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整理】地方政府在房地产困境中的角色 -- wqnsihs
学习英语1年,法语2年,德语至少5年。
而汉语的对外普及做的不够好。
买两手,就前一段时间的跌幅早爆仓了。
一本不错的书,描写了很多官场团体的意志,对了解官僚集团有帮助
文明棍都包装成上等人的标志,文化上的不自信,只能让很多人装上等人。小资就是典型装上等人的族群,中国印度等等都一样。
看持仓量,就知道参与交易的大部分都是期货市场的老油子了,没有那种死扛的。
否则不管跑的如何快,还不是人家砧板上的鱼肉?
盈利手段?
说说极个别人吧(3个左右吧,绝对真实,曾经朋友),我身边的从数万到上亿资金的个人,发家的条件:敏锐的感觉,超强的赌性,超级的短线,超低的手续费,超好的财运(软性指标,个人理解,用于区别同样具有前面几个条件但没有成功的人)。
另外,老油子不是说就能避逃过砧板上的肉命。但一般不可能被一刀就剁掉。
当然我不认为这是事实,换句话说期货市场也一定有概率赢的操作方法,只不过或为不传之秘或者很多人认为这样做周期长、挣钱慢,不屑于采取。
这是我对股市概率赢的想法“套牢帮”。
我其实关心的是在期货市场上概率赢。
有生活习惯和文化氛围支撑着,但中国人去学就显得很怪。正如中国人真心喜欢喝茶的不少,但如果外国人来不懂硬装,那的确就是包装。
就实在怪异。我有一个同事,从英国培训回来后,到饭馆点菜一律用英文,有时还要问人家你连这个都不懂。一让个农村来的服务员记住不同红酒品牌实在太装了,有时我就很不客气说,我也听不懂,请用中文(实际上我是真的听不懂,不知道英国人能不能听懂)。
是一些对股市历史经验的总结,几乎都是统计结果,还没有对指数基金能否以及为什么能够跑赢通胀的理论分析,这是套牢帮原则的理论短板,而且可能暗藏着一定风险。但是在认识到这种风险之前,我们只能按照统计结果所展示的概率赢模式行动。
我一直坚持这样的一个观点“个体所有的行为都是投资”。而就单就金融领域投资来讲,“如果把现金、储蓄、国债、股票、期货、保险等等个人可以从事的金融活动都算作投资的一种的话,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在全仓投资,只不过我们投资到了不同的领域而已。”因此股市和储蓄没有不同,不过是不同偏好的人实施投资行为时采取的不同策略。
“那个才是欧陆贵族的做派,他用英文说葡萄酒牌子,太老土了...”
——您看他如何反应。
一起讨论问题,经常开口第一句话就是:我在英国的时候。。。。。每次我都要笑,后来大家才明白这类似钱钟书《围城》里某位去英国考察过的官员的口头禅“兄弟在英国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