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乐悠绘画一(关于古代中国的动人事迹) -- 韩乐悠
中华文明久远而优美,
以下是我创作的一些与此有关的作品,
与同好者把酒共赏。
1、长城戍歌行
2、丝路之商队来访
3、佛陀的光辉
4、渔父
5、李冰治水
6、扁鹊问症
7、淡泊以明志
8、画龙点睛
9、闲爱孤云静爱僧
10、丹青引
图床已更新,谢谢您的提醒!
能看到了吗?
有好几幅
让我有种看伊藤润二漫画的感觉
好。
请问兄台是用彩色铅笔和水粉画的吗?
第一幅的构图很好。远处视野轮廓与烟尘同方向向右倾斜,给人以不稳的感觉,正衬托战乱中的危势。右侧收于粗大狰狞的石砌城墙,显得非常粗旷。不过骑士一手持盾一手持长矛作战不方便吧?交战中的骑士和步下战士的比例有点不太合适。
第二幅的透视似乎有点问题,我不是很确定。近处的商人和远处城门附近的人的比例不协调。骆驼太瘦,比例太小。
第三幅的佛陀跟传统的佛像形象相差太大。
第四幅渔父画得很好。不过渔父的左手尺寸似乎有些大。马的前腿位置不对,显得胸颈一带解剖似乎有问题。
扁鹊、淡泊以明志,我很喜欢。
画龙点睛里的龙看起来憨憨傻傻而且刚睡醒,没有精神。龙身子也显得死板,没有生气。
最后两幅也很喜欢。
感谢兄台为大家带来精彩的作品。希望能看到更多的大作。
BTW:LZ去首页认可一下,我没登陆就回复,结果发不出来
这在西西河可真不容易。
另外给楼主一点建议:
既然画有典故,最好能加一些文字说明,因为并不是所有人都对这些典故很明了的。
再有,我觉得第七张画不错,很清丽,不过天上的星星不用排列的那么整齐吧
乍一看就是西方人呢,不是东方人。
这个系列很新颖,兄台的确有创意
感谢同好的鼓励与赠花。
尤其高野兄对每幅作品都认真揣摩,并提出宝贵建议。向您致敬!
古语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是啊,学问本是切磋之道,有知音论律,不亦乐乎。
既同为艺术的爱好者,暂抛世俗之羞涩,不昧地向高野兄交流倾谈:
1、关于《1、长城戍歌行》中矛与盾的问题。
冷兵器时代,长矛与盾护为攻防两端,合而为一则攻守平衡。
古代东西方兵家矛盾合用者,不乏有之,较知名的如古罗马军团兵士;
2、关于《3、佛陀的光辉》中佛陀形象的问题。
中国的佛教艺术(摩崖造像)兴起于魏晋南北朝,历经数世,风格样式变化纷呈。
早期受西域影响较多,古印度的健陀罗风犹之,而健陀罗艺术又受希腊所惠。
我在推敲佛陀造型时,思路上有此影响;
3、关于《8、画龙点睛》中龙的形象的问题。
中国龙纹也是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演化过程。由古拙沉雄到流利奔放,
再至庄严劲挺而繁复纤秾,形象多变、风格多样。
从个人侧重来说,我则较偏拙古一流;
4、关于作品中比例与透视的问题。
技巧是绘画艺术的一个重要话题,达芬奇、米开朗琪罗等等,一生都在研究透视、解剖、姿态与比例。
我不敢与大师们并论,但技巧问题也被时常困扰,画幅中总有顾此失彼之处,
哈哈,大学之道在止于至善,唯有加倍努力才可尽善尽美。
再次感谢高野兄及其他同好的指正和肯定,期待后续拙作上船时,再与诸位持觞共赏。
赞!
效果有点奇特,是什么在什么材质上画的。
第一张长城,还有后面的渔夫我最喜欢。
佛陀的头像有点不象,第九张那个庙有点不象中国的建筑。
淡泊以明志内容和题目是不是有点不相干。
感谢同好的鼓励支持!并解释您的三点疑问:
1、关于《9、闲爱孤云静爱僧》中建筑的问题。
此建筑为平面正方形的单层塔,是隋唐佛塔的一种样式。
例举:建于隋代的山东历城县神通寺四门塔;
2、关于《7、淡泊以明志》中题旨的问题。
鸿鹄为高飞远举之禽,似弘毅任重的志士仁人。
池莲乃洁净不染之植,是横而不流的花中君子。
不随波逐流者必有宁静心,宁静而致远;
3、关于《3、佛陀的光辉》中佛陀形象的问题。
之前解释过此点。如后:中国的佛教艺术(摩崖造像)兴起于魏晋南北朝,
历经数世,风格样式变化纷呈。早期受西域影响较多,古印度的健陀罗风犹之,
而健陀罗艺术又受希腊所惠。我在推敲佛陀造型时,思路上有此影响。
另外,您所提到的《1、长城戍歌行》、《4、渔父》,也是我所偏爱的两幅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