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飞天鸭看人类文明发展史:第一章,原始社会好(上) -- 酥油茶
写在前面的话:
这个系列能出土,是因为受了一个和我同样是85后的id的鼓舞,先在这里向他致谢。
这个系列也会很难分类,它并非脱胎于哪一本史书,也没有打算引经据典,系列中的内容可能来自考古学、人类学、进化心理学等学科;这个系列也不打算教育什么或者科普什么,只是希望能从一种不同的角度来看历史,得到一些或许是有趣的结论。
好,让我们开始吧!
××××××××××××不华丽的分割线×××××××××××××
第一章:原始社会
原始社会,就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初级阶段。这里说的人类,就是和现代人今天一样的人科人属人种现代智人,按分类学的拉丁文名来看,就是 Homininae-Hominini-Hominina-Homo sapiens。
现代智人在进化史中是众多人科生物里的一种,起源于人属的南方古猿,大约于230万到240万年前从南方古猿里分出来,成为直立人的一支。也就是说,两百多万年前,开始有“人”的出现。
直立人,包括我们熟悉的北京猿人,已经是部落活动,会使用火,会制造工具,但是智力还不够发达,也没有现代意义的复杂语言,脑容量只有现代人的2/3。
经过近两百万年的进化,到前30万到40万年成为多个脑容量和现在差不多的古人类种群中的一个种,在非洲完成了进化,最终成为和我们现在一模一样,打扮一下认不出来的人大约在四到五万年前。也就是说,四五万年前,人类已经进化完成了,他们的外貌及智力,和我们今天没有区别。
这些内容和教科书上的差不多,但我们能不能问问自己,这个过程中发生了什么,这几百万年,我们的祖宗们是如何过来的?
从猿人分野开始,人属动物就开始了持续不断的进化过程,这个进化有两重含义,生理的和文化的。
生理上的进化,是以持续的外界压力为动力的,对人类来讲,基本就是残酷无情的大自然。如果按照我们目前所知的进化理论,这个进化的过程,差不多是这样的:
从直立人开始,人类就以十几人到几十人为一组的小股部落活动,从事采集——狩猎工作。首先,这个部落的大小很有趣,它基本在一个不大不小的范围内波动,如果人太多了,就得分开,如果人太少了,就得并入其他部落或者灭绝。人太少了无法持续可以理解,为什么人太多了就不行呢?
原因很简单,看看现在公司里的每一个小组,每一个阶层,就是能做在一个屋子里基本平等的讨论事情的人大概有多少就知道了。人多口杂这个事实不仅适用于今天的社会也适用于原始人部落:人多了,就无法充分交流也,意见无法统一,做事情没有效率,无论是原始部落还是现代白领,都脱离不了这个基本律的限制,今天的资本主义社会,一样是无数个部落在leader带领下做project,跟原始人在酋长带领下狩猎采集,本质上差不多。
这个基本律的瓶颈在于哪里呢,也许是我们的信息交流速率所决定的,人类说话的速度差不多是一分钟一百个字左右,这里面的信息含量差不多是一至十比特,插播一段刘慈欣的科幻小说《乡村教师》里的话:
好了,下面我们继续。
部落里的人分为两种,小孩、和成年男女。在原始部落里,恐怕大家对今天的我们常常看见的老人都未必有什么概念。事实上在那个时候,四五十岁就应该算是差不多上限了,根本无法想象今天我们能看到的步履蹒跚的八九十岁老人。不仅婴儿出生面临着严酷的生存淘汰,所有人都受着病毒、细菌、寄生虫的威胁,而来自自然的各种伤害和磨损也持续不断,这个情况下,即使没有进行性的衰老症状,四五十年的时光也差不多可以消耗掉他们的身体。关于衰老的一种进化生物学解释就是,因为我们的身体在我们进化出来的条件下(大自然里)只能支撑到衰老之前这么久,之后得冠心病还是脑溢血,自然进化根本不可能关心到,它只关心我们有没有机会繁殖并让下一代健康长大,所以进化往往会选择一些在生命早期有帮助,即使是后期有害的特征,例如让我们老年得痛风,得动脉硬化的生理特征,也恰恰是让我们青年期精力充沛、肌肉发达的原因。
所以,当现代人突然有一天发现自己保养很好的身体开始无可避免的老化了,实在应该知道,塑造了我们身躯的力量,实在不知道,我们现在可以安然无恙地活这么久的。老龄化问题,实在是人类进化时期不会出现的状态。
好,今天先讲到这里,下周继续。
本帖一共被 10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学雷锋.
!
一周一集?
谢谢
先赞一下,这个话题俺觉得非常好玩.
下面发些感慨并提问题:
1 [四五万年前,人类已经进化完成了].这是我长期困惑不解的.虽然据说
鲨鱼鳄鱼等等上亿年没有变化.但是现代人类真的就也已经完工了么.进
化的前提是基因永不停止的在繁殖时产生变异,进化的动力是自然环境
和物种竞争.
越简单的东西,前者的作用越明显,比如流感病毒总是不断的通过变异而
产生新的变种,其中传播有力的就可以上电视新闻.虽然基因总是在产生
变异,但是经过上亿年的沧海桑田,仍然有一些物种保持了自己原初的风
貌像海龟.似乎基因的变化被自然和生态的力量约束在了某个稳定态上,
那些超出界限的变化都被消灭了.或者说,自然的力量并不能够为持续不
断的变化指出确定方向,结果一代代纷乱错杂的变异变成总是围绕在一
条给定直线上的微小噪声.
具体到现代人,基因肯定仍然在不停止的自发变异,鉴于人类的生产力和
社会伦理已经如此发达,自然已经失去为变异划界的能力,绝大部分的变
异都得到保留.下面我们来做个经过'暴力简化'(语出森林鹿mm)的计算.
假定人类总数2N,保持稳定.某一个特定基因现在人人为1,而它每一代的
变异概率为p,也就是说有2Np个人的该基因会变成0,那么经过1/p年所有
的人都会变成0.哈哈,当然这是忽略了0还可以变回1,其概率同为1/p.但
是基本的结论是,经过若干代人,该特定基因会从所有的人为1而变成0和
1混合.也就是说人类基因还是在变化,那么人类也就在变化.人和海龟鲨
鱼的不同在于,后者仍然受到自然和生态约束,而人类不然.这就决定了
对后者来说存在的稳定态对人类来说不存在.人类基因将变得越来越庞
杂,人和人将越来越不一样.
如果将进化定义为自然和生态驱动下的定向变化,那么人类的确不再进
化了,但是人类仍然会不断变化.迅速增强的交流会将变化都扩散开来,
每一代都会被加入与上一代不同的元素,并且这种不同所占的比例将越
来越大.虽然全球化加强了人和人之间的交流,但是越来越多的"奇异"个
体仍然将挑战我们对同类的看法.
所以我相信,无论是智力还是体力,人类都仍然有巨大的变化空间,只要
驱动我们成为人类的基因还在像过去那样变异不停.
2 [为什么人太多了就不行呢],因为时机还不到阿:)
起码后来人就越来越拥挤,兄台提到的困难被大家抛之脑后,几百万几千
万人口的城市,几万几十万人的公司现在都运作良好.因为我们发明现代
技术,可以保障大家的饮食交通以及交流.个人觉得就原始社会而言,限
制定居的部落人数的关键原因在于,每个部落都需要在狩猎范围之内得
到维持部落生计的食物和水.该狩猎范围,由大概两三天的往返时间和人
类步行速度决定.而对于游牧游猎等非定居部落来说,人太少无法保证安
全且力量太小,人太多无法在确定时间和空间内获得足够食物,分散开来
反而更容易生活.食物和水,是硬性约束;信息交流是软约束.解决了硬性
约束之后,比如发明了农业之后,人类迅速通过建立复杂的社会组织将软
约束克服,建立起了村庄和城市.
3 [所有人都受着病毒、细菌、寄生虫的威胁].看前面,你说的是狩猎部
落.我这几年看到的文章都有这么一个观点,狩猎时代猎手的生活远远
好于农业时代的农民.大规模传染病和寄生虫实际上是人类定居以及驯
化家畜的结果.据说,狩猎和农牧业并行了几千人,直到那些猎人再也无
法维持原来的生活方式,才不得不转行做农民或者牧人.猎人们根本不需
要像农民那样每天被固定在土地上辛苦劳作,而只需要每天三个小时左
右的工作就可以维持生计,其他时间都用来娱乐以及陪伴家人.因为不断
移动,也就不必同居住地的垃圾废物相伴,而可以过干净得多的生活.在
猎人眼中,农民是一群工作痛苦生活肮脏眼界狭窄的傻瓜.当然在农民看
来,猎人们粗鲁野蛮.从狩猎到农业固然是"生产力的进步"的方向,但并
不代表人们幸福的方向.
农业和狩猎相比,最大的优势是可以支持更高的人口密度,不过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对个体而言,狩猎生活未必差于农业生活,但农业部落势力扩张之后,由于他们的人口优势,狩猎部落无法抵挡。
四五万年前完成进化,我的印象应该来自山顶洞人等等,他们当时已经有了现代人的脑容量和黄种人的特征,之后如果从脑容量和骨骼特征来看,确实变化不大。为什么会停止进化,我的理解是持续的进化也就意味着小的种群和强大的淘汰压力,即使是四五万年前的原始部落,他们对自然界的控制能力也相当可观,并且淘汰了其他的人科动物,他们面临的压力比进化期的人类要小很多。之后的进化更像是退行性的,比如智齿慢慢减少萌出等等。
山顶洞人原来和北京人不一样。
现代智人的进化应该也有,比如肤色就不一样;而且据说欧洲的金发蓝眼美女也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按照走出非洲观点,北京人被认为不是现代人的直系祖先,山顶洞人是走过来的现代人,已经是旧石器时代了。
关于肤色,目前的主流政治正确观点是,现代人都是一个种的,肤色,外貌的区别是连续分布的,是对不同地区的适应。
本人的非主流政治不正确观点,历史上发生过什么,可能比我们想象的或者是脑海中的常识复杂太多,可以参考一下我之前的一个帖子
飞天鸭:【原创】矮人,巨怪,巨人,已经走进历史迷雾的尼安德特人?
不过,不同人种的分化,应该怀疑早于毛皮衣服或者纤维衣服发现之前,在人类还处于艰难时期的时代,否则的话,怎么解释爱斯基摩人不变白?:)
看来进化本身将由自然选择进入人工选择阶段了。
似乎“人工制造”的基因组也不过是细菌基因组的极端简化版,这个理论上早就不存在问题了,只是谁来做的问题,离生产出有用的细菌还差很远。
目前的进展基本上是人拿着这个自然写的code,这里删点,那里删点,然后试着看看,还能跑。离能自己编有意义的code还差很远。
不过我以后也要写到trans-human主义,人类按这个发展趋势,只能是给自己创造出的新生命形式让位了。
第一个问题,人类的状态,是以群体方式出现的。任何时候,个体的分布都是一个正态的钟形曲线。我们所谓的人类形态,实际上是一个平均值,也就是正态分布的中心点。由此,
推论一:我们对于考古资料的一个不成文的共识,就是认为这些化石资料具有相当的代表性。也就是考古出土的都是差不多中心点那个。这个推断,只在统计学中具有绝对的正确性。
推论二:突变的引入和保留,所带来的直接后果,是钟形曲线的左右两端向外扩展,或者说,多样性增加。反之,多样性减少,意味着分布更加密集。
推论三:就任何两个个体比较而言,因为取样区间增加,彼此间的平均差距也相应增大。但是对于人类而言,我们的标准个体的变化依然很小。
第二个问题,任何一个生物部落的分布,决定于三个方面,可获取的食物和水的密度,物种本身的密度和自然生活压力(或者说来自于其它生物的生存竞争压力)。人类也不例外。所谓的软约束的出现,不会早于我们的语言文字的出现。是人类社会成型之后的事情。
第三个问题,人类的生存压力中,寄生虫和疾病占主导地位,是生产力到某个阶段之后的事情了。在此之前,获取足够食物这个过程本身,就是最大的生存压力。
我是外行,不知道你的这些说法的来源。但是就我看的一点点书,你的这个说法欠缺说服力。
原始社会部落事物来源主要是采集和狩猎,自然界食物的密度是很低的,而人的活动范围又是有限的,每年又会有几个月事物更缺乏,比如旱季,所以部落不可能很大。这在人类学田野调查里是最常见的限制部落人口的因素。人口比较多的部落,往往在事物馈乏的时候要分成几组到不同的方向找食物。
里面人类学家的意思,食物限制肯定也是一个重要因素,但原始部落的生活方式可能更为根本。一个推测是人类驯服其他动物,开始种植后,生活方式改变食物增加,人口密度也增加。这里的根本动力是人类改变了劳动的手段,而劳动手段的改变也就使得集体合作成为可能,但是最初的生活方式和劳动手段是不能支撑高密度的人口的,这里是一个复杂的交互关系:人口过多——效率低下——不能维持之前的平衡-部落分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