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有个有意思的问题和大家讨论讨论 -- 华虎
有可能已经长高了.
相比这些民族迁移到寒冷区域之前.
最好有个纵向比,横向比在这里就没意义了.
当然我也只是猜测.
温度太低,反而不容易长高,因为要缩小散热表面积。表面积应该是身高比例的平方。
同时光长脂肪了。所以胖了。
要长高,温度要适宜。
这些地方有部分人的基因或文化可能更接近当时的汉人。首先,五胡乱华时,并非所有的汉族都南迁了。比如王猛、冉闵还有苻坚南下大军中的大量汉族士兵,他们都留在了北方。
其次南北朝时南北方之间也是有一定人员流动的,有南朝人跑到北边去,也有北朝人到南朝来。而且四川、湖广、江淮地区是南北分界,这一带的人员也是可能重返中原的。
再次,之后唐宋时期的人员流动,宋的南渡,明的北伐,清的南下等等,南北方主要地区的人员又有多次的大规模交流。
最后,汉代本身人口成分也不是很单一的,那时候,中国是白种人和黄种人杂居的,甚至有些黑人也说不定,因为习以为常,没人认为白种人或黄种人是异类,最多长了个蓝眼睛,红头发之类的算是比较扎眼。但现在,无论南方还是北方,人种特征基本已经混同了,不过是有的人鼻梁高些,有的人皮肤白些等等而已。
另外,如果尸体或骨架的高度达到一米八或一米九,那人活着的时候大约还要高上5厘米左右。
所以,气候、生活方式、饮食确实还是最根本的影响的。只是目前人类对环境适应能力越来越强,这方面的变异应该越来越弱,仅仅提高饮食质量,在提高身高方面有一定帮助,但对人种基本特点的改变可能还是很有限的。毕竟身高的增长也是一个系统问题,对骨架、肌肉、内脏等等都有相应的要求。比如,据说个子高的人心脏负担更重,而心脏的能力上限恐怕还是来自遗传……这些问题太复杂,非我能力所及,所以完全是海阔天空乱说一气。
中国到汉朝时黄河流域森林依然很多,更别说楚人越人生活的地方。黄河流域环境破坏是唐朝的事了。
而且打猎是解决不了温饱的,老虎,狼这些森林中的动物都是饿几天狂吃一顿,更别说人了。 中世纪欧洲的贵族们独霸狩猎权生活质量也比古罗马差十万八千里。
还有纯森林民族还有印尼土人,南非土人,这些人都是矮小人种,世界上大概最高的民族东非马赛人哪见过森林?
是卢旺达布隆迪的图西人。
所以您的论点,在东非没有问题。
为什么?真正的森林人,郫格米人,是世界上最矮的民族,住在毗邻的中非共和国和刚果(金)--原扎伊尔。
所以,在中非也正确!
至少在百人队长那个时候人均身高还不高.一个澳大利亚老兵说当时人均身高也就一米七左右.坦克兵又挑矮子. 他也就一米七多点,就算大个了.
那时候大家都是游猎者,比的就是地方的好坏.
人种的体貌2万年前就定下了,4万-2万年前黄种人的主体在哪里?
一定在黄河森林吗?何况黄土高原其实是半林半草的地方。
黄帝部落还是5000年前到达华北的的.在黄帝占领中原,才把原居该地的苗蛮民族驱赶走,
这些民族人种有南岛成分,和现在东南亚的一样.
人种的成型要有两个条件,一个是地理隔绝,一个是种群数量不多
地理隔绝很好理解,如果能交流的话,就不会形成有特征区别的人种,2万-4万年前的小冰川
时代提供了这个条件,白人与黄人有冰川隔离,位置在中亚,是不能翻越的地障.
种群数量不多,提高了变异的稳定性.如果种群数量很多,变异形成种族特征稳定下来,
要比较漫长的时间.事实上,科学家也研究过,孤立岛屿上的几百人,发生变异,
几百年就可以稳定下来.
黄人和白人4万到2万年间就各自成型,他们当时的种群数量一定不多.
现在我们是地球村,种群数量多,还交流频繁,现在如果要产生新的
种族特征,是很不可能的了.
反正人种形成阶段,人数是够少的.
金发碧眼要产生(好象是隐性基因vs其他人种),能稳定下来,人群不可能庞杂.
那里生活这地球上最矮的部落,这些人虽然身材矮小但特别能吃,因为森林里物产太丰富,不吃对不起自己肚皮
而且你有证据证明欧洲人祖先生活的地方就比中国人的好吗?
还有俺怎么记得欧洲人最早出现在高加索地区而不是东欧?东欧是日尔曼人的发源地,不过那时候人类早有农业文明了
我听到的谚语,直译的话是懒人个高,解释一下呢:在其他条件差不多的情况下,生长期睡得多的人长得高。个人同意这种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