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我父亲的“文革”经历:与工人在一起的八年(一) -- northeast
《黑炮事件》
主人公因为“黑炮事件”正在受内部调查,自然不能让他与老外接触。担任翻译的是一位新大学生,老外专家要他找个东西,他没听懂,翻了半天词典发现是“子弹”。他工作倒很认真,找了保卫处,经特批领了几发子弹交给老外,老外直说“nonono”。
最后找到主人公,才知道老外要的是滚珠。这两个是一个词?
我父母就大学毕业后没涨过。。。直到文革后
我也不懂德语,不过我是看汉语的。
Kugel的本意是圆球。早期的子弹就是个铅丸,所以也就是“圆球”。
近期在和里一直捣鼓自己的事,没及时看到先生此篇。
家父五十年中后期在上海的大学毕业后,分配到沈阳的一个部属大型研究机构。出身不太好,文革期间肯定受到了一些冲击。问他,对其过程一直不愿多讲,只说当时那个时期正常的研究工作已无法开展,就在家生孩子、带孩子。
由于家母是当地人,根红苗正,无所诉求,且大姨的两个儿子-我表哥一个18岁,一个15岁,都长过180cm以上,也可能在他们那个知识分子巨多的单位出生差过他的大有人在,所以没批斗、没挨打是肯定的。
辽宁的文革风暴看似不如广西,四川、江西等地来的那么血腥,考虑到该地驻军众多,弹药的作战器材储存量极大,而且重工业厂矿林立,真的自行加工大炮、坦克甚至飞机绝无问题,上万人企业数十家,经短时间培训至少可拉来出集团军级的兵源,我看当时主政、主军者应有功于民,有功于国。
据闻,当时辽沈地区分为三派,辽联(大、中学生)、辽革站(沈阳产业工人)、八三一(鞍山钢铁),想到如果后两者冲突,不寒而栗。这等史实,只有等先生挖掘、描述。
河里大牛如先生者,厚着脸皮恳请先生支持一下我的认证,就差两票了。
冒昧,冒昧。
二:链接出处
三:链接出处
在日本的时候遇到过一个日本人,会说汉语,从来没去过中国。他的汉语是我遇到的日本人中最好的,和一个山东人学的,一口的山东口音。
哈饭了没有啊?看你彪乎乎的。
这个渊源起于上上个世纪了; “汉阳兵工厂” 是张之洞打的底子。武汉同济医院是后来的。
德国人在上海办了同济医工学堂,但很早就改成国立大学.解放前同济是包罗文理医工的综合大学,五几年院系调整的时候才变成偏向建筑的工科大学,而医学院被迁到了武汉成为同济医学院.另外原来武汉测绘学院的一大重要来源也是同济的测量系,它的第一任院长就是同济解放前后的校长夏坚白.
我对这个情况的了解也是听人说的,没具体查过,谢谢指点。花一个。
我妈妈的老师好象就有这样高的工资,当时我小不太记得,记得的是70年代的事,我妈妈是技术员这样的级别,有50多,我妈妈的老师是工程师来得,有100多,师母是家庭妇女,有3个儿子,1个女儿,房子有大小两套间,日子过得还不错。不过老师是解放前就是工程师了,级别蛮高的,但还不是单位的总工,那时单位的总工是个留美的,有个象小别墅似的房子,有院子,还挺大的,自己有摩托车的,工资不晓得有多少,这样的人在单位还有几个。上100的工资我的印象是不会很多,但也不会太少,应该不止3%来得,我是在长沙的,我想在北京、上海、广州这样地方的更多吧,象我家自己的收入每月就超100多,父母只是普通的技术员。感觉家里还是没钱,我隔壁是单位的领导,房子大,收入好象是我家的几倍,孩子多,伙食也好,出门有时还能喊车。隔壁也有是司机的,家庭的条件也不错,感觉比我家好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