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中国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分析:(六)资金之河与信贷扩张 -- 陈经
我指的是2004年使他变得尽人皆知的那场论战,是炮轰MBO以及抓大放小过程中变相侵吞国有资产,和张维迎、顾雏军等人的辩论。顾雏军和他的格林柯尔在皇帝的新装褪下后是什么样子,现在大家都已经看到了。而集体站在顾一边驳斥郎咸平的北大主流学者们事后对此的撇清可谓是狼狈不堪(挺顾学者打破集体沉默 张维迎表示与顾雏军不熟)郎在5年前大声提出的问题:“国家控股企业为何就不能行使信托责任?”如果我们看看后面这几年大国企改制上市的实际思路,尤其显得意味深长(通过公开上市规范企业经营行为,行使信托责任,与郎的观点暗合)。你能想象这个批评国有资产廉价流失,揭露国际金融资本如何在中国牟取暴利的人,是在别有用心唱衰中国么?
当然,郎是不是靠他独树一帜的“非主流”去取悦大众,推销自己,走穴获利。人在江湖,或许也不能免俗。但不喜欢他的人,很多其实并不是因为这个,而是因为不喜欢他总是把皇帝的新衣撩起来,让他们面对他们不想看到的东西而已。
这种冰火两重天的图景,才是中国官办经济的真实写照
只是他的所有的言论都是负面的,从客观效果上讲会给人这种印象。有兄弟说了,全部是事实不等于事实的全部。
另外,就mbo来说,郎点名的顾雏军倒了,海尔不是转个弯照样mbo?看看联想,手机事业部一转手,一年时间,就瓜分了1亿美金。比mbo更甚!
在某种意义上,是不是和美国的“全球化”有异曲同工之妙?
感觉中国像个小世界,中央和地方,跟美国和世界的关系,颇为相似。
都是爽了上面,苦了下头。
小弟最担心的是,和美国粉饰的全球化一样,官办经济最终被证明只是一个。。。。。。小一些的庞氏骗局。
老天保佑,但愿不是。
陈大说的有道理呀。以前看郎教授的文章,很被他的一些观点所折服。正是由于他说中我们老百姓想听的一些东西,所有很多人都有点盲目崇拜他了,而没有想过他有可能在卖私货。
我们的观点不要老是这样,要么极左,要么极右的。发展总是要付出一定代价的,不能因为有代价就不发展噻。我们要看到,发展到现在,至少环保问题成了全社会关注的重点了,这就是不错的迹象。毕竟人有钱过后,多半会考虑让自己生活在一个更好的环境中。以前没钱和正在赚钱的时候大家都不觉得环境的重要性,现在富起来了,追求生活品质了,自然就会想到环境治理了,看看老外他们也一样的嘛,我看这就是社会发展的阶段问题。
是非不分,分正说党国坏话的都不是好东西
不可否认朗在公司治理方面确实很牛。在他现在是靠财务水平也就是公司治理方面积累的人气对宏观经济大放厥词!个人感觉郎确实居心叵测。公司治理和宏观经济是两个不同的范围。郎靠财务出名,继而对宏观经济指手画脚。
而是看他拥有多少钱可以调度,所以用政府在教育在民生上花了多少钱来反驳中国政府是富政府是没有意义的。在中国,政府是一个“无限责任政府”管得相当宽,相对应的拥有的可调度资源也是这个世界上大部分政府所不具备的,再加上中国本身的经济规模财富规模经过几十年积累已经是非常巨大了,所以说天朝朝廷是富政府甚至最富的政府并不为过的。
当然,国家还很穷困,需要花钱的方面太多,建设与民生、教育....钱该怎么花是的确可以商榷的。
希望小学的荒废市政府规划失误,预期不足以及很多“发展中的问题”导致的,某些情况下是发展的代价甚至不得已的代价问题,一概归之于无效投资是不严谨的说法。前一阵CCTV有过一个专题报道,其中很多方面的解释和说明还是很有道理的。
他的主要观点是有道理的,同时论证方法是很野蛮的。此外他有一些具体技术性细节上准确的分析,他本人主推的东西不是这些,但是这些可以提高他的人气。
我认为他的主要观点是要保护民族产业,尤其是民营产业,相应的就要丰富国内融资渠道,压制外资,减少政府投资(相应的是减少政府收入),排斥国外金融资本,削减央企垄断利益。
他猛骂,就是要推动压制,减少,排斥,削减的这些东西。
具体政策当然可以商榷,但是他说的太极端,这也是错的那也是错的。有些就是危言耸听,竞争性产业怎么可能被外资控制成能影响通货膨胀的地步?按他说的高盛控制成本最低的猪肉产业链(先不说怎么就成本最低了)就能影响中国的通货膨胀,那中粮旗下的食用油企业国务院一声令下马上就能降价,那是不是也能控制同伙膨胀呢?这不就是补贴吗?既然他说美国补贴这样厉害那样厉害,中国补贴是不是同样厉害?那是不是跟他说的外资控制中国食用油行业怎样危险矛盾了?
还有基础设施建设,中国缺基础设施,这是不争的事实。他倒也不傻,举例子不说高铁,电厂,港口(他从来不说这些),总是说没车的高速公路。但是没车的高速公路才占多少投资阿?
至于究竟怎样发展民族工业,尤其是那些从事竞争性行业的民营企业,他也没给出什么好办法。紧缩就倒闭,宽松就炒股炒房,这都是他自己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