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转:从苏联灭亡我们能够看到什么 -- wqnsihs
一个台湾大学毕业的学生找不到工作,好不容易在动物园应聘到一个职位。穿上猩猩的外衣给游客表演,累了一天到下班了,管理员把他给关到一个笼子里走了。他一看笼子里趴着一头狮子,吓得他浑身发抖动也不敢动。这时候,狮子说话了:兄弟别怕,我是台大哲学系毕业的。
这个您可以搜得到,当然这个目前也有季节性。
至于长江鱼类,1994年我路过荆州,那里正在人工培育中华鲟,当时已经接近绝肿了。现在,中华鲟已经大量上市供应,当然是人共养植的。三峡库区的养殖业,一直在开展,有报道。
水沙输送淤积
湖泊之所以是湖泊,那就是常年有水.如果把它当成调洪的工具,那么就是冬天小夏天大,而这个大小不受人为因素控制.那样的话,对渔业、旅游都是毁灭性的打击。
修了水电站,不是把能量用掉了,而是把能量平均化了,当然可能带来较大泥沙的沉积,但同时也极大减少了对两岸堤坝的冲击,使两岸水土保持得更好,总体上来说,是利大于弊。
至于海水倒灌完全是你的想像,长江口的海水倒灌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天文大潮,和三峡是一点关系也没有的。
我记得是万吨船队。不是万吨轮。7条1500吨的船队就行了。
是旅游用的。
我是水利系港口专业。习惯上说的万吨轮是货轮。我毕业设计就船闸设计方面的。记得老师(他可是去过伊拉克修建船闸的,我还记得造价3亿第纳尔,9亿美元啊。80年代末期事情了,呵呵)讲过三峡船闸也是要货物上岸,换个万吨轮继续上行。其实这样不太节省成本。
如果三峡上有万吨船闸,早吹上了。
万吨江轮,丰水季节可到重庆
那条船?能给个链接吗?谢谢
最大通过的货轮记录是7800吨,邮轮是长江2号,13000吨。
其实工人农民里面指望别人送死自己捞好处的比例是最高的,类似英文里面说的free rider,所以“包青天”情结很常见。
找重庆船
技术、设备、人员培训,这些是怎么来的?销售渠道呢?
谢谢。
印象中第一个村办厂是塑料袋厂,买塑料粒子用吹塑机吹成桶装,切割,热压底部成型。
最早的技术都是从上海请星期日工程师帮忙调试,设备也是买二手设备, 销售则有销售人员全国各地跑, 有福建的茶叶,有广西的红糖, 不一而足, 但主要是给国营企业配套。因为我父亲在上海工作,我家就是他们的联络基地和出发基地,所以几乎所有的供销员我都认识,我家还帮忙联系高桥化工,买到紧俏的塑料粒子, 立下大功。后来小化肥厂兴起,他们又买进设备开始做编织袋。
再然后就延伸做塑料尿杯, 供应医院, 变成了医疗产品, 后继的产品全线向医疗发展。这里面发展了几个企业, 这时往往挂靠一个上海企业联营厂的名义,每年缴纳5%左右,但是客户接纳容易得多。
进一步地建立了和医院的关系,开始创立药厂。最开始的就是最没有技术含量的胃药。这个阶段他们和各地的科研机构挂钩较多。
他们发现药品就是简单的反应釜,于是进军化妆品。有一个牌子现在还在销售。
随着编织的发展,他们开始进军消防龙头,进而消防一条龙产品。
塑料制品的发达导致人才信息大流通,我们邻近的一个镇发展了牙刷。他们一不小心今年产牙刷超过几十亿支, 大概是世界第一。 若干年前, 那时已经开始私人承包,我利用上大学路过义乌的机会,还停留一天, 帮助表姐谈成一个客户,她家现在一年就生产牙刷超过1亿支。
最多的时候,我们的一个公社有大约30家村办工厂,一时非常兴旺。我父亲和负责工业的副书记交好, 所以我略知一二。
再往西,做牙刷的相邻镇开发四氟乙烯塑料, 做各种电器连接头,现在居然是世界上最大的电器连接头生产基地, 有的贵的不得了的连接头, 在那儿都是按照一公斤多少钱交易。
江浙地区乡镇企业早期的技术主要来自于上海的辐射,有意思的是交通不超过8小时覆盖范围。我的老家可以乘船到达,睡一觉就到了, 方便星期日工程师周六坐船, 周日工作一天,周一一般调休一天,晚上回上海,周二早上就能上班, 非常便捷。宁波,温州, 无锡, 苏州都是如此。再往北如扬州,盐城就不行了,乘船不方便的绍兴义乌就不行。义乌后来兴起是因为在大宗假货在上海杭州风险太大,需要在火车沿线找一个工商打假不方便,政府支持,交通又不太远的地方。
因为我亲眼看到乡镇企业的兴起,我根本不相信只有家庭承包才能搞好社会主义。事实上由于私有化,企业里面个人要承包,大家都争,大多数企业都垮了。
就这样吧
回头在回复您吧。
我的观点还是,实践出真知,仅仅网络知识,还是不够的。和您讨论或者辩论很愉快。我们坚持自己的观点,但不硬拗。
我看了您很多文章,我们的区别在于,我认为没有粉碎四人帮和邓上台,中国现在会很糟。您认为不会差很多,甚至更好(好的标准可以自己定)。各自保持观点吧,因为无法证明咱俩谁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