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网站停站换新具体说明
- 按以上说明时间,延期一周至网站时间26-27左右。具体实施前两天会在此提前通知具体实施时间
主题:【原创】砖家的业余教育经验(原载于sonicbbs) -- 砖家
我当年高考(92年),除了语文各科用时都在半小时和一小时之间。
我国的高考的最大任务不是考核考生是否牢固掌握某项知识,而是区别考生在各学科的细微差别。所以最后几道难题基本上钻牛角尖,实际用处不大,对以后的大学学业也没什么用处。最典型的例子是,我们学高中数学的时候经常要绞尽脑汁解极值问题,大学里学了高数后基本的套路就是求导,导数等于零。
我出身农村,因为几乎没有其他的机会,从村小学,乡中学,县中学一路上来。一直很优秀,但是有的时候就很郁闷,有些同班同学的成绩和我相差太大,上课太无聊了,就做小动作,看武侠小说等,小学三年级后就不再是三好学生了。
我个人认为,从小学开始就分重点班,进行有针对性地教学,这样对学习好的和差的学生是不是效果都更好一点?
我观察过,这个公转民的风气,基本在98年左右爆发出来。短短几年,冒出很多。比较常见是这两种:
1. 重点中学拆分。重点中学的牌子响,有社会声誉,为了创收,将初中部分独立出来搞,吸引家长砸钱。师资起初是有保证的,后来陆续注水化。
2. 社会投资。房地产商直接投钱搞一个学校,教师基本靠从现有的学校挖,这个背后到底有没有行政力量,不好说,有些影响很大,可以上媒体公开宣传。
无论怎么搞,盈利才是主要目的。种种瞎搞的背后,都是个钱字,它就是个验钞机,验的是家长的腰包到底有多厚。
只能用考试来刷人。
就会按照自己的经验去“总结原因”,老师们看的孩子多,觉得自己总结得有道理,家长听了也信以为真,但实际上每个孩子的情况都有特殊性,这种“简单粗暴”归类式的解决方案,误导了很多家长,也耽误了很多孩子。
很多学校都有分快慢班,实际上教学方法是差别不大的,但快班的老师的确会配的相对好一些,进入快班的师生,又会有一个互相促进的作用,这样长时间下来,就会出现快班成绩的确比慢班好的情形。
当然如果慢班的老师也一样敬业、慢班孩子的心理适应能力很强大,在慢班也能得到一样的教育效果,但对孩子来说,这个要求还是太高了。
高考虽然和大学教育以及今后的实践有脱节的地方,但是高考并不是一个凭蛮力就可以胜出的选拔考试。高一风暴的原因,并不是因为高考如何如何,实际上影响高考选拔的,也不是什么最后几道难题。高一风暴的真正原因是很多人在小学、初中里因为短视,不改变自己的学习方法,用小学、初中里奏效的凭蛮力的方式去读高中,结果造成杯具。
我的高中是重点中学,师资力量较强,学校也表示没有必要把好的老师集中到一两个班级里抓好放差。但是之前几年曾经尝试搞分层教学,想法和你的类似,就是让一部分拔尖的学生进入A班,他们学有余力可以拓展学习一些更多的东西,基础较薄弱的同学分进C班,让教学水平扎实有耐心的老师教他们,重点掌握基础知识。其余同学进B班。想法是不错,但是在实践当中出了问题:很多同学把一些“抓好放差”的弱校的经验套到了我们强校上,进校时误以为A班就是重点班,进了A班以后学习就有保障,不进A班就会被放弃。于是一些成绩并不是特别好的同学在分班考试之前早早地进行准备野蛮复习挤破头也要进A班,而进了A班后,他们的水平跟不上班级的平均水平学得很累。而最尴尬的就是数量众多的B班,他们的老师缺乏定位,于是就成了“又没有拓展思维又谈不上扎实的老师教B班”,B班的很多学生都在抱怨,还不如进C班。分层教学搞了一年半后就草草收场,并未达到原先预想的效果。这里出现的问题是,哪怕学校搞分层教学搞的是“善意的重点班”,但是因为现在“恶意的重点班”太多,哪怕是“善意的重点班”也会被社会、学生、家长理解成“恶意的重点班”,结果原先的期望都无法达到了。
继续回答你的问题,你的情况有一定的特殊性,就是你身处的教育环境和你的实际水平有不匹配的地方,于是你觉得这些知识已经没什么好讲了,可是老师还在不厌其烦地炒冷饭、反复练习。这种情况的确存在,但如果为此放开“重点初中”、“重点班”的闸门,你觉得,是出现“善意重点”的几率大还是“恶意重点”的几率大呢?呵呵
不过,现在的好坏班大多是“恶意的好坏班”,为了欺骗家长欺骗社会,把成绩较好的学生集中在一起利用小学、初中阶段学习内容简单、凭蛮力也能上位的特点集中进行野蛮教学、野蛮练习,用体力换成绩,后患无穷。
或者分出什么好班就是为了赚钱,为了讨好一些官员(收条子生)
很多进不了快班的孩子还真以为自己学得不如人呢。
那些成绩一贯很好或者成绩一贯中等中上等的人(教师主要来自这些人,因为成绩一贯不好的人大多也考不进师范了),他们对自己的学习是没有什么经验的,因为他们觉得学习就是这么回事,没什么经验好谈,无非就是多读多做多看多练……结果呢,把很多学习的规律给忽略了。
香港现在还能在那生,就落户到那得政策么?
这种孩子能在那读高中,考大学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