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八卦高耀洁 -- 千江

共:💬295 🌺875 🌵63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0
下页 末页
家园 为什么让人如此难以接受?实在非常有趣

事实的那一部分,不太有趣。当然存在采访条件啦、挖掘深度啦、楼主是不是美帝特务啦等等高级的技术问题,把这些情况考虑进去,都不有趣,反而令人情绪低落。

假定,楼主所言全部是事实,我认为,会有很多人对此不能接受。也就是说,如果采访、挖掘到100%、无可否认的程度,放到他面前,或者让他自己去采访,假定得出了和楼主一样的结论,他的精神会产生一种痛苦。

当然,不厚道地说,如果设法盖上中宣部的钢戳,他可能就解放了。

由于我也是中国人,所以我感同身受。我在观点上支持楼主,但心理上也产生一种“不愿意接受这是事实”的情绪,不必隐瞒。因此,在此问题上表面上处于对立地位的人,其实可能只是同一种质地的材料在某个量上发生分离,此话好生拗口。

存在着某一种集体无意识,暂时无以名之,称呼其为“道德沦丧”不是科学态度,个人无论保护它还是对抗它其实都是它存在的表现,这是一种群体特征、时代特征,属于有趣的一部分。

家园 没有要求是对的,只是说作为记者至少要做

到自己对的起自己,自己写的东西至少自己能保证。记者不是河友。没有河友是靠新闻吃饭的。业余写点东西玩玩,对就多看两眼,不对就少看两眼。自己不保证自己写的东西只有一种可能:自己写的自己都不信。要是这位用河友的身份写,那没问题。可非要抬出自己是采访后的结果不就是想在自己写的东西上加一些可信度吗,那么,作为以真实作卖点的记者,自然不能用一般河友来要求。

家园 事实本身是不太有趣,能从中找到引导所需的切入点才是有趣

至于与预设立场无关的部分,因为不太有趣,所以也就可以理直气壮地割舍去了,再加上些个基于个人立场的判断,一篇洋溢着正气的道德文章就此出炉的。

家园 再看看一个对比

大记者曰:

发现艾滋病并不难,我看的材料中在93年已经有人写文章呼吁了,呼吁输血过程中艾滋病的问题。关键在于有没有敢站出来说。最早持续揭发的是河北一个医生,他两年后就死了。名字我忘记了,等我找到名字再贴出来。

高燕宁的血殇里的说法:

1988年,河北省防疫站孙永德主任医师上书卫生部,指出不规范采集血浆将可能导致我国艾滋病的流行。事出有因:80年代初国内一些生物制品厂家开始在河北省廊坊市固安、永清等县设立血浆采购点,83年固安等地中发生献血员“非甲非乙型肝炎”流行,孙主任前往调查(后将一批病人血清托上海医科大学徐志一教授带到美国CDC检测,确认丙肝流行)。他将研究报告呈交省厅,同时写信给卫生部领导,申述上述观点,却当即受到生物制品厂家的极力抵制和反对。他以科学事实说服当地卫生部门采取一些措施,限制了采血点在河北的蔓延,在一定程度上规范了采血操作。河北、河南开始采血的时间可能相近。当采浆在河北受限后……(赵守军,2005)(张勇,2005)

这位孙医师的简历:

孙永德 男,汉族,辽宁人,1926年出生,河北省卫生防疫站主任医师。1983年被聘为全国肝炎委员会委员以来,1987年被评为省科技战线先进个人、1989年优秀知识分子、1992年省医学科学先进个人,1992年享受国家政府津贴,1993年评为全国卫生防疫先进工作者,1981年观察中美乙肝疫苗获1985一1987年省科技进步三、四等奖,1986年观察乙肝流行因素及免疫预防策略的研究获卫生部二等奖,1986年调查非甲乙型献浆肝炎,1989年领先证实为丙型肝炎,1991年获卫生部三等奖,1992年获河北省一等奖,“八五”继续承担课题,1995年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流行特征及预防策略的研究获卫生厅一等奖。从事乙型肝炎流行因素及疫苗预防策略的研究,1995年获国家科委完成者证书,发表55篇论文。

看出什么门道了没有?我就不基于个人立场进一步评论了。

家园 我可能比你更了解官员们怎么想

我已经说过了,地方官员已经不担心高老太太做什么事了,而是担心高老太太自身发生什么事。

  • -- 系统屏蔽 --。
家园 哦,您是说连删都不该删

应了那句老话了,话不投机半句多。您呢说您的理,我呢说我的理。过去有一句老话叫做自由心证说的就是您这种观点。在需要的时候,说的是不是事实都没有关系,有人问就是大家自然会判断,要是没人问就默认是事实了。非常不幸的是有太多人用过这招了,当年文化大革命中很有一些人就是用这一招造了许多的冤假错案。在山某看来,为自己的话负责任,或者至少自己信自己说的话是最起码的标准。当然,您不必同意这个标准。

  • -- 系统屏蔽 --。
  • -- 系统屏蔽 --。
家园 作为西西河的河友,我们可以道听途说进行讨论

但是LZ是一开始就表明了她的记者身份,她还说在去采访高老太太前做了大量的工作。她还明确指出,她的很多言论来自老太太、资料和她的观察。我们是否就该以一个记者的要求来要求她提供的资料呢?

可惜我们看到了什么?大量引用老太太的看法甚至臆想,记者同志自己的观察是什么呢?门口的摄像头,两个疑是监视老太太的警察天天守在门口。这是一个记者该有的素质吗?不说其他,门口到底是保安还是警察,作为一个长年采访的记者无法分辨不说,还作为监视的证据到处宣扬.....

老实说,我并不认为这位记者同志在帮助老太太,她只是在帮倒忙。看她的文,我只看到了一个被老太太的事迹感动的热泪盈眶的MM,而没有看见一个去采访的记者。

在追加一些看法,记者认为老太太最终出走,是受不了压力向找个地方逃避,其中最大的原因是因为他的儿子和她不和,不和的原因当然是“政府压力”。作为一个记者,其他不好核对,但是越她的儿子进行一下沟通这是很简单的吧。就算不是为了求证,记者同志这样同情老太太,同情心爆发一下,在母女两个之间做个沟通我想这个是做好事吧。不知道我们的记者同志有否与老太太的儿女进行过联系,确认一下“政府打压“了没有?为了避免你所说的”老太太早就想自杀了“,你们除了去听老太太谈她的观点,有通过其他渠道印证了一下没有?

家园 劳驾,您是要争论呢还是有话要说?

山某说要真实,您说真实是对什么桂,什么肺的而不该对楼主。山某说至少说话的人要对自己的话负责任,您又说大家自己可以自己判断。最后山某说说话的人不负责任而要听的人自己判断是自由心证,您又在这儿说真实是最重要的。然后呢?

得了,也别然后了。您对,还不行?

  • -- 系统屏蔽 --。
家园 老兄

老兄可以去看看楼上这位仁兄的所有发言,看了就知道,他是找乐的,撤梯子踹凳子的爱好者,没啥好辩论。

家园 这位香港同胞那热闹往哪钻

专门搅浑水的。最擅长的就是搞乱你的神经,他就胜利了。

当然也是很有选择性的,比如挑拨一下各种政策啊,往正对政府不满的人火头上浇点油啊

见久了你就习惯了有时候挺洗具的

  • -- 系统屏蔽 --。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0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