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俺还是中学生的时候 -- 皖江吴郎
“好像对心中偶像尖叫的,确实以萝莉为多,正太相对少点”
我看到的差不多是一半对一半。
这年头,萝莉和正太本来就几乎没差别。
【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可通过工具取消
提示:此次送花为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按照你指出的例子,季羡林根本就没有说过假话嘛,那怎么能说他是说谎呢?隐瞒某些事实忽悠人,的确令人气愤,但这不等于在说谎!
颠覆了我以前的看法,太祖是大佛之人。
我十年前在单位档案馆翻看以前的材料,发现那时候工人阶级确实有很多先进人物,不光是思想了,技术水平也很不错。
您这是着相了。
在那里,俺的说话语境是“说谎有三种境界”,落实到具体层面,对应三种说谎技巧。季羡林式说谎技巧,以“一句谎话都不说”为掩护,达成“故意漏掉关键的一句不说”的目的。这就是:客观上不说假话,主观上其说谎已臻上乘境界。换句话说,这是:形式上不说谎,实质上说谎到家了。
老兄不能拘泥于形式逻辑(季羡林根本就没有说过假话嘛,那怎么能说他是说谎呢?),否则,就是着相了。
当然了,着相未必是坏事。事物发展变化,总是从“着相”到“不相之相”再到“不相”的。
俺觉得,诛心,你不必认定它就是个贬义的事物。其实,它只是一个工具而已,其所谓贬褒,难以定论。
诛心,本义是指不问罪行、不反驳其行为或观点而直接根据其用心、动机以认定罪状,引申义是指揭穿别人动机的批评和深刻的评论。
俺觉得,对于诛心,了解它的适用范围与局限,坚持逻辑同一(别人该诛心的,己若类此,己心亦该诛。光诛心别人而不对己,那是打手电筒),比日用而不知(太多的人如此,经常诛心而不自知),才是更为科学的态度。
俺前面归纳的三种说谎技巧,其语境,其实质,都是为谋己私的主动式说谎,差别在于说谎的境界。至于拒答、回避(不想回答的问题),至于非为谋己私的被动式说谎(比如亲人被确诊癌症却隐瞒真实病情的),俺并没有认定这是说谎。认定了,那就是着相了,中了形式逻辑之毒了(形式逻辑是有用的,但中毒就不妙了)。
不过,“着相”了也不要紧,是可以变到“不相之相”的,还可以再变到“不相”的。
事实上每个人都会去推测别人的动机,但是这需要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如果证据不充分推断不严格,就说出来,那就不好了。当然了,如果把在这里发言,当作是和朋友在大排档就着啤酒吃着烧烤召开的酒桌政治局会议,那就可以大胆无忌肆意发挥了,就算再离谱的话,只要是真实想法,就可以随便胡咧咧。
你自己好好读读这段,这算不算得诛心之论?
这个诛心之论,你是心里明白,还是日用而不知,俺就不诛心了。
俺对诛心的态度,上贴已说得很清楚了:
用不着你以
我只是想阐明一下,在不同的发言态度指导下,说出来的内容可能不一样。
俺再怎么误解,也不会不认识诛心之论的(对于诛心,你到底是日用而不知,还是心里明白得很?)。
前面一直在说诛心,现在怎么转进到发言态度上来了?
俺在前一贴里说过:
敢情你认为诛心就一定是不正确的发言态度(或对人对事态度)啊?你这不是着相是什么?
与无罪推定相比,你是不是觉得有罪推定有点诛心的味道?其实,它们都是工具,实质正义能否得到实现,才是最重要的。
——————
关于有罪推定,建议参考:
1、推定有罪研究;
2、为“有罪推定”辩护。
关于诛心,日用而不知,俺这里随手捉住一个:
“哎,注意发言态度,没切实证据,别随便搞诛心之论哦。”你是不是要这样提醒一下他呢?
你要是每见到这样的诛心之论就出言提醒别人,俺倒是举双手抬双脚赞成的。
我始终没有抬杠的意思,而且也说不过你,你爱怎么说怎么说吧。
这个“新”当然要对比前三十年嘛,特别是宣传的前三十年
言至于斯,了无意趣。只一个建议:在终极意义上,将孔子与马克思,读出相通之处,或许有令阁下豁然开朗之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