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翻译】美国的华人移民史 -- 元亨利

共:💬15 🌺42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家园 【翻译】美国的华人移民史

译自纽约时报链接出处

这篇文章对了解当年排华法案的来龙去脉可能会有帮助。

-----译文-------

八十八岁了,这位拄着拐杖的老先生虽然衰弱但看上去还算体面,背后博物馆的墙上闪过他在1936年的移民经历的图片,光影映着他脸上的微笑。跟其他从中国来到美国的成千上万华人一样,在那法律明文规定排斥华人的六十年里,这位老人,何同方,用假材料证明自己父亲是公民,以所谓“纸上儿子“的身份进入美国。

长期以来,这一直是家里难以启齿的秘密。何先生,纽约的一位洗衣房工人,二战时造过战舰,三个孩子上了大学,还是挺过了这一段早期移民作假带来的阴影。

一个勉强通过的合法化运动使他能在五十年代重新恢复自己的真实姓名。他的故事在美华博物馆(Museum of Chinese in America,纽约市,中心大街215号)里成为固定展出品。这个故事揭示了美国历史上几乎被遗忘的一个篇章。历史学家说这一段过去的历史对当前反非法移民有着新的意义。

“我们说非法移民,一般都是说墨西哥的非法移民。实际上非法移民涉及所有移民群。”艾丽卡李说。李是《美国国门前:排华年代的中国移民,1882-1943》一书作者。这本书追述今天美国移民体制是如何从排斥华人劳工,以及针对华人劳工为此想出的对策中产生及发展的。

在明尼苏达大学教历史的李教授说,历史与现实是惊人的相似。虽然某些纸上儿子的后人不太关心这些事,还有很多纸上儿子的后人成为移民权力在法律,政治上的倡导者,或者在与此间博物馆类似的博物馆里为移民权益工作。纽约这间博物馆希望他们在唐人街的新馆(由林樱Maya Lin设计)会吸引来自全国的观众。

李教授说,“在美籍华人圈子里,这类史料仅仅是在最近才公开。我的祖父辈都是作为纸上儿子来美的,即使他们也是极不愿意谈这些事。”

何先生十几岁就来美到他父亲在布利克Bleecker街上的洗衣房干活,对他来说,过去的一切已依稀不可辨了。“那么长时间,我都记不清了。”他一边说,他的82岁的妻子何玉婉(Yoke Won Hom)一边帮他整理衣领,为照相作准备。

当他的记忆还清晰的的时候,他女儿多萝希根据他的录音记了48页的回忆录。这些记录成为博物馆的一个四分钟的口述史。博物馆的主要展品有十个自传性的录像,这是其中之一。

何先生写道,“按照当时的美国法律,要进入美国,我得装成是另一个人。”他父亲买了很多移民资料,他得记住32页长的细节来应付艾利岛上数小时之久的移民官盘问。

历史学家们说,这些作弊纸是一个精密的,不断更新的执法与躲避循环的一部分。政府不断加强审查,提高移民材料的要求。移民必须证明他们或是商人,或是在美出生的公民。由此也促成了一张油水很足的作假及官员腐败的网。

何先生当时是以何根新的名字上岸的。何根新是一位学生,是一个土生土长的美国公民的儿子。实际上,何先生的父亲在此前六年左右才来到美国,用的是类似的借口。估计当时大约百分之九十的中国移民是用这个办法来美的。

台山地区在加州的1849年的淘金热时期有很多人来加州。象很多台山的贫穷家庭一样,何家与美国有很深的渊源。他的叔公死于1906年加州大地震。

但与任何其他移民族群不同的是,华人被禁止入籍。这一禁令是排华法案的一部分。经过西部地区多年由于经济衰退,劳工矛盾及白人至上传统而引发的反华暴力,排华法案于1882年通过。

这一法案在1892年加进一项措施,要求所有华人到政府登记,如果你不能证明你的合法居留身份,你就得被遣返。合法居留需要至少一个白人作证。

在一条反映国会态度的注释中,一位参议员声称,政府有权设立一块地区,就象印地安人保留地那样,专门让华人居住,而这些华人不得擅自到其它地区去污染白人的生活。

律师们辩称,这个法案与宪法的精神背道而驰。但在最高法院1893年的一次裁决-冯月婷对美利坚案中以压到性多数维持原法案。裁决称,政府遣返外国人的权力,在本案中无论合法与否,就象将这些人排除于正常社会的权力一样,是绝对的及无限制的(absolute and unqualified)。丹尼尔 坎斯特姆,法学家及《遣返国家》一书作者说,这一裁决的影响一直延续到今天。

即使在1943年,在中国成为二战中美国的盟国以后,有关的排斥法案仍长期被用在对付各个少数民族移民的突袭上,只要这些少数民族的政治观点被认为是可疑的。

在五十年代,政府人员在一次冷战时期的反非法移民行动中得到来自香港的线人通报,于是在一次突袭中, 何先生及亲属,就像很多纽约的华人一样,他们的假身份证明被暴露了。

“我们非常害怕,”何太太说,她当时也在何家的洗衣店干活。洗衣店先是在布朗克斯,后移到布鲁克林的湾脊(Bay Ridge)。“大家都害怕被遣返回中国”。

但是,在一个政府的“坦白从宽”运动中,何先生及一些亲戚坦白了非法入境的事实;因为何先生在军队中服过役,他在数月内就拿到了公民纸。

作为一个从没上到高中的人,看着自己孩子的事业成功及六个多种族的孙辈,何先生笑逐颜开。他的儿子,汤姆,是曼哈顿的一位牙医;女儿玛丽是在雪城地区行医的一位医生;多萝西是室内设计师,与丈夫同一个单位工作,她丈夫麦克尔斯特劳斯是先锋建筑公司的一位老板。他们公司近来刚完成DBGB厨吧,丹尼尔布鲁德的最新饭店。

一个时期以来,关于移民的辩论总是会听到这样的说法,“我的亲戚可是从合法渠道来的,”指的是有一段除了华人,任何移民来美几乎没有什么限制的年代。对此,何家有不同的看法。

“一个人的身份是否合法,区别仅仅在于两秒钟”,多萝西说道,“对某一些人,这一过程比其他人要困难。”

关键词(Tags): #落地生根(唵啊吽)#美国华人(王树)#移民(王树)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大胖子品牌沙发
家园 张纯如曾写过一本这个方面的书

看过非常的难受,也很震撼。

相比当年,感觉华人的地位变化还很有限,就业基本上还是限定在几个比较固定的范围,在公众媒体里出现的也不多。

要想改变现状,比较难。长远来看,至少我个人比较不乐观。

盼着老兄有时间多整理一下这方面的资料,相信这对大家应该很有帮助。

家园 谢谢老兄

我看了这篇文章的最大感受就是历史的相似,重复。今天很多中国移民的经历和作法与60年前何其相似。

但对美国华人地位,我到是比老兄要乐观。纽约国庆还升了我们的国旗,春节成了市里的法定假日。美国报纸上十多年前很难见到关于中国的报导,现在随便打开一份纽约时报,总能找到关于中国的消息,涉及的领域也大大增多,经济,政治,社会,艺术。

中国人在美国各行各业干的也非常出色,老兄贴的黄西,能够在美国演独白喜剧,是一个非常独特的标志。前几个星期纽约时报长篇专访微软的陆奇(Qi Lu)。陆领导微软的搜索引擎的演制开发,手下几千工程师。报导里说他是这一行里的顶尖高手,很受人尊敬,包括竞争对手。

总之,在美华人给美国人的印象是模范少数民族,聪敏,勤劳,教育至上,家庭观念强(关于的报陆奇导专门强调他平时一天干15,6个小时,但周末不上班,与家人在一起)。甚至找对象中国女孩都很抢手!

记得几年前看过一期奥普拉的节目,里面请了四个主要种族的中学生:白,黑,西,亚,谈各种话题。最后问他们,哪一个种族将在未来的各方面里作的最好,最成功。所有其他三个种族的学生都说亚裔。(亚裔的好像说的是白种人,记不清了)

当然,天花板还是有的,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呀。

家园 花你的乐观,希望一切如你所愿
家园 一点更正,陆奇(Qi Lu)。

A Hired Gun for Microsoft, in Pursuit of Google

家园 我曾祖父祖父是二三十年代就到美国的老华侨

我父亲在中国出生的时候,祖父向美国当局申报的是生了一对双胞胎,多领了一张“出世纸”(出生证明),多领的那一张是用来卖给别人牟利的,那位买了这张证明的人就能以我祖父儿子的名义到美国去了。

不过我父亲还没去美国和祖父团聚,太平洋战争就爆发了,交通断绝,美国就去不成了。到后来抗战胜利之后几年,父亲又参加了当地的TG游击队,也不想去美国了。他的那位“孪生兄弟”倒是去了美国。

家园 谢谢更正,已改

我只是从英文望文生义,第一次看的时候,总以为是Liu。后来再读才发现是Lu。昨天上贴时没再看,又回到第一次的先入为主了,指Lu为牛(liu)了。

非常感谢你的更正!

家园 很好的材料啊,补充了纽时的这篇文章!

老兄可以整理一下,把你们家的这段历史写出来,作为华人移民美国的历史的一部分,很有价值啊!

送花鼓励+催促!

一定要发到河里来!

家园 好文, 挑个小刺,syracuse

syracuse一般翻译为锡拉丘兹,或者直接叫雪城,呵呵.

雪城大学的篮球队是NCAA传统强队,前几年拿过冠军.

家园 谢谢!已改!

一边翻就一边想,这次常凯申是当定了。锡拉丘兹还好说,那么多华人人名,而且多是广东话的译音,没办法知道正确的中文,除非去美华博物馆看,还要他们的解说里面有中文(纽约唐人街的路名到是都用英中两种文字标出来的)。文中主人公名字是Tun Funn Hom,我给翻成何同方,不过也可以是洪同方,甚至是童方洪(东方红??).后面提及他的妻子叫Yoke Won Hom,想必Hom应该是姓。妻名我翻成何玉婉,也可能是何玉娥,何允媛,大概只有广东人,还要是台山人才能真的知道。

只有Maya Lin的名字有把握,中文是林樱。她就是著名的华盛顿越战纪念碑的的设计师,我在波士顿还听过她的讲座。这个要再错那就是铁定的常凯申了。

再次感谢!

家园 【翻译】远大前程--另一件华人移民史

这篇文章载于波士顿环球报2002年三月二十七日.但该报不太好链接,你得是那种有送报上门的订户才能在网上找到过去的的档案资料。所以英文原文不好给链接,有兴趣的可以去图书馆查查看。

作者名字是Steve Bailey。 题目是Great Expectation。与狄更斯的小说同名,所以题目就翻成远大前程了。和前一篇一样,人名只能是音译,如有常凯申,纯属无奈。 下面是译文:

“我们是战士,所以我们的孩子们可以成为农民,而他们的孩子则可以成为艺术家。”

李天浩(Lee Tien Ho)的家族史上出过很多学者与哲学家,但当他与妻子金萍(Kin Ping)登上美国大陆时,兜里只有一张汽车票钱以及一个还远在三千哩以外的工作位子。正是托马斯杰佛逊的这些话,鼓励着他们在这片全新而又不总是友好的土地上开始了远离家乡的新生活。

他们在美国的故事,是一个关于种族,机遇的不寻常的故事。天浩与金萍是在异乡僻壤上的战士。毕终身之力,Thomas H. Lee(李天浩选择了托马斯这个好名字),打造了一份出色的职业,在通用电器公司他升至能源工程主任,并拥有30个专利;后来他又成为麻省理工学院的教授及质量改进的带头人。

战士之后是农民。他们的三个儿子耕耘在医学和法律的田园里。老大,威廉李,52岁,是波士顿海尔-道耳事务所的合伙人兼经理,是美国律师事务所领导中仅有的两个亚裔之一,也是全美顶尖的知识产权辨护律师之一。老二托马斯李博士(医生?),48岁,是社区健康合作公司的医务总监,还是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的副主编。小儿子理查德李博士,44岁,是哈佛医学院副教授,同时还领导着麻省理工学院的一个17人的实验室。

比尔李(威廉李)把家庭的成功史,归功于父母作为第一代移民带来的工作精神及他们对教育的投入。但是,几个儿子都说,最重要的,家庭的成功还是来自家庭本身。

他们的母亲曾举起一根筷子说,一根很容易折断;把五根筷子放在一起,就很不容易断了。“这就是我们家的理念。一家人团结在一起,象胶水粘的一样。”,比尔李说。汤姆李说,他永远不会忘记这一教悔,“你来自一个伟大的家庭,你就得准备去做大事。"

父母角色不同,但同样重要。“爸爸是智力上的主导,母亲则是慈爱和抱负的象征,”比尔李说。

李家人从最初就清楚的知道,通向成功的道路就是融入美国文化。但这并不意味着你能忘记你从哪里来,也不意味着华人在1950年代的美国过的就很容易。比尔李说,“父亲告诉我们,永远不要忘记你是中国人,因为任何其他人都不会让你忘记。”

实例,在宾州的斯旺斯茅,李家得等到一个邻居街区投票同意,才能搬进他们的新家。李家还被告知,比尔不能在七年级上高级班,因为亚裔人没这个水平。

但是,种族从来不是李家心目中的主题,机遇才是。

汤姆李说,“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像美国这样以才能取人的。”

他母亲金萍说,“美国最主要的一点是,你可以作你自己,就是你自己。我看很多美国人都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她结发54年的丈夫一年前去世了,他们养育的儿子们还在不断进取,从来没怀疑过自己的使命。那么下一代呢,所谓的艺术家们?理查德李说,“我希望他们天天向上,这就是我对我孩子们的期望。”

天天向上。战士,农民,艺术家。有一件事在李家是不变的:不断进取。

关键词(Tags): #落地生根(唵啊吽)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原创】说说美国的华人移民

发了两篇关于中国移民的翻译,回过来再看看,才发觉这两篇文章里面的两家华人,正好代表了中国移民的两个层次。

美国历史上的种族问题有关的材料,总是说黑人。心里一直有个疑问,那么华人在那种族歧视的年代里的地位是怎样的?来美后问了一些人,他们的回答让人不得要领。一位嫁给白人的华裔老太太很干脆的说,她们那年代(老太太现在至少八十了),美国人把华人跟白人一样对待,没有歧视;这似乎与我们通常的印象相反。后来又问过一位白人,她大约60岁,说她小时候,母亲不许她带黑人同学来家里玩。问她那么华人呢?她想想说,华人似乎总是跟自己人在一起,不跟其他种族的人混在一起,所以她们不太意识到华人的存在,有什么事很少会想到华人。

看看今天美国华人的状况,运用一下历史是重复自己的这条定理,我想可能是这样的,在美华人有两大种,一是没受过什么教育,在中国多为农民,来美后也多在中餐馆,洗衣房这些地方工作。另一类则是留学生,今天来讲就是国内大学毕业生,来美读研,或者是访问学者留下来的,总之文化水平高。今天那些偷渡来美的,多属于前面那类。那位华裔老太太说的,应当也是指这后一类华人。

在美国人眼里,这后面一类的华人,可能是与白人差不多,受过高等教育,毕业出来当教授,工程师,医生等体面职业,跻身美国中产阶级,他们也比较善于融入美国的社会,至少是在一些表面文章上,比如谈吐,穿着,公众场合的行为方式。传统上这些华人与其他美国也不多来往,但一般情况下,美国人的印象中还是多把他们当白人看。记得读过一篇台湾人写的文章,说她60年代来美读书,上公共汽车后习惯性的往后排走,车上后排的黑人都看着她,因为他们觉得她应该象白人一样坐前排,后排是给黑人坐的。

而前一类的华人,代表着传统的美国人眼里的华人形象,好莱坞里典型的华人,也应该是从这类华人来的。没受过什么教育,在语言,穿着,乃至一举一动上,都还保留着从中国带来的习惯,显得与其他美国人不同。

即使是今天,比较一下华尔街上的华人,与唐人街上的华人,区别不言自明。我个人看法,美国对华人肯定是有歧视,而这歧视,主要是针对这后一类华人来的,但是波及其他的华人。比如第二篇译文里的李家上学受到的歧视,钱学森好像买房也受过类似的歧视。

这纯是个人的推理,绝不表示看不起所谓前一类华人。实际上,中国也存在类似的现象,比如对农村人的歧视,情况几乎是一模一样的。

家园 【原创】美国关于孙中山的移民资料

受px兄启发,对华人移民美国史开始产生兴趣,上网查了一下。美国国家档案里有一些关于中国早期移民的资料。他们网址是链接出处

关于孙中山的档案题目是

Immigration Arrival Investigation case file for SunYat Sen, 1904 - 1925

可惜的是没有具体细节,只是说,这是由司法部,移民局旧金山办事处备的案,是关于孙逸仙博士抵岸的调查报告。孙是中国第一任总统,北称为现代中国的国父。文件第一部分记录孙成功抵达美国进行第二次酬款和演讲活动,其此行是以一个本地出生的夏威夷居民身份为伪装的。该文件的其余部分记录了1911年后美中两国对孙博士的官方政策和态度,以及他的选择,而没有任何他随后对美国的访问证据。(the first portion of the file documents Dr. Sun's successful arrival in the US, for a second fund-raising and speaking trip, "in disguise" as a native-born resident of Hawaii. The remainder of the case file contains information on post-1911 official Chinese and US government policies and attitudes toward Dr. Sun, and options considered by him, rather than confirmation of any subsequent US visits.)

家园 我想跟文化背景有关系

埋头苦干、低调,还有,白人会动不动说侵犯了我的权利,而中国人不会,所以,很多东西,中国人争取不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