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商榷】你们以什么尺度争论着什么层面的问题呢? -- 皖江吴郎
达雅老兄这个帖子(链接出处),是讨论小平的功过,俺无聊了下,将达雅老兄的河牛泡泡收集汇总了下,如是:
国际象棋事件:+2
一国两制:+3→+3.1
改革开放:+4
独生子女政策:-1
解散人民公社:-2→-2.3→-2.5
科学技术的“春天”:-3
引用达雅老兄的注:+号表示功劳,+1表示最大的功劳;-号表示错误,-1表示最严重的错误。非整数是另外插入的。
可以看出,评价历史人物如小平这个层面的,达雅的一家之见,其视野和格局,还是值得崇尚与敬佩的。
反观河友yg1993等,其视野和格局,真的很成问题,以致很多争论,根本就是局限在狭隘视野、蹩促格局之下进行的(也就是以什么尺度争论着什么层面的问题)。这就造成了一个不好的现象,那就是:非闲人、九霄环佩等大牛,几经反复后,再也不愿意加入这种低层面、低水平的争论。这,可是西西河广大河友(教育和自我教育)的一大损失啊。
不妨看看河友yg1993的一些言论(为避免断章取义,最好看链接原文):
链接出处:
链接出处:
链接出处:
链接出处:
链接出处:
链接出处:
就河友yg1993的这些言论,俺觉得不解决视野和格局的问题(以什么尺度争论着什么层面的问题),与之具体的一一争论下去,真的没意思透了,没意思透了。
俺呢,河内小河蚌一只,不惭浅陋,在这里谈谈小平这种层次历史人物评价的视野和格局问题(抛砖引玉耳,希望大牛们上钩抛玉)。谈小平绕不开主席,故而将小平和主席放在一起对比着谈。
下面的内容,俺是摘录引用着去谈的(具体内容俺不完全同意,同意的是其视野、格局和框架),其出处呢,结尾处标出。
孔子论史,有所见所闻之别。以百年为度,任何风起潮涌,全都只余回响;所有铁马金戈,尽皆但闻激荡。但到底百年未久,人虽亡而政未息,政虽停而思犹在。虽曰我们还会本能的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按照自己的利害考量,对百年前的旧事,而生立场之别,而起是非之判。但一般来说,我们的眼光还是能够聚焦在百年前的善政恶德,对后世国运的切实影响,这个切身的利弊判断方面。
1、经由利益收买,一手构建了一个由无良精英、贪官污吏、不法奸商组成的祸国殃民共犯结构;并按照该共犯结构的私利所在,优先对以其利益保障,进行制度安排,以使其能够更好的侵害工农利益。
2、通过将国家资产的货币化与信用化,遂行自由经济改革,放弃社会公共责任,包括对全民财富的托管责任;短短30年间,通过鱼肉百姓、祸国殃民、窃夺国资、卖国敛财,速成了史上最大的贫民阶层,以及世界第三的剥削阶层。
3、韬光养晦,卅年生聚,保住了博弈世界的棋手资格。
1、优先对以工农利益,进行制度安排,以免其受到歹徒的侵害;
2、兆民同德,戟力兴邦;振衰起疲,再造家国;留下海量的非货币资产;
3、为国家建设了完整的工业、科技、教育,以及足以自保的国防体系;
4、使国家以棋子之身,翻成博弈世界的棋手,为G2格局奠定结构性基础。
站在千年尺度的历史长河中,一切形式的阶级私怨,早已难以立足,我们所看到的将会是它在历史的长河中,究竟为我们后人留下了些什么弥足珍贵的东西?或对国家的历史利益造成了怎样永久性的损害?没有人再能看到那些鸡毛蒜皮、唧唧歪歪的狗肉帐
1、三行伊霍之事,建立继承制度;首行伊霍之事的伊尹与霍光,被后人视之为擅行废立的符号人物。自古以来,三立其君者有之,譬如慈禧;二行废立者有之,譬如司马昭;三废三立,视国君於刀俎者,其惟太宗一人而已。
2、只允许权贵精英富起来,声称种下的是龙种,兆民获享的却是跳蚤,历史人物的盖棺定论,只能由其制度后果,而非由其自辩,所能证明。
3、制造了史上最大的贫困阶层,为在制度上落实只允许权贵精英富起来的惊天宏愿,直接导致了巨达7000万之多国企主人的失业回家。我还没算万一开启了农地兼并的潘多拉盒子,百年之后,就不是区区7000万贫困阶层了,这个数字将会在5亿以上。
他有进行任何形式的政策补救吗?或许他也曾考虑过补救,但迄今为止,被其所聚集起来的潘多拉共犯结构,还在那条既定的残民以逞的罪恶道路上无所忌惮的裸体狂奔,而这,似乎只能加剧千年之后人们对太宗的历史印象。
千年之后的人们,只怕所看到的将会是一场肇因於太宗的一场对中国的根本利益损害更大的社会革命。相比之下,其它问题还可以算是前进道路上,能够弥补的错失,国家根本利益的受损,恐怕就没那么容易了。
1、驱除外虏,扫平乱局
一举扭转了中国受制於外夷的百年祸乱史,使得中国重返了雄震东方的大国地位。就荡平百年乱局而论,仅次于削平300年乱局的隋文帝;就驱除外敌来说,并驱於明太祖;(民国并未驱除了满人)及身而能平靖四夷,比汉乃提前百年,敌明则身兼成祖;拟唐则及身而为“天可汗”,垂拱以朝四夷,声威令誉远及于亚非拉,合唐太宗与唐高祖方足以当之。
2、拯世救民,德惠四裔
自古以来,开国而能德惠四裔,万邦克谐者,其惟三五之世。三代以下,两汉晋宋,略不足道;元清二代,虽曰万邦克谐,其实引夷制汉;亦只隋唐民国,差强人意而已。
太祖开基,泯华夷之别,一赤子之心;藏人奉为世佛,回蒙惊为天人;贫民翻身解放,男女从此平等;等贵贱,均贫富;申民气,新道德;破私立公,兆民景从;两弹一星,利器镇国;莅政卅年,路不拾遗;五六民族,颂同救星。
3、为民立极,天工代行
中华开辟以来,政制与道德,肇创於黄帝,大备於西周,衰残於晚清,剧变於民国。当此之时,西方道德,祸乱中华,知识精英,尽皆皈依,千年相承之公德至上,一夕变作以自私为高,士德败坏,民极崩圮。太祖莅政,乃树公义,乃新民德,垂为国制,期范后世。
政治上,将旨在确保社会公正公平公义的社会主义,册封为国宪;
文化上,将一切可能导致私心自用的不良习气,悉皆鄙弃为陋行恶德;
制度上,务必将工农扶持为国家的主人,并帮助他们找到了一种行之有效的组织机制,以免被贪官污吏伙同无良精英及不法奸商,所组成的共犯结构,趁机窃夺了他们的利益。
1、谋及万世的制度考量
2、为何屡对太宰发出才难之叹?
3、被失败的太祖之道
4、我们究竟在做什么?
1、太宗的决策与行为特征
2、行为矛盾误人不浅
3、摸石头摸出的“太宗晚年定论”
以上所摘谈的,是关于历史人物评价所存在的视野和格局的框架性问题。其实,不只历史,任何重大/重要的领域,都存在这样的问题。
当然,这里不是要求大家:凡事皆从“宏观大历史的千年尺度”去看问题,起码也要从“中观历史的百年尺度”去看问题,而拒绝从“近观历史的十年尺度”去看问题。
而是希望大家争论时, 搞清楚:你们争论的是什么层面的问题,需要以什么尺度的考量去进行探讨。
每个人都要有自知之明,不因自己的视野、格局局限(无论屁股、脑袋还是知行合一等因素所局限),去轻易否定别人基于不同层面的不同尺度的考量。既不强行拔高,也不刻意就低,视野开阔点,格局宏大点,在不同的尺度下将之具体一一讨论清楚。即使囿于屁股问题,也可在一定范围内达成一定的共识。切忌将不同层面问题的不同尺度的考量夹杂在一起,那永远也争扯不清。
每个人都可以教育别人,但更需要自我教育。教育和自我教育,批评和自我批评,会使更多的人(河内河外)对理性、客观、唯物、辩证的距离,越来越近的。
注:以上摘录引自中国社会评论的《历史人物的功业之别》外链出处。
本帖一共被 4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如果要把邓小平说得一无是处,作为一个在邓小平领导下经历了快乐童年的人,我是不答应的。
应该更多的,或者说直接的取决于家庭,与社会和时代的关系不是特别大,或者说,是间接的受社会和时代的影响。正常而言,估计大多数人的童年都是快乐的。
如同鲁迅在百草园是快乐的,闰土在瓜田也是快乐的。
所以让他们提高层次,不太好吧。
以俺对《矛盾论》的理解,俺不可能把小平说得一无是处,你也没可能看到我把小平说得一无是处。以俺对《实践论》的理解,俺对小平的认识,是不断否定之否定的。
对政治人物的历史评价,不只是认识问题,还是个政治问题。所以,俺对小平的评价,书面评价相比与口头评价,相比与头脑里的认识,皆有一段距离。
链接出处,这里算是粗略评价。系统评价呢,只能是俺头脑里的认识,一方面它还不甚成熟,另一方面呢,囿于政治现实,俺既要照顾大局,又要保留进退余地。如果认为俺这是在搞投机主义,俺无所谓,你只要知道俺宣称过
要不,换个方式,淡化屁股纯扯脑袋吧。
你达雅老兄不是说过“主席十三段小平强八段”么?俺同意这个观点,但是俺是怎样同意这个观点的呢?下面具体说说。
俺的中国象棋水平,专业棋手让俺一马或一炮他先行,大体好胜负。大一校内比赛有次奖品是围棋云子,此后好上围棋。虽说实战水平不高,但打谱研究多了,关于围棋的战略、大局、先手(主动权、主导权、机动权)、子效、厚势、大场、急所、棋筋、手筋之类的理解,还是颇有心得的。俺的围棋偶像是吴泉吴清源,喜欢的棋手有常昊、李昌镐(李世石、古力、曹薰铉、赵治勋、刘昌赫等,只是钦佩而已)。
用围棋术语评价主席和小平,俺的看法是:
近观 历史的十年尺度:主席 八段,小平强八段;
中观 历史的百年尺度:主席 九段,小平 六段;
宏观大历史的千年尺度:主席十三段,小平 三段。
主席的最高段位是十三段,最低段位是八段;小平的最高段位是强八段,最低段位是三段。
这,就是我为什么赞成你说“主席十三段小平强八段”的观点之所在。
提高讨论层次。何必呢
前次回复,俺忘了回应你的
俺与改开同龄,与你一样,也是在小平领导下的中国的一个鱼米之乡度过了快乐的童年(“英明领袖”华主席时期,俺还是婴儿)。
首先,这属于近观历史的十年尺度之考量的问题层面;其次,如雪里蕻兄言,那不过是在毛周、华叶余荫之下,小平玩的“朝三暮四”变身“朝四暮三”的把戏而已。
咱们都是有屁股的,不着眼于十年尺度之考量是不可能的。但是,十年尺度之考量只是基础,指向短期利益;百/千年尺度之考量才是主导,指向长远利益。所以,我们的问题是,如何辩证对待十年尺度之考量和百/千年尺度之考量?由此延伸,我们如何辩证对待主席和小平(既对立又统一)?
附加一句。
对于小平,你将“对越用兵”列为+1。我认为“对越用兵”只是十年尺度之考量层面的问题,给个+3就可以了。
在我看来,以百年尺度之考量,小平列为+1的,是
而以千年尺度之考量,小平基本只有列上-N的份儿了。
兄台可能有点误会吧?
十年尺度之考量,主要指向短期利益(这在一时容易收拢民心啊。群众的眼睛总是雪亮的。这是大尺度下的结论,不表明民众不会昧于眼见利益而一时目光短浅呀),玩儿“朝三暮四”变身“朝四暮三”之类的,主席不会同小平争的吧?
再说,主席的主要精力放在百/千年尺度之考量的事情上,十年尺度之考量的事情,主席在日,主要交由总理掌盘官僚着手去办的呀。对付官僚,惯于思想改造的主席,哪有深谙胡服驯服工具论而惯于组织手段的小平得心应手啊?
所以,十年尺度之考量,小平强八段当之无愧,主席给个八段,也不委屈的(主席不介意俺这样做,俺还得照顾照顾小平,不能事事都让主席压过他嘛)。
当时农村生的起,养不起,往往越生越穷,想想看贩卖儿童是什么时候兴起的
只怕TG活不了几个十年了,说白了也确实是个人能力比不上主席,但也是形势比人强
呵呵,俺与改开同龄。俺的童年,快乐得几乎啥印象都没有了。只记得小学开学那天,俺爸要带俺去学校报到,俺哭哭啼啼了半天,最后还是乖乖地洗了个脸跟着老爸去学校了。在这之前,咱是一点印象都没有。这说明俺的童年是自由的、快乐的、无忧无虑的、健忘的。少年时代,虽然有上学的压力,但作业不多,放学后和假期可以尽情玩啦(俺初二才知道对学习上心,玩心够大的吧,现在的小孩有俺这样自由么?)。
俺这代人的童年,普遍是快乐的。这是毛周、华叶余荫加改开初期小平将“朝三暮四”变身“朝四暮三”所致而已。这点,俺们用不着感谢小平一个人,而应该感谢革命烈士和毛周那代先辈们。
那是达雅老兄的观点,-1表示最大的错误。
俺同意达雅对之给负分,分歧只在数字大小。
建议您去达雅那个帖子去看看,其链接主贴给了。
比如收拢人心,“民不患寡而患不均”,所以给多少果子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给的平等不平等。矮子是在给大家都长一点的情况下,给了某些人更多来收拢那一部分人心的,下边不知道丢了多少,下边人真的满意吗?我觉得不会。
比如,矮子时代如果发生了类似于三年灾害那样的饥荒,天下还会那么太平吗?这样比较可能好一点。
但是我没资料给你佐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