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印度崛起:神话与现实 -- 晨枫
二十年前的中国要说能挑战美国就是一笑话。
忘了哪本讲核武器的书上提过几点:
1艾森豪威尔估计中国将在50年后成为世界的重要力量(朝鲜战争后提的)
2。对中国的原子弹和氢弹的时间预测误差大约晚了是一到两年。
3.对洲际导弹的预测高估了,中国没有在美国人的预测之前完成。
但看好中国未来的西方政治家还是有一批的,可是说几百年来一直有人看好,甚至拿破仑都认为中国是很有潜力的。但看好归看好,落实并不容易。就像你举的核武器的例子,虽然保证了中国本土没人敢入侵,但大家也都明白是防身用的,还不能拿来威胁别人。即使是现在,如果看中国军力的话也仍然主要是防御家门口,连派兵护航保证进口中东的石油安全都做不到,更甭说二十年前以经济为中心,可以想象那时军力之差了。
回到印度的话题,我是觉得印度的现状不好不代表他们将来不好,我接触到的印度人有性格缺陷但都很聪明上进。我们现在看印度人,就像几十年前西方人看我们,也许对他们的轻蔑是看走眼了。
印度要是崛起了,对中国弊大于利。大国接壤是件坏事。所以不考虑印度人的利益,仅仅考虑中国人的利益,对印度就应该能不帮就不帮。
比起非洲那么多革命独立后上台把国家越搞越糟的领导人,曼德拉算是很不错的了。 曼德拉和温妮之间的争议,除非拿出证据来,还是不要空口无凭的做太多意识形态的解读。
无论革命还是改良,都没有天然的合法性。而是要看他们最后为老百姓做了什么。
贴主计算了一下爆炸当量。据说300米内从计算上来看应该属于死亡区。不过他似乎把丙烯的质量算作60顿了,而我看新闻说原来储存有60顿丙烯,爆炸后还有约30顿在燃烧,所以参与燃爆的丙烯应该不多于30顿。
下面摘录一下。先声明我不是相关专业不知道贴主的计算是否合理,记得河里有爆炸力学专业的河友,希望指正一下
式中:
WTNT—爆炸性物质的TNT当量,kg;
Wf—爆炸性物质的总质量,kg;
Qf—爆炸性物质的燃烧热,MJ/kg;
QTNT—TNT的爆热,4.12~4.69 MJ/kg,取4.5MJ/kg。
丙烯 燃烧热(kJ/mol):2049 1mol=42g 1kg=23.8mol
所以 48785kj/kg --> 4.88MJ/KG
所以是4.88*60000/4.5 =65066 约合6.5吨TNT炸药爆炸当量
爆炸冲击波超压伤害范围
(1)死亡区范围
死亡区按下式计算:
R=13.6(WTNT/1000)0.37
R=13.6(65066/1000)0.37=327m
重伤 和轻伤范围就不算了.约800米左右重伤.1300米轻伤.
如按月六分之一的气体在第一时间爆炸来算 就是1吨的TNT炸药当量.死亡范围54米
这个事在没有任何防护的情况下的伤亡比例.也就是说爆炸300米内露天行走的人全部死亡.
800米内重伤.如有建筑物遮挡爆炸威力会有所变小.
直观感觉,死的人大概不止10几个。
网络也好也不好,弄得不知道该相信谁。头大。
与非洲其他国家比,南非黑人的素质算是比较高的了,另外曼德拉的非国大也是个比较成熟的政党。还有曼德拉本人确实不错,也懂得激流勇退的道理。俺承认,俺其实是有别的意思,并非针对曼德拉
Dabbawala——孟买午餐快递。
国内有这种服务就好了。
能吃到老婆的拿手咖喱饭这个比咱们捱饭盒好多了。
话说回来这印度男人也够娇生惯养滴。
不过
貌似他那句话不是看好中国的意思。
其实现在出国也很热,只不过出的人多了而已。
至于护航,百年海军啊,共军才刚刚起步。要是运转起来,海军烧钱之猛,空军、二炮只能看着。中国将来有了航妈,航妈头目也就一个少将,不过这个少将会是中国最能烧钱的少将,上将的大军区司令都够呛比得过他。
以按,几秒钟内就一个小孩跳出来,“您要什么”?然后你就点吧,要什么有什么,几分钟以后就像变戏法一样送到眼前了,都是免费的,公司包了!
你认为这不是第一阶段的东西,很明显他依然是第一阶段的东西。
他可能有先进的生产线(抱歉我不懂化工),但是他缺乏相应素质的员工来操作。
他有了硬件但是缺乏软件。结果来看就是他做的东西很粗糙。某一点比较先进了,但是总体不行,结果还是不行。
我稍稍再看了一遍,还有另一个有图的帖子。我觉得关键问题依然是他缺乏有相应素质的员工。
第三世界的通病。机器好买,招人难招。
但是从头到尾说的基本上是一个问题,所以我不认为这是个非常大的问题。因为既然市场上招不到符合条件的工程师,那只有自己培养了。无论是丢进实践中练游泳还是上课培训,你提到的这些问题他总会发生的。谁不会犯错呢。
比如最近发生的几起事故,我虽然都没看过,但我坚信,他里面的root cause肯定有一条:不按操作手册来。
操作手册写的好好的,但是有的员工他就不喜欢按操作手册来。这个我已经见了无数回了。
最后为什么这个厂不开在加拿大要开在印度呢(打个比方~~)
所以就要思考,这个厂开在加拿大合算还是开在印度更合算。这个厂扣掉了这些粗糙的员工所增加的成本后,是否还是比在海外开厂成本更低。
再插个小故事吧,我最近一直做面试,很明显7年10年工作经验的人就是比1年2年的小孩子管用。所以我们都会偏向招工作经验比较丰富的。但是HR不会,大老板也不会,大老板已经宣布会在下半年到明年去CAMPUS招XXXX个。
原因很简单,这些人的工资是我们青睐的那些人的1/3,1/4甚至1/5。做的不好,大不了丢了个客户。但是如果赔钱做,那就是倒闭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