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疯狂科学家的公式化生存(一) -- 游识猷
看到这句就觉得很有意思。生物里面基因组大致可以算作“确定性算法”,相对固定;然而蛋白质组就可以算作“随机性算法”,相对变化多端。尽管现在说每个组织中有特异性表达的蛋白,但是具体机制(也就是发育生物学研究的东东)还不是很清晰吧。所以我惴惴地以为随机性还是起了很大作用的。引申到类似薛定谔的概念,大概统计意义上,才能确定的说,那是一个组织或者器官。胡乱说说而已,呵呵。
那可都是牛人
鸟飞行时涉及湍流和流体粘性等问题。
我主要想问问伯努利方程在空气中也适用么?一般都是水力学里面用的
另外忽略边界粘性的话
其实我一直对边界层感觉很奇怪,说是很重要,但是一直觉得目前实际中好像也没有太大用处,基本上都没人考虑(我的感觉),至少在水的里面考虑的人不多
有没有对此比较通的,欢迎指教
边界层方面的研究至少养活了美国相当一批理工科研人员,它的重要性除了力学还有热学方面的。
边界层里都是湍流,所以一般物理教材都不去深入介绍。或许也就导致大多数科普人员的素质涉及不了边界层的机制,于是被科普的人觉得“没有用”?
个人理解为:
比如大尺度的水体--河流河口等,边界层就没有什么用
对于中尺度--比如中等的工程结构,涉及到流体的话,边界层可能需要用一些近似的紊流函数表示
对于小尺度或者微尺度的,边界层可能就更重要了,但可能大部分还是只能用一些近似函数关系表达
有个标准叫相似准数,比如马赫数,雷诺数之类的,把长度速度粘性等综合考虑。
就河流河口尺度来说,边界层也是有用的,例如排污、淤沙清沙。你可以用“河流河口 边界层”当关键词搜索一下。
恭喜:你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宇宙线的能量可以非常非常高,远远超过实验室加速所达能量,这一点没错。但是你这里的两个数字从何而来呢?
现在观测到的宇宙线最高能量是3*10^20eV (也就是3*10^9GeV),而人工加速的粒子,已经运行了大半年的LHC,能够把质子加速到3.5TeV。远远大于你说的数字。而2000年关闭的LEP,能够把很轻的电子加速到45GeV。
我想你说的可能是粒子的静止质量,Muon(重版本的电子)的静止质量是105.7MeV。而且我找不到1015MeV是什么粒子,这么重应该是介子(meson)或者重子,可是没有静止质量1015的。
我猜你指的是Lamda0重子,Lamda0是1947年研究宇宙线发现的,静止质量1115.68MeV。
另外,静止质量一般用单位MeV/C^2,除非你特别声明用自然单位(natural units)h/2pi=c=1
另外,你那个图里面Muon不是介子。介子是夸克和反夸克组成的,Muon是轻子,虽然比u,d夸克还重。
这儿还有一个动画, NASA Goddard的数值模拟.
http://www.nasa.gov/vision/universe/starsgalaxies/gwave.html
两个黑洞相互绕着转会发出引力波,而双黑洞系统是现有技术下最有可能被直接观测到的引力波源.随着引力波辐射带走轨道运动的能量,俩黑洞会越来越近直至合并.这大概是宇宙中除宇宙本身诞生之外最剧烈的事件了.
一帮物理学家想通过数值方法解广义相对论的Einstein场方程得到双黑洞合并的所有细节,尤其是引力波辐射的形态.这对于直接观测引力波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前二十年的努力多数是在漆黑一片中瞎忙.直到2000年左右大家才搞明白数值方法方面的几个关键问题.到2005-2006年,三个研究小组用两种完全不同的方法达成突破,完成了第一批成功的数值模拟.此图和上面的动画就来自其中一组数值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