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网站停站换新具体说明
- 按以上说明时间,延期一周至网站时间26-27左右。具体实施前两天会在此提前通知具体实施时间
主题:【原创】砖家的业余教育经验(原载于sonicbbs) -- 砖家
非常不简单。可见你的家庭教育氛围也非常好。
我只是说大部分女生逻辑推理方面有所欠缺,个例当然可以另讨论,我们班上唯一一个保养清华的学生就是一个女生,所以你说的我都承认,某些女生可以数学学的很好。
怎么说呢,提纲啊,知识点什么的,那些出习题书的老师们,早就给你一条一条编好了。学生们要只是想拿高分,一本一本去做,有错就订正,不会的类型多做,保管好使。从简单题做到复杂的难题,知识点是越来越多,越来越深的。难题的解决过程,就是把知识点融会贯通的过程。啥时候大多数难题都能顺手搞定了,纲领啊,知识啊,也就掌握了。
学习是个脑力活没错,不过,应试教育下的考试和学习,那可是个体力活。当时小弟我在学校也算不上分数最高那批,也就是好也进过十几,差也落过上百。校内前十几二十名里颇有一些好友,我比较自己和他们的差距,无非是有时人回家多做了一本练习题,我有时多看了几本漫画……那群第一梯队同学之间,互谑称对方“题霸”……
至于小弟高中的结果,数理化(当时是分科的,每门150)加起来大概离满分差个20来分吧……
为什么绝大多数高中教师都采取上课习题下课习题的题海战术?难道他们没有探索过更好的方法?不是,几十年的应试教育告诉他们,题海战术是提高的分数的最佳办法。学生一人才经历一次高考,高中老师呢?他们才是战斗在应试教育第一线的人……
他们更多的只是出于惯性思维。
你只看到了成绩比你好的人题目做得比你多,那么那些题目做得很多但成绩还是不好的人是怎么回事?嗯?
你只看到了题目,被题目蒙住了眼睛,其实真正学得好的学生,他们的秘诀远远不是题目做得多。
靠做题目来获取知识点,在初中和小学阶段,知识点很少,题目变式很少的情况下是够用的,到了高中开始,一个知识点演化出的题目千变万化,你指望把所有的题型都做光来掌握知识,那你吃饭睡觉都不要想了,永远做不完。
学习肯定是要做题目的,有的时候还要做不少题目,但做很多题目不代表就是题海战术。
这就好比用三个加强营进攻敌人一个营,这叫集中优势兵力,这是应该的,但要消灭敌人,必须制定详细的进攻方案,摸清敌人的情况,下面战术分队之间要有默契的配合……而什么是“人海战术”,那就是一窝蜂地往上冲。可是在现代战场上,一窝蜂往上冲的结果……相比你也知道了。
学习也一样,在有目的有准备掌握了基本知识和思维的前提下多做题,这叫集中优势兵力,而不去思考不掌握基本知识和思维,指望单纯多做题,用时间和体力换分数,以为做着做着就明白了,那你永远做不明白。
我的高中里有一部分学生,题目做得比谁都多,吃饭前还要做掉几道题再去,老师经常表扬说这些人学习态度好,但是到了高三,数学老师的结论就是:这些人还在数学门外转……
奥数就是跟风。拿武汉来说。几年前大家都一窝蜂学奥数。原因有2,一个是奥数竞赛加分和提前录取,一个是入学考试 和分班考试。那几年地确大家为了争取那几个名额,都疯掉了,小孩累死。现在已经有人看出来了,奥数疯也少了很多。不管你奥数考的怎么样,你的分数线必须够学校才行。如果你奥数好,但是奥数把你其它科目的时间占用了,导致小孩的成绩下降很多,小孩仍然上不了好学校。加上现在出国读书的路子越来越顺通。一些学校老师的小孩已经不学奥数了,改学乐器和英语。是为了培养小孩的情操和增加小孩的出国机会。加上一些高中发现奥数好的学生,高考分数并不是太好。所以陆续了减少了奥数的特招。不过现在学奥数的人还是很多,主要是一些信息不通畅的家长,喜好道听途说,听到什么就把自己的小孩弄去学。这些家长往往一年都不与班主任好好谈谈,但是喜好听一些闲言碎语。
实际上类似奥数这些属于敲门砖的培训。原因就是有了门。人们突然发现还有另外的口子进入。于是大家都疯狂了。减少敲门砖很简单,要么把门扩大,要么把其它的口子堵住。
没搞奥数之前,数学考试经常考个最高分啥的,
搞奥数之后,imo之类的题看多了,脑子慢慢和以前不同了,我觉得未必是变好了,只是确实和以前不同了,然后做“普通题”准确率大大下降,只有做奥数题脑子才转,可见搞奥数到一定程度,和高考数学是没什么关系的
我高中是湖南省十强的学校,年级里最强的那几个人从来都不是题海或者苦学型。其他同学为了提高分数,都是主动加压,而他们都是做完安排的作业就好。大家都是住校,谁用功多少是看得一清二楚的。
我不觉得这是智力因素导致的差异,年级里聪明的人非常多,这里面肯定有方法的差别。
但我们学校也是市第一,省前三……最好的那几十个人,倒不是说是苦学,但是题目量是肯定大的,当然,老师安排的功课,那已经是好几本习题书了,就我自己,也不记得还有心情去额外买什么跑回去做……而且,我觉得,成绩一般偏下特别是基础差些的,应该通过多做简单的习题,来提升自己对基础知识的认识。
且扼杀的是有学习条件,有光明前途的一群中小学生。
小学奥数和中学数学关系几乎没有,中学奥数和大学数学关系也不多。(亲身经历,我中小学数学几乎年年挂灯,大学就能喜欢上微积分)
百年大计,我最担心的就是教育。乡村的孩子没有这些烦恼,但到了大学时期,适应社会又是较大的问题。
咋办呢?
今年才轉的, 本來是3年初中, 2年中學, 2年預科(都在同一間中學上的), 3年大學. 現在是3年初中, 3年高中(都在同一間中學上的), 4年大學.
20年前, 學額比現在少, 3年初中后有部分學生沒書讀, 用校內試定生死, 其后初3后都不用擔心了, 通常有足夠學額.中四開始分文/理科, 平均讀8科, 不算体育, 理科生通常讀附加數, 比數學科難一點. 咱們香港沒有政治課的!
中五所有學生要考会考, 公開試. 計分是ABCDEFU, A就5分, B就4分, 如此類推, F不合格, 0分, U是20%以下, 0分. 把最高分的6科加起來, 就是会考的分, 一般有14分能升學了, 理科生要高一點. 每年約有2/3學生不能升學, 壓力TMD大, 由於香港沒有工業, 沒有一定學歷可能要一輩子當仕應, 修車了
之後中7有高考, 公開試, 約有一半人升大學
会考不成的同學大多去工業學院, 我們叫IVE(應受性很高), 其中極少部分人能上大學
高考不成的同學有人去工業學院, 有人去讀副學士
總的來說, 要讀書的話, 20前總有得讀!!
說課程難度, 小學時香港比大陸難, 多一門英語, 數學也較難. 中學也是香港略深, 怎么說也比大陸多一年, 不過大陸的學的東西較廣泛, 而且選修的課程也多, 難度不比香港小
課外活動, 小學是最多強迫課外活動的時間, 不外乎琴棋書畫, 还有跳舞, 回想起來, 壓力不大, 圍棋是新玩意, 近一两年有不少幼稚園的小朋友學. 小學很多人學鋼琴, 升中時6級(英制)左右, 10年前興起珠心算, 公文數等, 現在興補習, 奧數生不逢時, 打不過補習天王! 且而奧數主要是學校舉辦, 經老師點將才上的, 街外自學的相當少見.升中后, 由於能否升學主要看成績, 中一至中三一般很自由, 同學愛玩啥就玩啥, 少部分時間用作補習, 中四是最精彩的一年, 學校中學会幹事, 風紀, 社幹事, 其它職務都是这年, 还要兼顧學業, 忙死了. 中五則大部分課餘時間都要用來補習了, 不補習的也不敢玩. 中六中七和中四中五差不多, 略.
說起補習天王, 說實話是有用的, 所謂補習, 就是有老師把課堂學的重教一次, 分析試題等, 同學們長期補習相當於多了一段複習時間, 成績自然好, 基本上中4中5的同學每人都会去補習的
除正常升學外, 还有一种學校叫国際學校, 入大學比容易, 但學費近10萬元一年, 一般來說學生質素和一般相若. 香港正常中小學也有私校, 要錢, 但通常是在政府學校混不下去才要去的. 香港有一個強力反貪腐機構叫廉政公處, 枱底交易, 走后門都不常見
暫時想到這些, 以后想到再補
问题出在师资不足上,准确地说是优秀师资的不足上。就像公务员考试一样,难道那些题目是用来鉴别能力的吗?不懂某些历史或者不懂某些理科方面难道就无法胜任一些普通公务员工作了?实情就是来考的人太多了,考试的目的只是把足够多的人刷下去,反正剩下的能力对于工作而言只高不低。小升初考奥数也是这个样子,来考得人太多了,只有用严厉而不是必要的考试刷下去,校长们难道不知道这个岁数的孩子成绩说明不了什么?就算有政策规定不准考奥数或者英语,必然还会有更变态的法子来刷人的,除非普遍提升初中的师资水平或者降低入学人口,但这都需要时间。
但现在的邪道奥数了解的一些,发现那些老师跟本不合格,完全是拿学校教材的路子来教的,怎么可能搞得好?
但熟练也有不同的法子,不是都要靠反复死做来的。比如一个三角公式,你可以靠记忆背熟它,也可以靠做题做熟它,但也可以了解来历证明(为什么会有这个公式出现?是为了解决哪些方面的问题?它的推导出发点是什么?同样的出发点还有其他的发展吗?)最后这种方法是逻辑下的记忆,相对更容易。如果扩大到整个方面,那一个清晰的逻辑链足够相当大量题海的作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