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讨论】毛时代普通人的精神面貌——上山下乡 -- 酥油茶

共:💬613 🌺1867 🌵76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1
下页 末页
家园 没有你说的那么不堪吧。

俺视野所及,极少数

回了城,没有工作;到了结婚年龄,没有房子;人到中年,又赶上下岗,孩子上学高收费。

绝大多数都还可以,还有很不错的。回城暂时没工作的是有,但也逐渐解决了。人到中年,绝大多数都已经混的很不错了,一些下海的已经身家很多了,其他的也很多是业务骨干、企业、政府的初中级职位了。最不好下岗的,其儿女争气,干得不错,也乐得在家安享天伦。

当然,各地情况会有所不同,但俺想总的来说,没有那么不堪。

家园 当时当老师的比例当然很小,主要还是知青集中,人多。

基层学校也少,而且头几年对知青的政策也不大对,以“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为主。

  知青大批回城后,剩下的比例就高了。我们大队十二个知青,我走前的三年只有一位知青当了大队小学老师,还是因为她身体比较差,大队也只需要一位汉文教师。我们走后剩下的五个人中(当老师的也走了),有两位到旗中学当了老师,一位到其他公社中学当了老师,还有一位是在我们走以前就当了大队的专职(不参加劳动)赤脚医生。

  其他公社到最后剩下的几个人多数都当了大队或公社的干部,这些人多数在头几年并不显眼。按一位同学的说法:知青集中的地方就不容易出头,因为你显不出来。这位同学与我一起被招到铁路上当工人,他比较早地找机会调到另一个地方,很快就被提拔当科级干部。

  我们被招到铁路上当工人的知青也一样,刚去时大家都在工班劳动,到八0年前后多数调回南京后,剩下的也多数被提拔成干部。这也与八十年代开始注重知识有关,内地去的知青文化水平比当地人要高些。

家园 其实我个人对人性中高尚的一面还是很乐观的

觉得善与恶一样,都是人性中所固有的成分。单纯的强调“性本善”和“性恶论”都不全面。即使在最险恶的环境下,也还是能看到人性中善的闪光。理想主义的人在任何时候都会存在,所以所谓的“劣币”怎么也不可能把完全“良币”驱除。

您所说的加强“良币”的力量,尤其是斗争力量。其实是希望“改造人性”让其向更高尚的方向倾斜。这个我觉得很难。人类社会几千年的历史,要说发展,我们在物质上的发展是巨大的,但在我们的人性跟祖先相比能有多少“进步”呢?

当然进步也是有的,我们现在都废除酷刑了,也没有奴隶制了。这些都是我们人性中的“善”跟“恶”斗争的成果。但是要把人性中“自为”的这个“恶根”消除,我觉得是没有可能的。也是不可行的。我们所能做的,一个是约束“行恶”的手段,“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将心比心”,用本能的怜悯同情心约束“恶”的残暴性;另一个是尽量避免把人类带到逼使“恶灵”出动的局面,比如战争、或者文革式的斗争。所以物质生活的提高本身就是让人性“显得”更美好一些的原因,因为降低了生存竞争的残酷性,也就让人性中的恶得到了一定的压制。

对于“良币”跟“劣币”的斗争,我个人是倾向于榜样引导式的。对于主动出击式的斗争,不能说没有用,可能还见效更快。但是容易造成伪善。我觉得有意引导让“社会的道德水平上一个新台阶”是不太可靠的。而且也不太认可您说的通过让“高尚者”获益来引领高尚的方法。这样本身就带有了功力性,让高尚变的不“纯洁”了。“高尚”本身就应该是一个小众的东西。自己心灵的满足和安宁应该就是最大的回报。当然有一些组织性的运作,让“同志们”互相勉励也是非常必要的。当同志们的影响逐渐大起来的时候就能对社会产生作用。我觉得如果绝大多数的普通人在心里对高尚者有哪怕是一的丝敬意,只要是真诚的,那就人性改良的希望。

现在我们的问题是似乎我们对“伪善”的批判和反省走的太过,再加上我们“跑步进入资本主义”的社会现实,让“斥责装X”成了大环境,很多人为自己的“高尚欲”感到害羞。“装俗”反而得到了流行和认可。明明处于挺高尚的动机干了点好事,偏偏害怕自己是“装X”,一定要找出个俗理由来让自己跟“装X”划清界线才能心安。其实只要我们能把这点纠正过来,我们心灵里和文化上“善”的积淀足够让我们的社会充分和谐了。做好事大大方方的做,完了大大方方的享受高尚给自己带来的快乐,并用这种快乐去感染别人。相信就会吸引更多的人向高尚的方向靠拢。要对心中的“正念”有信心,也对所有人心中“善”的种子有信心。

我不知道您是不是对这次争论感到有些受伤,似乎多数人站在了与“理想”相对的一面。其实这是好事,是说明大家的多数是冷静的,这跟冷血完全不同。多数人的冷静才能保证我们避免重复过去的悲剧,让我们更加有效率的往好的方向过日子。有些人说的话比较重,甚至有些伤人,没必要太在意,真正当国家人民需要人牺牲贡献的时候,没准儿他们就能首先站出来。西西河很奇妙,贴子看多了会发现有些人真能给人很大的、意想不到的惊喜。

相对少数的理想主义者如您,和多数的现实主义者一起探讨,彼此坚持自己的道理,我觉的西西河还是很和谐、很健康的。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老兄,要看比例啊! 不否认有些知青受到过大的压力

或者过于不幸的经历,但是我们既要有微观的视角,也要有宏观的视角。

另外,俺的视野所及,扎根当地没有回城,基本上在后来逐步走上各级岗位,或在学校,或在政府,或者到县城、市里的企业。大多数都干的不错。

  • -- 系统屏蔽 --。
家园 呵呵,俺不受伤,其实俺决不是理想主义者

其实俺的一个觉悟是:很多东东不是不好,而是太好了而不行。就是英语中的too...to的用法。 是太好了,而需要很多的支撑,需要很多的基础。比如:理想国。但是,我们不能因为现在不行,而不去努力逐步趋近。而要努力逐步趋近,就要站在坚实的基础上,就必须相当现实、相当相当现实,做一个现实主义者,当然是一个心里有一定想法的现实主义者。

俺关于“警惕经济学客观性周围的忽悠”的帖子,提到人的主动努力和选择其实还是很重要的。

类比家庭最好理解了:

我们个人家庭也是受各种规律包括经济学规律的支配的吧。但我们每个人心中是不是都有一个蓝图或者目标呢? 比如:过两年俺要换套大房子,要买辆好车。然后我们根据自己的已有基础,去奋斗,去创造自己想要的生活,这样才可能实现。 如果是:哎呀,换套大房子可难啊,目前的还凑活,就不用那么费力了。这样恐怕就不会进步,甚至会退步。

所以,关键是搞清楚什么是我们想要的,包括短期、中期、长期。

“改造人性”恐怕不易,其实我们无需改造,只是适当鼓励,起码不要压抑人性积极的一面。其实,俺看目前,由于几十年来一些有意无意的忽悠,消极被鼓励了,人性积极的一面被压抑了。

如果说,我们个人或家庭,在一定的经济、社会规则下,能够通过努力,逐步达到自己想要的一些目标的话,那么,整个社会也可以通过全体的努力,主动行动,逐步达到大家都认可的一些目标。

积极、主动。

补几句:

很多人为自己的“高尚欲”感到害羞。“装俗”反而得到了流行和认可。
这个说的太好了。这个怎么说呢。。。 俺看这就是所谓忽悠的一部分,不过也好也不好。

有一种倾向力量,就是要默默的从心理的各个层面上抹黑美好的部分,抹去积极的部分。感觉不对,咀嚼了多年,终于有所领悟。俺对自己说,好的东东,干吗不去做。不要怕领导潮流嘛,呵呵。

上面说的是忽悠的不好。其实也有好的一部分。就是干点好事自己真的会比较纯粹低调,因为害怕被说成装“X”嘛。

最普通的,俺这里的公交车让座已经很自然了,不做作。好的东东,就是可以倡导的嘛。

好笑的是,还有装酷的说法嘛。小青年,一个个看的像蛊惑仔,其实很多不过是披着狼皮的羊啊。真正狠的角色是一盘和气微笑的那位啊,呵呵。

关键词(Tags): #个人精华
家园 哈哈,小任啊。。 还好没让他读书了

要是读书的话,恐怕世界上就多了一个穷书生,少了一个地产大亨啦。您说是悲剧还是喜剧?

对不起,不够严肃,提到任志强一时觉得很有趣。

严格的说,俺这里沿海,情况比较好,知青决大部分后来的景况都还好,还有很好的。即使少数下岗的,情况也还好。毕竟总体经济环境好。若是东北,恐怕情况会差。不过现在经过HW的努力,改善很多啦。

但从全国观之,恐怕情况真的没有你说的那么不堪。

家园 不敢乱说

我知道的几个是在北京的一些大学毕业后到新疆或内蒙支边,大部分是在学校工作,户口和关系还是落在学校里。但也经常到牧区去。

家园 中国历史上, 宗教从来就没有被统治阶级利用过。

如果一定要找一个的话, 汉末的 张鲁的五斗米教是一个。

宗教在中国没有进入政治层面,很大程度是取决于中国的的传统。

家园 我看迪塘钱说的就不错。
家园 哈哈哈
家园 不要小看聊天,聊天的危险也是大大的!

我只能说我懂得的,我知道上山下乡不像一些人忽悠的那样--浪漫而伟大的事业。

家园 哈哈,我们又不是在进行你死我活的阶级斗争,

没必要搞得那么剑拔弓张的吗。

像你祖辈那样的亲戚我也有一位,就在我插队的那个县里当县工会主席。资格很老了,但是文化程度较低,加上战争年代受伤,身体不好,人也太正直,不会来事,就给安排了这个闲职,县里那些文革里爬上来的干部就把他当神像似的供着。他很喜欢我,每次到县城上他家去,都要叫表姑给我做好吃的,他自己就端着一杯酒在旁边笑着看我吃。他吃得很少,但是喝酒喝得厉害,表姑说是因为他的旧伤口经常发疼,喝酒止疼,久而久之就养成习惯。我从来没有找他走过后门,一是因为知道他没有实权,但更主要是因为知道他不是这样的人,不会干这种事,我也不愿意让老人为难。其实他真要走后门的话,找上门去人家还得卖他的面子。咳,一晃老人已经过世很多很多年了。

那一代人是真正有理想的人。那我们要问了,为什么很多文革时期提拔起来的干部, 甚至可以说建国以来提拔的干部是那样的不堪?执政党的地位,提拔干部以会说套话、说场面话而不是以人品为标准.....都是重要的原因。

记得上次你对我的青春期疖子的比喻有不同的意见,认为这个比喻有自限的暗喻。我想青春期疖子会自愈当然是在时时注意清洁的前提下的后果,注意清洁就是要建立法制,持续地运用法律而不是靠运动(挤疖子)来维护干部队伍的廉洁。

你说你没有听到父辈们对过去的经历有很多的怨言,这很正常,我在这儿说的这些经历我也从来没有对我的孩子们说过。即使在同学或插友聚会的时候,我们也都是捡高兴的事儿说。过去的已经过去了,再哭哭啼啼也不能改变丝毫。回忆过去我会感到自豪,因为经过了那么多的磨难,我没有被击倒,我仍然挺直腰杆站着。我想你的父辈也是同样的态度。

但是,当有人为了不可告人的目的,颠倒黑白,把历史当做可以被人任意打扮的小姑娘,把上山下乡吹成一个浪漫的伟大事业,我就不能不说话了。

关于我们这些人,萨苏有一句话说的很好:

他们通常都比这里激昂的群众更加沉默,也更加现实,他们知道自己痛在哪里,而不知道的人们在讲他们痛得如何快乐。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这里有个时间的问题,

知青决大部分后来的景况都还好

关键是后来二字,随着全国的情况好转,知青当然也比以前好了。

家园 哈,成本没有你想象的那么高的。

哪里来的

管吃管住带三年

我记得就国家供应一年的口粮。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