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论如何实行有中国特色的定量宽松 -1 -- 老广
定量宽松,原来就是印出的钞票专款专用。
不过,我以为社保、医疗和教育更多的是制度问题,而不是资金问题。要投入社保,也得和社保制度建设联系起来。
中国四万亿刺激方案基本也是专款专用。我感觉中国特色的定理宽松应该是抓两头:一是最底层,二是最高端。底层是三农问题,脱贫扶贫,提高底层群体的生活水平和社会保障是社会稳定、扩大内需、持续发展的关键。高端是科技产业,在于打破外国垄断。此两手是增强中国在全球化中实力的最关键的两条。
老年人的刚性需求有限,未来的格局很可能是高科技集中养老院模式,衣食住行基本都可以算的出来,个人认为实物缺口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大。而且那个时候随着全民素质普遍提高,对于物质享受和纸醉金迷生活方式的向往会大大减少。再加上新能源深入应用和科技生产力的高速发展,都会大大降低实体商品和实体服务的相对短缺。
可以想象一下70末80后伴随改革开放成长的这几代人退休后的生活,宅在家里的可能性估计会很大吧
控制通胀和通缩会相对更加容易。未来随着电子货币消费逐渐取代纸币消费,政府获取居民经济活动的数据会越来越准确,然后通过建立全民经济活动的数据仓库,定期挖掘和分析,制定相应的宏观经济政策。
新华社和中国银联发布的银行卡消费信心指数就具备这个雏形。
科学对于价值观的形成可能有一定作用,但是科学的作用很有限。
科学解决的是实然问题,不回答应然问题。就是说,只能解决真的问题,不能解决善和美的问题。
至于人的本性——我认为今天人的思想感情模式,还是几万年前在非洲稀树草原上的小群体时代形成了,根本不适应现代社会的环境,所以现在精神疾病那么多。全面控制人的思想感情模式,是科学必然的发展方向——《美妙的新世界》,建议您读一下。
你所说的本币升值到底是由于其他国家多发货币而被动的升值,还是我们主动升值?
如果不考虑你所说的时机的问题,现在升值会有什么好处呢?
谢谢!
恭喜:你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科学本身就包含了善和美的问题。例如,我之前分析过,为什么在科学出现以后、人类出现了民主体制?这是因为通过科学,人们不得不承认每个人的价值都是等价的,这是人类最大的善。美的问题就更不必说了——仅仅自然科学的研究中就充满了美,如果把科学用于文科的一些研究,就会发现更多的美,其实,我前一阵子写《我对历史的认识》就发现了很多我过去从未发现的美。
但是,你的建议也很有价值,我会去读你推荐的书。
人民币汇率毫无疑问是被操纵的。如果说升值,当然是指主动升值。
老广兄说的升值的好处是指几年前。此篇要说明的就是现在不应升值。
曾经见过一个赚经验机器人程序,找不到了,lanchong兄给各链接?谢谢。
4,关于社保基金成为新的宏观调控手段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宏观调控的两大手段,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都是通过调节社会总需求来实现社会总供求平衡,但两者的调节范围却不尽相同。财政主要在分配上实施调节,货币政策则主要是通过影响流通中的货币量来实现的,是针对流动性的调节,流动性陷阱一般都是货币政策的错误造成的。其调节行为主要发生在流通领域。
是从现在的经济实践来看,货币政策调节流动性的工具还是足够和有效力的,利率降到零了,还可以定量宽松。但财政政策调节总是受到政治因素制约,特别是西方国家。具体表现就是在经济景气的时候,政治家总是开些空头支票,因为撒切尔,里根革命的影响,增加政府开支成为禁忌,所以大家就争着减税。在经济景气时减税,就失去了财政政策调节的作用,本来应该减少需求的,减税反而增加需求,会促使经济走向过热,本来应该在经济景气时积累的财政资源反而变成了财政赤字。这样的结果就是在经济不景气时,财政刺激的余地减少。几个循环下来,西方国家的财政都有问题。
比如日本,在60,70年代景气的时候,没有建立一个负责任的财政体系,还是赤字财政。日子好的时候还可以,日子一差,靠财政刺激景气,几个回合下来,债务包袱就背上了。这样财政政策越来越弱化。
印度,前几年日子很好过,但是是靠赤字得来的,所以这次政府根本不敢有什么刺激计划,一旦出台刺激计划,那么已经跌了快要30%的卢比会继续下跌,这次乘着美国定量宽松的东风,RBI也想要定量宽松,只有这样才能出台财政刺激计划。
美国,日子好的时候都喊减税,现在的洞就大得惊人,只能定量宽松。这些都是财政不节制造成的。中国政府不用选举,所以在经济好的时候,减税压力不大。所以财政纪律可以保持,这也是为什么全世界只有中国债务负担小的原因,也是我们可以一下出台4万亿的保证。但要说明的是,中国现在的趋势也是很让人担心,毕竟减税的口号喊的惠而不费,谁都可以喊,所以保持财政纪律的压力还是很大,遇到更看中自己声望,爱惜羽毛的领导人,就有点危险。不过总比民主国家强一点。总之,财政政策的威力越来越受局限。比如美国这次救市花费据说已经上10万亿,大部分都是联储扔出来的。
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按照我们的方案充实过的社保基金就是一个新的调控手段,可能有比财政手段还有力的潜力。我们把经济可以比作种地,种地需要水,这就是资金啊。财政和金融政策就是管理水利的手段,他们负责把水浇到地里。那么经过充实的社保基金就是相当于在上游修一个10-20万亿方的水库,还是个蓄能电站。当土地旱了的时候,就开闸放水,当土地涝了的时候,就把水抽到水库里存起来,以备大旱之需。
大家就当听我讲故事了,比如当经济紧缩时,就象现在的经济状况,流动性出了问题,经济增长乏力,通货紧缩。就好比天下大旱,地里见不到水,那么如果有这个水库开闸放水该是多爽的事情。假设我们定量宽松了这10-20万亿,在当前经济情况下,可以成为有效的调控工具。
保守的办法就是把这10-20万亿资金的部分资金存到各个商业银行去吃利息。这可以立刻提高各银行的存款,从而使其更有资源发放贷款来刺激经济。而通过货币乘数来创造流动性,从而解决通货紧缩问题。
上面说的是保守的方法,积极的方法来使用这笔社保基金,可以把他投入资本市场,一方面可以盘活资本市场,另一方面可以提供社保基金资本增值的可能。中国股市因为开始设计不合理,所以一直半身不遂,好不容易全流通后,又存在一个大小非减持的问题,这样就可以用社保基金接大小非减持的盘,甚至可以直接接国资委国有股的盘子。这样可以一举多得,现在股价长期来讲处于相对低位,社保资金进入股市持股成本很低,这时候建仓,将来收益不可估量。而社保资金长期持有的特点会加强股市信心。而大小非股票的出售方也就有钱投资或者分红。推而广之,如果国家需要资金,可以通过向社保基金出售国有股来筹集资金,这个不会改变这些股票的公有性质,而国家又获得资金来资本经营国有企业,或者用于经济刺激计划,或者用于国家战略项目建设,比如普及教育,川藏铁路,新藏铁路建设,大西线调水这些项目。再不济,可以把全国收费公路买下来,免费运营啊。这就是我前面所说的积极运用社保基金,当然这些会对通货膨胀有影响,但这是在通货紧缩下进行的,所以无疑会起到反周期作用。
那么当经济过热有通货膨胀危险时怎么办?还是两种办法,保守和积极的办法。保守的办法就是把社保基金从商业银行转存到央行,这样就等于把这笔资金拿出经济循环体外,就是我们说的减少的流动性。积极的办法就是出售社保基金资产组合中的资产,比如出售通过收购大小非和国有股的得到股票,从而为股市降温。这些都是减少流动性的好办法。
当然要说的是我们这是定性的办法,并不是定量的办法。比如如果发行10-20万亿定向债券,可能只需要动用小部分就可以刺激起经济来,大部分资金还是要趴在央行, 作为央行以后宏观调控的弹药库。通过这样的宏观调控进行反周期的资本操作,相信会使中国经济更加稳定的发展。补充社保基金使得中国政府调控宏观经济的手段和工具更多,更强,更全面。
面对当前的世界经济形势,面对美国的美元大开闸导致的源源不断的美元流,我们怎么办是本文考虑的对象。由于现在的外贸受到冲击较大,就业压力巨大,使得提高币值成为不可能。可能办法就是和美国一样放松银根来渡过难关。这也是中国正在做的,看看第一季度的贷款发放就知道了。老广建议的就好比大旱时候要放水浇地,我们可以把本来在下游放水灌溉的方法,现在改为把水弄到上游去灌溉,这样的水不但可以灌溉下游,还可以灌溉上游。不但可以增大流域灌溉面积,而且可以建成一个水库为百年大计。
所以两个办法,一个办法是现在的单纯注入流动性,大发贷款。一个是用注入银行的流动性充实社保基金,把这笔社保基金或存入银行,或解套大小非,或收购国有股,从而增加流动性,刺激经济。我觉得后一个办法似乎更好一点。
偶没玩过,你自己试一下现在还灵不?
为了避免老铁下杀手,自己用关键词firefox、脚本查找吧
中国人口目前还在增长。即使按照现在的人口增长率,人口峰值也会达到15亿。要让15亿人都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生活水平,需要多少资源?无论怎么看,中国限制人口总量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必由之路。这是由资源制约决定了的。
中国要加强国家竞争力,不能老在产业链下游混,要尽量超越资源密集型(虽然肯定没法绝对摆脱),向技术密集型发展,然后用技术密集型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作为经济支柱。
这种提高国家竞争力的途径,需要的不是人口的绝对数量,而是人口的高素质。看来TG的路子是:先把有限的资源投入到基础设施和工业,把现存人口的平均生活水平搞上去。同时通过计划生育来提高人口素质(孩子少,家长对每个孩子的养育就会更用心,而且每个孩子能分到的资源就较多)。
不过要提高人口素质,我觉得光是这样还不够。TG前期在工业上的投入已经初见成效,现在应该把资源更多地投入到提高人口素质上去了,包括教育、健保等等。所以我双手赞成老广兄的意见。
要说基于人口的竞争力,在几十年内我都不认为印度可以超越中国,即使它的劳动人口总量超过中国——社会文化很重要,而要改变一种社会文化非常困难。在几十年后,如果我们能够达到上面所说的目标,而印度没有达到,那么中国将仍然处在优势地位。除了印度外,没有其他国家的劳动人口总量会在几十年内超过中国。其实美国反而应该是中国最大的对手,但是美国的竞争力也不是在人口绝对数量上超过中国,而是平均人口素质高于中国,顶级人才数量多于中国。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一个疑问,一旦依此而行,会不会就此开了口子,以后有点什么事都要定量一下?会不会导致各个部门之间争利?
美帝的定量宽松,照我的理解,就是把金融泡泡吹爆以后造成的亏空补上——因为那些泡泡本来就是在金融领域内吹起来的,没有流入实体经济,也就没有构成对商品和劳务的有效需求,无非是账面资产的膨胀;所以,补上亏空,无非就是把资产负债表弄平,钞票都填了财务窟窿,同样没有流入实体经济,不会构成对商品和劳务的有效需求。所以总体而言,不会造成通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