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 晨枫
X飞机对美国航空科技的作用太大了,中国要摆脱按项目攻关新技术的死路,也要搞X飞机。
的,还是国外的,这些官僚眼高手低、成事不足败事有余都是通病啊。
中国国防工业想要取得进步,除了在资金上加大投入,技术上再做创新,对于人和制度的改革也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了。
这种内部的硬伤现在对于我们的伤害和阻碍远比资金投入不足、技术落后来的厉害。
比如早些年军费严重不足的时候总装就想办法找计划外的资金.而现在,统一采购后,这就变成一个香客众多的庙.因为总装点头,什么事都好办.各军兵种,现在连生活用品都是总装指定的,所以......
还有最不合理的对装备的技术要求和对厂家的联系,这个总装也垄断了.所以.......
象武装直升机吧,进度赶不上的原因之一是没钱.陆军倒是有钱,编列了一大笔资金,但他不能投给景得镇.因为总装没点头.所以一直拖,拖到厂家基本解决问题了这才立项.据说,武装直升机的关键之一的发动机,当时的情况是不管是找国内厂家研制或者进口,厂家都没钱.最后还是地方志支援才解决最初的发动机的资金,所以,武直是一拖再拖.陆军早就看好这计划了,但上面有人管着.所以发挥不了什么作用.
回头说说L-15,先不说这到底南昌是不是昏了头.单说八次型号会议军队都不给明确意见,那就是空军有空军的难处,他说的不一定算,还得上面点头.....
集团内部还没有明确的态度,只给了些研究的钱,现在在做项目规划.所以现在还没谱.等他们集团决定上的时候,才知道到底做成怎么样.
发动机是最大的问题,有人说上四发,有人说自己搞新发动机上双发.所以,等他们集团规划怎么搞才知道,不过应该快就今年,慢就明年上半年他们集团就有明确态度.
军工产品生产出来后没有军代表的签字不能出厂。
至于修改设计,军代表没有这个权力。
总装备部是哪一年才有的?
他应该属于奉旨泄密的那种。舰载机首飞就是他最先爆料的。
梦中一走半个月,就是为了能让三兄弟快点玩上竹蜻蜓,谁让咱家没有这样大的玩具呢。这么复杂的一个玩具也不是一天两天能孵化出来的,不过这几个兄弟也别着急,这不有从北边来的有经验的叔叔阿姨帮我们给你们孵。
不得不说这三兄弟性格太淘气,玩就玩吧,还得玩大号的。哎,不过也开眼了,就是梦也梦不到有那么大。查了我要查的那块表,真是被吓到了。
要不说孩子不好养呢,没个家底的也别养,实在养不起。你们三兄弟也就安心等等吧,知道要有的玩了就别着急了,等再到我给你们查它的时候,你们就等着玩就行了,这段时间要有耐心。
哎,太累了,所以睡的早起的也早,纯粹是刚才在梦中哄那几个孩子哄的太累才来发点牢骚的。
纯属胡言乱语。就当给大家讲个很幼稚的故事,希望大家能开心就好。纯属梦话,如有雷同,绝不可能。
看到有人转的有关信息说:我们有和相关国家联合研制重型直升机项目的意向。上次去出差就是为了这个大号的,结果当时捂那么死,这才半年不到吧,自己就往外喷了。所以那些做宣传的真应该拉出去枪毙几回,
把至少一年多前的消息发出来散布,蒙蔽人民群众。
话说和北方某邻国一同启动的这个项目,但我们对自己要求很高志向远大,要求所有它身上的东西必须做到国产,半年前的时候,人家帝都某相关单位突击材料攻坚就快一年了并且取得了突破。
这个东西到底有多大也不好形容,毕竟人家犹抱琵琶半遮面,所以也不好直接说,总之,竹蜻蜓的旋翼根部有个类似托盘的东西,它的直径超过两米,这样算下来应该跟目前最大的竹蜻蜓差不多,毕竟是要替换它的。
两会终于结束了,所以能睡个踏实觉,刚睡醒。所以目前仍然处于不清醒状态,估计又胡言乱语了,就懒得改了。
先多看两遍
关于波利卡波夫I-15,I-16上,晨大有问题啊
I-16是世界上第一架配备可收起起落架,封闭座舱,的全金属单翼机,33年出现时可是世界第一的存在,一点都不落后。像德国的109都是37,38年才成熟的,当时的109B型在西班牙面对I-16时可没多大优势。直到109E出现才使得德国战斗机能够全面压倒I-16.20世纪30,40年代的航空技术可是大发展啊。I-16和109之间只差4年。这四年足够使1941年还被FW190A全面压倒的喷火V进化到全面胜过190A使得喷火IX。要在这点上指责波利卡波夫可是有些冤了。I-15则可以认为是一种过渡。毕竟刚刚开始用单翼机,万一出什么事,总得有个保障吧。与其说后来波利卡波夫在设计能力上下降,不如说是发动机问题拖后腿了。记得2战时苏联用的发动机都是仿制国外的
苏联在巴巴罗萨前,已经有不少新式战斗机存在了,比如MIG-3,一开始被打得头破血流的问题主要是指挥上的问题
空军也没有什么用,只有陆军有用。
109刚出来的时候,对于I-16没有多少优势,但趋势已经出来了,而他没有看到这一点。
“2战时苏联用的发动机都是仿制国外的”,此话怎讲?米格-3和苏-6的发动机是自产的。苏联那个时候已经得不到外国发动机了,倒是20年代用了很多外国发动机,美英德都有。
苏联空军最初的失利主要在于指挥原因,这一点没有分歧。更多内容请见《米格的天空》(《米格风云》由此扩充而来)。
部队接受干什么呢?这些军代表的实际使用经验比部队接受人员更多吗?
手上一时找不到,“博士军代表”帮助工厂改进设计和工艺的报道是解放军报还是航空报上的。
我的记忆好像是用于LA-5的米库林液冷发动机是以法国发动机为原型的。
如果错的话,那就是米库林的发动机的性能不及BMW JUMO
[IMGA]109刚出来的时候,对于I-16没有多少优势,但趋势已经出来了,而他没有看到这一点。[/IMGA]
我就记得波利卡波夫后期不停地在改进I-16,还开发了最强悍的双翼机I-153
按照你的说法,米国的飞机研发算是需求牵引,俄罗斯的算是针对米国的型号牵引,那中国的算是什么??
而且采用轮换制,才是正道,不,是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