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美国真的烂下去了? -- hwd99
A300无论是座公里油耗还是宽体设计在货运上的优势都是很出色的,相对于波音、麦道在产的机型都有优势!空客的经济性问题主要出在刚进入市场,销量太少,无法分摊巨额的研制成本上,如把研制费用视作沉没成本,就单纯的制造成本而言,A300并不差。
运十完全是两回事。
1、运十的设计目标是大人物的专机,从一开头就不是为了日常运行的客机使用的,所以航程大,速度稍快,死重也大,不经济;
2、用的也是随波音707进口的发动机,除非和美国谈拢了发动机的进口,否则运10的产量也就是个位数,把进口的发动机用完了就没得了;
3、运10大量测绘了波音707的设计,由于材料技术的限制,要加强结构,死重就更多了,而且当时波音707的设计已经落后;
4、后来,专机任务也取消了,运10的设计目标也就落空;
5、想改成大运也是不行的,因为机身结构很不一样;
所以,运10的问题是:体质差(材料不过关)、肥胖症(死重大)、心脏病(发动机);基本没法治的好。
实际上,民航是有需求的,后来也进口了一批飞机,但是对运10就没好感。现代民航的要求比空军更高,每架飞机每天飞个10小时,而且要噪音低、油耗低、维护成本低,才能算是合格产品。
当年运10也可以不死,那就是民航当邮政机买个2-3架,但也就是吊着一口气的情况了。
那是我们想用进口的单片机芯片自制数字工控设备,找遍条件还算好的上海仪表厂家,就是没法配触摸键和液晶显示屏,最后只要自己有有机玻璃矬,背后贴写上字的纸,在面包板上焊接接触,这就算键盘了;显示只有找发光二极管的数字管。控制律在纸上可以想象得天花乱坠,但实施起来只有用汇编和机器码,高级语言都没有条件。这样的低水平重复,在现在的人们看来就是那个时代我们什么都能自己造,现在反而不会了。
你也没有啥标准去判定是不是民科啊
也说清楚点,是那一位大人物。据我所知,不会是第一号人物毛。因为毛解放后,中央只准他做火车。
前面有人批运十不安全,民航不采用。这回又冒出一个,为大人物准备的,难度是让大人物做安全试验?
据我所知,不可能是毛,因为解放后,中央只准毛做火车。
前面有人说,运十不安全,所以民航不采用,这回冒出一个大人物专用,不担心大人物的安全问题了?
不能光人物吧。
我84年学计算机语言,用的就是国产计算机。
87年用过美国honywell公司中型机,其中纸带输入,还是主要输入设备。
30年前,有液晶显示屏?我第一次听说。
我们教研室在85到86年之间(具体哪一年记不清了)买进了第一台进口的苹果II,在这之前好象是83年买了一台只能用输入数字代码编程的单板机(Z80),这些只给教师用。再迟一些才见到长江、紫金等仿苹果II的国产微型机。
如果你们学校84年就给学生用国产微型机给学生学编程,可真是够超前的。
回完这个帖子,想起了老萨的劝告,不说了。
晨枫先生说,30年前想找液晶屏。我说这不可能,因为87年我用过的美国中型机,纸带收入还是主要输入设备之一。
你刚劝过俺两分钟不到,也卷进来了?
那是中科大学校的机器,不是某个系的。
但俺知道不是80就是81年就有了国产液晶,不过那只能滤光,相当于一块可变光墨镜,而且变化速度也很慢,通电后几秒钟才能变光到位。
至于显字的液晶屏,八十年代前期就有了进口的液晶计算器。大约在87年前后,有同事从日本带回一台液晶的手持彩色电视机,屏幕比现在的大屏手机还小些,看快动作还有拖影。
那段时间国内对这类东西的使用至少要迟3至5年以上,自己能生产就更晚了。
抱歉抱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