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中国的科研发展真是那么炫目吗?兼回冷酷的哲学 -- 流沙河
毕竟发表论文是要经过同行的评审,越好的杂志评审就越严格,不是你想发就能发的。
办公室宽敞些
每个人的实验室空间大一些
中国的科研机构和高校这些年基建的努力是要肯定的
说到实验室设备。有些科研设备本来就使用寿命长,不可能随随便便就扔掉升级。2000年我在中科院用1980年的设备。去年回去看了看,还在用,使用状况非常良好。中国新建的实验室和别人旧实验室比,也许光鲜点。和别人的新建实验室比,根本显不出优势。
他们最终接受了科研是烧钱这个理念,也终于抛弃了那种花小钱办大事的思路
想搞大科研,想搞世界一流的科研。投钱吧,先有世界一流的投资再说。
说实话,这才是正正经经的道路。别总说两弹一星怎么样,两弹一星的投资可不少。
中国人现在爱往"高科技"里钻牛角尖。为什么不能多做一些实用的低科技研究?
TG也许没被震惊,但绝对重视
当时的副总经理招农业专家进中南海畅谈中国农业技术的长短优劣。想来副总经理当时受条件限制,光看报,不上网,所以没办法知道自己国家农业研究的进展。
当时被召见的农业专家向副总谈了中国农业研究的相对落后状况,副总大笔一挥,数亿投资立马就批了出来。
作为晚生后辈,有幸认识当年进中南海的一二位专家。时至今日也没听他们说过“中国农业科技是最接近世界一流”这样令人振奋的观点。所以急不可耐地向黑教授提问,希望他能多多少少再放掉料出来。
不想否认你所说的,但这并不矛盾。
而且这些都是和产业有关系的,不能揠苗助长,只能看企业自己的能力和需求。
重金本身是好事,问题是资源配置情况,这就跟体制有关了。你也说了“好与不好要凭结果说话。楼下的Kernel兄做的统计就很能说明问题”我提大学学术排名也是回应这一点。
不要小看中国人在这方面的聪明。重要的是看实际的影响。
另:现在不叫教委,叫教育部。
即便是翻译的书,质量也是鱼龙混杂。俺见过一本北大出版社的书,译自某德文版,那个烂呀。
河里某位大牛说过:“国外的书是写给学生看的,而国内的书是写给同行看的”,一语中的。
从七十年代末到现在,有多少人出国,虽说大部分都去过小日子去了,可也有一大批人留在学术界。他们能在西方学术界生存下来,那都是受过西方学术规范训练过的人。只要有了钱,让这些人回来,那自然会提高中国的学术传统。现在国内老师教的不好,很大程度上因为wg的断档,学术传统是一代一代传的,断了就很难再生,所以不是什么体制问题。但海外受过训练的人就可以再这种学术传统。
在美国能混到教授的人,那都是人精一样的,这样的人回到中国,想获得权力也不是难事,这方面一点也不比土鳖官僚差,有钱有权,体制问题自然会解决。
堆钱对人是不准确的,应该是流钱流人,因为这种投入要不断地持续,时间长了才会有效果。
空谈体制没有用处,要想办法解决,解决需要人,人需要钱,就这么简单。
这点一点也没问题
产业升级的科学首先是要有产业,然后再谈升级。过去三十年来中国产业的完备发展是革命性的,改写了中国的历史。而我以前所在的研究所,却经历了一个退变:一个漂亮的退变。先是从科学院分到地方,再从应用和基础研究变为纯应用研究,最后变为企业性的实体。不谈牵涉的个人利益,其中所折射出的是社会对科学的真实需求。几个留在所里的兄弟,一步步建立了几个产业的关键环节,钱是挣的腰包鼓鼓的。其中有技术开发,“低级”科研。论学历,都是研究生,也都梦想“高级” 科研。 但那产业,就是要“低级”科研。 你研究怎样降低油条的“致癌”化合物,看你能不能在中国推广?
在欧美,产业升级早已升级,科研的大部分,是建立在不同的产业基础上,为不同的产业目标服务的。
那我们为何不能超前?很多人,特别是“牛人”,确实在奋勇的追赶国际最“尖端”的方向。但能否带动产业的升级,一是要看产业升级的科技需求,二要看整体科学的发展是否孕育着新产业的产生,三是要看若干年以后的变迁。这里面,大概又有科学产业的升级的内在逻辑。
我是最喜欢超前的了,所以改换门庭,与以前的同学走了不同的路。回头一看,老友们一步一个脚印,也支撑了国内一个很大的产业。我升级太快,想到的是 “阿凡达的三个世界与真善美”([链接出处]。沧海桑田后移民阿凡达的潘多拉,也许是个大产业。
控制论,信息论,系统论的基础,不都是几十年前的东西,一直没变。
等到研究生了再学60年代的状态空间理论,博士了再学鲁棒……
非得本科就抱着鲁棒控制和卡尔曼滤波啃……那不是自己找罪受吗。
我就是为了毕业设计,看状态空间理论和卡尔曼滤波落下的黑眼圈,严重影响形象。本来,因为长太帅了要被双规的,结果组织上罚款了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