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若兰,酒馆闲谈之东北民风 -- 淡紫若兰
这么多文章,终于让我砸出一个宝来
恭喜:你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周日,女生都在教室里自习,男生在外边打篮球,结果一帮社会痞子不知道来找谁,找错了,找到我们班,还威胁班里的女生,结果一女生就带着哭腔找男同学去了
结果一帮光着膀子的壮男就冲回去,可以说立马开打,从楼里打到外头,是砖头横飞,刀子乱闪,最后结果多方一个腿被打折了,开来的吉普车被砸,我方一个胳膊中刀,一个头被砖头拍很多口子。要说这个中刀的,还是要看别人要扎到同伴肚子了,用胳膊挡下了这一下子,不然就出人命了。
搞笑的还在后边,痞子当然不能善罢甘休,又去找大流氓,结果我们办主任,连续3年的优秀班主任,竟然上学的时候是打遍xx无敌手的混子,于是出去喝顿酒,这事儿就算结束了。这还是全省重点高中,属于最不够悍的那一类。
若兰我一直是以为女娃的名字,呵呵。。。
说到开车锁,兄弟我也是有些可以吹的——90年在火车站出站口的自行车停车场(7年没回家了,不知现在还有这块空场么?)接到站的高中同学后,却发现钥匙不知掉哪里了。在征得看车人的同意后(幸好他记得我。。。呵呵),我两脚就踢开了车锁。第一脚上踢时用半高的鞋跟刮着车锁的弯把导致半开,车子原地晃了一晃没倒。。。第二脚就全开了。。。看的那个看车的男人目瞪口呆,在下全然忘了还要买车锁掏银子的恨事,得意洋洋的扬长而去。
后来一个邻居哥们不信,结果有天他去江滨小区同学处看录像到很晚,下楼看到自己的老爷车没了(我们一直很郁闷那台二八的破车居然会有人动心?)。盛怒之下,就在另一个楼道里面找到了一台倒霉的如我法炮制,居然也得手。。。好玩的是,第二天他竟然再也不敢碰骑到家楼下那台黑车了。。。哎,那个年代,我们都错过,是不?呵呵。。。
连架都不会打,跟老娘们似的吵架。见过冲突最激烈的一次是看到俩男的互相揪着领子,等了半天也没见下一步进展,就这么揪着领子互相谩骂,忒没劲了。
本人也接触过几次东北人,发现东北人看似大大咧咧的,其实考虑问题非常细致,普遍属于大智若愚的那种。而江浙上海一带的人看上去很精明,其实大多是些小聪明,真要算计起来被东北人忽悠了还以为自己得了便宜呢。最近我们这个小城迁来了两万多东北人,出门就能撞上几个。
大学时代,在北京上大学的老乡说,学校的校规太严,怎么打一次架就会留校或开除。
近代新兴的城市可能多少都有点这样。
有沿江而建,有面南背北,因此就全乱了。
如有必要的例外。
您说起这个东北人能忽悠,这倒也是事实,呵呵,也许,很多人认为东北人实在,所以才容易上当?
这是开个玩笑,若兰可不是说东北人都是骗子啊,那不是把自己也兜进去了么。
说起这个,想起当年中学的时候有一次上学路上听广播,是报道一起诈骗案的事儿,若兰进了教室还兴高采烈地白话呢,发现身后的女同学有些尴尬。
才想起来刚才听到的那个诈骗犯的名字为什么听起来这么熟——就是这位同学的爸爸,我们两家算起来还有点亲戚……
若兰当时就恨地面为什么不裂个大缝子。
好在若兰的那位同学很大度,没说什么。
若兰有个同学,那车子破到什么程度呢?我们开玩笑说只要再掉一个零件这车子说不定就骑不了了。
就这么一台破车子,居然也被人骑跑了。
搞笑的事情在后头,第二天,有位原来初中的同学,把他的车子送回来了,笑称一看就是他的,没别人。
他谢过之后,问从哪儿找到的。
初中同学:就在我家门前。
他:怎么会停你家门前去了?
初中同学:大概是……因为我的车子丢了?
大家笑倒。
到最后也不知道这位骑驴找马的贼人是谁。
上篇里面,提到那位南方朋友和若兰聊起东北民风,聊民风,自然而然地就聊起了东北民俗。
一点也不意外地,这位朋友提到了东北三大怪:
窗纸糊在外,大姑娘叼个旱烟袋,养个孩子吊起来。
这位朋友说:我没有亲见。
若兰笑起来,朋友啊,您说的这些,首先,是早年的习俗了,其次,那都是农村才能见到的东西,您一个住星级宾馆的人上哪儿看去啊?
你见过么?朋友问。
见过的,若兰点点头,我家就是农村的,从小在农村长大。
除了大姑娘叼个旱烟袋基本少见,那两样可是若兰小时候很常见的,而若兰,那就是在吊起来的时候学会的认数字的呢。
养个孩子吊起来,指的是摇车,也有地方称为悠车。
所谓摇车,其实就是一个大篮子或者像大箱子之类的东西,吊在房梁上,里面铺着小褥子放着小枕头,睡着小孩子盖着小被子,而家里做活的老太太们,做活之余就去推一把,让孩子在上面晃晃悠悠地睡着(zhe)。
其实说穿了就是个摇篮。
那为什么不放在地下呢?这位朋友好奇。
那是因为在农村啊,家里有猫有狗,还有保不齐的蛇虫蚁鼠,摇篮放在地下,并不安全,相对来说,吊在空中,更稳妥。
但也不是完全的安全。
若兰小时候经常被邻居的哥哥姐姐们带着出去玩,其中一个哥哥就因为家里一个没看住,被耗子爬进摇车,咬掉了一个耳垂。
那个时候,谁家的媳妇有了孩子,做摇车是很常见的事儿,还有不少,尤其是老婆生了儿子的,就大张旗鼓地在院子里制作摇车,等院外经过的看到,问起:有儿子啦?
啊!这不做摇车呢么!
一份自豪溢于言表。
那吊在上面,就不怕孩子爬出来摔到?朋友问。
摇车的四周一般都有一尺多高,不容易爬出来的,再说摇车都是有人看着,一旦家里没有人,也会央邻居帮忙看着,更何况,那摇车不是婴儿床,在里面翻个身那倒可以,要是孩子能直接自己挺起腰坐起来爬出来,那个时候一般孩子也就不睡摇车了。
说起来若兰忽然有些走神:若兰从不晕车,这个,是不是也和从小睡摇车有关系呢?
呵呵。
东北民居,窗户纸糊在外,那纯属无奈了,为了防止由于屋内外的温差导致窗纸凝露流到炕上,窗纸只能糊在外面,让凝露水沿着略为下倾的窗台流到院子里。自从玻璃窗开始普及,窗户纸就很少见了。
若兰小时候,村子里还有不少不富裕的人家,住的传统土坯房,他们就是糊窗户纸的,若兰小时候也没少在他们家里玩,这窗户纸,并不陌生。
至于大姑娘叼烟袋,若兰见的不多,大多倒是老太太们叼着。
记得小时候若兰的奶奶曾说过:那时候,儿媳妇也好,家里的姑娘也好,都是八九岁开始就要起早贪黑干活的,疲累之余,就会抽颗烟解乏。所以这抽烟的习惯,自十几岁开始落下,那不是什么新鲜事。
而当时晚上没有电灯,或者供电也很不正常,所以到了晚上吃完晚饭,一群东北老娘们聚在一个屋子里点着油灯,边抽烟边唠家常,直到夜深散去,那也是消夜的一种方式。
不过老太太坐炕头抽烟袋,若兰后来感觉更多的倒是老太太们在表现婆婆的地位和尊严了。
关于东北这三大怪,你可以上网查查,基本上也就是这样了。
这位南方朋友还是有些遗憾:我还是觉得亲眼看看有意思啊。
这若兰就没什么办法了。若兰说:您有机会的话,去著名的雪村旅游,多到农村去转转,兴许可能见到的。
只好如此咯。
遗憾之余话题一转,这朋友说,你们东北的女孩子敢穿,这个,我倒是有点感触了,呵呵,牡丹江也好,哈尔滨也好,穿着比较有个性的衣服,浓妆艳抹招摇过市,确实很多。
若兰说这算什么,哈尔滨本来就有东方小巴黎的称呼,西化的时间不算晚,论起来的话,咱就说西餐厅,北京著名的老莫未必就比哈尔滨的西餐厅早。还有电影院,啤酒,这些东西哈尔滨也是非常早就有。因此由于接触的多,东北的女孩子打扮洋气,那没什么奇怪的,何况咱们当时说了,东北民风彪悍,大姑娘们也很大大咧咧很有闯劲,敢穿别人之不敢穿,实在不是什么另类。
要说比较有特色,您冬天来看看哈尔滨姑娘穿裙子估计会更觉得有特色。
啊?真的啊?
若兰说您查查新闻去,今年过年之后不长时间,还有哈尔滨新娘在街头拍婚纱照呢。
添加图片总是失败,链接好了。
这位朋友绝倒,笑称厉害。
不过东北的服装没什么特色。他说。
若兰就笑:东北最有特色的服装你早就看习惯了,自然不觉得奇怪。
什么服装,我怎么没有印象?这位朋友有点摸不着头脑。
其实说出来的话,估计很少人会说自己没见过。
那就是旗袍。
旗袍,旗人,满清旗人的袍子。
满清自东北入关之后,也将这民族服装带入了中原。
有朋友会说:这种大开叉的衣服,东北人适合么?
呃,您看的是现代旗袍,尤其应该是女式旗袍,大概看到露大腿,就觉得这不可能是东北服饰了。
不过,当时的旗袍可不是为了象现在的样式这样为了显腰身的,这么说:您看那些清朝历史剧也会发现,当时宫廷贵族女的旗袍也是很宽大的,不是电影花样年华里那样的显腰显曲线的样式,那种旗袍,女士们多穿条内裤都会有曲线。
而老式旗袍,在旗袍里套个大棉裤都显得很正常,外面看不出来什么。
那也是东北寒冷天气逼出来的呢。
这旗袍,前挡前胸后掩后背,下面盖两腿。全身武装啊。
至于左右开衩那就更容易解释了——行动方便啊,满族人是狩猎民族,擅长骑射,一蹁腿就上马,左右不开衩,那怎么上马啊?
估计有朋友会挑刺:若兰,你刚才曾说过一句,“尤其是女式旗袍”,难道还有男式旗袍?
这个,真有,您以为若兰刚才那些方便上马的说法,能是只针对女性么?
很多人看过电影黄飞鸿,其中比较经典的画面就是黄飞鸿一撩下摆,掖到腰带,摆个战斗姿势准备应敌,那动作,不知多少人效仿。
其实那袍子就是旗袍。
还有鲁迅先生的照片,李大钊先生的相片,那一身长衫。
还有相声,传统相声里,侯宝林先生,直到现在的郭德刚先生,那传统相声的服装,也是旗袍的变种。
旗人入关之后,这种服饰传入了关内。当时政府的强制政策是一方面,再加上它某些方面的确要比明朝的服式适合,因此,很快就被民众接受了。这么说也许没什么说服力,不过,您如果查查看明朝以及之前的服装样式,和清朝平民百姓的服式有什么不同,就明白若兰不是在夸张。
女式旗袍为什么是民国之后才开始流行,其实,那也是因为满清的政策:普通女性不许穿……
等清朝政府垮台,普通人可以穿了,也就开始流行了,有些照相馆开始提供旗袍照相业务,慢慢地自然旗袍也逐渐变成了时尚服装,开始迅速被改变,以让它适合中原地带的气候,以及更能凸现女性的身材等,当然改完之后,这样的时尚服装可就不适合冬天的东北人穿了。
但这是历史变迁的必然。
至于东北的翻皮棉袄狐皮帽子,由于现代服饰的发展和入侵,再加上现在东北基本再也不用象从前那样大冬天的进山打猎,也就逐渐很少有人穿了。
如果您在东北城市街道上,突然看到赵本山小品《红高粱模特队》里那种翻毛大棉袄大帽子的形象出现,那估计若兰比您更感觉新鲜。
东北传统的民俗服装,也就逐渐淡出了历史舞台。
临走的时候,若兰问那位南方朋友吃的如何,他摇摇头:东北菜,太咸了。
哎?这个,难道也跟东北这个民俗什么的有关系么?他突然问若兰。
若兰摇摇头:我也不知道。
后来想想,突然觉得,其实真的可能有关系的。
大家都知道,天冷的时候,人的味觉,会变得相当迟钝。
而当年,东北的猎人们,渔人们等,顶着一脑袋冰碴进屋,脸都冻得发白,如果不在那些咕嘟嘟冒泡的炖酸菜、炖肉里多放点子盐,桌上面不多烫一碗白酒,那恐怕真的是尝不出什么滋味的。
既然这样,也许,多放盐多加辣,以好好刺激味觉,也就成为东北食品的特色了吧?
完。
其实当时还聊起了东北二人转等等话题,被若兰带过了,改天若兰写写。
恭喜:你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谢谢:作者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返回] [关闭]
每当想起过去的满族女的穿着现代这种开衩开到噶几窝的旗袍,光着两条大腿在雪地里骑马,后大襟在风里飘啊飘,我就想笑。
虽然我不太相信穿着花盆底能骑马。
很多服饰,都是在原有的实用基础上改良的。旗袍也是如此。
我觉得更重要的是防风。关外的风大,有的时候夹着雪,力量很大,尤其过去冬天会积雪,后窗那里的积雪甚至比窗还高。所以窗户纸也得贴到外面,这样才不至于被风雪推裂。
像关里那种朝里开的窗户,就算窗户纸糊在外面,碰上大烟炮,照样能推开。
的确有这样的原因,那时候的窗户纸,不比牛皮纸脆弱,能推裂窗户纸的风,那糊在里面就更不如糊在外面呢。糊在里面的话,那整个都吹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