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讨论】毛时代普通人的精神面貌——上山下乡 -- 酥油茶

共:💬613 🌺1867 🌵76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1
下页 末页
家园 为什么说nj老哥道貌岸然?

你爹妈不愿意是你爹妈的事儿.

nj老哥愿意是nj老哥的事儿,这个道貌岸然从何而来?

你自己有什么心态那是你的事儿,但是用你的心态去衡量别人,就过了.

家园 送花,谢宝

恭喜:你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可通过工具取消

提示:此次送花为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家园 我不会叫苦

这一点上我们有共识:"农村的生活比城市苦"。

知青叹自己苦,我说:嘁,那算什么苦?要说农村苦,就说农村苦好了。光叹自己苦,盲顾广大农民的大苦,不觉得自私么?

尖锐?想想农民的苦,想想还在农村的很多亲戚朋友,我没法不尖锐。

你以为我回乡会叫苦么?我不会。生活比现在会差一些,可是我不会叫苦。我是苦惯了的孩子,脚脖子上还留着割稻子留下的4厘米长的刀疤,背上的肌肉还有挑担子扭伤的痛,我从来没叫过苦。如果非要回乡,我会视作人生的波折,重新规划人生、追求幸福生活的机会。今非昔比,农村机会也不少,有经济上重新崛起的机会。没看见浙江农村的小老板很多吗?

你说的对比,是指生活的反差吧?从城乡二元结构中“好”的阶层,沦落到被剥削的阶层。这种失落的心态、被那一层社会抛弃了的感觉,才是很多知青感觉苦的真正原因吧?

话说得直,得罪莫怪。如果觉得知青苦,也请多关注农民,那才是真正受苦的阶层。

家园 越早插队的越苦

最苦的是去边疆的,后来很多人都是在城市的郊区象征性的插队。我老婆的小姑姑基本上是每个周末都能回家,而且也就1-2年的样子。但是到云南/内蒙古的人就相当的苦,而且这些人回城也最难适应,有一批人在家里成了多余的人,我小时候就见过。

家园 找到了。

知青上山下乡大事记:1967年

[QUOTE]周恩来支持首都一批中学生去云南务农的请求  

  十一月二十七日 晚上,周恩来总理在人民大会堂接见首都各界群众代表。北京市东城区中学红代会的一批红卫兵,决定乘这个机会直接向周总理提交去云南的申请,他们的代表火急赶到现场,从笔记本上撕下一页纸,写下了下乡的誓言。在总理休息时,他们拥了上去说:“周总理,我们要求到云南边疆去!”总理亲切地问道:“你们是哪里的?”他们一致回答:“我们是首都中学红卫兵,为了建设边疆、保卫边疆,为了发展祖国的橡胶事业,自愿到云南边疆做一名普通的农垦战士”。

  周总理接过他们的申请书,在手中扬了扬,高兴地连声说:“好哇!支持啊!”随后,看过申请报告,并立刻写了批示,请有关主管部门帮助办理。

  当时,云南一些地方还处于动乱之中,无法前往。延至翌年2月8日,55名中学毕业生告别首都,奔赴云南省的西双版纳,从事橡胶生产事业。

  我对此事已经毫无印象。不过这是67开始操作,68年2月实际下乡。

  青岛的没查到。

  估计全国也不会到100人。

家园 打过个照面就算接触过?那我可以算接触过几万知青了。
家园 没有人肯定当年的上山下乡吧?

1。上山下乡是大多数青年是有革命热情地,自愿的行动。

上山下乡中有相当一部分青年是有革命热情地,自愿的行动。

2。国家建设需要知识青年下基层农村。

这个没错。

3。青年下乡改变了农村面貌。

青年下乡在相当程度上变了农村面貌

4。青年从中得到很大锻炼,为日后人生打下基础。

这个也没错,但不是所有知青都有这样的体会。

家园 照面?

那听他们讲过去的风光和落魄就叫照面?

单位里低头不见抬头见叫照面?

小学里听老师唠叨,中学听老师吹牛,大学陪老师聊天叫照面?

小区里开业主大会闹得一套糊涂,串联对付物业叫照面?

在您面前呢,这都叫照面好吧!您每天照面很多人,也有很多人照面您,您被人阅无数!好吧!

至少我只敢说和这百多人照过面,还没有像您一样自称接触过几万知青!

撒谎也不脸红!

家园 总有人喊好的,毕竟有不同于一般群众的人。
家园 你也知道“他们讲过去的风光”

  你父母单位的人与你抬头不见低头见?

  看来你人缘真好,你父母的同学聚会都对着你这个小辈诉苦。

  小区业主大会也兼向你诉苦?

家园 他们说,我旁听!

至于以前放学到爹妈单位写作业更是稀松平常,大人闲聊,小孩写作业么

至于单位里低头不见抬头见,那可是我的单位啊。结果就被您硬生生写成了我父母单位,很有文革遗风啊!不愧是经历过的人!拜服!

业主大会上每次都会“歪楼”,作为一名业主,有时间就当听故事了!

您还有什么要问的?

古今中外,概莫能外,任何时代,都会有狂热分子出现,幸好只是少数

任何经历都是财富,苦难的经历同样是财富,但正常人不会主动选择苦难——当然有规则就有例外,总有爱自讨苦吃的。

顺便问一下,您打过照面的几万名知青是怎么照面的?是您经常听他们讲述过去的事情么?还是……

家园 真正原因是感觉在农村没有希望了

当时的知青,在城镇里的一般老百姓家孩子的生活也不是大鱼大肉,下了农村虽然吃的品种差了但起码吃饱是不愁的。而且即使不下农村,也得去厂里拖板车,干建筑活等重体力劳动。从这点上说城乡的差别不是很大,起码比现在小。

但关键的因素就像是你说的,是被抛弃的感觉。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在城镇,即使一时不得不去干苦力,但仍然有机会去当操作工,或者继续读书去争取更好的职位。但是那时的农村这样的机会相当小,而且当时的宣传是“扎根在农村”,压根就没有让你回去的意思。对了,再补充一下。在下放初期知青农活还不熟的时候,农村人会嫌他们占了公分但还干不了活,那种鄙视的眼神和直白的看不起,也是很多知青精神上很大的压力。

在我的假设中,你说你不觉得苦是因为“今非昔比,农村机会也不少,有经济上重新崛起的机会”。你还是着眼于机会二字的。如果根本不给你这样的机会而是下半辈子都得“脸朝黄土背朝天”了,对比你现在的生活以及对未来的设想,你还不觉得苦吗?相信你也是感情动物,不会不觉得的。

至于是否被剥削,当时的知青根本想不到这层。他们当时的感受是,从此要远离原来的梦想了,再也没有机会实现以前设想过的生活了。这才是知青感觉苦的真正原因。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对于上山下乡

这个运动的评价和对知青在当地作出的贡献并没有关系。从言论上感觉你对这个运动本身不是很了解。

另外,很多人把上山下乡等于去艰苦环境锻炼,然后blabla发表一套赞同的言论,其实这是对上山下乡认识很不全面的,甭忘了上山下乡的指导思想是“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对这个思想的影响不能无视。

家园 您的经历可能也只能反映您接触的人的情况

您提到:

刚下乡时的感觉,真可以用两个字形容:震撼

想来您是从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城市去的,平时基本没有什么农村接触,包括农村的亲戚什么的。

以俺父辈的经历,就没有这么震撼。首先,不是生活在大城市,而是地级市。其次,或者本身就来自农村、或者有较多的农村联系,包括农村的亲戚。最后,平时就干较多的体力活,比如:上山砍柴等。所以,去上山下线,虽然不是很乐意,知道苦,但也不害怕和排斥。加上国家鼓励,所以也了解意义。

您提到

南方的活要比北方的苦
。俺不知道福建山区算不算苦。反正他们没有太大的怨言。不过俺的东北亲戚来福建,评价是在福建山区种地,真是苦、比东北平原苦太多了。

有没有贡献,有没有改变农村面貌,恐怕有。首先,他们是能干活的,因为虽然是基层干部家庭,但各种劳动从来没少过。种地、给猪打针什么的学习的也快。加上有知识,教教小孩,出出板报,宣传卫生知识等,还是再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一些东东。

最后,从全国范围来看,俺想从中小城市下乡的青年要多于从北京、上海这样的特大城市的吧。家庭条件本来就不太好的、平时就习惯劳动的,恐怕也占大多数吧。这样的下乡,当普通劳动力恐怕是行的。

关键词(Tags): #个人精华
家园 不要看他们怎么说,要看他们怎么做。

翻翻六七十年代的报纸,比你这些振奋人心的文章有的是。

口不对心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如果下乡真的那么美好,有意义,那为什么这些知青后来不干脆留在农村,享受幸福生活,却都要千方百计,不惜磕头送礼,伪造病情, 甚至献身以求尽早回城呢?

如果看了那么几篇狗屁文章,就视百万知青的悲惨命运于不顾,只能令人齿冷。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