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网站停站换新具体说明
- 按以上说明时间,延期一周至网站时间26-27左右。具体实施前两天会在此提前通知具体实施时间
主题:【讨论】房地产感想:市场与权力博弈导致的波浪起伏 -- wqnsihs
看这个游戏还能玩多久
太直率,对矛盾批的很彻底,不给自己留点余地,也不给衮衮诸公点面子,很不讨好
请教出处?
他行文中总忘不了夸自己,有时恨不能替读者夸自己,这个倒算是个大毛病了。
我觉得这些人真是很聪明,
这漏洞找得多好。
2、改变居者有其屋产的宣传误导
不适当的宣传误导,把居者有其屋住,误导成居者有其屋产。把政府解决居住权目标误导成所有权目标。(这迎合了中国文化传统的心理:安居才能乐业;有恒产才能有恒心)
这不仅仅是迎合了中国文化传统的心理,而是保持统治稳定的必要条件。没有地的贫雇农在政治清明,风调雨顺的情况下或许可以忍耐, 一旦有个天灾人祸, 先闹起来的就是贫雇农。
在城市化完成后,是否拥有房子和过去是否拥有地产对老百姓的意义是一样的。指望靠宣传让人们相信当雇农比当地主好,中世纪的基督教都做不到, 更难让现在受过教育的年轻人相信。
诸公喜欢才是好,给面子也是个学问啊
很正常。银行工作人员与职业炒家内外勾结,已经是常态。不信仔细调查一下银行管房地产信贷的人晚上都跟什么人在一起吃鱼翅鲍鱼。而实业无利可图导致资金大量进入投机(也包括股市和期货)也是常态。这才是决策层着急的主要原因:可以用林则徐禁烟的话来说----长此以往,无充饷之银,无可战之兵。
1、大部分地区土地储备还是很充足的,即使是北京和上海这样的城市,也可以卖旧地,或者拆迁改造变成无限土地,当然深圳除外,深圳的情况特殊一点。
2、改为发债券?中央授信的模式下,控制地方财政支出和党政考核,这个对经济发达的地方没问题,都是对广大的欠发达地区,这个怎么弄,实际上中国大部分省份财政都没有什么盈余,地方政府的信用堪忧。
3、能允许地方有一定经济自主权么?
在一些台资工厂,里面常有先来的带了不少人进来,但后来者为了获得前者的位置,是可以把前者出卖的非常干净,以获得进身之阶.内斗手段非常狠.四川就不会到这种地步.
银行弄成这样也已经好几十年的诟病,把握着资金的优势,寻找变向的租金。这轮地产调控要是能够把资金都赶往实业那就善莫大焉了,可惜周期太长,需要忍受一定失败的痛苦。
不压缩怎么追得上别人!中华传统文明经历了五千年,老美就五百年就在经济、科技上超过中国,这算不算压缩?更何况所谓的压缩是自然形成,不是人主观压缩的,乃形势所趋。
黄金十年里出来的人物,积累的财富,恐怕大半要消耗在振荡中了。
我等年轻一辈,真是迷茫。
得过且过随波逐流,不甘心。自己学习积累,和手上业务显然不合。现实的局限,个人的局限,每个人都是身不由己往前拖。
单位任务一年比一年重,但平台,系统仍然老套。问题层出不穷,加班经年累月。
没有想法的,混吃熬资历。有想法的,不免想着炒股炒房,做那暴富的梦。
也许,过几年苦日子,整个系统会有改观(原有系统能够完成任务,也就没有改变的动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