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从“史文恭”谈起,(1) -- 史文恭
特别是军事上,这种事很常见。
比如莫斯科战役中,罗科索夫斯基中将报总参谋部批准,把部队撤到水库之后以利用地形加强防御,朱可夫立即命令:我是西方面军司令员,总参谋部的命令无效,回到原来阵地上去!罗中将和朱大将都是军事奇才,只不过一个作为前线指挥员,更多考虑战术态势;一个作为方面统帅,更多考虑战役态势。和陈林之争很类似。
我们学习历史时应该怀有敬畏之情,因为在历史上留下名字的人,多数的EQ和IQ都是超过常人许多的。
据说,四十九军不是主力,很晚才从独立师升级的,所以与陈赓的主力团不能比。另外,好像白虽然在四十九军身上沾了小便宜,但是吃了大亏,延迟了奔逃的时间,成了他的主李最后被抓住的因素之一。他还是不服气呀。
以前在军盟论坛,一群桂系拥趸将李、白吹得比老毛还东哥。仔细想想也就那么回事,小本经营尚可,摊子一大就靠不住了。他们真正辉煌的时期是在北伐,龙潭之役后就走下坡路了,蒋桂战争时长蛇阵被斩成寸段,中原大战时被偏师所遏。就拿青树坪来讲,绝对优势的兵力在预设阵地伏击一支耳目失聪的疲惫孤军,苦战三日竟然让人家遍体鳞伤地突围而去,有什么可骄傲的。那个以儒将自居的罗盘将军为什么会被堵在家里瓮中捉鳖,还不是过于自信。
因为他最初用的冬笋被没收了
找到网上的不完全版
事必先求神问卦。如在卜卦时,连卜上三个阴卦,则为" 诸事不宜" ;如卜了三
个巽卦,则为" 凡事皆吉" ;三个阳卦,就不太好也不太坏。这种问卜的方法,
是用阴干的小冬笋,剖成两半,问卜时,先把要问的事默念一遍,再恭恭敬敬地
把两片卦合起来,向空一丢,看落下后的正反面,如果一反一正,便是很吉利的
" 巽卦" ,如果两个都仰面向上,则为" 阳卦" ,两面均朝下,则为" 阴卦".为
什么这位统率数万人马的将军,在新世纪中,还会对那些东西那么迷信,一切取
决于两片竹笋?我在战犯管理所时,曾问过他,他十分自信地说,他过去从下级
军官慢慢升到中将兵团司令,完全是依靠这一东西的指示,无一不灵,他叙述从
前内战期间和抗日战争时期与敌人作战前,他每一次能打胜仗,都是先卜了三个
" 巽卦" 才下定决心的,而且每次都取胜。我便笑他为什么被俘前不先问卦,免
当俘虏?他把头一摇,长叹一声:" 这是天意,非人力可以挽回。文王善卜,尚
被囚百日,又何况我辈哉!" 我后来从他部下一个军长口中才了解到,他在和解
放军作战时,也必先问卦才下命令,一进一退,都依靠卜卦来决定。结果一次次
打败仗,他还不肯听信参谋长的劝告,最后连司令部也被包围。许多人劝他赶快
逃走,他还不慌不忙在卜卦,卜完后便笑容满面告诉劝他逃走的人,说什么那个
司令部的方位和卦上都指示他,可以逢凶化吉,马上会有援军将包围的解放军击
溃,用不着跑!他决不干那种丢人的事等等。话犹未了,解放军已冲入司令部,
他连那一副宝贝卦都没有来得及带上便束手就擒。
在战犯管理所中,他虽没有卦,但还是遇事必问卜,没有卦就用自己穿的鞋
子来代替,连分配他一个床位,他都先要用鞋子卜过之后才决定。为了这件事,
在管理所中便开过对他的批评会。最后,他还是表示,他死也不能改变他这一相
信卦上指示的信念,什么人的话他也不接受。话既说到了极顶," 死也不能改变
" ,也就没有办法对他再提意见了。
棉鞋的推测来自这里
:" 你们两人合作,可以叫做宝一对!" 陈长捷一听很不服气,便揭杜聿明的老
底,说他比杜聿明要胜一筹,气力也比杜聿明大,而且不会连踩死了老鼠都不知
道。这一下引起大家哄堂大笑!因为杜聿明的确闹过这样的一次笑话。在一次学
习时,杜聿明一走进学习室去,大家都感到有点奇怪,怎么今天这位同学走起路
来和平日不一样一拐一拐,而是与别人一样端端正正地走,因为他是有名的" 东
北二瘸" 之一。他当东北九省保安司令长官时,与东北行营主任熊式辉上将都是
有一条腿短一厘米。这两个东北大头头在一起开会时,一个向左拐,一个向右拐,
曾使得许多见到这罕见的场面的人,背地里不知笑过多少次。
那时当面是没人敢说的,杜当了战犯后,没有人去取笑他,不过看到他
走路突然端正了姿势,有点惊奇。杜发现别人注意他,也似乎感到今天走路比平
日不同,便坐了下来,用手提起左脚棉鞋去摸,好像有什么东西正向鞋尖滑下去。
他忙摘下近视眼镜,凑近棉鞋一看,自言自语说一声:" 一条绳子!" 可是当他
把这条" 绳子" 往外一拉,竟是一只踩死的小老鼠被他提着尾巴从鞋内拉了出来。
这一下弄得全组的人连文件也读不下去,而是捧腹大笑了一场。
我们学习历史时应该怀有敬畏之情,因为在历史上留下名字的人,多数的EQ和IQ都是超过常人许多的。
前阵子看百战将星吴效闵少将,里面好像提到过一次,不过也是草草一提而过。
如果一对恋人分手了,而且他们两跟你都很熟,都自一开始就跟你说起过他们的事情。那么这段历史要你去探究、下定论的话,到底采信谁的呢?很难啊,比如这个例子
先验。。。恩,每个人对每个事情其实都是有先验立场的。
就像土共和国军抗战,除了土共国军陈述,小鬼子还有《华北治安战》,对了,国粉还有《圣华北治安战》。
历史的东西,是可以多方印证的。而且,我们讨论历史,是会采用“孤证不立”原则的,和梨花mm说这个例子,不太相同,呵呵。
比如,一次聚会,A回来告诉我B说了我什么坏话。这是证据一。
我问B,B说他喝醉了,不清楚说了还是没说;或者B说了但不想告诉我。这是证据二。
我问C,C说B没说过这些话,但C和B关系很好。这是证据三。
我问D,D说B说了这些话,但D平常很喜欢开玩笑,说话不靠谱。这是证据四。
A是TG,B是伪军,C是日本,D是国民党。
那么这四个人中,我究竟是相信谁的呢?呵呵,很难啊。
首先,可验性差的资料是会被淘汰的,比如张戎的文章那种;其次,同一个实例,可以多方印证的,比如台儿庄战役,平型关战役等,可以验证的几方文件都有;再次,有些文档是比较难伪造的,比如《满文老档》。最后,很多历史史实的考证证明历史是比较严肃的。最最后,研究表明,梨花mm你一定是来逗我玩的。
就必须用逻辑分析了。。。
但逻辑这个东西呢,很费事情的,要是逻辑那么清晰明快,辩论赛的胜负上岂不是自抽签开始就确定了的?所以,史料的全与缺,事实的真与伪,视角的远与近,逻辑的清与浊,不要说研究历史了,你给我一堆的实验数据,我都可以给你论证出两个截然相反的设计方案出来。。。选择什么、采信什么,分析什么,这些都不可能完全客观的,而这些不那么完全客观的过程之后。。。
就像给你举得那个统计例子而言,使用N-P法则就是一个用客观的统计方法进行一个不客观的数据统计分析,最后得出相反的结论。。。而我们要达到客观,就必须时刻警醒这些方法的适用范围,而这个警醒的过程,并不是依靠没有私心杂念就可以达到的 —— 这需要相当的功底和材料的积累,还有就是对史文的“恭”啊。。。
那帮拍电影的怎么就不知道这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