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请看新发主题 -- 花差花差农民
高阳写的是小说。。。
加入很多自己的想象,故事读起来自然有趣的多。
不过如果论历史小说,我也不觉得高阳写的有啥好的。
我主要因为高阳描述的是19世纪中晚期杭州以及江南的生活百态,语言、食饌、地理等等,读来觉得亲切而有共鸣。
普通人了解历史,一般也不怎么需要很详细的考据,xx时代是否出现的锅碗瓢盆,xx时代时候出现了火枪;
某某战役是到底为什么取胜的之类的。。
图书馆的历史研究期刊,有很多很琐碎的玩意,我觉得除非是爱好者,一般人还真不需要这样。
不过历史这玩意真的说不好的。比如拿明史来说,有名的例子,袁崇焕,这家伙是王八蛋还是民族英雄,同样的材料,研究者可以得出不同的结论来。
又比如崇祯,固然是他比较王八蛋,但是到底是大臣更王八蛋还是皇帝更王八蛋,不同的研究也能有不同的结论
就普通人来说,有个大致的流程认识就好。
我们普通读者读历史,很多时候是想从历史资料中得到营养,所以例如黄仁宇先生的大历史作品,就很能得到启发。对历史的研究,流于琐碎的,估计一般读者没兴趣;流于肤浅的类似“鸡汤类”读物,读者也没兴趣。
有自知之明是美德,不叫没脸没皮,还是花你一个,顺祝新年快乐吧。
目前您这个美德尚有欠缺,希望您以后继续努力。
回的是上面“江城孤舟”的,点错帖子了。
沈先生的学术论著比当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要严谨,我是承认的。
不过,如果同学们用给当年明月挑错的精神给那部《先秦历史故事》也来瞧瞧(按你的说法,就是沈先生的一部历史普及读物,和当年明月比,很合理吧?),那么,嘿嘿。
我就觉得,这个所谓的书里的 bug,不是某个作者的个人态度问题,实在是体裁决定了严谨程度。
就拿你上文举的那个“沈先生写长平之战,就使用了秦俑考古的材料:”。我知道如果我这么写学术论文,肯定会被编辑直接踹回去。他会对我说,你以为你是好莱坞大导演呢,拍古罗马人跨度500年用的兵器盔甲都不带换的。就算你拍现代历史剧,时间跨度完全无视,你也不能把百万大军都变成38军的装备吧?有人说了,青铜剑可以,那我问,个头呢?7米长矛呢?耗材(You know what I mean)呢?
不过我同意楼下的说法,不管是《先秦历史故事》,还是《明朝的那些事》,都是一座座引桥。又何必厚此薄彼呢?
第一,沈先生引用秦俑考古材料,是为了说明李牧当大将时赵军和秦军的情况,不是长平之战。为什么要用秦军的资料去说明赵军?那是因为当年对赵国的考古还没有发现资料可以佐证。
第二,沈先生写“秦赵大战时,双方在战场上冲杀的军队、阵容、兵器等等,大概就是这个样子。”他并不是完全确定,总是留有余地的。
第三,“发掘中还发现了柄长六米多的矛”就接在“中间车、步的纵队多用长兵器”后面,我当时将这一句省略了。不过这种矛不可能是单人挥舞的,而是一种方阵兵器。三号坑就没有这种矛,因为那是将领的指挥所。
既然当时没有更多的考古资料说明秦军普通士兵与兵马俑中的装备不同,那么我觉得“不能把百万大军都变成38军的装备”情理上可以说得过去,却也不是有证据的说法,除非考古发现确实证明了这一观点。
我本来就是说,大家都有自己的推测,都有凭现有考古不能证明或者不能证伪的观点。那么:
写论文的时候,不想被编辑打回来,最好主动说出来。
写普及读物的时候,说不说就是个人尺度了,和学术态度没关系,和预计的读者群落(也许还有钱包?)倒是有关系。
这里我要承认我是贝叶斯派的观点:当年明月是业余的,所以我对他的要求“就是”普及读物的标准。沈先生是 professional 的,所以我对他“默认”是论文的标准,直到他自承某本书属于普及读物。那时候,我对该书的标准将自动放宽到普及读物级别。
ps: “6米长矛”这个方阵兵器的例子可能不恰当。因为长矛的长度量变最终会引起质变。简而言之,现有的考古似乎认为,秦军和马其顿重步兵都拥有超过 6.5 米的长矛。但是,马其顿人的重步兵已经算是“精锐部队”了(在泛希腊里就可以算最高了,即使在马其顿本部也只低于“国王近卫骑兵”)。想想高加米拉那种档次的大战(和亚历山大刚进入亚洲时的5万人相比,现在的推测是他的兵力在一年多之后的决战时已经大大上升了),长矛兵也就编了四个方阵,而且还不是重步兵的全部。这个很容易让人觉得是因为要求太高了(反面的对比参见日本“战国时代”的最低级兵种:竹枪兵)。那么,秦国总动员时候的兵员素质又如何呢?这时候就算我加上再多的“好像,也许”,那不还是和《明朝那些事》一样,属于个人发挥了?
正式的历史研究门槛比较高,对于我们大部分普通人来说,都是在看别人嚼过消化过的东西,明白这一点,就会较少走向绝对化。
至于对历史的评价跟结论,如果不是知识所限的话,更多是跟自身的立场,评判的标准体系有关,有不同意见很正常,只要对方的标准一致,不前后矛盾,倒也不是不能理解,其实这倒是读历史最有趣的地方之一。
我先声明我这些话不能算是给明月一个辩护,只能是我个人一点看法。
我喜欢西西河的一个原因是因为这里很多历史的爱好者,萨老大是,还有像王外马甲、电子赵括、等等几位大大们,他们写的各类历史我很喜欢看。还有很多写史的高手们,如写了这部《明朝那些事儿》的明月。
说实话,我非常佩服他们的阅历知识!还有就是他们书写历史那种文笔。
潇洒和真诚,尤其是后者。
《明朝那些事儿》的封底对明月的一句评价,叫“写史即写人,写人即写心。”
这里的心,我以为是用心和专心。
用心地去写,用心地去剥离历史的本来面目,不管用什么方式,这样做法都需要有很大恒心和意志去完成。所以,如今很多写这样的通俗历史的人,我绝对很敬佩他们写史的勇气。
当然,我很理解花差的说法,他这样的说法好比打羽毛球,一个专业的看非专业的打球,怎么评价呢?这是不是一个不对等地评价?
我以为这其实不矛盾也没有冲突,作为专业作为研究,无论自然科学还是人文,这和科普是不同的。科普有时是浅显,是喜闻乐见而不是精确无误。所以它们的不同只在于观看的角度和方式。但专心这点是一致,这点就是说考古依据也好,故纸堆证明也好,写出来当然要有依据。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这首诗我以为评价如今像明月一样写通俗历史的人比较贴切。面对言论种种,我觉得现在这样的写作有一窝蜂的风气,急功近利到不惜糟蹋历史的地步。还是那个看法,不论写什么,写历史也好,写自然科学也罢,写东西是要心的,专心和用心,研究和科普并没有区别。
【题外话】和花差聊聊我最近喜欢翻的历史,算讨教吧,不过不在这个楼里,另外开一个场子吧。
如果能驳斥得我决定不再买明月老弟的书,那我更高兴,我是以开放的心态来看待这件事的,只要花差兄不要像天涯的那帮人渣一样使下三滥的伎俩,有理有据,我不也增长了知识吗?不亦乐乎?
但我还是觉得当年明月的书对我们历史小白是目前最好的!
------顺便鄙视一下那个霉博士,以及那个以删贴为能的江不伟,我知道你厉害,你的煮酒不去了成吧?还好还有这里,我知道你也混西河,如果你不幸看到我的发言,那么我就顺便告诉你:天涯有个叫“cgp”的鄙视你!
明月开写的时候,我一直在看,他写作的目的是如他所言,我知道的明史是这样的,我想用我特有的方式来告诉你们;
而我,作为一个读者,我看过之后,觉得:哦,原来鄱湖大战是这样的,原来靖难之役的过程是这样的,等等等等
你看,他在用轻松的语气和我们交流,而不是学究的方式上课,我在轻松中获取了有关明史的知识,不是两全其美吗?当然,你有你的严谨态度,你可能不习惯这种方式,但我觉得描述一个鸡蛋,有人喜欢从生物学、物理学以及有机化学的概念来当然够科学,但如果是普通人,还是喜欢从餐饮方面来说多一点点。当然你如果能够拨冗来纠正一些当年明月的谬失之处,那就是三全其美了,那我也更欢迎。
你可以说他不够严谨,你指出的他的历史观还不成熟,不能以一贯之,包括我个人认为的他后期创造有力竭之感,有急就章之感,这些问题我觉得不影响它成为一部好书,顶多是白璧微瑕而已,也许它因此不能成为传世之作,但我认为至少应该当得起“目前最好的明史普及作品之一”。
江城兄的学问,在河里的发言,尤其是耐心向我等小白普及常识而不倦的为人,我是一向很佩服的,所以才敢班门弄斧,多罗嗦几句,祈兄能细察一二,千万别学那个什么江上,----他也是个有才的人,只是容不得人,才成了天涯的笑话。
我这段时间常在青史版块出没,有时出来说几句本人对历史普及读物的粗浅看法,其实这与当年明月是基本无干的。一切经纬,都能在春节前几天那些关于怛罗斯之战的贴子中找到,包括这个贴子在内,绝大多数言论指向的对象并不是当年明月。
任何历史普及文章都不是十全十美的,都要面临历史研究和读者口味的二择难题,在这方面当年明月应该是做得不错的,否则他也不会成为国内屈指可数的千万版税级作家。不过金无足赤,他的文章总归是有缺陷的,虽然我也没有完整看完,还等着学习农民兄的深入诠释。可是我觉得,有错误不要紧,改正就行;他的作品面对着那么多读者,如果他没有谦虚谨慎的精神,恐怕也不会有如此成功吧。
当年明月没有把网上曾经的批判和建议当成是恶意挑衅,没有认为对方是“带着目的”、“收取利益”甚至是“传教来的”,更没有让自己的粉丝放话说“和传教士的斗争在河里会是长期的过程”等不着边际的言语。在这一点上,河里青史版块前几天引起争议的某位作者,或许应该以他为榜样才是。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批起明月这样的小辈,定然是无往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