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历史色盲讲故事——故事,过去的事儿(164) -- 江南水

共:💬145 🌺924 🌵1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0
下页 末页
家园 【原创】历史色盲讲故事——故事,过去的事儿(181)

只要大秦帝国还是高举法家思想的伟大旗帜,继续折腾,受不了的人民群众就不会让他太长命。哪怕是秦始皇本人争取到了长生不死,天下人的细胳膊加起来,也会扭断他的粗大腿。

大秦帝国要想做到真正的长治久安,一项重要的工作就是改造治国思想,鼓捣出一款适合帝国时代的治国思想。

大秦帝国有没有改造治国思想的时间窗口呢?

有。

又似乎是没有。

当年吕不韦编纂《吕氏春秋》,在理论上迈出了改造秦国治国思想的关键一步,但是,还没等吕不韦来得及一展身手,在行动上有所突破呢,秦王政就火急火燎的把他赶下了历史舞台。

不过,即便秦王政很有耐心,给了吕不韦充分的表演时间,怕是吕相国也收获不了什么好果子。

当时,秦国正向着一统天下的终极目标大踏步前进。这会儿,吕不韦着手改造秦国的治国思想,就好比是把一辆全速冲刺的F1赛车,改装成四平八稳的载重大卡车。其中的风险有多大,后果会如何,我想象不出来。

始皇帝二十六年,大秦帝国建立,历史给秦始皇提供了一个契机。

怎么说呢,这的确是一个契机,但很难说就是一个好时机。

还是俗透了的那四个字儿,历史惯性。

后世可以根据历史事件或者历史年代来划分历史阶段,但是生活在当时的人,并不会因为一句“大秦帝国成立啦”,就会彻底的跟昨天说再见,脱胎换骨成为另一个人。秦王政变成秦始皇,只不过是换了一个网络ID,本质上,还是那个嬴政。

同理,当时正在发生的那些故事,也不会就此打出“剧终”两个字儿,马上开始另一段故事。

在强大的历史惯性下,秦始皇选择了向南扩张,向北防御。这会儿,他也没工夫考虑修正治国思想。

唯一靠谱的一个时间窗口,是在始皇帝三十四年(前213年)。

这一年,该打的仗,差不多都打完了,该搞的建设,也差不多全搞完了,说是形势一片大好,不算过分。这会儿,大伙儿坐下来好好探讨一下未来的治国思想,务务虚,正是时候。

时候很对,但是淳于越这个人不对,他主张全盘复古,动了李丞相的奶酪。结果,不但没能改造大秦帝国的治国思想,反而把其他的诸子百家改造得在民间绝了种儿。

其实啊,淳于越即便过了李丞相那一关,怕是也过不了最重要的那一关,皇帝陛下那一关。

秦始皇本人对改造治国思想,似乎一点儿兴趣都没有。这一点,从他培养接班人的思路上,就能看出一点儿端倪。

二十多个儿子,秦始皇只给长子扶苏安排了工作,这在秦国的历史上,大多时候都是只有太子才能享有的待遇。看来,不管秦始皇临终前有没有给扶苏写那封信,在他心目中,扶苏就是继承人。可以说,扶苏有太子之实,无太子之名。

不过,秦始皇给扶苏安排的挂职锻炼的单位,很耐人寻味,军队。

是不是可以这么理解呢,秦始皇希望扶苏继承并发扬嬴氏家族的优良传统,将来继续用治军的方式来治理天下。换句话说,秦始皇是在对扶苏进行法家思想再教育。

在我看来,秦始皇不打算改造治国思想,挺正常的。

什么法家思想满足了秦始皇无穷的权力欲啦之类的,是诛心之论,不做讨论。其实,后世没有采用法家思想治国,也不耽误皇帝们专权。

不过,秦始皇在主观上,还真的有可能舍不得放弃法家思想。

这还得从秦始皇的职业生涯说起,在他那三十七年的职业生涯中,有二十六年是在战国时代度过的。即便是从始皇帝九年正式执掌秦国算起,那他也是在战国时代叱咤了近二十年。

在那漫长的职业生涯里,秦始皇治国,用商鞅的法,读书,读韩非的书。说他在心理上有法家思想依赖综合症,应该不算过分。这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心理疾病,一副球拍用得时间久了,顺手了,人们还不会轻易的换一副呢,所谓敝帚自珍是也。

再者说了,法家思想也不是一把破扫帚,在整个战国时代,历史一再证明,法家思想绝对是最成功的思想。

足球比赛的时候,对一支连战连胜的球队,主教练都很难下决心调整阵容、改变打法。改造治国思想,这么大的事儿,决心哪能说下就下得了的呢。

即便淳于越的嘴皮子比苏秦、张仪的还好使,说得天花乱坠,让秦始皇下定了决心,全面改造帝国的治国思想。还有一个很大的问题,时间。

商鞅改造半成品一样的秦国,都用了十年的时间,秦始皇要改造一个相对成熟的大秦帝国,得需要多少时间呢?老天爷又给他留下了多少时间呢?

我算了一下,从始皇帝三十四年到始皇帝三十七年,连头带尾,老天爷只给秦始皇留下了四年的时间。

这点儿时间,混个医学类的本科文凭,都不够用。

客观上时间不允许,主观上对法家思想一直成功的迷信,注定了大秦帝国的治国思想,不会在秦始皇的手中彻底完成改造。

秦二世要不是胡亥那孙子就好了。

真的就好了吗?

我觉得,即便穿越到两千多年前的那个炎炎夏日,帮着扶苏成为大秦帝国的秦二世,也未必就能让大秦帝国怎么着。

从扶苏劝谏秦始皇宽大处理读书人来看,他似乎是意识到了法家那一套有问题。但是,这并不代表他继位后一定就会动手去改造法家那一套。

想了,不是做了。

说实话,地位、身份变了,人还能不能始终坚持按照自己最初的想法去行事,还真不好说呢。很多时候,人们大概会说这么一句吧:年轻时,我想改变世界,到头来却发现,世界改变了我。

即便扶苏想得到,做得到,继位后着手改造帝国的治国思想,也不代表他一定能够完美的实现自己的意图。

做了,也不是做成了。

治国思想的转变,不是驾车左拐弯儿、右拐弯儿那么简单,里面牵扯了太多人的饭碗、地位,一着不慎,就是满盘皆输。

历史上失败的变法,多了去了。

看着这么多的不一定,我实在不敢说,扶苏成了秦二世,大秦帝国就一定会怎么样。

一位玩儿穿越的老前辈,倒是给出了一个确定的答案,他就是明朝的张居正。

张首辅是这么穿越的:扶苏继位后,一定会把秦始皇的那一套一一推翻,完全恢复夏商周那老一套,结果将是战国重现,大秦帝国照样儿是快速歇菜。(假令扶苏不死继立,必取始皇之法纷更之,以求复三代之旧,至于国势微弱,强宗复起,亦必乱亡。后世儒者,苟见扶苏之谏焚书坑儒,遂以为贤,而不知乱秦者扶苏也。

张首辅这么笃定,是有生活的,大明王朝就有一个扶苏,建文帝。

建文帝登基后,对爷爷明太祖那一套,今天改一点儿,明天改一点儿,改来改去,改到最后,把自己改成了“生不见人,死不见尸”。(懿文仁柔,建文误用齐、黄诸人,踵衰宋之陋习,日取高皇帝约束纷更之,亦秦之扶苏也。

不改造治国思想,大秦帝国一定会短命夭亡,改造治国思想,大秦帝国也不一定就能够更加健康长寿,这是一个疑似两头堵。

一百多年前,秦孝公和商鞅用法家思想把秦国人绑上了秦国的战车。一百多年后,这辆战车又绑架了大秦帝国,挟持着他驶向覆灭的深渊。

嬴氏子孙虽然坐在了这辆战车的正驾驶的位子上,他们怕是也很难改变自己给这辆战车殉葬的命运。

持剑者与剑同亡,这几乎就是军国体制教科书般的宿命。恕我孤陋,从没听说过,军国体制自我成功的完成软着陆的例子。

秦始皇驾崩一年后,在一场大雨中,这辆战车滑到了命运的悬崖边上……

这是大秦帝国的悲剧,宿命的悲剧。

悲剧的大秦帝国,给中华历史留下了一笔丰厚的遗产,帝国体制。

祖龙魂死秦犹在,百代都行秦政法。

临终前,大秦帝国无声的说出了自己的遗言,帝国经不起折腾,法家的时代该结束了。

几十年后的另一位皇帝遵从了这个遗训,给帝国时代打造了一款合时合用的治国思想。

只此两点,大秦帝国也该欣慰的含笑九泉了。

说句没心没肺的话,我很高兴看到大秦帝国玩儿完。

大秦帝国不这么高效的玩儿完,就不会有接下来的那些精彩故事了。

我是说故事本身很精彩,没说我能讲得很精彩啊。

我……,我尽力吧。

关键词(Tags): #帝国时代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混个非医学类的本科文凭,四年不刚够么?

写多字了?

还是想念河里的非MM了?

家园 水兄烦请尽力写

俺们在这里使劲花~

家园 给汉朝的独尊儒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也因此给中国以后的历史进程立下了基本基调。感慨。

家园 水兄是做事的人,严重支持
家园 加油,楚汉更好看。
家园 呵呵,读一个普通本科需要四周年,连头带尾,五个年头

挺绕的啊,还是改一下吧

家园 平民时代的开启

江南水:【原创】历史色盲讲故事——故事,过去的事儿(182)

家园 作者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谢谢:作者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可通过工具取消

提示:此次送花为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家园 送花得宝,何其乐哉!

其实花和宝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读君文章之乐!

家园 扶苏未必会取消法家,但是可能会缓和法家

秦国任用法家,给很多布衣提供了实现“秦国梦”的机遇,这一点,我觉得是推动秦国强大的主要原因。

缺陷的地方,是严刑过多。有些极端。

这大概也是汉初王道霸道兼之的根本原因。只是后来又走向了另外一个极端。

家园 也不是说严刑过多的问题,

秦的主要矛盾集中在过多的大工程和已经极度匮乏的人力间的矛盾.

汉初的时候有人口九百万,而长平之战大约的总人口是四千万左右.秦建立的时候总人口是多少我就不清楚.而人口大减少是必定的,就算有些人的计算是大约一千七百万这个数字.

我们算一下秦朝并行的工程,一,阿房宫以郦山,共有劳役七十二万.秦直道在工人数算十万(长年垒计平均).而水利工程(比如灵渠等)保持二十万.还有长城算五十万.都成修建算二十万.这样算的话就一百七十多万人早劳役.而为工程输送补给的,大约和这个工程人数相当,也算大约一百七十万,那就有大约三百五十万了.而秦军有数可靠的是屠睢南下的五十万大军,蒙恬守长城的三十万大军,加上都城和各郡的守军,这样就至少一百万大军.军队加徭役的人数已经占总人口的四分之一了.

而剩下来的人老幼占一半吧.那么剩下来的生产的人就远不能满足工程建设的生产.所以就产生了百姓的严重不满.

在湘西里耶出土的秦椟,有一个记录着递送的人是犯妇.本来邮递的人员属于吏员,是国家机关的人员,竟然要找一个犯妇来冲当,可见当时人力之匮乏.

而一是湘西里耶出土的秦椟,有一个是关中向洞庭郡发的文书,文书的内容是让洞庭郡去追缴两个关中在那里当兵的人欠政府的钱,这些钱拒估计是生产上缴不足而欠下的.而洞庭郡回文推委说两人以到外地作战去了,暂时追不了.这个事情看出洞庭郡守这样的大员都对普通人的困境产生了怜悯.你说秦能维持下去吗?

秦国的毁灭的关键不是赢政,而是胡亥身后的李斯.李斯一直来就不是法家弟子,而是韩非的弟子,而韩非是荀子的弟子。韩非集法家大成。但李斯不是学发家,而是学了儒家。包括始皇时期的焚书,李斯是主要的倡导者。而这是儒家的最主要控制言论的手法。而法家则不禁言。

还有李斯做的扶植胡亥的举动,这个是他个人野心加上他原来学的儒家思想的作用。

大泽乡起义,虽然是偶然,但那个时候,李斯集中了极大量的人去修阿房宫。这才是压倒大秦的最后一草。

秦是严刑,但这并不是直接导致秦灭亡的最重要的原因,而是秦的经济原因导致的崩溃。而法家严刑这也是片面的理解。因为法家的刑是针对犯法的人。因为制止犯罪才能使更多的人遭受罪过,这才是法律的根本。

比如秦农律中规定的,关中一亩地要下多少种子,要交多少量是建立在严格的调查和和农民的交流中得出来的。这样的法律是有效的,有效就不是俊法。

在所谓的汉文景之治,百姓的生活比秦末还苦,因为那个时候有多的中央的和地方的徭役。而且这和文景之治更没使大汉富强,反而越发不行,七国之乱前,景帝养不起三十万的军队。

刘彻上台前后,有过黄生与辕固生之争。也就是这次争论才使刘彻改回法家治国,这才有了灭匈奴的实力。

而元朔之后,董仲书为代表的儒家的兴起,这才导致武帝之后汉的衰败和灭亡。

所以说,秦灭不能怪法律,汉亡只因儒家的兴起!

家园 楼下说的是哪一个位面的历史?

楼下大体上写的很好,我也赞成你的观点。不过,不过······我凌乱了。这是本位面的历史吗?

“李斯是韩非的弟子,韩非是苟子(狗子)的弟子”?我记得在本位面他们两个都是一个叫荀子的人的学生

还有,“李斯扶植扶苏”?“扶苏身后的李斯”?原来李斯没参加胡亥和赵高的沙丘阴谋,我们冤枉他了哦。

还有,汉景帝时候的八王之乱?大白痴司马衷上哪去了。

最后,“刘彻上台后,黄生以固步生之争”?据我所知,在本位面,刘彻上台之前,他老爸在位时,黄生和一个叫辕固生的人有过争论。固步生的名字倒比较好记。

家园 黄老之争错了,这我马上改,

李斯虽然是名誉上荀子的学生,但实际上是韩非代授。

我说的是七国之乱,昨天写成了八王,我去改过来,谢谢您提醒。

关于黄老之争,一直到元朔年之后才停止。

出这些差错,问题在于昨天晚上半小时内写完,之后睡觉去了。所以。。。。。。

该上修改!

家园 关于李斯,我还想和您说说,

李斯是丞相,总领国政。他的作用在统一战争的后期。在沙丘之变的时候,主要的推手是李斯,而不是赵高。因为国储之事是国府备案的,也就是李斯有权威去窜改,而赵高是没有权利说什么的,有的是证明李斯的话。

所以我认为扶亥登基是李斯做的手脚,而前文中的扶苏是我写错了。

秦朝灭亡前,大泽乡起义。长城的大军,还有南方任嚣的大军那里去了?为何起义军能顺利到俪山?那是因为秦人已经不再认为大秦是他们的国。任嚣就告诉赵驼,叫他不要北上保卫大秦。

这句是李斯的功劳。秦在统一六国后,收尽天下百姓手上的兵器去铸造七个金人。而秦法规定,男子十二岁之后必须习武,成年之后必须自备兵器。也就是这个制度使得长平之战的时候大约超过二十万人直接填补到军队里面来保证秦在长平的兵力。六国之战也是这样。

人人为兵是法家的思想中控制极权出现的关键所在,而儒家的思想的尊卑论就害怕百姓造反。所以要解除百姓的武装。这是彻底寒了秦人的心的表现。也就是这个举动长似的起义军一下子就到了俪山。

还有秦没统一前,是不禁言的,而且鼓励百家争鸣。威吓统一后就焚书坑儒了呢?禁止其它人的言论,这是儒家二千多年来的手段,这个手段的发明者是李斯而不是赢政。

关于法家的事情,法家在秦国实行了一百三十七年。就是这一百多年的发家政治才使弱秦大出天下。为什么何一百多年来,秦国没有什么大的不安?而且越来越强?而李斯之后,特别是二世胡亥之后。秦就二年而亡?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0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