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魏武王”是指冉闵? -- 石头布
别说一百多年,北魏和东西魏相差多少年,墓葬形制照样有差别。别说这汉代墓葬形制和后代差别这么明显了,我建议你看看关于墓葬形制演变的相关书籍,你就会明白怎么回事了。
被盗墓贼挖过N次了,能剩下东西就不错了。
这个观点有意思,先把人杀了,再把尸首送回人家的大本营去,这叫拉拢?
“天下大乱,尔曹夷狄禽兽之类犹称帝,况我中土英雄,何为不得称帝邪!”既然冉闵生前称帝,那死后墓中为何只敢称王?如果按鲜卑人的谥号应该是“武悼天王”,或“魏武悼天王”,墓中的谥号可不是想咋称就咋称的。
还有,这个武悼天王也弄个石头的慰项石?
薄葬可是曹操自己说的。您可以不相信考古挖掘出来的东东,但曹操自己的话都不去取信,实在是有些唯心了。
羌人姚襄,也有个追封的“魏武王”呢……
曹丕上的谥号虽然是“武”,国号虽然是“魏”,爵位虽然是“王”,但是——
本朝人称呼本朝开创者,不会这么生冷,这么干巴巴。最起码的,在国号“魏”字之前,应该有个“大”字吧?魏武王这个称呼,即令指向曹操,也应该是别朝人的称呼法。就好比,唐太宗、汉武帝、明太祖等等,都是后人的称呼法。
汉朝人怎么称呼刘彻?应该是大汉孝武皇帝,或者世宗皇帝。
唐朝人也绝不会直接了当地管李世民叫唐太宗,明朝人也不会直截了当地把朱元璋称为明太祖。
所以,魏武王,呵呵~~~騤系边个?
曹操,生前最高的爵位是“魏王”(公元213年,汉献帝派御史大夫郗虑册封曹操为魏王),所以当时称曹操为魏王绝对是合适的。死后谥号“武王”,在陵墓中称曹操为“魏武王”还是比较合适的。后人(史)称“魏武帝”,可不是魏武王。
老虎啊,这事儿网上无数专家在讲,无数网民在议,要是一个铭字都不对,还嚷嚷啥曹操墓呢。你网上搜搜,这方面的资料现在可是汗牛充栋,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找不到的。
很难这么干巴巴地称呼老豆先王,这未免太过缺乏感情色彩了。或者是“大魏武王”,或者仅称“武王”,都强过“魏武王”三字。
可武王好像就不行了,毕竟曹操生前是魏王,不大可能墓中只称武王这么简单一个谥号的。
有一点可以商榷,毕竟曹操没有立国称皇帝,这个“大”字不加也算合理。魏只是三国之一,而且是在西汉的名义统治下,称大就有些太自大了点。
封了魏王也不用封地,反正都是他家的
称呼“大魏”也不合适呀,表面上“大汉”还在呢,
没禅让之前还是称“大”,不合适吧?
尤其墓中人是否殉葬
还有格虎戟之类的用具
恭喜:你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可通过工具取消
提示:此次送花为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
意见新奇不错,赞!现在结局尚未可知啊。可惜出土时面部遗骨被损坏了,据专家推论应是葬后百年内就进去破坏的,估计是政敌仇人之后?
要是面部能复原出来就好了,可惜了。
(建安)十八年……五月丙申,天子使御史大夫郗虑持节策命公为魏公。曰:“朕以不德,少遭愍凶,越在西土,迁於唐、卫……今以冀州之河东、河内、魏郡、赵国、中山、常山、钜鹿、安平、甘陵、平原凡十郡,封君为魏公。锡君玄土,苴以白茅;爰契尔龟,用建冢社……”
二十一年……夏五月,天子进公爵为魏王。
顾炎武替吴三桂写了一封信给其冒名侄儿,落款是——“叔西手札”,貌似这几个字是钱老本代签的——:))
有可能挖那么大个坟么?这个工程两不小,绝对是政府行为。如果魏国挖,有无必要为他挖个帝王陵呢?
邺城是魏国的都城,葬在这里不奇怪。
如果墓是鲜卑人挖的,那不可能指向东晋,如果是汉人挖的,不可能挖出这么大个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