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谈一点空军问题上鲁迅先生的偏颇之处 -- 萨苏
鲁迅先生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优秀旗手,他的文笔感动了无数热血青年,萨也曾认真拜读先生的各篇著作,颇为钦仰。然而在看待中国空军这个纯军事问题上,感觉鲁迅先生有比较大的偏颇看法,因此写一点在这里,和大家探讨。
鲁迅先生因为1936年病逝,还来不及表达对抗战开始后中国空军的看法,其主要看法只能针对一二八抗战中的中国空军。先生的《伪自由书》,里面有这样的内容:
“看过去年此时的上海报的人们恐怕还记得,苏州不是有一队飞机来打仗的么?后来别的都在中途“迷失”了,只剩下领队的洋烈士的那一架,双拳不敌四手,终于给日本飞机打落,累得他母亲从美洲路远迢迢的跑来,痛哭一场,带几个花圈而去。听说广州也有一队出发的,闺秀们还将诗词绣在小衫上,赠战士以壮行色。然而,可惜得很,好像至今还没有到。
所以我们应该在防空队成立之前,陈明两种愿望――
一,路要认清;
二,飞得快些。
还有更要紧的一层,是我们正由“不抵抗”以至“长期抵抗”而入于“心理抵抗”的时候,实际上恐怕一时未必和外国打仗,那时战士技痒了,而又苦于英雄无用武之地,不知道会不会炸弹倒落到手无寸铁的人民头上来的?所以还得战战兢兢的陈明一种愿望,是――三,莫杀人民!”
先生的文笔辛辣,对中国空军参与内战的反感也可以理解,但是对于抗战的史实却有误导的嫌疑,这里面提到的苏州空战(苏州不是有一队飞机来打仗的么?后来别的都在中途“迷失”了,只剩下领队的洋烈士的那一架),是美国志愿飞行官罗伯特.肖特2月22日和日军13式轰炸机小谷机队的激战,实际这是一场遭遇战。中国空军当时在上海真如机场与日军对峙,寡不敌众,被迫转场南京,而后去杭州,途中并无在苏州空战的计划,罗伯特.肖特当时和中国空军主力部队不在一起编队,原因是他的座机比较奇特,是当时先进的波音218战斗机,速度快马力大(超过中国战斗机大约一倍的马力),和中国空军其它飞机无法编队,因此他单机行动,没有和其它飞机“迷失”的问题。这也是肖特的习惯,此前他也曾这样在空中“游击”,击伤日军所茂八郎大尉的座机。
肖特之墓,正是其战斗机坠毁的场面
当肖特飞到苏州上空的时候,发现日军正要空袭挤满中国难民的列车和苏州火车站(日本飞行员生田乃木证明),肖特义愤填膺杀出参战,击毙日军指挥官小谷进大尉,自己也不幸战死。中国政府授予他上校军衔(肖特原为波音公司业务代表,兼中国空军航校教官)而中国空军早在肖特参战之前,已经不顾力量悬殊,毅然进驻上海战区,和日军连日展开多次空战,击落击伤敌机多架,日军皆有证实,朱达先,黄毓铨,赵甫明等殉国或负伤,参战各机无一不伤,飞行员斗志昂扬,每有飞行员受伤,返场后立即有其他飞行员抢飞机上天作战。撤退到杭州后更有笕桥空战的壮烈激战,因敌机来袭突然,空军第二队指挥官石帮藩冒死登机血战,击落敌机,自己也被打断一臂,此后人称“独臂将军”。
关于广州来援的空军,当时空军总司令部将广东空军组成一混合机队北上参战,共10人,分驾6架美制旧式“可塞”(CORSAIR)飞机和一架“莱因”(RYAN)运输机,2月10日从广州飞上海参战,指挥官丁纪徐(听说广州也有一队出发的,闺秀们还将诗词绣在小衫上,赠战士以壮行色。然而,可惜得很,好像至今还没有到。)丁纪徐是广东空军悍将,1937年抗战时的空军五大队大队长,也是中国最早进行空中跳伞表演的传奇人物。鲁迅先生的消息肯定是错误的,这支部队不但参战了,而且打得英勇顽强,2月26日,日军空袭杭州空军基地,丁纪徐的座机当时正在维护,此人性如烈火,当即持枪从中央空军的飞行员手里抢了一架飞机上天迎战,其斗志可见一斑。
参战的广东空军飞行员,他们主要是航校毕业生
对这些上海各报刊也多有报道,海内外反响强烈,鲁迅先生视而不见,不知道是什么原因。感觉先生对于空军有欠厚道,不过,想要鲁迅先生厚道一下也近乎没有天理了 :)
幼年的中国空军在这次战役中表现英勇,产生了两大影响,第一个是被国民认知为抵抗外侮的重要力量,在争取国防经费的时候挤掉了淞沪事变中态度暧昧海军,时人称为“空海大战”,并讽刺海军为“海军乎?江军乎?”,此后中国空军得到较大发展,才有八年抗战中“飞将军”的传奇。第二个是对日军战术的影响,日军因为战斗中的损失,特别是战斗机和中国空军对战中难以占到优势,提出“战斗机无用论”,以至于八一三以后和高志航等交战的日本轰炸机都依靠自身的火器自卫而没有战斗机护航,这个战略性错误造成惨重损失,几乎使日本空军轰炸机部队在抗战初期遭到灭顶之灾。
所以,先生对空军的职责似乎有些过分,我想这主要是鲁迅先生没有军事方面的常识造成的,毕竟他不是熟悉军事的人物,有人据此认为“鲁迅是老粪青”,就有些过分了。事实上中国空军在抗战中奋勇争先,屡次和优势日军拼死奋战,打到南京失陷的时候只剩下董明德一架飞机能战,表现了崇高的卫国抗战精神,空军的力量几乎全部拼光在抵抗外侮的战场上,四大天王全部血洒长空,庶几可以辩白鲁迅先生“不知道会不会炸弹倒落到手无寸铁的人民头上来的”担忧。
[完]
本帖一共被 5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鲁迅有些时候是太过偏激了,甚至偏激的不管对错就顶着干,不过俺不是来批斗他的。
其实这点也证明了,人无完人,没有一个人精通所有的事,是个全才的,伟人也不例外,这方面伟大了不代表另一方面也伟大,以前的做法往往是树立起一个圣人,那他说的话就全是真理,不可反驳,这已经流于迷信了,其实对于伟人,就应该当专家一般看待,他专的那面,听听,不专的~~~~也听听,但当作信条就免了。
鲁迅的话不全是真理,其他的XXX也如此
他们的基本点在于对当时政府极端的不信任。
在读鲁迅和很多人论战的双方原文之前,我对这些“是非”是有着类似教科书的论点的;可读了以后只能感叹文学家单方面以文字扭曲事实的“力量”了。
苏联也好,共产国际某组织也好,好像“左联”和鲁迅很少看到他们制下的对不同意见的残酷。
又何其相似也(并无反右的意思)。
故小A的做法,便是支起口大锅来,左糖右盐,一古脑儿倒进去,有时或可熬出些事实来,更多的时候呢,一锅咸咸甜甜、不知什么味儿的浆糊罢了。
即使是“巨人”、“旗手”也不能免俗。
中国再不能走老路了。鲁迅不厚道出了名的。不用太认真,娘家姓鲁吗!曾经见过一篇奇文说鲁迅有恋母情结。分析的头头是道。
做人还是要厚道。
XXX是指什么?
好像也正确。
希望哪位教育教育。对他唤醒国人的精神是敬佩的,那嘴皮子也是敬畏的。
这个是针对近年来一些翻案文章喜欢拿“下三路”做文章说的。
鲁迅的xx取向,和弟媳的关系,“洗脚”什末的,在我看来和他的思想文学价值以及作为文化名人的消极影响没多大关系。这样的“论战”不但不厚道,而且对于论者发扬自己的观点也没什末益处,偶觉得反而给人一种小气的感觉。
或许有人认为,鲁迅当年能拿“梅毒”“鸟头先生”“老女人”等做文章,难道我现在就不能用吗?咳,如果已经知道这些是不妥当的辩论风格还要实施,那不是正应了鲁迅的那个“费尔泼赖应该缓行”“以牙还牙以眼还眼”了吗?结果,“批鲁”反而实践了鲁迅的刻薄,可谓是“走向反面”的典型了。
说来说去,偶觉得还是胡适在鲁迅死后写给批鲁派苏学林的信中说得好:
“我很同情于你的愤慨,但我以为不必攻击其私人行为。鲁迅狺狺攻击我们,
其实何损于我们一丝一毫?他已死了,我们尽可以撇开一切小节不谈,专讨论
他的思想究竟有些什么,究竟经过几度变迁,究竟他信仰的是什么,否定的是
些什么,有些什么是有价值的,有些什么是无价值的。如此批评,一定可以发
生效果。余如你上蔡公书中所举“腰缠久已累累”“病则谒日医,疗养则欲赴
镰仓”……皆不值得我辈提及。至于书中所云“诚砧辱土林之衣冠败类,廿五
史儒林传所无之好恶小人”一类字句,未免太动火气(下半句尤不成话),此是
旧文字的恶腔调,我们应该深戒。
凡论一人,总须持平。爱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方是持平。鲁迅自有他
的长处。如他的早年文学作品,如他的小说史研究,皆是上等工作。通伯先生
当日误信一个小人张风举之言,说鲁迅之小说史是抄袭盐谷温的,就使鲁迅终
身不忘此仇恨:现今盐谷温的文学史已由孙琅工译出了,其书是未见我和鲁迅
之小说研究以前的作品,其考据部分浅陋可笑。说鲁迅抄盐谷温,真是万分的
冤枉。盐谷一案,我们应该为鲁迅洗刷明白。最好是由通伯先生写一篇短文,
此是“gentleman[绅士]的臭架子”,值得摆的。如此立论,然后能使敌党俯
首心服。”
呵呵,不但是对鲁迅,对一切历史人物的评价,这两段都可以算是标杆了,当然了,确实不容易做到。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赶紧申明,本人不属于这类)为什么对当今中国政府“极端”地不信任呢?
不能说,不可说,说不得,便一律XXX
所以说:金庸,二月河的小说是一定比真正的历史要深入人心的,至于最出名的,....三国演义哦,这里我没有诽谤罗贯中老人家误导历史的意思,特此声明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