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北京上海市中心的房价到底贵不贵? -- 大众河蟹
上海都YY成曼哈顿了
1)政治经济金融中心之一,有人口和经济容量
上海不是政治中心,上海同样也不是经济金融中心。不要以为有几座高楼,有一个股票市场,有外资银行的几个分支就成经济金融中心了。
人口是有不少,可月人均收入也就2百美元左右。
事实是,除了少数几个政府重点扶植的官办企业:宝钢和上汽,上海根本就没有全国性的公司。目前国内可覆盖全国的销售网络只有北京和深圳。前者是官办渠道,后者是民办渠道。上海本土民办企业缺乏开拓性。倒是这几年通过优惠政策吸引了一批外贸企业来沪发展。能不能长久还不太好说。7,80年代的轻工业,电子工业早就灰飞烟灭。大批40 50下岗职工再就业,收入微薄。
2)科学教育卫生及高级服务产业发达,白领经济
前半句我认同,可什么是白领经济?难道下岗工人在街头巡逻,在加油站值班都成了白领?上海本科以上学历只占人口总数的6%,高级人才比例只占人口的0.51%。这是什么样的白领经济??
3)独特的历史文化
整个中国都很独特
4)多元性、不同层次的居民,新老移民,兼容并蓄,适合长期发展
深圳,北京,广州都很多元,适合长期发展。
5)可步行,有适合行人的商业空间,城市文化
这个是针对北京的。上海的道路确实还不错,除了少数人为规划的败笔,例如世纪大道之类的搞笑马路。不过上海现在交通也越来越拥挤。估计以后很多时候也只能步行了。
6)对外对内交通方便
这个不是上海的专利,对外交通不方便的大城市我还没见过。
我的看法
第一,上海相对国内的大城市来说,算是城市建设不错的。但城市建设最好的地方不在美国,而在亚洲,东京,香港,新加坡是巨型城市建设的典范。和这些地方相比,上海的差距还很大。不要说路边的电线杆,污浊的空气,就是每遇大雨即面临瘫痪的下水系统就反映出城建的水平。
第二,上海的经济。轻工业,制造业除了少数受政策保护的企业,大部分都已经外移。金融中心那是水中望月。上海股市的监管水平根本不足以吸引大量外资,打造世界金融中心。外资企业的雇员,也多以外地人为主,本地未受过高等教育的人群,就业空间日趋狭窄。沉重的就业压力,使上海市政府不得不收紧前几年放宽的户口限制。就软件行业而言,除了一个盛大,其他的无非分成三类,一类靠吃政府饭维生的,一类是外企的研发机构,帮欧美开发中心做一些零敲碎打的开发项目,最后一类是对日对美外包。
上海目前就是一个商贸中心,受惠于一系列的特殊政策(譬如出口退税的优先权,三免五减半之类的),对外商贸优势比较明显。对内商贸的地位已经受到极大的挑战。
社会总的来说比较安定。广大下岗职工性格温和,政府也好歹给了大部分人一口饭吃。比深圳和北京要好。其他的,都是忽悠。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一句话,屁股决定脑袋,有些人无视好了。
比如上海一年毕业多少大学生...2008年张江又来了多少外地大学生?上海2008年的人均收入到底是多少?再说俺在说内环,拜托您能给俺提供些更相关的资料。
上海排不上号,国内谁排的上,您也可以讨论呀?上海确实是买办经济,这有它的历史和人文原因,这点的确不如深圳作的好,但香港新加坡难道不是买办经济?除了地产,出了什么让世界瞩目的著名公司吗?照您的逻辑影响它们成为魅力城市了吗?
俺也不是上海人,但到过世界上大多数明星城市,上海配不配和纽约比,每个人茄子萝卜各有所爱。
上面这些其实也不是我的主题,我只是以一个在国外的中国人向国内可能不了解国外情况的人,报告一个事实吧了,可惜的是很多人不愿意相信事实。
也许和你的朋友圈不一样,但是我认识的这些人有政府部门雇员,事业单位职员,IT行业从业者。都没有你说的这么乐观。
有房产者,多在外环附近,基本都是在07年那波大涨前置办,多数在05以前买入。据他们自己讲现在这价钱也买不起。在那以后买房的基本都是改善型,或是继续投资第二套,第三套的。05年基本上是一个非常明显的分界线,有自己房子的和租房子的就在这一年明显分开。
别说十倍,上海房价就算比曼哈顿低20倍都属于虚高
1、刚从香港台湾到内地的菜鸟投资客,相比香港均价10万港币的楼价,上海北京的房价实在还有“很大”的上涨空间
2、开发商和代理商
3、两耳不闻窗外事的书呆子
4、钱多烧的
上海
内环:10000-15000
中环-内环:6000-10000
外环-中环:3000-6000
外环以外:3000以下
为了照顾政府面子,这个数字已经违心地偏高了
现在上海租房市场很少有签一年以上合同的,哪怕到时候不涨价房东也习惯一年一签,就是为了掌握主动
俺自己一套房子租给之前的房客时五年没涨租金,可合同照样一年一签。现在的房客当初想和俺签三年,被俺一口拒绝,房价是1600,可她当时向俺开价2000只为了能签三年俺都没答应
这个因素其实很重要~~
哈哈
就是,不知道何时能看到它变成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