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网站停站换新具体说明
- 按以上说明时间,延期一周至网站时间26-27左右。具体实施前两天会在此提前通知具体实施时间
主题:【原创】每个人都可以伸伸腿——从“清末之GDP”谈起 -- 黑岛人
GDP,(经济实体)国民生产总值,这个经济术语之鼎鼎大名,显然不需要再做任何说明。尤其是当代中国,从中央到乡镇、举国上下无不力拼GDP,以其增为喜,以其减为忧。保八,保七,无论保几,根本的指标都是非GDP莫属。
毫无疑问,GDP是近数十年来最有用、最具权威性的各经济体宏观经济数据,它和它的主要衍生数据——人均GDP,长期以来都是衡量各经济体的综合国力和发展水平,最重要和最不可替代的关键指标,以至于即使对宏观经济学没什么兴趣的大多数普通人对它们也都是耳熟能详的。虽然近年为了弥补GDP的一些缺陷和顾及不周之处,各种经济组织、研究机构又发明了诸如购买力平价指数、社会人文发展指数、环境可持续发展指数、人民幸福感指数等等许多对各国各地区发展水平的评价、排序方法,但至今为止,其中没有任何一个指标数据,能有与GDP接近的权威性可言,更不用说取GDP而代之了。在这种长期的实际环境影响下,出现一定程度的GDP崇拜,不但非常正常,其实从一定角度上看,甚至也是有其相当的合理性的。
GDP之所以具有如此权威性,以我看来,理由主要有三:一是内涵包括的广泛性,理论上,GDP可以且应该把一个经济实体内所有会产生有社会交换意义的经济价值的商品生产和服务全部包括在内;二是数据的客观性相对最强,不考虑统计机构有意作假的因素,即使经常有数据采集不全,或抽样样本代表性不够,又或各经济体货币间兑换汇率失真等问题,GDP的可靠性、客观性,还是所有需要依赖于少数人的主观判断,或仅主要侧重于人类发展的某个方面的其它经济社会发展指标都要强。三是可比性强,GDP不仅能很方便直观衡量各经济体自身发展的进退快慢,而且在中国和原苏东阵营国家先后改采GDP为国家经济主要核心指标后,GDP指标体系已经一统全球,任何经济体之间都可以方便的利用GDP为标杆,衡量各自的差距。
但是,误识GDP的问题往往就出在这第三条上!
没错,GDP的可比性确实很强,但前提是,你得先有经由客观原始资料处得来GDP的数据,否则拿什么来做对比?这本来是最普通最常识的逻辑,但在GDP崇拜症的影响下,却时常被人,甚至被相当精明强干的人所忽略了。
大家都应该看过老广先生的《闲谈GDP》(什么?你还没有看过?!那还等着什么,且去读书咩^^),写得好!写得实在是好!好就好在用事实说明了许多人们平常不了解、或是至多只是模模糊糊有所听闻的,而又对认真客观的比较中外GDP数据时必不可少的因素。诸位可以想见,即使是现在,在宣布已经基本与国际(确切的说是西方)GDP统计体系接轨后,中外的GDP统计其实还有着先天的巨大项目差异(比如在多数国人眼中,想必仍然觉得无比强大的自有自住房也要计算“市场租金”计入GDP内),更何况从前呢。
终于要把著文用意之底牌翻开来了,原本在经济管理版,余一向潜水,无他,某懂得在不懂的时候就要懂得闭上嘴、竖起耳。之所以画此小文,正乃是见到一位论里的大拿言之凿凿的讲道:“中国从满清末年占世界GDP11%(左右)的水平滑落到1949年只占世界GDP1%(左右)的水平”。很抱歉,这恰好已经进入偶爱好守备的历史范畴了(虽然其实还是偶很半懂不懂的经济史^^),所以……在下且伸一回腿,敢问这位及诸位网友,既然很确定的说:满清末年(论以“末年”,那应该最早不过是1900年庚子国变)时,中国占世界GDP的11%,而1949年中国占世界GDP的1%,那这两个GDP究竟各是多少呢?此数又出自何处呢?
说实话,我其实是知道以上问题的答案的,那就是——谁也不知道!
GDP的统计体系是直到二战后才开始逐渐在全球形成、普及的,再早,各国基本就统计工业、农业产值,而不是包含经济部门范围更广泛的GDP体系,这也是国家对经济掌控能力逐步提升的结果。而在各经济体自己开始统计之前的那些所谓的GDP历史数据,都是经济学家+历史学家们根据自己对该经济体的发展历程的理解倒推出来,根据各人所依据、重视的材料不同,同样一个数据在不同人之间可以天差地别,怎么拿来在各经济体间作严格对比?严谨的专家只会拿这些推算的数据对历史大貌作基本分析用,而决不会拿着它们去做一份世界GDP排名表。
换算中国古代占同期世界GDP的比例(当然一定很高),是近几年颇为流行的风尚。本来,这起初只是一些外国历史学家在反对西方中心主义的过程中,重新“发现”并为更好的向西方读者直观的介绍古代中国的光荣与伟大的权宜之计,事实上,如果仔细读这些人的相关原作,比如很有名的《白银资本》,就可以发现,实际上他们只是强调了中国古代在创造物质财富上的长期领先地位,不客气的说,把这种原来完全正确的历史史实庸俗化的推过头,大算特算所谓的古代GDP的,是我们中国人自己,尤其是一些所谓的专家。现在看来,这种忽悠的恶劣影响还真是很不小。
实际上,在被遥远的地理距离分隔开来的古代,或者没有被工业革命全面卷入的农牧业社会,企图统计GDP根本是毫无意义的。首先,连最基本的基准价值单位都没有,怎么对照比较?胡椒在香料群岛不值一钱,在欧洲贵比黄金,马古鲁难道是十七世纪的海湾酋长国?日本历史上是贵金属大国,一两黄金长期只能换三四两白银,而仅一海之隔,在中国至少可以换十两,日本的矿业GDP怎么算?
有人可能要说,到了满清末年,作为中国实际本位货币的白银,不是已经和主要国际货币形成具有实际意义的汇率了吗?没错,至晚清,货币、汇率换算上的困难,在理论上是可以克服了,但是终满清为止,它根本就没有建立起一个稍稍象样点的国家基本状况的统计调查体系,举个例子,清朝即使在将“永不加赋”列为祖宗法度之后,理论上已经去掉了地方隐瞒田地真实数量的主要动机后,也从来没能搞清全国到底大概有多少田亩,而作为一国最基本国情数据的人口,更一直就是个迷。生产最基本的两大因素,人口和土地,数据全都不知道,我不认为谁能有本事算出一个即使是大概准确的GDP估计值来。
那民国了,是不是好些?同样糟糕。1932年南京政府统计处在江苏浙江河南的田亩统计数,居然低于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的数字!以至于当1937年南京大学由卜凯教授主持的民间调查结果发表后,堂堂的国家统计处撤销了自己的数字,转而把卜凯先生的调查数据作为基准,但卜凯先生的调查受限于人力物力,大多数情况下也仅是根据少数抽样样本在原统计处的数据基础上做了一些修正。至于民国的人口统计,更是一个笑话,以至于中国人口从建国前普遍传说的“四万万五千万同胞”一下子跳到了1953年普查后的五亿八千余万。在这种最基本的条件限制下,哪里又能算得出中国当年GDP到底是多少?而如果嫌以上的推论麻烦,那换一个最简单的角度对比看,中国2008年GDP占全世界的比例也不过只有7%多一点,清末比这还高一半,看来我大清亡得真是冤啊。
说到清亡之因,还是要再批评一下那位大拿。虽然如今早不是言必要褒古贬今,追羡三代之治的年代了,思前人未思之见,发前人未发之言,才是奋进争强之道,但大历史大关节的全新见解,不应该是心中一动,便张口就来的。满清覆灭的直接导火索,传统一般认为是:迟迟拒绝立宪,皇族内阁,尽失天下人心的最后期望;新军(除北洋军)被革命党全面渗透;“铁路国有”直接抢劫压下了最后一根稻草。要说其实原因在于最后十余年的财政膨胀,当然也是完全可以的。但即使不做长篇论文,至少也要略写几笔,比如说如果清末财政不膨胀,那自然就养不起新军,兴不起三十六镇新式陆军的计划,于是就没袁宫保小站练兵什么事了,于是靠着忠诚的绿营防兵,年年次次把革命党们打得落花流水,我皇清江山于是永固不摇。
其实我也知道,无论是“清末GDP占世界的11%”,“还是最后十年的财政膨胀直接断送了大清江山”,其实都只是这位大拿的引子,引得是反对乱加税乱开税,拿物业税比厘金的题目,后面更是引出了,其对中国未来发展道路大方向、大战略的担忧和思考。老实说,前半部分题目本身我是赞成的,而就物业税,在目前阶段,据传闻中可能的开征方式而言,偶也觉得是有问题(但我坚决反对把所有增税一律先妖魔化,这种是新自由主义的意识形态偏执,根本不符合历史的真实情况)。而后半部分题目,先不论观点赞成与否,居庙堂之高则忧其君,处江湖之远则忧其民,这种以天下为已任的自觉便值得赞扬和学习。
但这种引题手法我还是坚决反对,拿着编篡的“史实”当引子,以方便引出自己理想的题目,这种戏码南方系、柿油党已经用得太多了,有识者多鄙之,竟何以效之?套用一句,从长远的角度看,这只会让更多人怀疑被主张的观点是否可靠,进而怀疑主张者所有观点的基本可靠度,所谓得不偿失,正如此焉。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农业为主的古代,劳动生产率各国没多大差别,现代产生的gdp概念,用回古代,做空间横向比较,大体上看看各国人口规模就可以了,一般不会有多少问题。
近代工业革命后劳动生产率差异拉大,单纯的人口规模看gdp就不大可行了。
按GDP(PPP)计算的,姑且看看
以PPP计算,1913年中国占世界8.9%, 1950年中国占世界总量4.5%
作者的原始估算文件
发展中国家的共同症结在于无法从数量上进行管理。
有些穷国硬着头皮搞民主,结果连选票都无法统计。
不知楼主有没有读过黄老先生的博士论文? 除他以外我还真没见过象这样从技术和数字角度研究中国历史的。
中国还算主体是农业社会,西方都已经工业化了。
世界经济千年史
作 者: (英)麦迪森 著,伍晓鹰 等译
出 版 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3-11
给一个百度百科的连接
http://baike.baidu.com/view/1907384.htm
给一段百度简介然后展开说一下:
本书使用了大约一半的篇幅详细报告数据处理工作和计算结果以支持作者的新发现和新观点。当然,这可能只适合那些具有研究兴趣的读者。但是我相信他读者会发本书正文中对一些国家的案例研究是非常引人入胜的,不但有高度的可读性,而且有很大的启发性。譬如,为什么荷兰曾经县有欧洲最高的生产率?为什么在文化上有着深刻纽带关系的中国和日本却在经济发展上有着极大的差异?又为什么英国的北美殖民地造就了经济强大的美国,而西班牙的北美殖民却造就了以后后的墨西哥?
现在这本书就在我身边,中国千年以来相关GDP数字是编辑在包括印度日本以及其他亚洲主要国家GDP数字一起汇编的。而比例数字,书里没有是我根据书里的数字做简单四则运算后得到的,
在简短的说明什么之前,我只想说对你这个文字我其他意见没有只是你自己不知道的事情不能推论别人不知道,进而推断:说实话,我其实是知道以上问题的答案的,那就是——谁也不知道!http://www.ccthere.com/article/2252680
还有你的文字我妄自臆测下:你文字里提到的谁大概说的是我吧。你的立论没细看也没多想什么,不过既然我做如此揣测这里要简要要说明的是两个问题:
1.甲午战争期间各国的GDP可否换算?你的观点是不可以,因为是粗看你的观点持否定的大致我归纳为那时候没有统一的计价标准。这里我对我数字出处的观点是这样,在那本千年史部分近现代数字我基本采信,再朝前不可只做参考,主要理由就是你这个。但是,到了1895年。不仅中国在洋务运动中,逐渐使用了西方的一些标准与制度特别是在英国人把持下海关负责人对于中国财税制度直接的影响开始了中国财政制度与西方财税制度的第一次接触与接轨。这样的接轨所做的相关统计是可以使我们对从GDP的角度当时的经济做一个便于今天的普通人理解的认识。而日本,在1895年时候的日本,在明治维新后的日本通过货币改正已经实现了和当时西方接轨的货币制度。(那时候日本使用的流通货币是日圆不是金与银)即使从作为当时中国银本位货币的基准单位两出发。当时无论在远东还是在纽约伦敦或者巴黎的金融交易市场都可以找到最终可以作为参照系的两与日圆的对应下的统一参照物:这样的参照物可以是美圆可以是英镑也可以是法郎,谁具体用那个这个我相信可以得出不一样的结论,但是这里我要说在1895年当时条件下,以世界为参照的GDP比较是可以实现的,这个事实是不以谁知道与否的意志可以转移的。
2.是要说说在你文字里说的把物业税比为厘金的事情和我的观点是没有关系的。所得税、增殖税和物业税现在被称为世界各国政府的三大主力税种。物业税的开征是一个时间问题,而我对此税开征的曾经在给河中我敬重的一位河友在谈之他对物业税的观点的时候说过一句话原话不记得了具体意思是:对那些在各种特别名目下的物业能一视同仁的征收物业税的话,我们国家的税收收入可以翻一倍。这就牵涉到一个潜台词,中国大多数物业持有者是什么人。实际我再把刚才那句话说透亮点就是《物权法》通过时,我们立法者可以回避或者搁置的关键问题:土地。我对物业税征收的观点很简单,《物权法》都要回避与搁置的问题,一个半调子的物业税最终只可能是把财政压力转嫁给普通人的又一个轮回。这些已经在我们这个唯GDP的资本原始积累时代屡试不爽了。
最后还是是说说我写满清财政有感而发的以及所要引出的物业税的原由。1895年的甲午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转折点,直接点说是中国国势全面溃烂的开始。晚清的历史,从我们今天很多人推崇的制度创新上至今还有新意。从法制角度上,从财政角度上以及从各种其他现代化国家的制度上建设角度上不客气的说当时的经验与教训有很多值得我们学的。但是晚清为什么几乎在他各种现代化制度走向完备的时候就溃败了,这个相关的观点与答案已经有很多了,网络搜索下就可以了。不过,引起我思考的是,
1.如果在我看来直接导致满请帝国崩溃的财政膨胀可以提前到甲午之战前,我们能不能避免国势的再次溃散。
2.如果在甲午之后,中国各个利益阶层乃至各个利益集团能彼此相互妥协甚至相互精诚合作,我们能不能1949年前实现国家与社会转型与现代化。
3.如果比较满清的覆亡甚至的民国在大陆政权的溃败以及建国60年以来的历史,对于今天中国面临的再次转型中国人能汲取足够的经验和教训么。
关于1与2我的回答是不能、不能,相关理由以前写过,这里给个连接不过不想参与相关讨论。(连接: http://www.cchere.com/article/1456588 )而对于3,仅仅以西西河中各位为参照系,我的回答还是一个不能。
今天中国的转型,和以往一样不是我们主动要求的,而是实际为外部环境变化而逼迫的。这样这样的外部环境变化既包括从新技术革命带来的社会生产组织形式与生产模式的改变,也来自我们改革以来经济崛起所维系的西方消费福利社会的解体并逐渐走向衰落甚至崩溃。对于这样的外部变化,在西西河里可以说有现实认识的人不少,而能说出来并公开彼此坦率相互观点的不仅越来越少甚至在我看来这样的东西在今天的西西河已经是凤毛麟角了。也许这样说话有点过分,但是现在能不能在西西河就问题说问题,就事实说道理并讨论分析其成因,的确是个问题。这里的人都很自负。
在说实际一点,在今天中国所谓利益集团之间的立场与观点,他们中的一些人认为彼此之间的对立是属于:不可调和矛盾。而这些属于彼此视为处于这样矛盾中的各类,他们之间的问题用何方式解决、在什么时候解决、具体在什么细节上开始解决,这是一个问题。我现在关心的问题。也是我想从和满清话题开始想整理归类并分析判断,然后确定自己行为的事情。对于这些,在我而言不是什么有没有我看的那么严重的问题,只是一个迟早要解决的问题。而这些很显然在西西河比较难展开。我这里能说的不过是当年讨论后各种对立的人勉强可以达成共同认识的一句话的前半部分:中国再来一次革命代价太大了或者说在今天没有必要。至于后半句么,对于西西河来说重要的不是讨论,而是让时间来说明结果到底怎么样。对于这个,我的不知道有答案。别人知道不知道,现在却是不怎么关心了。
"范式"的概念与理论
http://www.ccthere.com/article/2252950
本帖一共被 2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gdp是以货币计算的人类在一定时期向社会提供的商品价值量的总和
因此gdp不统计家庭劳动(某统计学家名言:“如果这都要统计,那就没有失业了。”)
按此逻辑,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产出也不应该统计。然而这部分是要统计的……
对于统计自然经济产出的gdp,不妨称为伪gdp。封建社会自然经济站主导地位,伪gdp自然站gdp的大头……
谢谢:作者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所谓"范式"的概念与理论
http://cache.baidu.com/c?m=9d78d513d9d431aa4f9d90697c65c0166f40c72362d88a5339968449e079461f1c36f4bb507d4c43c4c50b365db20c06bcaa2172414979e1c1d5c01f85edd3356cce6d612e599b4216c419d8891071&p=8b2a9412c5934ea906bcc0231c&user=baidu
所谓"范式"的概念与理论,是美国著名科学哲学家托马斯库恩1962年在《科学革命的结构》中提出并系统阐述的.英国剑桥语言研究室玛格丽特 玛斯特曼总结库恩使用的至少21种不同含义的范式,将其概括为三种类型:一是作为哲学范式或元范式;二是作为社会学范式;三是作为人工范式或构造范式.1995年,美国学者德里克首先提出中国近代史研究中出现后革命时代的"范式危机(crisisofparadigm)",即由"革命史范式"转换到"现代化范式"的问题.此后,引发了中国史学界的广泛关注与研讨.
一,关于"革命史范式"
中国近代史研究中的"革命史范式"是伴随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中国革命的不断深入而发展完善起来的.1949年10月,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建立,标志着"革命史范式"在中国史学界乃至学术界确立统治地位.此后,"革命史范式"成为中国近代史研究的惟一"范式",并上升到社会意识形态化的高度.在这个过程中,一直持续到20世纪80,90年代,中国近代史的研究都是在"革命史范式"的指导下开展学术探讨的,甚至于今天仍在延续着."革命史范式"以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基本矛盾的学说为主要视角,来建构自己的理论框架,我们称之为"旧范式".按照这一理论框架,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乃是近代中国社会的两大基本矛盾.因而,反帝反封建成为近代中国人民进行革命的主要任务,并以此作为评价历史事件,史人物的主要标准和参照系.尽管持"革命史范式"的学者一再声称"革命史范式"下的中国近代史不仅仅是一部"革命史",但不言而喻,在"革命史范式"下,中国近代史首先是一部灾难深重的屈辱史,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发展史;在"革命史范式"下,"革命"确是中国近代史研究的主题和重点,乃至于把中国近代史当作单纯的"革命史"来解读;在"革命史范式"下,近代中国的历史被浓缩成一系列帝国主义的侵华战争和中国人民反
侵略,反压迫的革命运动,中国近代史从而形成以"三个高潮","八大事件"为主线的历史语境.对于这一主线之外的其他历史事件,如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新政立宪,收回利权运动等等,都基本上采取了片面的批判态度.
由此,"革命史范式"的缺陷如今看来相当明显:(1)高度的意识形态化特征,观念僵化,感情倾向色彩浓厚,以阶级立场来判断历史事件,人物.例如,对于清政府官员,往往片面采取"一棍子打死"的评价方法,而忽略,不去考虑当事人的切实处境和客观环境.(2)对于中国近代史的研究局限于革命史的视角,给历史注入太多的概念化,程式化的东西,造成史学解读与历史事实不符.除此,又由于侧重于上层建筑的构建,从而缺乏对近代
中国经济层面的研究以及社会结构变迁的整体性把握.
二,关于"现代化范式"
20世纪80年代中国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社会进入转型时期,现代化逐渐被人们所接受,理解,实现现代化成为人们的共识.社会的语境亦由"革命"向"现代化"转换.反映到社会学科领域,以现代化的视角研究中国社会结构变迁的"现代化范式"迅速发展起来.这种以"现代化"为主题来考察中国近代史,区别于旧的"革命史范式",被称之为"新范式"."现代化范式"主要分为两个流派:一是以李泽厚,刘再复为代表的"告别革命"论者;二是由罗荣渠,虞和平等倡导的"一元多线历史发展观"论者.现在较为普遍接受的是后者.学术界对于"现代化范式"的基本态度,胡绳先生的观点比较具有代表性:"考虑以现代化为主题来叙述中国近代史的意见……我认为是可行的.从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几代中国人为实现现代化作过些什么努力,经历过怎样的过程,遇到过什么艰难,有过什么分歧,什么争论都是中国近代史的重要题目.以此为主题来叙述中国近代历史显然很有意义."[1]与"革命史范式"相比,对于"现代化范式"的评估主要有两点:
1."现代化范式"下的中国近代史研究具有立体性和多方位性.它广泛涉及中国历史发展的方方面面,不仅包含个人,器物与技术层面,也容纳社会组织,制度,意识形态等."现代化范式"下的研究是对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综合考察.这是一个跨学科的系统研究工程,不是历史学科所能涵盖的了,它还涉及人类学,社会学以及其他自然科学领域.总之,"现代化范式"的意义在于:"进一步实现了历史学的社会科学化和跨学科的研究,拓
宽了史学家的视野和研究领域,有利于对纷繁复杂的历史过程,历史现象进行多方位,多视角而不是单线式的思考."[2]
2.不能简单用"传统———现代"来界定"现代化",更要防止现代化意识形态化."传统———现代"模式的现代化理论容易把传统与现代绝对化,从而忽略文化传统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夸大现代化的作用.这对于历史研究来说,不利于客观全面地考察历史的层次感与连贯性.此外,我们不能忽视"现代化范式"意识形态化的一面.美国历史学家雷迅马(MichaelE.Latham)在《作为意识形态的现代化》中指出:现代化理论不仅仅是一种社会科学上的学说,现代化也是一种意识形态,一个概念框架.因此,中国史学界有理由警惕"现代化范式"走向极端,走向意识形态化的可能.超越中国近代史研究的"范式"思考王兆辉摘要"范式"作为非历史学科的概念与理论,引发了中国史学界关于"革命史范式"转换到"现代化范式"的广泛关注与研讨.各式各样的史学"范式"模型的提出,有利于开拓人们认识历史的视角,丰富历史的本来面目,并赋予历史生命力观感.基于此,针对不同时期的历史特征就可以采取不同的"范式"(工具)进行整合研究;而运用不同的"范式"模型,分时期,地域,特点等构架人类历史文明的多层次与立体性,更利于探求历史本质.
范式革命史范式现代化范式
历史研究35--
CANGSANG
2007 5
CANGSANG
2007 5
三,新旧"范式"的内在关系
简单地说,"革命史范式"下的中国近代史强调西方列强的入侵导致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由此中国人民开始漫长的,屈辱的,不屈不挠的反抗压迫,争取民族独立,国家富强的过程.而"现代化范式"的中国近代史则侧重于研究在西方资本主义的冲击下,中国逐步融入世界,实现现代化的道路.两者在历史发展本质上没有实质性区别.(蓝字部分我不认同)
1.新旧两个"范式"并不是根本对立的."革命"与"现代化"并不矛盾,"现代化范式"不否认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指导意义.亨廷顿认为,革命是一种有限历史现象,它是传统社会过渡到现代社会的必要手段.因此,在某种程度上说,革命是现代化的产物.近代中国如同鲁迅先生所说,"动一把椅子都要流血",改良的道路显然行不通.那么怎能不需要革命 所以说,"在近代中国,革命与现代化不是对立,而是统一的,是现代化的前提,为现代化扫清障碍"[3].可见,"现代化范式"需要"革命史范式"作为补充."革命"是实现现代化的一个手段,是现代化进程的组成部分.
2.民族独立与现代化的关系.有学者认为:"现代化的发展与民族的独立不存在必然的联系,""即使是那些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的国家,也不可能在根本上有碍于它们的现代化运动."[4]这里面涉及两个问题:(1)"现代化范式"是一个综合理论框架.现代化不仅指以工业文明为核心的经济领域的现代化,它也包含民族的独立,民主,政治文明制度的现代化以及思想文化的现代化.因此,我们无法把民族独立与现代化分离开来.(2)近代中国的早期现代化,如晚清洋务运动等开展的一系列应发性现代化运动,由于没有完成民族独立的前提条件,还不能称之为国家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化运动,注定失败.胡绳指出:"在近代中国前面摆着两个问题:即一,如何摆脱帝国主义的统治和压迫,成为一个独立的国家;二,如何使中国近代化.这两个问题显然是密
切相关的."[5]刘大年先生也认为:"中国近代110年的历史基本问题是两个.一是民族不独立,要求在外国侵略压迫下解放出来;二是社会生产落后,要求工业化,近代化.两个问题内容不一样,又息息相关,不能分离.""没有民族独立,不能实现近代化;没有近代化,政治,经济,文化永远落后,不能实现真正的民族独立.中国人民百折不回追求民族独立,最终目的仍在追求国家的近代化."[6]
四,超越"范式"的思考
综上所述,历史学应时代的发展也在不断地经历一次次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旧的理论框架,固化的思维模式被新的研究视角,理论方法突破,替代."范式"转换于是提上日程.我们知道,中国传统内部无法提供从"传统"向"现代"过渡所需求的动力,那么这种动力也就只能来自西方.无论是西方输入的资本主义还是由苏联,日本传入的社会主义,它们本质上都是西方社会的产物.晚清政府的不情愿被动的现代化变革,与中国革命的相对主动性相比,都是以实现现代化为目的.也就是说,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是现代化两种不同模式的选择.因此,
就"革命史范式"与"现代化范式"而言,中国近代史学科体系应在"现代化范式"指导下,兼采"革命史范式"的视角,更多关注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与结构的变迁.同时增进"革命史范式"实用功利主义作用,以促进民族团结,国家凝聚力与向心力,进行国民爱国主义教育,使"现代化范式"臻于完善.罗荣渠先生说:"以现代化为中心来研究中国近现代史,不同于以革命为中心来研究中国近现代史,必须重新建立一个包括革命在内而不是排斥革命的新的综合分析框架,必须以现代生产力,经济发展,政治民主,社会进步,国际性整合等综合标志对近一个半世纪的中国大变革给予新的客观定位."[7]如今,现代化越来越表现为全球化,人类历史发展的趋同性也愈发鲜明.这要求"现代化范式"至少应是一个开放式的包涵世界历史变革的理论框架,而且,这是一个不需要规定终极目标价值,发展模式多样,多层次性,立体的综合历史范畴.在此,需要说明的是,除了"革命史范式"与"现代化范式"之外,还有其他诸如"整体观范式","文明史范式","生产力范式"等等"范式"模型.所以,纯粹的思考中国近代史研究的"范式"转换问题,没有必要.一味追究"范式"模型的塑造,显然有悖于历史研究的学科品格.况且,假使"现代化范式"转换成功之后,按库恩的说法,它的滞固性与封闭性同样显现,"现代化范式危机"也随之来临.
我们应该意识到,所谓"范式",说到底是历史研究可利用的理论和方法工具.因此,采用哪种"范式"(工具)来解读历史更具合理性与说服力 这并非一个简单的是非选择问题.事实上,各式各样史学"范式"模型的提出,有利于开拓人们认识历史的视角,丰富历史的本真面目,并赋予历史生命力观感.———尽管历史史实是亘古不变的,但时人的解读却常常有新意.历史研究的真谛就在于此.如果说,人们普遍赞成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根本动力,生产力标准是判断人类历史发展的唯一标准.那么,基于此,针对不同时期的历史特征就可以采取不同的"范式"(工具)进行整合研究.利用"革命史范式"进行国民的爱国主义教育;利用"现代化范式"进行现代化变革研究;利用"整体观范式"进行人类历史发展的趋同性研究;利用"文明史范式"进行纵横交错的人类文明研究;利用"生产力范式"进行以生产力为核心的人类文明进步的研究.
总之,人类历史从古至今,从宏观到微观的研究,应运用不同"范式"模型,分时期,地域,特点等构架人类历史文明的多层次与立体性,探求历史本质.
参考文献:
[1]胡绳.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1.
[2]董正华.当代(1996~1997)中国现代化进程研究.天津社会科学,1998,(2).
[3]龚书铎等.历史的回答———中国近代史研究中的几个原则问题争论.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37.
[4]冯林.重新认识百年中国———近代史热点问题研究与争鸣(上册).北京:改革出版社,1998.163.
[5]胡绳.关于近代中国与世界的几个问题.人民日报,1990-10-17.[6]刘大年.当前近代史研究中的几个理论问题.人民日报,1997-1-11.
[7]罗荣渠.走向现代化的中国道路———有关近百年中国大变革的一些理论问题.中国社会科学季刊(香港),1996冬季卷,(17).王兆辉云南大学人文学院硕士研究生(责编武敏)历史研究
本帖一共被 3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可惜不是显学
不过要梳理不同时代相同老问题的类似与差异特别是梳理出相关影响在那里,是借鉴历史的关键。
看了一下有如下感慨:
甲午战争的时候中国的(PPP)GDP是日本的4倍左右。 小日本胆子真大。 满清真衰。
我们现在的PPP是日本的3倍左右。
---以史为鉴, 现在如果忽视了防务, 轻视了敌人的力量, 历史可能重演。我们没有想象中那么强大和安全。
建国时我们的PPP是日本的1.5倍。这个比例在57年大致保持, 然后中国开始倒退,被日本迅速超过 文革结束时日本是我们的1.5倍。 30年后我们是日本的3倍。
---建国后浪费了大约20年时间, 我们和世界的差距大概拉开了一倍。 但是30年后我们弥补了这个损失还有余。 中华民族是很有韧性和干劲的。
建国时我们的人均PPP大约是日本人均的25%, 现在人均大约是日本人均的30%。
--- 人均一直进步不大, 还需大幅提高生产效率。
近20年日本人均ppp几乎停滞。。。
--- 但愿不是我们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