望,胜利的希望,刺破了连年战败带来的笼罩着每个炮灰的黑幕,刺痛了麻木中的炮灰。大家仿佛知道如何去亮出自己的獠牙,如何抱团去抗争、战斗。这些炮灰的魂在觉醒,积弱百年的民族之魂在复苏,这个复苏就是本剧的魂。

这个片子不是看战争场面,不是看帅哥,不是看男女乱爱。

主题本来就沉重。

家园 这是我看到最好的对《团》的品评

熊仔看完团剧后一直觉得有话可说,却一直没有说出来。无它,是在是被编剧给绕晕了。花这句。

感觉兰晓龙就是一文学青年,你得脑袋转几个弯才明白他在说什么

再补充一下阿忆的故事。剧中介绍,阿忆是军官训练团15期毕业,但是一直没有上过战场。阿忆也是这堆炮灰中唯一一个能收到正牌军看得起的人。炮灰团被虞师长征召时,负责体检的军官(士兵突击里的“平常心”吴哲扮)就向阿忆敬礼,只因他是十七期的,阿忆是他的前辈。唐副师长也很器重阿忆,把他升做副团长、督导。虽然唐基的目的是为了找个软蛋安插在炮灰团,增加自己的内应,但为什么找的就是阿忆呢?阿忆从开始做营长起做的就不够格,根本不能打仗。即使到了最后,有了些成长,也就勉强及格的水平。但从来没有人想过要换,我想,这就是国军对自己长官的理解吧,不够格是应该的。除去两头骗的死啦死啦,你再看看国军的这些官和兵,阿忆是个不称职的营长,烦了是个心已死的连长,还有个麻木的东北军上尉(总被迷龙打的那个),没有一个合格的军官。甚至不如下面的士兵。如果在tg的军队里,那个嚷嚷“中国要灭亡,除非湖南人先死光”的湖南人一定能成为战斗英雄,能带兵。保不齐豆饼也是个黄继光是的战斗英雄。

这可能就是国军的无奈吧,也是一个刚跨进近代门槛的国家面对现代战争时的无奈吧。其他国家比如普鲁士刚开始时的部队也像东北军,西北军这样按地域划分,也有唐基,虞师这样的家族来掌兵,但普鲁士就有时间发展出参谋长,参谋部这样的制度。那个时代的中国军队却没有时间,所谓落后,就是这样的吧。

家园 送花。团长里其实有一堆愤青。

又看了几集,感觉小孟和老虞都是愤青,只不过一个左一个右。

很多人不待见孟烦了,感觉倒不是真为了他的“贫”,而是因为他的“不信”。他是个虽未彻底,但已经很极端的怀疑论者。他的损不光是嘴上的,而且是从心里边就不惮以最坏的来揣测别人甚至自己。这种人无论是虚构的还是现实生活中,都不太会有人喜欢。幸亏他还不是彻底的,所以他还在“做事”。

而虞啸卿,呵呵,实际上是个左愤。

相反,小书虫子虽然是愤青的面目出现,实际上却并不是愤青。虽然他说话老是那么慷慨激昂的,做事也是不谙世事的。但他与人的交流是理性的。他相信自己相信的,但不强迫别人相信。他听别人说话,并且对不同意见持尊重的态度。即使被无理地攻击,他也只是表示失望,连口头的反击也没有。而且,他不是口头派,他真正地去做了他觉得“对”的事情。我尊敬小书虫。(不过小书虫激愤的外表似乎让很多人不快啊,看来包装还是很重要的,光内心正确没用。)

龙文章则是实用主义和理想主义的混合体。他被称为妖孽,我觉得是因为他已经到了极端,极端的理想主义,与极端的实用主义。这两点居然并存在同一个人身上,不是妖孽是什么?

家园 有一句没看懂

穿美军装,打美军战法,用美军科技,八零后做派竟然还不懂英语

这一句没看懂。一个团只有一门战防炮,几挺机枪,部分兵拿的还是汉阳造,怎么打美军战法?感觉上龙文章到28集为止打的都是TG战法,对小股敌人就用游击战打法,对敌人的大部队就没别的法子了,只好对己方士兵先做心理上的忽悠,让大家拼命,然后就拿人命往上填了。还是在后半部分他忽然阔了,改了打法?后面我还没看完。

龙的团装备比TG是要好很多,不过和美军比,甚至和真正的国军比,还是有很大差距的。

八零后作派……择善固执?有所必为,有所不为?对所有生命的敬重?敏于行而利于言?希望80后真的能有这些作派吧。千万可别只有嘴损这一点儿作派。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