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明朝那些事的那些事—正文 -- 花差花差农民

共:💬381 🌺1849 🌵11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6
下页 末页
家园 哈哈,马克思的史观?嘻嘻。。。你会看到的
家园 有些事情不能讲的太明白

说透了你就会发现,其实从古到今很多事情是一样的。明月说历史在不断的重复,就是这个意思。科技可以超越,文化可以超越, 超越不了的,是人性。

关于明怎么亡的,可以看看这个帖子杜车别:明朝灭亡的原因和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超前发展。农民肯定又要说我流毒了。也罢,咱就恶人做到底吧。

家园 杜就是彻头彻尾的胡说八道。
家园 崇祯也许只是不明白这种摊派什么时候会变成最后那根稻草

结果整个帝国轰然垮塌。

家园 是说不是暴君,人就不错?
家园 但是现实是李自成和满清事实上联手

还是南北夹击。

如果崇祯逃到南方,好歹还是只有一个方向的敌人。总比现实要好一点。

而且北方这么大的肥肉扔出来,李自成和满清怎么分总是一个可以好好研究的问题。

说句话,崇祯最大的敌人不是李也不是满清,而是东林党。就这帮干啥都有意见,少了啥都不干的主,真的把崇祯捆了个五花大绑,啥也干不成。

家园 这是一个开始

书籍的出现让知识不再垄断于权贵阶层,互联网的出现让话语权不再垄断于某一阶层。

互联网是造纸术、印刷术后最伟大的发明。自飞机大炮,西方人也算干了件好事。

家园 虽是进步,却也不必唱起赞歌。

话语权还是垄断在某个阶层手上罢了,只不过扩大了些。

高声称颂者只是受益者了。

家园 不讲明白讲它干啥?

换句话说,一个公司经营了200多年,经历数任总裁。今天有人著书,介绍这个辉煌的公司。

我希望能沟通过这本书了解到诸任总裁哪些做的好,哪些做的差,哪些犯下了对公司严重的错误,而不希望仅仅得到,他是个好人,他基本上是个好人的介绍,或者干脆说:其实不是他的错,基本上是人性如此。

当然,这不妨碍其他人喜欢这本书。

PS:其实我认为这部书还是可以的,可以在他赞扬了应该赞扬的,歌颂了应该歌颂的,也叱骂了应该叱骂的,看到上面这些时我也曾被其感动过~~~可惜就可惜在唯独对历任总裁不是如此~~

家园 历史是今天的镜子

明朝是怎么完蛋的,蒋某人是怎么玩完的,今天的某些阶层是怎么干活的。

还要说的怎样明白?

明朝的皇帝被抹黑的太多了,明月不过是代某些人入那个情境去体会一下而已。是非荣辱,千秋功罪谁评说?

家园 呵呵,您已经得道了~

当年明月的话送给您:

无需害怕

无需绝望

要相信自己

家园 这个按您的标准唐朝人不得撞墙去了哈....

首都被人屠了一次又一次,军队被东南西北的蛮族杀的全军覆没一次又一次,而且竟然能被南方少数民族欺负的一点办法没有,这个绝对要算数一数二了吧?

家园 杜车别是胡说

也是那种“高超的胡说”,俺对他一些观点也不以为然,比如为崇祯说好话,资本主义萌芽等。但他对明亡的一些观点还是有见地的。

等着您的最后一篇大作呢。

家园 十、图穷匕见(上)

十、图穷匕见

首先要做一点声明:从本文第一到第九章节,本人可以说俺基本是有理有据的,但这章俺将不但无据而且无理。以下所有内容均为本人一家之言。本章的内容和观点将和有些人的某些常识以及价值观相抵触,尤其是某些粉丝可能不能容忍俺的观点,因此如果您是明粉或者皇X,敬请就此移步。本人也将有选择性的放行和回复,请谅解。

有细心的读者也许留意到了,俺在前面留下了几个问题,比如郑和下西洋的经济问题那章,明朝应该怎么经营这个项目?在皇帝应该怎样当里,俺故意只说了节流,没说开源。当然,西西河确实高人太多,这些有人都已经看出来了。这些是俺留下的扣,如果读者仔细阅读了俺的前面章节,可能会发现,其实俺本文的所有内容,都指向一个问题,俺也将回答这个问题。

其实下西洋也好,崇祯可以在什么地方搞钱也好,这都是经济问题。下西洋是一个有利可图的事,但是按照明朝的搞法搞成了赔钱买卖,对国家经济不但没有帮助,还是损害,最后难以为继。那么是不是应该朝廷出面搞海外贸易垄断,专心做生意就可以了呢?答案也是否定的。因为这不是简单的生意问题,而关系到经济学。如果明朝出口瓷器,茶叶,丝绸等,换回银子,宝石,胡椒,这个买卖还有问题。因为俺在皇帝应该怎么当中已经提示了:自然经济农业生产剩余产品的能力是有限的。首先农业要解决吃饭问题,胡椒好歹还是个调味品,有用,银子宝石不能当饭吃。

而且事实上,虽然朝廷不许私人进行贸易,而贸易没停止过。西班牙人用美洲产的白银来大量换取中国出口的瓷器等,运到欧洲去卖。以至于中国的通货由铜钱变成银子。而中国本身银子产量不高,银子都是进口的。可是由于生产物的总量增加的并不多,所以引发通货膨胀。这点西班牙本身也吃到苦头,因为在美洲弄到了太多的金银,以至于西班牙葡萄牙通货膨胀很厉害。

那么应该正确的做法似乎应该是:去东南亚,印度,阿拉伯弄粮食、木材、铜矿、铁矿等原材料,中国来制造成产品,然后卖给他们。如果国内人口过剩,还能移民到东南亚去,减轻人口压力,那的地好,打的粮食多。不过,且慢,嘿嘿,这个做法是不是听起来很耳熟呢?在哪见过?

但是,上述做法是不可能的,因为我大明是不会干这种事情的。我大明乃天下共主,怎么能干这种苟且之事?人口是我朝的根本,人都跑外国了,谁给我种地交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其实并不需要下西洋去折腾,因此停止了是很正常的事。至于是否错过了什么机会?那不是我大明君臣考虑的事情,因为他们当时根本不知道什么叫经济学,什么叫资本主义。

俺一直认为,中国的文明,以100分为满分,政治可打120分,经济最多只能打50分,不及格,而科学只能打20分。

说了半天,还没见到匕?恩,这就来,废话少说,我们就来请出督亢的地图吧!

这地图就是我看到的一个明月粉丝留言:

当读到群臣与皇帝博弈时,觉得心里感触很多,

试问明朝之后还有几人敢挑战皇权、君权,看看现如今电视屏幕的清朝臣子,铺天盖地地跪倒在地,一句一个奴才,可悲啊。现在的官场能有几人坚持道义。他们很执着,也许放在现在看来是顽固的一群人,但是他们为了坚持原则,官位俸禄甚至性命都可以不要。这才是中华的精神,有骨气,有性格,只可惜啊,崇祯本可以中兴明朝的,却阴差阳错亡国了,从此被落后的民族所统治,清兵屠戮义士不知多少,文字狱所杀文人又不知几何,从此中国之精神萎靡不振。本来明代的军事很先进的,火器装备不输于任何国家,但清朝建国后又退回到了冷兵器时代,从此愈发停滞不前。

感谢明月,对你只有景仰了....

继续支持你

你没看错,这匕首就是:明清两朝该如何评价?

在明月及其粉丝看来,明朝的灭亡和清朝的入主,从此中华精神没有了,只有奴才,等等等等。总之一句话,很好很强大的明朝莫名其妙地在崇祯那完了,而很黄很暴力的清朝莫名其妙地统治了中国,而且最最不能容忍的是,清朝对长矛大刀有一种病态的爱好和对汉人以及科学的压制,以至于在洋枪洋炮面前一败涂地。落后愚昧顽固的清朝是今天一切问题的始作俑者,因此大明是值得特别推崇和怀念的。

事实是这样的吗?别着急,俺有话说。

通宝推:每日闲谈,
家园 关于应州之战

明月的推理过程是这样的——据《武宗实录》记载“斩虏首十六级,而我军亡者五十二人,重伤者五百六十三人”,但是双方参战人数据说约10万,刨掉点水份和后勤,就算只有5-6万人吧,这么大规模的群殴,还殴了好几天(《剑桥明代史》说是1517年10月16日开始,10月20日黄昏时刻结束),只死了这几个人,有点说不通,而且后面也说蒙古人也不敢来了——这就说明,皇帝被黑了。

但是,这就定论了说是大臣们黑皇帝,那这个数据未免黑得太过分,造假造成这样,分明是告诉天下人他们在造假,他们写的时候,完全可以同时修改一下双方参战人数的。我个人更加倾向于,其实这次进犯,也不过就是蒙古小王子练练兵顺便打打秋风,根本就不是什么决定性的战役,所以一看对方打算负隅顽抗,计算了一下成本收益,转头就走了的问题。当然,这一部分只是我的主观臆断,不排除说明朝的大臣里头就有这种死不开窍把常识推理不放在眼里的。但是我们再来看看别的资料。

关于“是后岁犯边,然不敢深入”这句话,一定能保证是在记载应州之战的后果?另外,这个“后岁”,是指的多后呢?如果只是指1517年的后岁,那么,与正德皇帝作战的那位小王子,就是达延汗(大元大可汗,孛尔只斤氏,成吉思汗十五世孙,1474~1517,正德初年统一了漠南蒙古各部,设左右翼三万户),大家从这位名叫巴图蒙可的小王子的生卒年月中看到了什么?——这位蒙古小王子之所以不再犯边,是因为他回去就死翘翘了。

如果这个“后岁”指的是往后几十年,那么达延汗死后不久,鞑靼就陷入内部分裂的境地。巴尔斯博罗特(达延汗三子,达延汗在位时作为蒙古副汗控制右翼三万户)次子、土默特万户俺答汗控制了右翼三万户,与大汗(达延汗的继承者,明人通称为小王子,左翼三万户的控制者)明争暗斗,进而吞并左翼一些部落,在1542年左右迫使汗庭东迁义州(今辽宁义县)边外。俺答汗崭露头角以至分庭抗礼的年代,大约在1520-1542年之间,所谓攘外必先安内,这个道理,蒙古人也是懂的,所以,忙于内斗的蒙古人,那几年根本就没心思来管明朝的这些事儿。从1542年开始,俺答汗平定了内乱,就开始挥兵南下,直至1550年兵临北京城下,搞出庚戌之变。

所以“是后岁犯边,然不敢深入”这句话,用来作为正德皇帝应州之战大捷的证据,根本就站不住脚,不过是截取了史书上有利于自己观点的一句话,而没有管这句话本来是个什么语境。大臣们根本就不是什么留下了“破绽”或者“抹黑皇帝的证据”,而是如实地记录了一下后面几年或者几十年的实际情况而已,谁叫你要lenovo呢?至于正德的战果(杀敌人数)有没有被缩小,这个我没有证据,不好乱说。

总结一下,这句话应该这么说——历史小说,也可以写得很好看,比如《明朝的那些事儿》。但是真要正儿八经地钻研历史,还请走正道。我不反对说这本书写得不错,但是如果有些人一定要认为这就是正史——唉唉,我咋就突然想起了四姑娘的粉丝们呢?

通宝推:海天,肥肥烤猪,一无所之,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6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