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大河入海处 之 抗美援朝 -- 史文恭
这句话我比较认同路西法的观点,即彭老总的这句话在这个场合,主要是指中华名族,而同时也是指世界各个“觉醒的了,敢于为祖国光荣、独立和安全而奋起战斗的民族”
同样,这一战增长的也是增个新中国在整个第三世界国家的威望。而从太祖的观点来看,新中国是不称霸的,但是还是要领导世界各族人民一起实现解放的。所以在这样一个庆功大会上的最后类似宣言的报告,是不会格局很小的,也不是“也不禁用这样的诗意的表述,来显露他酣畅淋漓的自豪。"
而应该是当时中国领导层共同的想法。
那么恶意的猜测,这个时候成长起来的是整个中华民族的骄傲与自豪,而这股骄傲与自豪要怎么去使用,是任何一个领导人都要长时间去消化的。
而从历史的局限性来说,(我始终反感关于太祖是穿越的说法,因为在历史长河上来说,英雄人物的重要性事毋庸置疑的,但是其影响力是无法超过200年这个期限的【我随便说的个时间】所以任何历史人物都是只能在其所处的环境下发挥其特定的效用,这个是有范围的)即使是太祖,也在这样一个百废待兴的国家,想要建设一种前人未曾尝试的经济制度,他也只能依靠自己的知识来一步步摸索。而在这样的举国自信高涨之下,(包括原子弹成功)有些冒进是必然的。
在此种基础上,简单的说太祖的理智不能控制自信和气魄,是和其他人一样,简单的把太祖放上神坛来批判。
所以教头这样简单的由太祖个人分析后来中国的冒进政策,是不是过于英雄主义了?并且太祖为什么会由一场战争的胜利而开始自信和气魄飞速增长,其前因后果,介绍的也不是很清楚。
“假如以“大河入海“来比喻旧中国现代化的进程,则抗美援朝完全可以视为是这条大河第一个矫健的蜿蜒”
那么这条大河既然是整个中国的话,太祖作为其中的一个水分子也是——即使最大的,最前端的那个水分子——是无力完全的影响这条河流的——虽然最后,他可能一定的影响了水流的蜿蜒。
对于写手而言,比较头疼的往往就是写的东西是否会引起阅读者的误解。所以俺在青史混久了,都没有了来帖必复的好习惯,呵呵,只因随着泡网岁月的增长,也慢慢明白了沟通很多时候不是一个技术问题,而是一个缘分问题。----的确有很多场合,即使要说明白自己的本意,都是很困难的事儿。。。[em1
好,牢骚完毕,来说一点技术问题。
抗美援朝后东哥是否“自信和魄力提升到了一个近乎危险的高度 ”,其实是很自然的现象。因为事物的确是辨证发展的。“福为祸所依,祸为福所倚。”这虽是老话,却是屡试不爽的。实际上,在建国以来的三十年间,我国的历史发展的进程也是如此黄河九曲的。假如能通观一遍这三十年的历史,大概会很容易地产生这种印象。-----所以老实说,俺此处是大处下笔的。
其实也正如longyun兄所指出的,彭总本人的生涯也因为抗美援朝之战而产生了一个大的跃升,这跃升在当时无疑给彭总带来了国际性的辉煌荣誉,但因此伴生的声望和地位的增长对于彭总后来政治生活的潜在影响,大家也同样能看的到的。
而俺也很清楚,假设俺在从大处勾勒一遍抗美援朝之战对我国现代史的积极影响后,若只是把彭总的个人生涯因此遭受的”塞翁失马“式的变化提一笔的话,恐怕也能让大家皆大欢喜,但可惜,彭总毕竟如放在一个现代史进程这个高度来衡量的话,---恰如您所言,他对这个进程的重要性和东哥比起来自然不是一个层面。----因此俺必须要提东哥,而不是彭总。-----不过因此而触及网络论战的几个著名G点之一,也是无可奈何的事儿了。
此外,恰如您所言,把东哥推崇到“穿越者”的高度,如果对比他老人家在晚年连续被三个亲手挑选的继承人背叛这一事实,那么按逻辑推理下去,这样的“穿越者”恐怕明显在穿越之前没好好看过历史。所以这一荣誉是否能够放到东哥头上,或者说,把这样的荣誉放在东哥头上,是不是一个粉丝正确的做法,大概也是一目了然吧。-----
以上,是说明俺为啥提到东哥的原因,就是碍于体例,不得不然。但这也不过带过一笔,还是那句话,俺并不认为,中国那么大的国家,那么复杂的国情,她的历史事件是不可能由东哥一人所能主导和推动的。---所以在上文的结尾,俺只是提及,并未定论,原因就在于此。
总之,有您这样的观察者和建议者,对于俺而言是莫大的荣幸,请一定不吝赐教,哈哈。
顺祝一切安好。安好。。。。
本来说这个周末带准LD回家给我爹娘过目的
结果出差,要看现场,56个学校的监控
周末不见得回得去啊
恭喜:你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可通过工具取消
提示:此次送花为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抗美援朝后东哥是否‘自信和魄力提升到了一个近乎危险的高度 ’,其实是很自然的现象。”——东德国家安全部长的回忆录《隐面人》里说到五十年代在苏联开会时看到斯大林和毛泽东,感觉他们简直不是凡人,而是矗立在会场的历史丰碑。
万里之外的德国人尚有如此感受,国人的感受也就可以推想了。东哥此时的威望,可以说已经到了身不由己的地步了。
整个解放战争时期,东北是国共双方争夺的焦点。也是最先分出胜负的地方。辽沈战役后,东北成了TG事实上的大后方。东北系的干部,大批量的走向了关内。贺与王的东北出身,在高饶出事后,成为一种拖累,应该是不争的事实。
东北出身的干部在当时是很多滴。高饶事件以后,清算的风暴并没有象以往TG在野时期,政治斗争分出胜负后一样迅速的掀起。很多比贺诚,王斌更接近高饶事件核心的人,处罚也不是很重。何以他们两位迅速的落马了呢?
让我们把视野再拉大一点。
前面说了,1953年,朝鲜战争结束。在那场惊天地泣鬼神战争中,中国让世界知道,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并不只是天安门城楼上的一句官方的车轱辘话。
53年,斯大林挂了,赫鲁晓夫上台,中苏之间的蜜月正式开始。
北越在对法国的战争中取得了优势,把法国人赶走,只是时间问题(54年就在奠边府实现了)。
和印度开始商讨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
西藏和平回归后正处于和中央政府的蜜月期。共产党和农奴主们的矛盾还没有彻底暴露。
唯一让人头痛的是台湾。只是这厮虽然还不甘心的骚扰沿海一下。但却作出了从缅甸金三角撤军的决定。完成了事实上的自我孤立,成为彻底的海岛割据。
任何一位TG的高层都不会不清楚。我们应该好好的建设一下自己虚弱的身体了。
这一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实施,启动156个大型工业项目
农村合作社开始启动。
对城市私有化企业的改造开始实行。
新中国进行第一次人口普查
一切都是显得那么井然有序……
没有一个伟人喜欢平淡而井然有序的时代。
进攻,才是他们的最爱。从古至今,概莫能外。从汉拔尼,到恺撒。从彼得一世,到拿破仑。从希特勒到巴顿。也包括我们的东哥。
事实上,东哥在对农业合作社问题上,那种急迫的心情已经一览无遗。
可中国1953实在是一个巨大的烂摊子。烂到东哥想用力都找不到抓手的地方。那么如果有抓手的地方。东哥会不会发力呢?
从东哥后来的表现看,他无疑是会的。大炼钢铁,赶英超美。原子弹的研发。三线的建设。无疑都是东哥进攻性战略的作品,和平年代里,国家建设方面的进攻型战略的作品。
东哥会搞建设么?
今天,当我们用事后诸葛亮的眼光来看。东哥真的是不会。虽然有诸多争议,起码他做的不像战争环境下的进攻那么抢眼。那么让人叹为观止。
问题是东哥自己知道么?1953年的他自己知道么?
我想他是知道的。雄才大略的政治家,绝不是不知轻重,不顾死活的疯子。天才和疯子之间只有一步之遥。
希特勒在知道日本进攻美国珍珠港后,气的大骂,甚至把自己关在屋子里不肯出来。所以希特勒虽然遗臭万年,却没有多少人否定他是个厉害的角色。日本人却直到今天依然在反思,为什么二战时期脑子锈掉,去惹美国。
明白自己今后一段时间,没有大仗要指挥的东哥。1953年心情大概是有些微妙的。想建设,却又对自己信心不足。这种心中的不确定还无处诉说。
伟人注定是孤独的。
不会的东西可以学。更何况管理国家这种高校里没有的专业的。东哥,选择的自学材料就是医疗卫生事业。
医疗卫生事业,是国家行政管理中,对技术含量最有要求的部分。但同时也是对国家实力影响最小的一部分。如果能在医疗卫生领域取得成功。那么技术的瓶颈将不再成为瓶颈。进而可以在其他领域内实现尽可能快的跨越式发展。毕竟东哥已经跨入60岁了。虽然政治生命正是最旺盛的时期,但要想看到社会主义,或者说东哥自己心目中的理想国。可用的时间已经不算很长了。
不知道东哥是不是如我们猜测的那样想滴。
但是他成功了。
又一次成功了。
新中国在只有大约9万西医工作者的情况下,迅速建立的全面覆盖的医疗体系。东哥从医疗领域内的成功汲取了极大的信心和力量。
没有人,能够在一直错误的情况下还会如此坚定的前行。
东哥也是在不断的成功中走下来的。可惜这次的胜利来的太早了。早的让他老人家觉得自己在国家建设过程中,可以象在战场上那样无往而不利。
大跃进的最后结果,大家都看到了。中医药过山车般的命运转折,仿佛是多米诺骨牌的第一张被顺利的推下去一样。等到骨牌卡住,才发现推第一张的时候,也许草率了点。
中医中药兴衰,在洋人看来当然是件无足轻重的事情。连古希腊的医学都成了博物馆里的陈列。还在乎多一个中医中药么?但对于我们,哪怕不是医药的专业人员。传统所承载的绝不是一门手艺,一点文化,一纸古书可以轻巧形容过去的。传统的兴衰,是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无可避免的牵涉其中的事。
一片蝴蝶的翅膀,或许可以引起一片风暴。
风暴来临了。当初的那几只蝴蝶,却因祸得福。
白学光因为及时判断了形势,通过密折,重新站了队,此后历任军委政治部副主任,济南市委书记等要职,在文革的十年里依然风光,担任甘肃革委会主任,顺利退休,快快乐乐的活到的今天。
而贺诚同学,虽然在55年被拿下卫生部副部长的顶戴,却依然顺利得到了中将军衔。此后十多年,政治生涯一直没有什么起色,直到传达东哥圣旨的胡服同学倒台后。但是幸运的在文革中没有受到太多的冲击。晚年的东哥,似乎对贺诚这位最早的大跃进试验品有所内疚。在号召群众大搞中草药运动的声浪中,于1970年给因为中医丢官的他平了反。中间因为权利的斗争,直到75年,才随邓公一起被重新启用,担任总后勤部第一副部长,七年后退休,1992年安静的离开了这个纷纷扰扰的世界。
王斌,这位救过周恩来一命的医生。从卫生部下来后,到内蒙古医学院干回了他的老本行,并获得了一堆顾问的头衔。直至92年,和贺诚一起离去。
——————————————————————————————
请史MM点评一下
这河里又来一个历史心理学家和历史小说家。
有史文恭一个历史心理学家和历史小说家,已经够瞧的。
史MM是专业的
俺充其量学个皮毛。
是原创和超级女生的区别
如果说建国伊始太祖访苏的时候还得像学生那样和约瑟夫打交道,抗美援朝哪怕有苏联援助,至少证明了tg的陆军是一支足以同亚美利加较量的强大武装,而这支武装是他一手缔造的,比继承列宁和托洛茨基衣钵的约瑟夫还要强,tg和太祖的底气都大大提升了,约瑟夫死后太祖尽管可能自己没意识到,但在兄弟党眼中,敢和美国斗硬的他比用皮鞋敲桌子的赫鲁晓夫更有资格担当国际共产主义的领袖。
del
或者醋酸心理派。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