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飞腾的火焰-萨珊波斯四百年(不定期填坑) -- 赫克托尔
看这种历史剧,我对情节并不太关心,主要目的是截图。女猪脚的几乎每套衣服我都截图了,回头又数了一下,应该有 10 套左右。感觉珠宝太多了,即使是塑料做的,那么多也够沉的。我估计奥勒良凯旋式上,被珠宝黄金压得走不到道的芝诺比娅也不过如此。
还有啊,这电影说的是什么语言呀,肯定不是英语。难道是乌尔都、印地啥的?皇后给他堂兄的信件,我也截图了,感觉是梵文,但也不确定。
地名,主要拜托股沟、百度、维基三位大神,股沟地图也好用,有些古地名,它能帮我找,例如安条克,现在叫安塔基亚,股沟地图输入 Antioch 他直接就找到安塔基亚了。有些资料是我手头就有的。例如你说的吉兰,伊朗就有吉兰省。还有就是史书了,尤其是史书上的地图,例如我找来《剑桥拜占庭史》,书太长了,没工夫看,但我先把地图和图片都看了,凡是认为有价值的统统截屏出来。
有一点我很奇怪,有的 pdf 文件,acrobat reader 有【图片任务】功能,可以直接截图;有些 pdf 打开后,acrobat reader 就不出现【图片任务】菜单,我只好 print-screen 截下来再用 photoshop 拼接,老麻烦了。
印度人认为珠宝黄金越多越尊贵。例如吉祥天,满身又是珍珠又是钱的,就尊贵。换做中国人就认为这是暴发户了,但是印度人就不这么认为。
电影说的是印地语。印度语讲话结尾deigi,deigi的。不是乌尔都语,我记忆中乌尔都语只有阿富汗一带讲。乌尔都语应该是大了亚麻大了亚麻的。不过印度是语言大杂烩。乌尔都语也应该有说的。
多谢殿下的帮助,我也找找。看看列王纪里面写的东西对不对
一个是旁遮普来的同学还一个是卡拉奇来的,都在说乌尔都语。
324年,正当君士坦丁准备进攻尼科米地亚,生擒李锡尼之际,一位来自萨珊帝国的落难皇子,来到君士坦丁面前,寻求政治避难,他就是萨珊皇帝沙普尔二世的三哥霍尔米兹德(Hormizd)。在他还是皇子时,他为自己举办了一次生日 Party,邀请一大群顶级显贵来赴宴。见寿星老迟迟不到场,客人们倒也没把自己当外人,便豪饮大嚼起来。霍尔米兹德其实也没闲着,他亲自外出捕猎,准备用亲手捕获的猎物,为客人们助兴。当他扛着猎物兴高采烈进入大殿时,本来应该起立致敬并献上生日祝福的客人们,已经喝的醉眼惺忪直打饱嗝,居然无人起立。霍尔米兹德这个气呀,挺好的兴致完全败坏光了,他扔下猎物转身就走,并扔下一句话:【他日我若得志,汝等皆为马西亚斯(Marsyas)】。
贵族们不明所以,搞不懂马西亚斯(Marsyas)是什么东东,听着好像是外国的神马东西。这时一个曾在弗吕家 (Phrygia, 译名来自《圣经》, 通常做‘弗里吉亚’)生活过的客人说出了真相,原来马西亚斯是一位弗吕家地区的著名音乐家,曾将一柄雅典娜都吹不成调而抛弃的双管长笛(aulos),吹的出神入化。一贯以音乐细胞多而自负的阿波罗,听说了马西亚斯的盛名,便主动下凡挑战他,双方约定胜者有权随心所欲的处置对方,为了显示公平,他们邀请艺术之神缪斯(Muses)来做裁判。结果可想而知,穆斯向着神仙,判阿波罗获胜,而这位好胜的太阳神,立刻亲自动手,活剥了马西亚斯的皮。闻听此言,客人们吓得够呛,虽然不能说什么,却也种下了祸根。309年霍尔米兹德二世去世,皇长子阿驮-泥涅师被废黜,按长幼之序,霍尔米兹德当立,但贵族们害怕会遭到报复,不仅剥夺了他的继承权,还给他戴上镣铐,软禁在一所山间别墅中。
===== 关于马西亚斯的连环画浮雕。左起扔掉笛子的雅典娜,她右侧是马西亚斯吹笛子、做裁判的缪斯、阿波罗,注意缪斯正在看阿波罗的脸色。最右侧是马西亚斯被吊在树上剥皮 =====
转眼十多年过去了,胎儿王沙普尔二世逐渐长大成人,虽说对皇兄的看管逐渐松懈,却也一直看不到获释的希望。霍尔米兹德的妻子等不及了,决心帮助老公玩一出越狱。这一天她捕获了一条大鱼,她灵机一动计上心来,她将鱼肚子剖开,藏入一把锉刀(file),再将鱼肚子缝起来,派她最信任的宦官将鱼交给狱中的老公,并转告其夫,只能在看守不在场的情况下吃鱼。又过了几天,王妃带着几头骆驼驮着大量的美酒好肉,来探监并款待看守们。待看守们烂醉如泥之际,霍尔米兹德用早已准备好的锉刀打开镣铐,穿上王妃带来的宦官服装,逃离监所并投奔君士坦丁。这位霍尔米兹德,是萨珊建国以来第一位逃往海外的皇族。君士坦丁非常高兴,给予对方高度礼遇,并将其恩养起来,以便必要时派上用场。霍尔米兹德是一位非常棒的标枪手,号称百发百中,要知道标枪的速度比弓箭慢得多,射击远距离活动目标很困难。霍尔米兹德还是一位很优秀的勇士,所以君士坦丁任命他为骑兵军官。在沙普尔二世看来,皇兄的出逃未必是坏事,于是他礼送皇嫂出境与老兄团聚。值得注意的是,这次颇具传奇色彩的越狱,在萨珊历史上并非孤例,160年后还有相似的一幕,还是妻子救丈夫。记载的可信性且不论,至少说明萨珊的贵妇们,是很厉害的一群人,甚至不乏上阵杀敌的女将军。
不过324年之后的君士坦丁,已经年过半百,他的多数精力,都消耗在营造公共建筑物、奢靡的宫廷生活和与教士们胡羼上了。尼西亚会议之后基督教分裂为多数派(布?)和阿里安派(孟?),为了弥合基督教会,老君又多次召开基督教会议,其结果却是越开会分歧越大。他的母亲圣海伦娜太后比他虔诚的多,不惜重金搞考古工作,并取得了重大战果,她在326年找到了耶稣受难的真十字架。所有这一切,都需要大把金钱,于是老君一面加紧盘剥国内百姓并导致民生凋敝,一面削减军费开支。我们知道,罗马军队是帝国的支柱,老君不可能削减军人的福利待遇,所以他便从防务开支入手。以戴克里先时代,李锡尼经营的【东方壁垒】为例,罗马边防线分为两条,靠前的烽燧,功能是早期预警,驻军不多;靠后的是要塞和军营,边防军主力在这里,两条线柔韧而有弹性,让敌人无机可乘。老君的做法是将军队进一步后撤,驻扎在城市里面。这样做的好处不少:
1. 缩短补给线,省下不少军费。
2. 将士们在城市的花花世界中驻防,业余生活丰富多彩多了,指战员们的反响非常好,齐声称颂皇帝圣明,军队的忠诚度大为提高。
坏处也很明显:
1. 城市与边境线之间形成了真空。
2. 军队被城市生活腐蚀,战斗力下降。
3. 军民同在一个屋檐下生活,摩擦冲突大幅增加;然而这也带来另一个好处,就是军官很难据地而反。
至于他的东方邻居沙普尔二世,早已显露出一代明君圣主的潜质。《塔巴里史》记载道,在沙普尔还是个孩子时,一天夜里他被宫外的巨大嘈杂声惊醒,并吵得他再也无法入睡。待到天光大亮,他问大臣们噪音来自何处,后者告诉他,是横跨底格里斯河的大桥上,往来的人过多,互相拥挤推搡,常有踩踏落水的事故发生,昨夜可能是又出了什么意外。沙普尔立即发布圣旨:
1. 在河上再修一座桥,增加负载量。
2. 新桥竣工之日起,两座桥都单向通行,一座自东向西,一座自西向东,以免发生拥挤踩踏。
3. 从圣旨下达之时起,桥梁工程必须在日落前开工,不得以任何借口拖延。并以此为例,所有的圣旨的执行,都不得过夜。
===== 少年贵族武士的训练。左起,练习骑射的少年、教师、练习双手宽刃重剑的少年 =====
旨意传出,教士、群臣、百姓无不为之振奋,年幼的沙普尔正是带领帝国走出衰亡的圣主。少年沙普尔的接受的教育,是非常多样的,他学习的课程包括艺术、修辞、宗教、武艺和战争理论等等。其中武艺是每位贵族的必修课,在6岁或更小的年龄,贵族们就要学习骑马射箭,骑乘的马匹是特别驯养的中亚矮种马,专供儿童训练用。另一项武艺是使用双手宽刃重剑(Shemsher),这种剑来自东欧草原的萨尔马特人,需要双手持握,适合对付罗马式重甲,是肉搏用利器。不过宽刃重剑不易操作,遇到如盾牌之类的硬物,稍有不慎就会反弹起来伤到自己,所谓【双刃剑】就是这个道理。沙普尔【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受着与外界隔绝的柔顺的教育】,虽说他的教师都是萨珊最好的高僧、鸿儒和武士,可教师们未必敢真正的严格要求他,所以对沙普尔来说,自觉、自律、自愿就显得极其重要,事实上沙普尔一直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自觉自愿的认真完成每一门功课,并在每一方面都展现出卓越的先天和后天才华,这一切都让见证他成长的臣民们,惊异不已。
虽然罗马帝国忙于各种内乱和持续不断的日耳曼入侵,而无暇顾及萨珊帝国。可沙普尔面临的形势,依然十分严峻。从先帝霍尔米兹德二世死于对加萨尼人的战争开始,萨珊帝国就与阿拉伯人陷入了长期的战争。帝国西方是希拉为首都的比较友好的莱赫米人,本来他们也是以打劫为生,从高宗泥涅师时代(293~302)起,萨珊帝国就采用以金钱换和平的方式,让他们放弃劫掠生活,为帝国守边,所以帝国西部还算太平。
帝国南部的法尔斯,是第一波斯帝国和萨珊帝国的发祥地,经济文化发达,人口密集。法尔斯的波斯湾对面的地区,是【阿比达-盖伊斯】(‘Abd al-Qays, 沙特东部)、巴林(巴林、卡塔尔、沙特东部),干旱少雨严重缺水,当地生活的贝督因游牧民,缺衣少食、生活贫困却又剽悍善战。从310年代起,这一地区的阿拉伯人,就开始渡海袭扰他们眼中的花花世界—法尔斯,他们抢走牲畜、粮食,杀死丁壮,掠走妇孺为奴,所过之处尽为丘墟。恰好此时的萨珊帝国,深陷危机之中,主少国疑,防务废弛,无力阻止他们,于是这些贝督因人愈加肆无忌惮,不仅年年不请自来,人数越来越多,活动的烈度和范围也越来越大,甚至洗劫了帝国故都—由太祖修建的【阿尔达希尔-花拉】(Ardasher-Khwarrah),还有不少入侵者索性在法尔斯定居不走了,由流寇变成了坐寇。
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325年,沙普尔满了16周岁,按萨珊人的标准,这标志着沙普尔可以披坚执锐上战场了。于是沙普尔决定发动对阿拉伯人的帝国反击战,用阿拉伯人的血,染红自己的【初阵】。他召集帝国的所有高级将领和资深战士来开会,声称要御驾亲征,而且只带1000名战士。感叹少年天子的勇气之余,将领们纷纷要求皇帝不要亲征,指派一位资深将领带队即可,即使亲征,1000人也太少了。然而沙普尔决心已定,坚持按原计划行事。见此情景,将士们纷纷要求成为这1000人的一员,于是皇帝从自愿从军者中,精挑细选出最善战、最勇敢、最忠诚、最守军纪者,组成了1000人的远征军。出发前,沙普尔三令五申,要求令行禁止,每个人都必须严格执行他的令旨。
===== 世祖沙普尔二世的阿拉伯战役 =====
沙普尔首先打击的,是定居在法尔斯的阿拉伯人。一直以为萨珊人软弱可欺的入侵者,没想到敌人如此士气高昂、战力旺盛,先是一触即溃,继而望风而逃,沙普尔很快就肃清法尔斯全境。搞定国内之后,沙普尔率军渡过波斯湾攻占卡特城(Chatt, Khatt, al-Katt),但皇帝下令远征军不得抢劫和携带战利品,因为他的战略目标是彻底打垮阿拉伯人,为防止飘忽不定的阿拉伯人望风远遁,全军都要轻装简从,以提高机动性为第一要务。随后沙普尔追踪阿拉伯人进入巴林(Bahrain)的夏甲地区 (Hagar, Hajr),这里居住着贝督因【塔米姆】部 (Tamim, 沙特中部内志地区)和【拜克尔-本-瓦伊利 】部(Bekr b. Wail)。这些骆驼匪帮,面对皇帝的百战精锐,望风而逃,皇帝下令穷追不舍,所过之处,所遇之人,无论男女老幼一律屠灭殆尽,干旱的沙漠之上,血流如雨季的河流。(he brought great carnage and shed so much blood, that it ran like a river filled by rain)。对于幸存的逃逸者,坚决穷寇猛追,力求除恶务尽,让他们无山洞可钻,无海岛可往(Even those who fled could not believe that any cave in the mountains nor any island in the sea would be safe from him)。
皇帝的下一个目标,是【阿比达-盖伊斯】地区,他下令屠灭遇见的一切生物,无论是牛羊驼马驴狗等家畜,还是野驴羚羊等野生动物,统统不放过,除了极少数能及时遁入沙漠深处的幸运儿,余者皆成了萨珊军队的剑下之鬼。如狂飙般突进的萨珊军,继续深入阿拉伯半岛腹地的贾马马地区(Jamama),皇帝不仅延续了既有风格,还更进一步,他堵塞遇到的所有水井,封死所有泉眼。血染马蹄的沙漠风暴继续向西,抵达半岛西海岸附近的麦地那(Medina),在这皇帝的风格略有改变,就是开始大量捕捉俘虏。在麦地那,沙普尔扭头向北,他一直前进到罗马叙利亚边境堡垒线附近的拜克尔(Bekr)和塔格里卜(Taghlib),沿途屠杀或俘获遇到的每个阿拉伯人、堵死他们的全部井泉之后,沙普尔才驱赶着战俘们调头向东回国。
归国途中,他用铁索穿起俘虏们的肩胛骨,穿成一串,顶着烈日在沙漠中踽踽前行,沿途之上战俘们倒毙无数,白骨满地。因此,阿拉伯人送给沙普尔【穿肩胛者】(he who pierces shoulders)的绰号,这个词在阿拉伯文中写做【Dhu al-aktaf】,在巴列维文中写做【Sanag ahanj】。沙普尔的行径,成为一代又一代阿拉伯人刻骨铭心的剧痛,这也是300年后,阿拉伯人征服萨珊的原动力之一。
最终活着抵达萨珊境内的战俘,除了少部分安置在巴林地区之外,大部又分为两部分,一部安置在克尔曼(Kerman,伊朗东南部城市);另一部则安置在胡泽斯坦的阿瓦士(Ahvaz, Ahwaz)附近的两个新建城市中。
为了防止阿拉伯人再次来袭,沙普尔以莱赫米首都希拉城为中心,建设了名为【war i tazigan】的防御体系,意为【阿拉伯城墙】(wall of the Arabs)。
关于这次远征,还有一个八卦故事。当时亲罗马的加萨尼阿拉伯人首领是 Ta’ir,他有个响亮的绰号【sir-del】,意为【狮子的心】(lion-heart),而且他的妻子是沙普尔的姑妈。可这位阿拉伯的狮心王,也是沙普尔的敌人,他在沙普尔的西征军面前非常狼狈,一路南逃到了也门,藏身于一座坚固的城堡中。沙普尔则不离不弃的跟踪追击而来,可他面对坚城一筹莫展。下面的事情就很狗血了,狮心王的有个美丽的女儿玛蕾卡(Maleka),她爱上了攻城的英俊表哥沙普尔,便派人告诉沙普尔,只要他愿意娶自己,她就献城投降,沙普尔自然满口答应,待进了城,沙普尔以玛蕾卡背叛国民为名,将其处死……这故事是不是和哈特拉公主娜迪拉爱上沙普尔一世,并献城投降很相似呢?
沙普尔的阿拉伯战役的大功告成,打出了萨珊与阿拉伯之间的百年和平,这标志着他由一个孩子,成长为一位卓越的国家领袖。欲知后事如何,请看下一章《君死地分》。
****************************************
注:阿拉伯半岛的多数地名和部落名,很多无法确认其确切地点,不是我没查,实在是查不到。
****************************************
“名曰守成,实同开创”。看来称“祖”是肯定的了。可以称“世祖”,不过之前已有“世宗”,作为后代,不好谮越。可为“成祖”,要是更推崇一些,可以做“圣祖”。
君士坦丁少年英武,晚年昏聩,可称为“玄祖大皇帝”。
首先,世祖之前没有世宗,列表如下
太祖武皇帝 阿尔达希尔一世
太宗文皇帝 沙普尔一世
康帝 霍尔米兹德一世
绍帝 巴赫兰一世
灵帝 巴赫兰二世
哀帝 巴赫兰三世
高宗元皇帝 泥涅师
惠帝 霍尔米兹德二世
世祖章皇帝 沙普尔二世
世宗在后面会有,我给了伊嗣侯一世(399-420 Yazdegerd I),加上谥号是【世宗明皇帝】。
其次,宗不一定非在祖之后,最典型的例子还就是世宗,汉世宗是汉武帝刘彻,汉世祖是光武帝刘秀。棒子国有 2 个例子,朝鲜世宗 李祹 1397年—1418~1450年,朝鲜世祖 李瑈 1417年—1455~1468年,棒子世宗还是世祖的亲爹;朝鲜仁宗(1515年—1544~1545年)也在仁祖(1595年—1623~1649年)前面。
罗马帝国的王朝太多,皇帝太多,血统不连贯,没法给庙号和谥号。如果将罗马帝国做为一个王朝来算的话,塞维鲁一世、奥勒良、戴克里先、君士坦丁、提奥多西一世、查士丁尼、巴希尔二世可以称祖,伽勒里乌斯可以称宗。
芝诺比娅可按辽、西辽惯例,称为承天皇后,庙号叫懿宗,因为慈禧太后曾经是懿贵妃,皇太后或皇后的诏令或指令称为【懿旨】,所以【懿】颇为女性化,故而我给芝诺比娅的完整称号是【懿宗承天皇后】
泥涅师我记成“世宗”了。
“祖”在“宗”后还是有些怪,尤其是共享一个庙号的时候。在中国也就汉朝有,不过汉朝时庙号还没形成制度,只有少数皇帝采用,而且用法也不严格,可以理解。其他朝代从未有过。
朝鲜王朝本身“祖”就特别多,还有宣祖什么的,画虎类犬。
此外“世祖章皇帝”也有不妥,与清顺治帝完全一样,不过沙普尔文治武功远过顺治。庙号已定的话,谥号可以给的更好一些,像“昭”、“宣”之类的可以用。
我很不喜欢顺治,按温相的说法,顺治【有个好爹、有个好妈、有个好叔叔、有个好儿子】,就是本人没啥本事,然则他的绩效确实好,基本一统中国。【章】确实是个美谥,我还真想不出更合适的,我看沙普尔二世是顺治、康熙的综合体,后者谥号是【仁】,而【仁】与沙普尔根本不沾边。汉世祖刘秀的【光武】,雍正的【宪】还可以,但【光武】是双字,【宪】好像隐隐有贬义,所以我都舍弃了。
还有,沙普尔的文章写得好,非常有霸气,即使是别人代写的,那说明沙普尔善于用人,稿子也肯定是皇帝亲自审阅过的,我称他为【章】,和这个有关,沙普尔确实是文武全才。
这是印度教皇后 Jodhaa 为了讨好穆斯林皇帝阿克巴而写的,但她没想到老公是个文盲,不识字,读不出来,闹得挺尴尬,从上下文来看,这是波斯文或突厥文。
伊斯兰教典虽然有翻译为其他文字的。但正规的祈祷、朗读、抄写是规定要用阿拉伯文的。这个规定不限种族文化都是一样。
太快了啊,莫非是罗马?老君都老的快成太上老君了,是他君死地分吗?以前我对这一段历史基本不了解,多亏王子的这一系列文章,让我也对这一块历史熟悉了很多,花谢花谢
325 ~ 337 之间没啥大事,所以可能要一气把君士坦丁写死。
我是写一章发一章,下一章的预告是个大概,其实并未动笔。真正写下一章时,经常发现预告的题目不合适,我正考虑不写预告了。
就说《君死地分》这章吧,中间有 12 年跨度,真正写的时候,也许一章写不完,这样老君就死不了了。
我觉得这样让我很期待下一篇。。。别人应该也差不多吧
二来,大家看了也许还能提提意见
个人觉得下一章的题目很好
我印象中莫卧尔皇室是突厥化的蒙古人,应该更多黄种人的特征吧?
《西游记》第74回《长庚传报魔头狠 行者施为变化能》,到第77回《群魔欺本性 一体拜真如》记载了唐僧取经团途经狮驼岭的故事。故事一开始,太白金星就屁颠屁颠跑来向取经团通风报信,说前方狮驼岭的山大王们后台很硬,【那妖精一封书到灵山,五百阿罗都来迎接;一纸简上天宫,十一大曜个个相钦。四海龙曾与他为友,八洞仙常与他作会,十地阎君以兄弟相称,社令城隍以宾朋相爱】。狮驼岭的兵力雄厚,喽啰、小妖有【四万七八千】之多,相当于一个集团军。问题是为何太白金星来送信,从事后的发展过程来看,天庭对于实力雄厚,有浓重西天背景的狮驼集团早已十分不满,却又碍于西天的面子迟迟无法动手,看到取经团来了,巴望着这两伙子人来一场血拼,正好作壁上观,岂不妙哉。
虽说猴哥嘴上不服软,在战术上却提高了警惕,经过乔装改扮和略施小计,他从小妖小钻风口中得到了更确切的情报。由于在电视剧《西游记》中小钻风的戏份不少,演员演得也不错,因而小钻风大概是剧中最著名的小妖了,他的歌词【大王派我来巡山咯】,更是脍炙人口。根据小钻放的诉说,狮驼集团有三位大王或董事,组成了狮驼集团董事会:
董事长,或大魔王,他【神通广大,本事高强,一口曾吞了十万天兵】,长得
【凿牙锯齿,圆头方面。声吼若雷,眼光如电。仰鼻朝天,赤眉飘焰。但行处,百兽心慌;若坐下,群魔胆战。这一个是兽中王,青毛狮子怪】。
这位大魔王是文殊菩萨的座驾—青狮,他跟取经团是老熟人了。在36~40回乌鸡国事件中,他曾经奉文殊菩萨的指令,先冒充道士(全真)装神弄鬼,继而冒充国王,既坑了国王,又借机给道教抹黑,实在居心险恶。当时他的原形是:
【眼似琉璃盏,头若炼炒缸。浑身三伏靛,四爪九秋霜。搭拉两个耳,一尾扫帚长。青毛生锐气,红眼放金光。匾牙排玉板,圆须挺硬枪。镜里观真象,原是文殊一个狮猁王。】
===== 文殊菩萨与青狮,文殊菩萨的道场在山西五台山 =====
猴哥查清真相之后,教训了他一顿。不仅如此,他还被猪八戒羞辱了一番,原来他被文殊菩萨给骟了,下面没有了,老猪是个粗人,非要求证一把,【走近前,就摸了一把,笑道:“这妖精真个是糟鼻子不吃酒——枉担其名了!”】按常理分析,被人说破下面没了,就很没面子了,被摸了一把自然更丢人,被摸了又被人奚落一番,简直无地自容了。其实青狮很冤枉,这次下凡是受命而来,他做了三年国王,兢兢业业、任劳任怨,乌鸡国太子都说这三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由于下面没有,更谈不上床笫之欢。好不容易混出头,又被打翻在地,【辛辛苦苦两三年,一夜回到解放前】,然而人间的花花世界还是给他留下无法磨灭的印象,于是又瞅了个机会,与老战友普贤菩萨的座驾白象一同下凡了。不过从乌鸡国事件起,他对取经团就有了心理阴影,时常自卑心理发作,始终不大敢直面猴哥等人。
在中国佛教中,政治地位最高的大概就是文殊菩萨,他的全名叫做文殊师利或曼殊室利(Manjusri),曼殊或文殊(Manju)意为美妙、雅致;至于室利(sri),看过笔者的《飞腾的火焰—萨珊波斯四百年》的读者,都会知道是吉祥的意思,所以文殊菩萨又叫妙吉祥菩萨。文殊菩萨的道场在山西五台山,是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中,唯一在长江流域以北的,距离唐朝、后唐、后晋、后汉的龙兴之地太原很近,故而文殊菩萨非常受这些王朝青睐。从五代时开始,辽金元清等非汉族王朝,相继从北方南下中原,明朝虽是汉人政权,可首都在北京,对距离北京最近的文殊菩萨也极为喜好,这5个王朝为了提高政权合法性,更是不遗余力的抬高五台山和文殊菩萨。到了清朝文殊菩萨的地位更是登峰造极,因为文殊的全名曼殊室利与满洲谐音。这些王朝的皇帝们,都有意无意的以文殊菩萨自居。藏传佛教等教派,也处于自身的种种需要,尊称北京的皇帝为文殊大菩萨。抗辽的杨家将中的杨五郎、顺治皇帝在五台山出家的传说,都反映了五台山的地位和重要性。
狮子,不是中国的土产动物,连【狮子】一词都是外来语,旧称为【师子】。中国较早的对狮子的记载是《后汉书 西域传》中的【章帝章和元年(87年),(安息)遣使献师子】。在印度教和佛教诸神中,骑乘狮子或有狮子形象的不少,例如前文提到的毗湿奴的阿凡达之一那罗悉诃(Narasimha),他是泥涅师(Narses)的词源之一。印度教三大神之破坏神湿婆(Shiva),他的妻子是雪山女神—钵伐底(Parvati),钵伐底有一个阿凡达,是个女战神的形象,就是迦梨-杜尔迦(Kali-Durga),或者说女战神迦梨-杜尔迦是钵伐底在战场上的形象,她骑乘狮子。
1971年,当时的印度女总理英迪拉-甘地赢得了印巴战争,迫使巴基斯坦分裂出孟加拉国,印度百姓们欣喜若狂,称颂她是迦梨-杜尔迦的阿凡达。
===== 骑乘雄狮的迦梨-杜尔迦=====
迦梨还有一个诛杀群魔的怒像,十分恐怖和丑陋,脖子上戴着由骷髅穿起的项链,也许沙僧的骷髅项链的灵感就来源于此。
===== 迦梨-杜尔迦的怒像,注意她的骷髅项链 =====
狮驼集团的二大王或副董事长是一头白象,本是普贤菩萨的座驾。小钻风说他【身高三丈,卧蚕眉,丹凤眼,美人声,匾担牙,鼻似蛟龙。若与人争斗,只消一鼻子卷去,就是铁背铜身,也就魂亡魄丧】。猴哥亲眼看到的形象是:
【凤目金睛,黄牙粗腿。长鼻银毛,看头似尾。圆额皱眉,身躯磊磊。细声如窈窕佳人,玉面似牛头恶鬼。这一个是藏齿修身多年的黄牙老象(左犬右象)】
===== 普贤菩萨和他的座驾,普贤菩萨的道场在四川峨眉山 =====
在印度和东南亚,白象一直是祥瑞之物,玄奘法师在印度,就曾获得骑乘白象的殊荣。与象有关的最重要的神,是迦腻色(Ganesha),他是湿婆(Shiva)与钵伐底的儿子。本来迦腻色长着人脑袋,当他还小时,一次他找父母玩,恰好父母正在欲火中烧之际,脾气火爆的湿婆一下砍掉了儿子的脑袋,看到儿子人头落地,湿婆马上冷静下来,为了救儿子的命,他给迦腻色换上了象头,于是这孩子就成了象头神。当然对迦腻色换头的故事,还有多种版本,这里就不一一细说了。迦腻色主管艺术,是个象头的活泼少年形象,与其他一本正经、凛然不可亲近的神明不同,他很有亲和力,很受印度教信众的欢迎。
===== 活泼可爱的象头神迦腻色 =====
狮驼集团的这位副董事长,有个特征【美人声】、【细声如窈窕佳人】,我认为这是迦腻色的特征,因为迦腻色是个少年,应该没到变声期,一直是女孩子的声调,柔声细气的。在《西游记》中,文殊和普贤经常同时出现,而且文殊的排名一直压着普贤,青狮与白象自然是老相识,他的地位也压着白象一头。青狮有下凡的经历,所以多半是青狮怂恿白象一块下凡的,这样既多一个人手,将来有倒霉的一天的话,也多个垫背的;白象大概也有相似的想法,他最多是从犯或同案犯,天塌下来,有青狮顶着。他们俩都住在狮驼岭狮驼洞,从日后的表现看,青狮对取经团一直很畏惧,不断动摇,总想放过他们一马。白象很少有啥明确的想法,基本上老大干啥他干啥,说话也不多。可能因为白象是食草动物,所以他对吃唐僧肉的兴致不高。
狮驼集团的老三,【不是凡间之怪物,名号云程万里鹏,行动时,抟风运海,振北图南】,后文说他是【大鹏金翅雕】。严格的说,大鹏不是狮驼岭的成员,小钻风说他【原住处离此(狮驼岭)西下有四百里远近。那厢有座城,唤做狮驼国。他五百年前吃了这城国王及文武官僚,满城大小男女也尽被他吃了干净,因此上夺了他的江山,如今尽是些妖怪。】本来他与青狮白象是两个山头,有400里距离,比北京到天津的120公里还要远。之所以跑来投奔青狮、白象,是他想吃唐僧肉,又自认无法独立制伏取经团,故而【径来此处与我这两个大王结为兄弟,合意同心,打伙儿捉那个唐僧也。】从地位上说,做为独立山头的领导人,他不是投奔王伦的林冲,而是大闹江州之后上山的宋江。他与青狮基本平起平坐,白象只能听呵。大鹏在吃唐僧肉的立场上最积极最坚定,为此诡计百出,出力最多,到后来他俨然架空了青狮白象。
在孙悟空眼中,这位三魔头【金翅鲲头,星睛豹眼。振北图南,刚强勇敢。变生翱翔,鷃(yàn)笑龙惨。抟风翮百鸟藏头,舒利爪诸禽丧胆。这个是云程九万的大鹏雕】
这段对大鹏的描写很有意思,是中印神话的综合,或者说这位大鹏金翅雕,具有中印两国血统。《庄子内篇逍遥游第一》记载道:【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所谓【鲲头】、【云程九万】,都来自这段记载。《西游记》又进一步引申说,大鹏双翅拍动一下,就是9万里,虽说比猴哥的筋斗云的10.8万里稍微短一点,可鸟拍翅膀比猴子翻跟头速度快的多,所以大鹏的速度远比猴哥快。
===== 毗湿奴、吉祥天和迦楼罗。我怀疑神雕侠侣的灵感就来自他们仨 =====
大鹏的印度血统,则是来自印度神话中的金翅大鹏迦楼罗(Garuda)。在印度教中,迦楼罗是维持神毗湿奴的座驾,形象为金翅、人面的巨鹰,时常驮着毗湿奴与妻子吉祥天一块出行,《西游记》说大鹏【金翅】就是此意。迦楼罗在佛教中的位置更为重要,他是佛经中护法的【八部众】之一,由于前两部是天、龙,故而【八部众】又被称为【天龙八部】。迦楼罗以龙(Naga)为食物,每天要吃一条龙及五百条小龙。《水浒传》中有个小角色—摩云金翅欧鹏,他的名字和绰号,都来自迦楼罗。做为印度教和佛教中,最重要的鸟形神明,迦楼罗在南亚和东南亚广受欢迎。印尼和泰国的国徽,就是迦楼罗。
===== 1995年,TVB电视剧《神雕侠侣》共31集,主演古天乐、李若彤 =====
说到这里,笔者联想起隋文帝杨坚的皇后独孤伽罗,笔者怀疑【伽罗】是迦楼罗,但缺乏证据,权当疑问吧。西方神话中的狮鹫格里芬(Griffin),有着狮子的身体,鹰的头、爪、翅膀,是飞禽之王与走兽之王的结合,从中亚到欧洲都广受推崇。著名的瑞典战斗机JAS-39,用它做绰号;许多家族用它做徽章;还有姓格里芬的,如2009年NBA状元秀布雷克-格里芬(Blake Griffin)等等。迦楼罗与格里芬的拼写、造型都很相似,很难让我相信它们之间没有联系。
===== 从上到下,格里芬标准像,一个典型的格里芬纹章,发射流星导弹的JAS-39 格里芬战斗机=====
且说猴哥从小钻风口中打听明白其中虚实之后,一棍子将其打死,然后变成小钻风的模样混入狮驼岭狮驼洞,吹嘘了一番孙悟空如何如何有能。青狮大王是个下面没了的怂包,被吓得【浑身是汗,唬得战呵呵】,打算放弃吃唐僧肉的计划。但是三大王云程万里鹏着实厉害,认出了孙悟空,将其擒获并装进了他的独门武器阴阳二气瓶,幸好猴哥有观音菩萨给的救命毫毛,才从瓶中侥幸逃脱。
随后猴哥与猪八戒结伴,跑到狮驼洞洞口正式宣战,大魔王青狮又怂了,又【心惊胆战】了。不过既然猴子和老猪欺负到了门口,不出去会会,以后就别想在道上混了,他说:【我等在西方大路上,忝着个丑名,今日孙行者这般藐视,若不出去与他见阵,也低了名头】,见老二老三都不吭声,只好亲自上阵会会猴哥和八戒。话说到这,其实狮驼岭并未真的得罪取经团。都是孙悟空先挑拨人家,还打死了喽啰小钻风,手上欠了人家的血债。然而直到此时,大魔青狮依然右倾投降主义,他说【大胆泼猴!我不惹你,你却为何在此叫战? …… 你这等雄纠纠的,嚷上我门,莫不是要打么?】猴哥是个没事都要惹事的主,自然要打,双方略经交手,大魔现出原形将猴哥一口吞下肚子。大魔没想到,吃下容易消化难,猴哥在大魔肚子里一通翻江倒海,搞得他痛苦难当,只好同意【我兄弟三个,抬一乘香藤轿儿,把你师父送过此山】。
===== 左起,泰国、印尼国徽 =====
待猴哥从大魔肚子里出来,魔王们翻脸不认张,一番厮杀之后,二大王白象生擒了猪八戒。孙悟空也不地道,借着解救八戒的机会,冒充阎王爷派来的【勾司人】,来索八戒的性命。八戒听说阎王要他死,吓坏了,向猴哥求饶,猴哥则装模作样的同意让八戒多活一天,代价是【你可有盘缠,把些儿我去……若无盘缠索了去!跟着我走!】开始老猪还哭穷装可怜:【可怜啊!出家人那里有什么盘缠】,见对方坚持要,只好说:【有,有,有!有便有些儿,只是不多】,又说:【可怜,可怜!我自做了和尚,到如今,有些善信的人家斋僧,见我食肠大,衬钱比他们略多些儿,我拿了攒在这里,零零碎碎有五钱银子,因不好收拾,前者到城中,央了个银匠煎在一处,他又没天理,偷了我几分,只得四钱六分一块儿,你拿了去罢】。老猪辛辛苦苦攒了俩钱,还被没天理的银匠偷了几分。又怕被猴哥发现,都藏在【左耳朵眼儿里】。这回为了保命,统统给了冒充【勾司人】的猴哥。要说猴哥真真不厚道,讹诈来钱财,装进腰包找地方偷着乐就行了,非要将其点破。老猪见上了当,这个恨哪,索性破口大骂:【天杀的弼马温!……都是牙齿上刮下来的,我不舍得买了嘴吃,留了买匹布儿做件衣服,你却吓了我的】。骂归骂,这些辛辛苦苦攒下的私房钱,肯定要不回来了。
听说猴哥救走了八戒,白象急忙挺枪来战猴哥,一贯傻头笨脑的八戒突然来了聪明劲,也许是猪和象都是长鼻子动物的原因,他指点猴哥用棒子戳白象的鼻孔,于是孙大圣顺利制服白象。成了战俘的白象也和大哥青狮一样,被迫同意【若肯饶命,即便抬轿相送】。至此,大魔青狮、二魔白象相继败在猴哥手下,都怂了,纷纷表示【快早安排送他去罢】。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云程万里鹏不仅立场坚定、毫不动摇的要捉唐僧,更定下了捉唐僧、擒猴哥的完整作战方案,被猴哥打出心理障碍的青狮、白象又有了信心,【欢欣不已,真是如醉方醒,似梦方觉,道:“好,好,好!”】
===== 第一波斯帝国波斯波利斯遗址的石雕,这动物叫Simurgh,与格里芬有着密切关系 =====
于是三个魔头和众小妖,簇拥唐僧上了轿子,带着取经团过了狮驼岭,西行400里地到了云程万里鹏的老巢狮驼国,国都中的娱乐城十分有趣,坐台小姐是妖艳的豹纹妹,楼下的保安却是大灰狼(楼下苍狼呼令使,台前花豹作人声)。正当猴哥左顾右盼之际,大鹏突然翻脸,手持画杆方天戟,往大圣头上打来,两人便厮杀起来;大魔青狮则持刀来战当年摸自己裤裆的八戒,而被八戒找出破绽的白象则来战沙僧。三个魔王力战三个和尚,恰好是一场三对三篮球赛,打得惊天地泣鬼神。
八戒和沙僧,与此前和此后的多数战役一样,毫无悬念的被击败和生擒,出人意料的反而是猴哥。在整部《西游记》中,孙悟空的肉搏能力极强,罕逢对手,即使打不过,他也可以利用筋斗云的机动性或72般变化,逃之夭夭,即使偶尔被生擒,那也是对手使用了某种法宝。只有这狮驼城战役,孙悟空完败。猴哥见打不过对手,便翻筋斗云打算逃脱,一个跟头飞出去108000里。猴哥没想到大鹏更猛,他【扇一翅就有九万里,两扇就赶过了】,扇翅膀的频率比猴哥翻跟头快多了,轻松追上猴哥,将其【一把挝住,拿在手中,左右挣挫不得】。猴哥又想施展变化,将身体变大或变小,没想到【(猴哥)变大些儿,(大鹏)他就放松了挝住;变小些儿,他又擅紧了挝住】,如来佛的手掌心,也不过如此,既然肉搏、机动、变化各项能力都不如人,就只能束手就擒了,输的心服口服,毫无脾气。按大魔青狮的说法【三贤弟有力量,有智谋,果成妙计】,取经团5个人畜,论智论勇论法力,都输的干干净净。